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全世界的人同时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oO灰機Oo


所有人同时把银行存款取出,在全球大同小异,以中国作为分析。

纸币供不应求

M0指流通于市面上的活期存款,M1指M0+活期存款等能随时取出的货币。所有人取出的钱肯定是活期存款的。根据央行的数据M0为6.98万亿,M1为52.63万亿,其中差额为45.65万亿。这也意味着,纸币的缺口为45.66万亿,就算央行开动印刷机24小时狂印钞票也满足不了纸币的需求。

引发通货膨胀

在不考虑M2的定期存款情况下,以同时能取出的现金这个节点计算。由上可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突然暴增了6.54倍。这也意味着通货膨胀最高可达6.54倍。这已经属于恶性通胀,你要带着一袋钞票去买东西了。

银行遭挤兑破产

目前央行采取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大银行比较高,中小银行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14%-17%,意味着银行吸收100块,至少要存14块。以银行目前的75%存贷比计算,每100块钱有25块存款没有放贷。满打满算,每100快钱也最多能兑换42块的是杯水车薪。一旦出现挤兑,人心不稳,就会引发整个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银行业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一旦信用崩塌后果很严重。


灞波儿奔WOO


假设所有人都把存银行的钱取出来(假设国家没有出台政策,限制取款),也就是大规模挤兑。结果是银行整体流动性短缺,小银行肯定关门,大银行十有八九要瘫痪。各行业得不到银行输血,全球经济危机来临,大萧条开始。


大银行国家必须救助,不能让其倒闭。不想通货膨胀就不能大量印钞票,只能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银行,去填补这个无底洞。即便如此,经济一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现代社会经济与古代不同,已经完全离不开银行系统的金融造血功能。不说银行发生大面积瘫痪,只要达到官方经常提到的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全国人民都受影响。比如08年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又比如1939年从美国席卷世界的史上最大经济危机。

这两个例子都仅仅是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的。其它国家还有能力互相救助。一旦全球人民都把钱取出来,那就只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任何国家都不会允许银行长时间瘫痪。除了上调存款利率,吸引大家把钱存银行外。银行资产重组是必须的,国家输血救助绝对少不了。哪怕再看银行不顺眼也得大把钞票往里撒。这时候救银行就是就自己。

然而国家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银行都救,兼并重组是必然的。比如上面提到的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大量的银行兼并重组。不良资产该核销的就核销,对外优质贷款(如好的上市公司、国家战略性企业、地方龙头企业等)也不能断。好的企业必须正常运转。

贸易保护大幅度抬头,大国先把自己的市场封锁起来,排除国外竞争,保证本国企业活下去。

好在经过39年的经济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全球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熬过最艰难的那段时期,过几年就会好很多。


茫茫飞鱼


这个问题真的挺意思的,所以就想回答一下。

首先,银行的主要功能有储蓄和贷款,所有其他的业务都是建立在这两者之上的,银行通过把社会上个人和单位的闲散资金吸收起来,然后再把这些钱贷给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个人和组织储蓄的利率低于银行贷款给个人和组织的利率,从而形成一个利率差,这个利率差就是银行的主要营业收入。所以银行总是积极地向个人和组织拉存款,有了存款银行才能够很好地经营下去。



而通常银行给人一种特别安心的感觉,储户都很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想用的时候可以取,不用的时候还能得到一些利息,比放在家里划算,基本上不用担心银行存款会拿不到。

然而,突然有一天,一个人发现去银行里取钱,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银行资金紧张,银行里已经没有钱了,这个人肯定会非常惶恐,然后就会把这个信息传到网上,信息飞速传播,所有在银行里有存款的人都开始担忧,于是他们决定行动,要在银行里还有一些钱时赶快把自己的存款取出来,银行面对庞大的取款人群,已经招架不过来。曾经的富豪拥有的财富可能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物价也会上涨,人们没有钱购买东西,工资也无法得到偿付,人们会失业,社会上的饥民会增加,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会发生。



总之,如果世界上的人同时去银行取款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给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造成影响。所以一般我国是要求有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之间的同业拆借制度和向央行贷款,就是为了防止银行的钱不够,发生挤兑问题。不然,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太可怕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我,需要亲们的支持


财道



大家好!

呵呵…战略忽悠?之后再忽悠……迄今为止最好玩的国际玩笑!即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和米国老大特朗普下达命令,最多也是屁话一句!但庶民百姓也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阵透彻心扉的狂虐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平衡,仅此而已!某年某月某日,全世界的人同时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了,嗯…?只差我一个了,还是赶紧取吧!这事儿可不能拖后腿!



最最最最最……倒霉的可算是银行那帮哥们儿了。昨天还西装革履,谈笑风生,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突然听见村里高音喇叭传来村长那熟悉的声音:社员伯伯请注意,社员伯伯请注意,从今天起全世界银行破产了!请你们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保管好你们的钱财!重要的事说三遍,随身携带!财不外漏!打死装穷!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本人概不负责!耳朵不好的叔叔阿姨老辈子请相互转告……别说了!我知道我也下岗了,是跪求新老板,还是飘飘江湖,孙悦唱: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



最惨的不是我!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前N名!比尔盖茨,巴菲特,杰夫.贝索,阿曼西奥.奥特,扎伯克……许家印,马云,马化腾,李嘉诚,王健林……呵呵不说了,懒得敲键盘!钱是他的,与我有毛线关系!超级富豪知道自家修金库,买大锁,装钢板,雇军队把守!出门四个兜装满,尾箱装满,座位放满钱钱,吃饭吓死你!买豪宅数死你!买飞机累死你!发工资等死你,别慌!看有没有假钞夹带……


你,我,他,就别装惊慌了!据说全球80%的人银行存款不会超过7位数。我先给你免费计算一下100万有多重,看你随身携带麻烦不。一张100元大钞净重1.15克,一万就115克,十万1150克,百万11500克,即11.5公斤,折合市斤23斤。随身携带方便不?嫌麻烦,让我给你分担。不用修金库,不用挂大锁装钢板,请军队把守吧?所以,如果你听到广播说全球银行破产倒闭就惊慌失措,他们会说你在装……装逼!装13!

从此宣布《福布斯》,《胡润》富豪榜失效!去你吧,谁会相信鬼数据?你除了比资产,何时晒过富豪们的负债?呵呵…你也知道钱多人傻的真理?在给富豪们贴金,歌功颂德的同时,悄悄滴数钱。从此,比富比阔不看数据,请用事实说话!谁的兜大,谁的兜鼓得高,谁的车上,飞机上装的多,谁的金库有多坚固,有多大,不是一目了然吗?你比尔盖茨,据说全球第一富豪,对不起!请搬出你的全部现金晒晒,有珠穆郎玛峰高?比泰山还重?还是比太平洋面积宽?……呵呵…我可不是厦(吓)大滴!


不过,我们村长最后补充说:社员伯伯们,我们必须集体坐时光机穿越到古代?嗯…?咋回事?因为全世界银行消失之时,与银行诞生之前没有丝毫区别,所有人的生活必须重回古代,这是必须的。世界第一家银行诞生于1171年的意大利威尼斯,距今已有846年。中国的第一家银行还是外资的,叫做英国丽如银行广州分行,成立于1845年,距今也有162年。还是想想吧,你是否同意全世界的人同时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好了,今天分享到此。要开心,就来点猛料!持续关注【龙门山客栈】,分享更多财经知识,谢谢你的阅读和点评!


龙门山财经


不过首先我想说,这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能让你取出。在货币或者说纸币发行之初,会有等值的黄金等资产作为储备备付,那个时候货币数量较小,也没有电子化转账和储存,你到银行存钱是真的存“钱”,理论上你也能把所有的钱取出,但是真实情况我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银行也要把这些钱拿去投资或者发放贷款,不可能把所有存进来的钱就那么放着等你来取,这也是很多电视剧里讲古代银号票号会发生挤兑危机的原因。

到了现代,就更不可能发生了,货币量呈几何数字般的增长,电子记账转账的出现,会出现“凭空出现”的钱,比如我把1000元通过转账方式转给你,你的银行卡上就出现1000元,而但是你的银行并没有收到这笔现金,那么你要去取钱银行只是把库存现金给你,但是没有得到补充,那么人人都这么做,银行拿来的钱向所有人支付?

当然我们说的事假设,假设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全世界的银行都会被挤兑破产,银行发放的贷款不用还了,世界上少了充当信用中介的银行,你手里拿的钱都没有信用价值了,就是废纸一样,估计又要回到原始社会物物交换的年代了。


鑫财经


这个问题,就是传说中的“挤提”。

挤提是指存款人集中大量提取存款的行为,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由于消费者对银行给付能力失去信心而产生的从银行大量支取现金的现象。由于银行不会把所有的存款都放在那里,不进行贷款,所以银行保留的现金数量是有限的。人们争着去银行想把自己的钱提出来,可是银行流动的现金没有这么多,所以很容易因为挤提事件造成银行破产倒闭,从而更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信用危机,引起金融界的混乱。挤提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挤兑,使恶劣影响迅速扩大化。


银行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的商品是钱。一边吸收存款,一边用吸收来的钱发放贷款。………良好的银行运行………就是保留少量资金,以备储户取款,大部分放贷(保留资金越多,银行成本越高)。

因此一旦出现事件,所有人都去取钱,银行必定倒闭。

日常银行为了控制风险,相互之间业务很多,拆借,票据,同业业务……所有银行都绑在一起,一旦一家银行倒闭,会出现连锁反应。…………央行不会坐视不管,其他银行也会出手。……………因此银行倒闭概率极低,特别在中国,倒闭概率几乎不存在。


飞刀47号


1、首先没有办法让全世界的人同时把存在银行的钱取出来,因为每家银行网点存取现金的能力受自身现金储备(每日储备不能超过规定数量)再加上当天收取的现金和能够在当地人民银行取出的现金(首先该银行在人民银行有存款)【这里拿中国来举例】。而当地待取的存款余额同当地可以流通的现金比起来,后者真是小太多了。所以本题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2、如果真的能够有题目这样的情况,脑子都坏掉了,都去银行把钱取出来,那么各家拿那么多现金怎么处理呢?假设取出来不再存银行,都在手里放着。

(1)放家里吗?不怎么安全,万一有个闪失,(水淹,火烧,耗子咬...)真的是损失巨大。

(2)买东西吗?如果大家都想着短时间内都把现金变成货物放家里,同时拿现金去购买物品的话,市面上物品价格会上涨的,会发生通货膨胀的,钱会不值钱的,比如都去买黄金,黄金金价就会一路飙升,都去买房子,房价也会扶摇直上的。

(3)老百姓会把现金的安全会放在首位,一些安保设施或产品价格会大幅上涨。

(4)银行会无事可做,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如此...

(5)因为失去了利息来源,各家的支出会相对减少...

(6)因为各家的支出会相对减少,造成整个社会的活力不足,经济行动大幅减少...

(7)因为经济活动减少,造成就业者收入减少...

(8)因为居民收入减少,更加巨社会经济活动减少...

(9)市面上现金越来越少,(因为损耗,因为储备),那么社会上就渐渐开始以货易货,农村开始自己自足,多余的粮食不再用于交换...

(10)政府由于越来越拮据(经济活动少,政府收入越来越少),只有不断印制新币,以维持政府运转,由于不断印制,造成市面上钱越来不值钱,更加剧了去现金化进程,纸币越来越像纸...

(11)服务业和工业、农业都陷入停滞,全球人类开始恐慌,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发生...

(12)人类数量急剧减少,大城市成了人类历史博物馆...人类开始以小范围聚集,求生...

(13)许多年以后,当动物统治地球的时候,地球一派生机勃勃!

一定要知道,货币的意义不仅仅是货币本身!

一定要知道,现代商业活动对人类的意义!

一定要知道,人类生存的不易!单一的人类无法面对自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最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命丧挤兑风潮。

1883年财大气粗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囤积1.5万包价值500万两白银的生丝,以便采用统购统销获取暴利。只可惜当时欧美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引发物价暴跌,欧洲低价丝冲击亚洲地区。

巨额的生丝资金来自于外国的融资贷款,还款到期时只有挪用自己的阜康银行资金。消息外泄后,出现大量的挤兑。全国各地的阜康银行人山人海、门栏被挤破了。一个不可一世的富豪瞬间变成负翁,不久含恨离开人间。

大清帝国在挤兑风波中走向灭亡。

同样,在清朝末年的1911年,也是在最后一次货币改革失利中出现的挤兑潮,催化了大清帝国的灭亡。

想通过货币改革来挽救大清危机,可未曾想到西方又是出现金融危机引发国内股票大跌,尤其是橡胶股票暴跌,造成了上海钱庄纷纷倒闭,出现了大量的挤兑。进而引起全国性的挤兑潮,钱柜、银行瞬间破产。大清也跟着走向灭亡。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中冲击力最大的,可以在瞬间冲垮整个经济。防范风险最重要的就是防范金融风险。在我国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挤兑情况,因此,你说的全国老百姓同时把钱取出来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国的金融体系是独立货币政策、相对的汇率浮动和限制性货币外流。也就是说你把钱放在银行还是取出来放在家里,也只能在国内流动,不可以随便带出国外。置换外币是需要严格的手续,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大量置换。

其次、货币政策本身具有独立性,也就是具有独立的纸币发行权,供应量不够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增量发行。这种纸币以信用担保的本身就是没有约束性。还有央行会通过平衡和控制货币的流动和交易来相对调整汇率。

当然,无休止地透支和稀释纸币也是具有极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会转嫁到物价上来,不仅投资了消费,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这种情况一旦透支过度而不得不取出存款用于消费,银行的存款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这样也同样会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


鞅论财经


如果大家都去银行把存款取出来,银行会因挤兑破产。因为银行自有资金占比很小,贷款都是使用存款客户的资金,当存款客户挤兑,贷款客户又无法立即还款,银行现金流将断裂。实际上银行并没有那么多的现金供存款客户支取,国际上银行存款准备金通常是10%左右,中国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些,目前好像是15%具体没去查,存款准备金大致可以理解为可供存款客户支取的款项,其余的钱都贷款出去了或拿去投资了。存款客户实际上只能取到存款额的10%,一般不是急需现金的人不会去银行取现,10%的存款准备金足够了。转账或网络支付不大会影响银行的现金流,因为转账或网络支付只是从这个账户转到那个账户,钱始终在银行。

古时没有银行,大家都是把钱(黄金、白银等)放在自己家里,小户还好办,放在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就可以了,大户就麻烦了,比如一万两白银放哪里才好呢?于是才有了钱庄,现在叫银行。古时把钱存在钱庄是需要收保管费的,你不给钱人家不让你存放。放在家里,除非你的家足够大,势力足够大,否则那早晚是人家的。

现在取现金放在家里也麻烦。几万几十万还好办,几百几千万或是上亿就头疼了!放哪里?一亿的现金是多少我没见过,以前我见过有人扛5麻袋的钱去证券公司炒股,5麻袋一百的正好是500万,累得那两个人满头大汗。范冰冰罚款8亿,那就是800麻袋,得用卡车运,估计她是不愿意使用现金的,宁愿交保管费也要把钱存银行。

银行是有钱人存钱的地方,有钱人不把钱取出来是不会发生银行挤兑现象的。普通老百姓也不愿意把钱全部从银行取出来,挤兑在信用货币前提下,特别是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生命是个过程



挤兑引起银行破产,上市企业资金紧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生产活动停滞,恐慌四处蔓延,没错,和金融危机的后果一样,甚至更严重。

下面解释原因:

如果银行存款被尽数取走,银行的钱还能从哪里来呢?股东出资的钱还在,依靠发行债券借来的钱还在。但是,这些钱是远远不够银行贷出去的钱的,贷出去的钱主要来自于储户存款,一旦储户取回,银行无钱可还,银行开始催债、低价变卖贷款,但资不抵债,最终破产。此时,银行手中的企业股票一文不值,企业资金来源绝流,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停滞。


银行是信用中介,人们信任银行,把自己的闲散资金托付银行管理,并获取微薄利息收益,银行集中资金并进行投资,帮助企业发展,由此推动社会进步。

银行挤兑危机本质上是信用危机,后果和金融危机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