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张树华: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六大变化

张树华:国际中国学研究的六大变化

新时代的国际中国学研究呈现了六大变化。

一是学科的外延在扩大。即由传统的汉学转向中国学研究转变。变化的核心在内涵,由过去的汉学研究,如语言、历史、文化等领域,变为对当代中国道路、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甚至中国农村、中国环境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尽管现在对汉学、中国学的外延还存在一些争论,但变化是共识。

二是研究的区域范围在扩大。即由过去传统的欧美地区,扩展至全球各个角落,包括我们毗邻地区的土耳其等国家,都在研究当代中国。中国学研究遍布五大洲,从国家到地区愈发普及,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三是中国学研究的学科地位在上升。即由过去单纯的地区性研究,变成了涵盖史学、文学、法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中国学已在西方大学里成为专业学科。甚至可以说,中国学研究已成为当下的一门显学。

四是中国学研究的问题性和思想性不断增强。即由过去学院派研究文字、语言、历史,逐渐地更加针对现实性、对策性的一些研究。换言之,中国学的学科性、问题性和思想性增强。

五是中国学研究的应用性不断提高。中国学研究的应用性体现在其成果由过去大学课堂中的探讨,或是学者们的论述,逐渐成为政策部门制定国家政策依据,商界、经济界决策的重要参考。

六是中国学的对外互动性增加。当代国际中国学研究界、汉学界,以及中国本土学术界的对话和交流愈发频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院院长。本文根据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承办的“‘一带一路’高端人文对话论坛”上的发言整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焓迅整理。)

编发:冯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