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守護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這個院有不二法門|走進100個基層院

守護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這個院有不二法門|走進100個基層院

守護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

——走進青海省剛察縣檢察院

守護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這個院有不二法門|走進100個基層院

圖為1999年搬遷前剛察縣檢察院所有女幹警合影。自1978年11月該院恢復重建後,幹警門一直在9間窯洞中辦公,一直到2000年搬至現在的辦公樓。當時該院17名幹警中只有4名女幹警,搬遷前大家在窯洞門口合影。圖中從左至右分別為出納立夏(藏族,已退休);刑事檢察科內勤彭毛措(藏族,現在西寧市多巴女子監獄工作);會計孫曉春(現任海北州檢察院案管辦主任);法警陳海蘭(已退休)。

院情小貼士

●恢復重建時間:1978年11月

●現任檢察長:易鈞

●幹警人數:在編幹警17人。其中,少數民族11人;本科學歷14人,40歲以下幹警10人

●最高榮譽:2016年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檢察機關未檢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典型人物:王韶山,2016年被授予全國檢察機關未檢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5月22日,前夜的一場雪讓平均海拔3300米的青海省剛察縣顯得異常清冷,陽光散落在一處小院裡,守在院門口的藏族老人力毛措臉上的笑容透著融融暖意。看到該縣檢察院公訴科科長王韶山從車上下來,老人的笑意更濃了。“孩子下半年要讀初中了,來看看家裡有什麼要幫忙的!”王韶山說明來意。“瓜正切!(藏語音譯,謝謝的意思)瓜正切!已經夠好了,沒有困難!”老人雙手合十用藏語答道。

2014年1月,老人外出,8歲的外孫女拉毛(化名)被尕某哄騙出家門,對其實施性侵。通過開展社會調查王韶山得知,拉毛1歲時,父親離家出走至今不知所蹤,母親不久後改嫁,很少回來看她。多年來,拉毛與疾病纏身的外婆相依為命,住在租來的房子或帳篷中,依靠微薄的低保、草場補助度日,過著清苦卻寧靜的生活。尕某的行為打破了這一切,讓祖孫倆籠罩在難以擺脫的悲痛中。講故事、做遊戲、談心……自那時起,王韶山和同事們開始對拉毛進行心理疏導。

2014年5月,尕某因犯強姦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和陪伴,拉毛臉上有了往日的笑容。但由於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祖孫倆的日子依然捉襟見肘。該院決定啟動司法救助程序,2015年12月,2萬元司法救助金送到老人手上,老人熱淚盈眶。

“不能讓老人和孩子沒有自己的家。”隨即,該院檢察長易鈞到老人所在鄉鎮及村委會協調,為祖孫倆爭取到遊牧民定居房項目的名額,可項目房1.5萬元的自籌款讓易鈞犯了難。“雖然有救助金,但要用在孩子完成學業上,不能動。”易鈞又先後到村委會、鄉政府進行協調,最終商定1.5萬元由村裡出。2017年,根據精準扶貧相關政策,祖孫倆獲得了20只羊。今年2月,祖孫倆搬進在鄉上的項目房中,居無定所的日子終於結束。

“願意接觸人了,成績也不錯!我跟她說要懂得感恩,成為好的人。”當王韶山問起拉毛近況時,老人嘴角上掛著欣慰的笑容。

“我剛進院時在刑事檢察科工作,也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但跟普通刑事案件一樣,很少有對涉案未成年人幫教回訪這些內容,更沒有司法救助這一項。”看到這樣的場景,臨時被王韶山拉來當翻譯、1994年就來到剛察縣檢察院的偵查監督科科長更前深有感觸地說。

剛察縣坐落在青海湖北岸,是青海省環湖重點牧業縣,藏族人口占63.38%,素有海濱藏城之稱。“我們辦理的案件中60%左右的當事人是藏族,藏族青少年佔多數,雙語模式是藏區未檢工作的不二法門。”王韶山說,相對於發達地區,該院的未檢工作仍有差距,但好在能夠因地制宜、靚在接足了藏區的地氣。

“引進雙語專門人才,雙語辦案覆蓋整個訴訟過程,在學校設立青少年維權崗、在寺院設立青少年僧侶維權崗(剛察縣轄區內有13座寺廟,有部分青少年僧侶),聯合司法局、派出所、社區深入開展社會調查制度,建立集心理輔導、經濟救助、社會援助為一體的立體救助模式……”雖然不再做未檢工作,但說起該院近年來在未檢雙語工作模式上所作的探索,更前都如數家珍。

“在藏區,雙語模式是未檢工作基礎的基礎。檢察院抓住這一點,不斷深耕細作,取得明顯成效,得到幹部群眾認可,為藏城平安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剛察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切加對該院這項工作讚賞有加。

“昨天剛弄好的!有家了,有羊了,她要想讀書,會一直供她。”臨別前,老人指著小院門口尚未完全乾的水泥臺,笑著對王韶山說,那笑容裡滿是期待。

風在青海湖上不停地飄舞,湛藍的湖水濺落進雪域高原檢察人的雙眸,流露出一縷最溫柔的光芒,默默守護著草原上每一朵“格桑花”在最美的季節燦然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