03.21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即周玉姐,明代河北广平府曲周县人,7岁时其母、父先后过世,她被继母拐卖到北京前门外草帽巷苏淮和鸨儿一称金所开的怡春院,遂改姓为苏;因在姐妹中排行第三,故名苏三,“玉堂春”则是她的花名。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官宦子弟王景隆(由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冯梦龙所著《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的王景隆,和清乾隆年间刻本《新词李调真本玉堂春全传》中的王顺卿,以及戏曲刊本《玉堂春》中的王金龙,与明史记载的王三善同系一人),进京赶考不中,冶游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从甚密。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王景隆离京后,苏三被鸨儿以1,200两银子的身价,卖给了山西洪洞马贩子沈燕林为妾。沈燕林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沈燕林带苏三回到洪洞,皮氏顿生歹心,与赵昂合谋毒死沈燕林并诬陷苏三。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初审时,洪洞县衙将皮氏与苏三收监。赵昂从皮氏家中拿出千余两银子行贿;洪洞知县贪赃枉法,严刑逼供,将苏三关进死牢中。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在苏三含冤负屈之际,王景隆再次应试考中进士,后出任山西巡按(监察地方官员之职);此前已风闻苏三被卖到洪洞,在任上即巡视平阳府,当得知苏三已犯死罪时,便前往洪洞县探知案情,并令将苏三案在案人火速押解至太原布政司衙门,三堂会审(左、右布按二司,中间巡按大人)该案,苏三奇冤得以昭雪,洪洞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有情人终成眷属。由此,玉堂春落难逢夫的故事不胫而走,苏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各种版本的“玉堂春”渐为流传。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从目前查考的资料看,最早将“玉堂春”故事编进小说的是明万历年间刻本《全像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明万历34年万卷楼刊本,李春芬撰),该书第29回“妒奸成狱”一节,写的就是玉堂春与南京王舜卿的婚恋故事;此后,冯梦龙写的《玉堂春落难逢夫》在人名、地点以及一些情节处理上与之有所不同,并将其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玉堂春”的故事被写成话本小说以后,流传渐广,一些戏剧家开始把“玉堂春”的故事作为戏剧搬上舞台。最早在明传奇中有祁彪佳(明代政治家、戏曲理论家、藏书家,1602—1645)编写的《完贞记》和《玉镯记》;清初开始出现直接以“玉堂春”冠名的传奇剧;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玉堂春”戏剧是清乾隆年间刻本《新词李调真本玉堂春全传》。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从戏曲艺术的趣味性和群众审美需要出发,扩容了“庙会”“起解”“会审”等唱段,使得故事更动人心弦,也更具艺术魅力。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在口传、书撰及舞台上,苏三的人物形象鲜活逼真,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表演艺术令人欣赏,人们普遍相信,也乐于接受这是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甚至有人说:直到民国9年(1920年),洪洞县衙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王景隆与苏三是同乡的这个情节是从苏三的供词里发现的。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洪洞县志》并无此案记述,也没有传闻和发现所谓的“苏三档案”;《明史》本传中“不见一个苏三字样,王三善并未做八府巡按到山西去三堂会审过……由此使得苏三故事有些扑朔迷离,前述相关考证也有了文人臆测之嫌。假作真时真亦假,现在看来,故事的真伪已经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洪武2年(1369),是我国现存最早并且是唯一的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因北京名妓苏三蒙冤落难囚禁于此,以及戏剧《玉堂春》的流传而闻名遐迩。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监狱共有两道门,墙高狱深,右边的院落是两排12间普通牢房,每间4平方米,阴暗潮湿,不见阳光,小土炕距地不足一尺,囚犯只有蜷起身子,缩作一团,才能躺在炕上。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在两排普通牢房之间是过道,上空铁丝网密布,铜铃高悬,插翅难飞。过道尽头的左边便是死囚牢的大门,死囚牢双门双墙,门上画有狴犴,专门掌管刑狱,青面獠牙,狰狞恐怖,长得象老虎,被人们误称为“虎头牢”。因门高仅1.6米,所有进入死囚牢的人都要在狴犴像前低头,显示对法律的敬畏。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进入死牢院,左面有枕头窑一孔,隔为三间,西侧的一间就是当年囚禁苏三的牢房,苏三坐姿塑像坐在炕上;院内还有当年苏三坐监时洗衣的水井和石槽,井口留有一道道绳索磨下的印记,井口只有半尺多宽,这是为防止死囚投井自杀而考虑的;右面是一堵高墙,墙体内据说灌装的都是流沙,如果犯人想要挖墙越狱,流沙便会从挖开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地流来,使其难以挖通围墙。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过道的尽头,正对的是狱卒的值班室,右面的墙上有狱神的供位,供入狱囚犯参拜。狱神下面的墙基处有一小洞,是当年运送尸体的出口,犯人在狱中病死或是被打死后只能从这个小洞拉出去。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进了门洞,里面还有一道门,而这两道门却是一扇从右开,一扇从左开,不明就里的囚犯如果越狱,往往出了第一道门却怎么也打不开第二道门,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起到拖延犯人越狱时间的作用。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通道南端的两间房间为禁房,是看守狱卒的住处。禁房两侧大墙半腰上的神龛,就是狱神庙口神龛中有3尊砖刻的神像。中间坐着的是狱神,形象为老者,面色和善,凡是狱中的囚犯都要拜狱神,寻求一点安慰。狱神旁边站着的是小鬼,凶神恶煞,面目狰狞,仿佛在威胁囚犯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不能在狱中有任何不轨。

苏三监狱院内现在陈列着明代律法和各种刑具实物以及苏三蒙难的一些实物;院中立有苏三的塑像;外院为当年监狱的办公场所。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苏三其人与苏三监狱

(文+图:王永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