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球比赛为什么会有越位的规则?起源是什么?

用户5565355919



很多人认为,越位规则的出现是为了对抗某种不太合理的进攻。如果没有越位规则,就可能在前场开球的时候将进攻方球员安排在靠近对方球门的位置,从而轻易获得机会。但事实上,在足球竞赛发展的初期就已经有了这条规则,并且比2014年的规则更为严格。如果球员站在皮球的前方,或者换句话说就在皮球和对方球门之间,就会被认为是“逾越了他的位置”(现代橄榄球中的越位规则可以拿来对比,这种比赛和足球是同一起源的)。这也不是一种一开始就被广泛采纳的规则,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的原始规则里并没有越位,被称为“直射员”的球员总是站在靠近对方球门的位置。

1848年,HC·马尔当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召开了一次会议,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伊顿、哈罗、鲁比、温切斯特和舒种伯特的代表参加,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规则。他们在下午4点过一点的时候坐下,从五点左右直到午夜一直在起草一份被认为是第一套足球规则的“剑桥规则”。马尔当说“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满意”。
不幸的是今天已经没有了这些1848年规则的复制品,但这些规则一般认为已经包括了界外球、球门球、半场标记、重新开始,以及禁止持球和用手推球。他们还允许用一条丝线用作划线。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规则慢慢被尝试和试用过之后,剑桥规则的修订版在1856年面世。在舒种伯特公学图书馆可以找到这份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足球规则的复本。
随着足球运动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的发展,越位规则被证明是在俱乐部之间最有争议的规则。谢菲尔德通过修改规则要求在前锋队员和对方龙门之间存在防守方队员将“直射员”排除;足球协会也作了些许的妥协,采纳了剑桥“三名防守队员”(在前锋队员和对方龙门之间要有三名防守队员)的规则。最后,谢菲尔德采纳了足球协会的规则,直到1925年,这个规则都是官方规则。
不过,那时的越位规则跟2014年的越位规则有很大的不同。当时规定:攻方队员攻到前场,前面守方队员如果只有两个人(包括守门员)时,那么这个进攻队员就算越位了。19世纪70年代初,足球运动开始在西方等国盛行起来,那时,普遍重视进攻,而不大注意防守。这从当时一些国家常用的比赛阵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锋线队员竟多达六七个。攻方攻到前场,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守方一抢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袭成功。这样,由于进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与守的力量极不平衡,严重地影响了球技和战术的发展与提高。另外,由于攻守双方缺少人数上势均力敌的对抗,比赛也就不那么激烈和精彩了。为此,一些人便在战术阵形上动脑筋,有些人则在规则上想方设法给进攻一方以适当的限制。越位规则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014年运用的越位规则,基本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度,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演变
1925年规则改为“两名防守队员”,导致足球进球数马上上升。在1924年到25年间,足球联盟1848场比赛中共有4700个进球。实施本规则后,在1925年到26年上升到6373个(比赛场次不变)。
1990年规则修正为允许进攻方球员可以与第二名防守方球员位于同一条线上。这一改变是足球权威人士推动的一项鼓励攻势足球并让比赛进行过程更自由的运动之一部分。
2003年,FIFA提出判断越位违例比以往更严格的指引以便鼓励攻势足球。根据这一指引,球员处于越位位置不会总被判罚,而是依赖于他的行动和具体位置。在这项修订中,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时刻有一个不实际影响比赛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不会被判罚。这样,可以通过多次合法传球瓦解对方防御,从而制造更多的进球机会。
2013年6月国际足联修订后的越位规则第1362款是这样说的——“干扰对手指的是通过明显阻挡对方视线或与对方争抢皮球来阻碍其踢球或阻止其触球。”而之前,这一条框的解释则是:“干扰对手指的是通过阻挡其视线来阻碍对方踢球或者阻挡其触球。”西班牙裁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说,这项规定修订前后最大的不同是,根据国际足联重新修订的规则,如果裁判认为站位靠前的球员做出的动作不是特别明显地干扰对手,那这名球员就不会被判违规。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明显干扰”对手,站位靠前的球员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因为从视线方面看,这名球员不至于影响对方门将的判断。

足迹王涛


越位规则的起源不重要,重要的是足球比赛的魅力就恰恰体现在围绕该规则展开的攻防战术实施。有了它才有足球的艺术,每场比赛都可能有的传接配合创造,百看不厌。如果没有该规则,教练无战术可施、球员必也守株待兔,足球于是就成了无聊的棒球。

足球的真谛其实就是简单的传接配合,最后一传传球进网得分。对进攻方来说,不仅要求球员不断跑位的体能、速度和变速敏捷,更需要他们看得见动态空档的智商,还需要队友之间默契的配合。足球是项综合的体育运动,尤其要求小组的配合、团队协作和个人牺牲精神,而这些正是中国球员所欠缺的品行。

就防守方而言,该规则同样要求球员开动脑筋,做到配合默契、步调一致,那就是我们熟悉的造越位。如此聪明的防守技术增加了对进攻方球员的智力挑战,使比赛变得精彩。

可见,越位规则使足球从体育竞赛升华到了一个考验教练战术部署、球员个人执行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的智力竞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