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羅斯何時會在西方的制裁中倒下?

趙南通


俄羅斯不會倒下,沒有哪個大國能一意孤行“做掉”另一個大國,自己還能全身而退,特別是對於俄羅斯這個保持著強大軍事力量的戰鬥民族,美國如果執意跟他鬥到底,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算高看美國了。持續多年的經濟制裁雖然對俄羅斯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並未使其從根本上傷筋動骨。俄羅斯國家凝聚力在普京帶領下進一步增強,不僅如此,俄羅斯還強勢進攻敘利亞,以“圍魏救趙”的方法對美國施加巨大壓力。在歐洲方面,俄羅斯也展開頻繁軍事活動,向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施壓示強。俄羅斯以自己的軍事力量為基礎,用實力來穩固自己的大國地位和國際權利。特別是近期,俄羅斯再次秀肌肉,成功試射了“撒旦2”的洲際導彈。威力相當於二戰期間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威力的2000倍,美國人低估了俄羅斯的反彈力度。


嵩山少林武院陳傲東


制裁就是把雙刃劍,傷了俄羅斯,也傷了西方,至於俄羅斯會不會在西方的制裁中倒下去,何時倒下去?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還不會因為西方國家的針對措施而傷筋動骨,動搖俄羅斯的經濟根本。


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都制裁了什麼,以前將俄羅斯開除了一些組織得會員資格,比如當年的G8峰會,後來又限制了俄羅斯的軍用物資對西方的出口,還有就是在國際社會上引誘別的國家不要購買俄羅斯產品。但沒什麼效果,這些東西也都還沒有傷及俄羅斯的根本。

俄羅斯地廣人稀,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沒有什麼必需資源必須從西方進口,相反西方國家還必須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從別國進口的成本太高。這麼多年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也就在兩萬億徘徊,經濟規模擺在這裡,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而且俄羅斯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賣軍火和賣能源,西方國家除非在這兩個上面出手,才能讓俄羅斯真正的“頭疼”。


不過說西方制裁對俄羅斯一點影響都沒有肯定不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電子元件的制裁,就讓莫斯科十分頭疼。俄羅斯因為電子元器件供應的中斷,對俄羅斯的軍用武器研發和量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短期內這個影響也不會一時消除,不過靠著蘇聯的老底,俄羅斯應該還是能挺過去的。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是阿維啊


俄羅斯目前還能支撐,並沒有因為被西方制裁而倒下。不過,俄羅斯的損失是很大的,他們的GDP在10年內已經下降了40%。大家都在拼命發展,一個比一個要求進步,別人的經濟發展都是一年一個臺階,步步向高,只有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不太見起色。不但不見起色,而且還年年創新低。

歸根到底,國家需要發展經濟,經濟發展的好,就可以改善民生,民生才是國家的第一要務,而不是耀武揚威。什麼是民生,最簡單的說,就是人人有錢賺,年年漲工資。誰不願意看見工資條上的數字越來越大?而不是賬單上的數字越來越大。俄羅斯這些年,普通人的工資條上的數字越來越小,倒是某些欽貴的銀行存款的數字越來越大。

俄羅斯曾經有過一段經濟上的春天,那是因為世界石油價格上漲,連帶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企業很很賺了一筆,企業發了一大筆,國庫裡面有了一點盈餘。但是,很不容易賺到的錢,又被普京用於打造新海軍。俄羅斯每年國防預算都在大幅度增加,可是俄羅斯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卻經常是負數。如家,俄羅斯的GDP已經不如廣東省了。照此發展下去,俄羅斯的經濟必然還要走低,受苦的還是那些普通俄羅斯民眾。俄羅斯要是把軍事預算節省一半,投入給民生建設,減少對抗,與他國改善關係,必然可以提振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的好,國民的生活質量就好,生活質量優越,才是王道。希望世界和平,少一點對抗,把資源更多的投入到民生領域。


懷疑探索者


俄羅斯不會倒在制裁下,歷史已經證明,如果不是領導人決策失誤,俄羅斯是不太可能會倒下的。而整個俄羅斯最害怕的就是再次出現無能的領導人,可以說俄羅斯的歷史傳統,決定這個國家只能是強人政治,否則國內的寡頭勢必干涉到決策。而俄羅斯如今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若是未來領導者再度被寡頭左右,那麼勢必會導致俄羅斯的再次衰敗。

西方制裁俄羅斯已經斷斷續續長達十幾年,但是俄羅斯經濟卻保持著平穩的增長,這是因為俄羅斯經濟結構比較複雜,其需要進口的全是一些輕工業產品,而出口的則只有能源和一些軍工產品。這就決定了俄羅斯人面對制裁,也就是生活的簡單一點罷了。但是能源出口卻不會因為制裁而被徹底截斷,因為歐洲國家還是願意用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

如今的俄羅斯GDP也突破了一萬億美元,體量也算是比較大了,這就意味著面對制裁時,歐洲國家不願意徹底同俄羅斯翻臉,更多的是迎合美國。而制裁的過程中,普京往往是降低能源的出口,從而使得西方國家不得不在冬天來臨之前找俄羅斯,而這時也是俄羅斯提條件的時候。並且永遠別忘記了俄羅斯向東政策,如今俄羅斯正在大力發展遠東地區。目的就是為了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俄羅斯現在最害怕的就是普京之後,到底有沒有更優秀的人來接手俄羅斯,如果上臺的又是一個寡頭的傀儡,那麼俄羅斯勢必又將改革受阻,一旦如此俄羅斯倖幸苦苦攢的家底就將被敗光。俄羅斯面對制裁,一點畏懼都沒有,畢竟俄羅斯一個人也玩了這麼多年,俄羅斯只要抓住東方鄰國的帶來的發展機會,就不怕沒有前途。


小司馬遷論史


俄羅斯何時會在西方制裁下倒下?

1,歷史角度看,俄羅斯不會屈服,也不會倒下,因為他是永遠的戰鬥民族。


俄羅斯歷史上,不管是沙俄、蘇俄、蘇聯或者現在的俄羅斯聯邦,始終都是對外強硬的一個民族,很少有屈服的時候,如果真的有,那也是戰敗之後的短暫蟄伏。

俄羅斯在上世紀初,面對了兩次屈服,一次來自於日本,一次來自於德國。

1905年,沙俄正在推行黃俄羅斯計劃準備佔領整個中國東方之際,遭遇了日本的強烈狙擊。

1900年,沙俄趁火打劫,在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迅速出兵東北,建立起對東三省的殖民統治。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各國相繼撤軍,只有俄羅斯不但沒有撤軍,反而在東北設立總督,大有長期統治的打算。1902年,日本和英國兩次簽訂《英日同盟條約》,得到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同時,日本放開手腳和沙俄大幹一場,這就是發生在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

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和沙俄各自動員了百萬以上軍隊,這一仗,沙俄大敗虧輸,僅對馬海戰就損失了艦艇達27萬噸,沙俄海軍幾乎一蹶不振。

於是俄羅斯不得不對日本屈服,不過並沒有對日本割地賠款,只是出讓了中國東北的部分權益。

俄羅斯的第二次對外屈服,是對於德國。

俄羅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俄羅斯越來越支撐不住,終於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新生的蘇俄政權,為了獲得和平安定的發展環境,不得已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合約》,割讓土地100萬平方公里,賠款60億德國馬克,割讓土地佔到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

但是,德國很快被協約國打敗,蘇俄再次東進,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

在遠東,1905年失去的權益,一直到1945年才重新獲得,不僅如此,至今還佔領這南千島群島(日本北方四島)作為戰利品。

2,現實角度看,俄羅斯不能屈服,一旦屈服,可能真的會倒下。


除了歷史上僅有的兩次屈服,俄羅斯還曾兩次打敗超級大國,一次是稱霸歐洲的拿破崙帝國,另一次是二戰狂魔希特勒帝國,這兩次大戰,足以讓人認識到不屈服的戰鬥民族。

不過,戰鬥民族也有衰老的時候,上世紀末期,蘇聯的末代總統戈爾巴喬夫進行休克改革,想要學習美國,直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葉利欽也實行累死的政策,讓俄羅斯聯邦經歷了混亂和衰退的十年。

進入21世紀的20年,普京讓俄羅斯重現了當年的輝煌,尤其是在面對美國,毫無懼色。當歐洲的小國們熟悉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時,也不再和美國鐵板一塊,甚至面對俄羅斯的“石油禁運”等制裁時,主動尋求和解。普京教會了俄羅斯一件事,如果你屈服,別人就會騎上來,如果你強硬,別人只能服軟。

俄羅斯不會屈服,也不能屈服,美國的制裁,紙老虎而已!


歷史知事


俄羅斯不會倒下,這個一直被西方視為洪水猛獸的國家,經受住了西方和美國無數次的經濟制裁,經濟依然實現了逆風增長,俄羅斯人不畏強權、直面挑戰的精神令人敬佩。




1月9日,世界銀行發佈了其“2019年世界經濟展望”,其中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相當喜人,該報告指出:2018年俄羅斯經濟增長率有所上升,並且通貨膨脹仍處於低位,俄羅斯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報告中如此說到:“儘管俄羅斯面臨的經濟制裁在收緊,但是俄羅斯通脹相對較低也比較穩定,並增加了石油生產。由於國內活動的強勁有力,俄羅斯經濟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以1.6%的速度在增長。”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更是樂觀的表示:俄羅斯和其他石油出口國“在油價上漲的支撐下,在2018年保持穩定增長”。




在冷戰時期,以俄羅斯為主體的前蘇聯是唯一一個可以正面對抗美國的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體加盟國依然實力強勁,其軍事實力一度還超過美國。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儘管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長期關係不好,俄羅斯經濟在多輪的制裁下遭到重創,2013年至2016年經濟連續三年負增長,經濟總量從2014年的2.064萬億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1.366萬億,一年時間蒸發掉7000億GDP,“俄羅斯走向衰敗”之聲一時甚囂塵上。俄羅斯經濟真的不行了嗎?




俄羅斯所遭受的經濟制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在西方國家和美國的聯合制裁下。特別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為克里米亞問題關係持續緊張,西方國家更是加緊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隨著盧布貶值、油價下跌,俄羅斯經濟似乎就此一闋不振走向了低谷。但神奇的是,自2016年起,俄羅斯經濟開始緩慢回升,2017年GDP更是達到了1.4693萬億美元,那麼,在面對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下,俄羅斯為何能實現突圍,逆境中實現經濟增長恢復呢?




因為在俄羅斯經濟中,能源是其一大殺手鐧。俄羅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大國,俄羅斯目前已開發的石油僅佔其總儲量的不到20%,天然氣儲量高居世界之首。俄羅斯動一動,國際油價就要抖一抖,在經濟發展高度依賴能源的今天,西方國家雖然利用經濟制裁對俄羅斯進行震懾,但俄羅斯人可不是嚇大的,人家早就為未來鋪好了路,通過鋪設中俄石油天然氣管道,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組成的能源經濟戰略聯盟助力俄國經濟快速回暖,俄羅斯還積極與印度等國家發展軍工合作開拓全新的海外軍購貿易市場。而在西方國家內部,鑑於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資源,不少國家並無意發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西方的經濟制裁絕無可能讓俄羅斯的經濟傷筋動骨,俄羅斯不僅不會在經濟制裁下倒下,反而會粗發俄羅斯經濟的逆風增長,俄羅斯在2015年經濟遭到重創後,GDP已經連續三年實現了增長,雖然增長率略顯低迷,但在如此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俄羅斯經濟依然實現了逆勢突圍,這讓我們更加有信心,西伯利亞熊的戰鬥力依然強悍,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將發展的越來越強大。


大國布衣


俄羅斯當然會倒下,畢竟再長壽的毛熊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俄羅斯即使再強大,也不可能逃脫國家興衰的歷史週期,所以俄羅斯是一定會倒下的。

但是如同美國的霸主地位何時被取代一樣,俄羅斯倒下似乎也顯得遙遙無期,至少在可預見的範圍內,俄羅斯不會轟然倒下。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

我們總說俄羅斯在國際上孤立無援,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說,俄羅斯從來沒有幫手,而且將來也不會有。

但是相比於俄羅斯,我們的處境似乎更加被動,比如建國後在我國周邊相繼發生的五場大小戰爭,橫亙在太平洋上幾十年的四條島鏈,以及美國構築的環繞我國的C型包圍圈。

今天的我國,14個陸上鄰國加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20個國家幾乎全是惡鄰;

而在鄰居之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一刻也不曾停止過;

甚至就連我國無私援助的國家,很多也和我們反目成仇。。。。。。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作過大量分析。因為我國的發展模式與西方殖民國家截然不同,就和蘇聯建立後長時間被西方孤立一樣,直到二戰後,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政策,才在歐亞培植了一大批盟友。

今天的我們奉行不結盟和不稱霸的政策,在國際上本來就是不上道的國家。那些飽受西方國家侵略的殖民地國家,即使走向獨立,因為幾百年來和宗主國形成的互動,使他們即使政治上走向獨立,也不得不在經濟上依附於西方國家,形成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國際社會。

所以不通過強大手段拉攏一大批盟友的我們,就必須要尋求更多互惠互利的夥伴,俄羅斯毫無疑問是非常符合的。

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中,俄羅斯的存在,使得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在北方出現了巨大缺口。如果俄羅斯倒下,對我們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即使我們有幸收回外西北和外東北地區,若在西伯利亞建立起依附西方的新國家,我國將真正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所以我們和俄羅斯的合作往來始終沒有中斷,在西方國家聯合打壓俄羅斯的同時,無論俄羅斯領不領情,我們都沒有停止過對俄羅斯的幫助。

我國面臨的孤立形勢,不會因我們是否實現了偉大的民族復興而發生根本性改變,所以全力支持俄羅斯,似乎成為必然的選擇。

而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迅速增強,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圍堵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所以在我們需要俄羅斯的很長一段時期內,俄羅斯不可能倒下。

2、咫尺的西方有很多蟲

自歐共體建立之後,美國在西歐頤指氣使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西歐國家似乎真正開始了當家作主的美好時代。

但北約和俄羅斯的存在,註定這只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

在組織力強大的北約,美國對西歐的掌控力始終很強。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嚴重摧殘,昔日不可一世的西歐各大國徹底被打回原形,再也不復往日榮光,世界舞臺的中心開始從西歐轉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和東歐的蘇聯。

對於西歐國家而言,抱團取暖是擺脫美國的最好方式,但臥榻之側的蘇聯又使他們必須牢牢依附在美國的羽翼之下。

美國控制西歐國家相比於蘇聯控制東歐國家而言有著巨大的劣勢,這個劣勢就是大西洋。

所以萬里之外的美國才不會放任俄羅斯轟然倒下,要是沒有俄羅斯對西歐國家的震懾,西歐國家不會保持對美國的強烈認同感和需求感。

而西歐國家,除了對蘇聯時期鋪天蓋地的鋼鐵洪流的心有餘悸,對俄羅斯也是非常矛盾的情感。

因為美國沒有俄羅斯可以活得很好,但西歐國家如果沒有俄羅斯幾乎會當場去世。

要知道,當初西歐國家之所以紛紛走出去,到兇險萬分的大海上去探險,就是因為這裡民族眾多,人口密集且資源匱乏。要是沒有俄羅斯供應天然氣送溫暖,西歐國家的冬天將會異常冷酷無情,比無情的俄羅斯還無情那種。

另外,對於俄羅斯,西歐大國的心情也始終是七上八下。東西德國的統一,全賴於蘇聯的“熟視無睹”,所以今天的德國更願意和俄羅斯走得更近;作為美國的忠實小弟,英國一直是西方國家攻擊俄羅斯的馬前卒;而作為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法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可謂亦好亦壞。

所以各懷鬼胎的西方國家,即使制裁俄羅斯,也不可能產生讓俄羅斯轟然倒下的巨大力量。

在當前世界大戰很難爆發的國際形勢下,即使是半死不活的俄羅斯,想讓其倒下也並非易事。

再說了,俄羅斯雖然經濟一蹶不振,但終歸還是有實力的!這個實力支撐了俄羅斯頑強地活了下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俄羅斯會像蘇聯一樣倒下,西方的制裁只是催化劑。正像過去我們常唸叨的: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只是變化的條件。


雖然今天還有很多人為蘇聯的倒下嘆息傷心鳴冤叫屈,但它還是分崩離析無可挽回地成為我們歷史中的記憶了。


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沒有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國家,會預見到蘇聯在不久的將來垮塌轟然倒地,正如我們今天對俄羅斯的信心滿滿一樣。

作出這樣的判斷的確不受很多人待見喜歡,甚至謾罵。但既然下筆當然不敢人云亦云,還是就事論事拋磚引玉的好。

俄羅斯為什麼我不看好呢?是因為它沒有大俄羅斯的命,卻害上了前蘇聯的病!

國際上俄羅斯四處擴張侵略,格魯吉亞、烏克蘭領土分離被吞併,玩著命要加入北約歐盟,新的針對俄羅斯的對立陣營成立,新的冷戰開始,一如當年的蘇美爭霸時代。只不過如今的北約更為強大,而俄羅斯“華約”不再,獨自形單影隻單打獨鬥,雖然時有喝彩卻透出更多的悽慘悲壯。

國內俄羅斯新的特權階層、利益集團形成固化,而這些人恰恰是圍繞在普京身邊的軍政要員。

經濟結構單一、資源依賴的前蘇聯頑症,在普京時代不僅沒有醫治,而且有病入膏肓趨勢。經濟增長乏力,舉步維艱。

軍工集團坐大、軍備投入增大、軍備出口獨大局面形成,跑冒滴漏自上而下想不腐敗都難。

俄羅斯民族眾多達120餘個,民族政策自前蘇聯時代鮮有改善,一味靠強力彈壓不容樂觀。

這樣的俄羅斯又走上前蘇聯帝國老路,縱有普京個人威權獨秀,不見制度創新、市場創新,又能堅持得了多久呢?

歷史往往常常驚人相似,濤聲依舊重複著當年的故事。

其實西方制裁並沒想叫俄羅斯倒下,只是對它枉顧國際法吞併克里米亞的警告懲罰。奈何俄羅斯迷途不知返,叢林又強食,無可奈何花落去也。


今古達觀


只要俄羅斯不自己作死,沒有國家可以讓俄羅斯倒下,哪怕全世界都制裁俄羅斯。

蘇聯的解體,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西方的和平演變,而是蘇聯自身出問題了,比如經濟、民族、政治、外交等等。現在的俄羅斯,比蘇聯要好太多了。

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我們就經常擔心能源通道的問題,經常擔心農業的問題,為此還劃出18億畝耕地紅線,而俄羅斯還有大片土地沒開發,還要分土地給老百姓。

俄羅斯現在是糧食出口國,能源出口國,武器出口國,這三樣能出口的國家,怎麼也到不了。

現在油價大跌、俄羅斯被西方制裁,正好給俄羅斯帶來了一個改革契機。油價高的時候,俄羅斯把錢投入石油、天然氣和軍工行業,就業也是圍繞這幾個行業。現在被制裁,油價也低,俄羅斯會有更多的就業轉移到其他行業,也就是人才會轉移到其他行業,這就給其他非石油、非軍工行業帶來了投資和勞動力,如果俄羅斯改革成功,就不需要再依賴能源和軍工行業,這恐怕也不是西方想看到的。

俄羅斯可以一直這樣堅持下去,但歐洲的損失也非常的大,畢竟俄羅斯1.4億人,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俄羅斯也對歐盟進行了反制裁,兩敗俱傷。如果歐盟不用俄羅斯的能源,歐盟國家的進口能源成本將非常高,這會導致生活水平降低,這也是歐盟國家不能承受的。可是俄羅斯的能源可以轉移出口到中國,能源從來不愁賣。

所以俄羅斯是不會被制裁倒下的。


劉權林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不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經濟制裁。另一方面是軍事制裁。而這個制裁是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對俄羅斯的制裁,而不是聯合國層面的制裁。因為俄羅斯身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聯合國是沒有權利進行制裁的。這個也是“五大國”的特權之一。所以美國只能和歐洲聯合制裁俄羅斯。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經濟制裁方面。體現在限制進口俄羅斯油氣、限制對俄羅斯出口製造業產品和農產品等。美國還可以通過增加石油出口抑制油價,打擊俄出口收入,同時降低歐洲對俄油氣依賴。但是這一套很難實現,美國雖然可以決定世界的油價,但是區域性的價格變動這個美國操控不了。因為油氣價格受地區局勢影響更加顯著,美國不能主導

另外,打壓油價也不符合中東主要產油國利益。歐洲也會非常謹慎,因為歐盟進口石油中有1/3來自俄羅斯,即使美國及中東增加油氣出口,也很難彌補歐洲的缺口。加上運輸費什麼的,從中東拿油價格太高了。而一旦油價上漲,歐洲必須要通過對俄羅斯出口製造業產品和農產品、服務貿易以減少對俄羅斯赤字。若歐洲減少進口,會對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造成較大影響,但俄羅斯可能會增加對亞洲的油氣出口並加快連接亞洲的管道建設。歐美對俄羅斯限制農產品、製造業產品出口,雖然會在短期內對俄羅斯造成較大影響,但俄羅斯可能會將需求轉向中國等亞洲國家。



對俄羅斯軍事制裁方面體現在。一方面美國聯手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在中東等地區的勢力進行打壓,另一方面阻擾世界各國採購俄羅斯軍事裝備。第一個比較容易實現,選擇西方國家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等地區斗的是不可開交。但和俄羅斯爭鬥的主力還是美國,歐洲國家相比俄羅斯還差一些。


但武器出口方面這個就難壓制了。俄羅斯武器有三分之一是出口到印度。印度也是俄羅斯武器的使用大國。並且美國也有拉攏印度的打算。所以這一塊暫時無用。還有差不多十分之一是出口給我國。這快美國也影響不了。剩下的一些基本上就是中東和東南亞國家了。其實美國可以影響的國家武器採購的很低。因為相對於美國武器,俄羅斯武器裝備性價比更高。對於貧窮的東南亞國家來說,俄羅斯裝備還是優先。美國的買不起用不起。所以軍事制裁領域成果有限。

為應對西方國家制裁,在去年6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針對美國等國家的反制裁法案,為今後俄處置制裁爭端提供了法律依據。反制裁法全名為《關於影響(反制)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友好行為的措施》。法案由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領導的小組提議,5月22日獲俄國家杜馬通過,5月30日獲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准。法案自普京簽署之日即6月4日起開始生效。

法案規定,俄政府可以在總統授權下終止或暫停國際合作,禁止或限制產品、原料進出口(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不生產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公民自用品除外),禁止或限制不友好機構參與俄政府採購項目和國有資產私有化進程等手段來反制不友好國家。




法案出臺的目的就是應對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持續的經濟制裁,旨在保護俄國家利益、安全,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公民的自由和權利免受美國等國不友好舉動的侵害,適用於美國及其他任何對俄羅斯、俄公民和法人採取不友好措施的國家,以及參與到對俄製裁中的受這些國家管轄、直接或間接受它們控制的機構、法人和公民。

有分析指出,隨著俄反制裁法案的出臺,美歐等國家,尤其是追隨美國政策對俄實施經濟制裁的歐洲國家或遭受更大損失,這也將迫使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更加謹慎選擇對俄政策。也就是說隨著新法的出臺,西方國家想要制裁俄羅斯更加的困難。也更加的不可能實現。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