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足球比賽為什麼會有越位的規則?起源是什麼?

用戶5565355919



很多人認為,越位規則的出現是為了對抗某種不太合理的進攻。如果沒有越位規則,就可能在前場開球的時候將進攻方球員安排在靠近對方球門的位置,從而輕易獲得機會。但事實上,在足球競賽發展的初期就已經有了這條規則,並且比2014年的規則更為嚴格。如果球員站在皮球的前方,或者換句話說就在皮球和對方球門之間,就會被認為是“逾越了他的位置”(現代橄欖球中的越位規則可以拿來對比,這種比賽和足球是同一起源的)。這也不是一種一開始就被廣泛採納的規則,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的原始規則裡並沒有越位,被稱為“直射員”的球員總是站在靠近對方球門的位置。

1848年,HC·馬爾當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召開了一次會議,提出了這個問題。有伊頓、哈羅、魯比、溫切斯特和舒種伯特的代表參加,他們各自提出自己的規則。他們在下午4點過一點的時候坐下,從五點左右直到午夜一直在起草一份被認為是第一套足球規則的“劍橋規則”。馬爾當說“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滿意”。
不幸的是今天已經沒有了這些1848年規則的複製品,但這些規則一般認為已經包括了界外球、球門球、半場標記、重新開始,以及禁止持球和用手推球。他們還允許用一條絲線用作劃線。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些規則慢慢被嘗試和試用過之後,劍橋規則的修訂版在1856年面世。在舒種伯特公學圖書館可以找到這份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足球規則的複本。
隨著足球運動在1860年代和1870年代的發展,越位規則被證明是在俱樂部之間最有爭議的規則。謝菲爾德通過修改規則要求在前鋒隊員和對方龍門之間存在防守方隊員將“直射員”排除;足球協會也作了些許的妥協,採納了劍橋“三名防守隊員”(在前鋒隊員和對方龍門之間要有三名防守隊員)的規則。最後,謝菲爾德採納了足球協會的規則,直到1925年,這個規則都是官方規則。
不過,那時的越位規則跟2014年的越位規則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規定:攻方隊員攻到前場,前面守方隊員如果只有兩個人(包括守門員)時,那麼這個進攻隊員就算越位了。19世紀70年代初,足球運動開始在西方等國盛行起來,那時,普遍重視進攻,而不大注意防守。這從當時一些國家常用的比賽陣形(1217,1226)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放在前面的鋒線隊員竟多達六七個。攻方攻到前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勢不可擋。守方一搶到球,也往往容易偷襲成功。這樣,由於進攻的人多,防守的人少,造成攻與守的力量極不平衡,嚴重地影響了球技和戰術的發展與提高。另外,由於攻守雙方缺少人數上勢均力敵的對抗,比賽也就不那麼激烈和精彩了。為此,一些人便在戰術陣形上動腦筋,有些人則在規則上想方設法給進攻一方以適當的限制。越位規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2014年運用的越位規則,基本是1925年規定的,它對足球運動技術和戰術的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說,沒有越位規定的制度,也沒有足球運動的今天。
演變
1925年規則改為“兩名防守隊員”,導致足球進球數馬上上升。在1924年到25年間,足球聯盟1848場比賽中共有4700個進球。實施本規則後,在1925年到26年上升到6373個(比賽場次不變)。
1990年規則修正為允許進攻方球員可以與第二名防守方球員位於同一條線上。這一改變是足球權威人士推動的一項鼓勵攻勢足球並讓比賽進行過程更自由的運動之一部分。
2003年,FIFA提出判斷越位違例比以往更嚴格的指引以便鼓勵攻勢足球。根據這一指引,球員處於越位位置不會總被判罰,而是依賴於他的行動和具體位置。在這項修訂中,如果得球的隊員並不處於越位位置,即使同一時刻有一個不實際影響比賽的隊友處於越位位置,也不會被判罰。這樣,可以通過多次合法傳球瓦解對方防禦,從而製造更多的進球機會。
2013年6月國際足聯修訂後的越位規則第1362款是這樣說的——“干擾對手指的是通過明顯阻擋對方視線或與對方爭搶皮球來阻礙其踢球或阻止其觸球。”而之前,這一條框的解釋則是:“干擾對手指的是通過阻擋其視線來阻礙對方踢球或者阻擋其觸球。”西班牙裁判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說,這項規定修訂前後最大的不同是,根據國際足聯重新修訂的規則,如果裁判認為站位靠前的球員做出的動作不是特別明顯地干擾對手,那這名球員就不會被判違規。也就是說,只要不是“明顯干擾”對手,站位靠前的球員就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因為從視線方面看,這名球員不至於影響對方門將的判斷。

足跡王濤


越位規則的起源不重要,重要的是足球比賽的魅力就恰恰體現在圍繞該規則展開的攻防戰術實施。有了它才有足球的藝術,每場比賽都可能有的傳接配合創造,百看不厭。如果沒有該規則,教練無戰術可施、球員必也守株待兔,足球於是就成了無聊的棒球。

足球的真諦其實就是簡單的傳接配合,最後一傳傳球進網得分。對進攻方來說,不僅要求球員不斷跑位的體能、速度和變速敏捷,更需要他們看得見動態空檔的智商,還需要隊友之間默契的配合。足球是項綜合的體育運動,尤其要求小組的配合、團隊協作和個人犧牲精神,而這些正是中國球員所欠缺的品行。

就防守方而言,該規則同樣要求球員開動腦筋,做到配合默契、步調一致,那就是我們熟悉的造越位。如此聰明的防守技術增加了對進攻方球員的智力挑戰,使比賽變得精彩。

可見,越位規則使足球從體育競賽昇華到了一個考驗教練戰術部署、球員個人執行能力和團體協作精神的智力競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