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石油真的需要六千万年才可以产生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李路林


石油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形成?这与石油成因有关。对于石油成因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有机成因,另一种是无机成因。

有机成因也就是生物成油理论,认为石油主要是由有机质生成的,这些有机质主要来自于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陆地上的植物一般形成煤)。在这些生物死后,他们的尸体一部分会被氧化分解,但还有一部分会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海底泥沙等沉积物中保存下来,随着时间累积,这些沉积物会越埋越深,这些有机沉积物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变化,使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机质遗体分解为微小的富含C、H的有机团——干酪根(Kerogen),并与泥质混合形成腐泥。随着埋藏深度的进一步加大(地下1500~3000m),在一定的温度(60~150℃)和压力条件下,干酪根逐步发生催化裂解和热降解形成了最初的原石油。这些原石油经过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在适当的环境下(圈闭)大量聚集,形成油藏,也就是现在的大油田。

石油起源于古生物遗体的“有机成因说”是占据主流的,至少中学教科书都是这样记述的。在这个学说中,至少需要200万年以上的时间,古生物的尸体才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变为石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石油形成于几百万至几亿年以前。

无机成因就是非生物成油理论,这个理论起源于俄国,早在1876年门捷列夫提就提出过碳化物说,之后美国的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含有许多的碳,这些碳大都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碳氢化合物要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所以这些碳氢化合物会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只是由那些在岩石中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也就是说,原油和天然气与地下埋藏的生物没有内在联系,它们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其中有一些报道显示,有不少干枯的油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废弃之后,又会生产出一定数量的石油,所以关于石油并非生物生成的矿物,而是碳氢化合物在地球内部经过一系列作用之后的产物,是可以再生的。

如果按照无机成油论来看,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碳氢化合物就能转变为石油。而碳氢化合物在宇宙中并不少见,很多行星上就有着大量的甲烷,乙烷等。不过还没有实验室去做这种逆向生成实验,毕竟我们是要从石油从提取各种烷烃,而不是把烷烃再混合成石油。

总之,不管是无机成油论还是有机成油论,都各有各的证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自圆其说,学术上尚无定论。但围绕这两种理论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阴谋论。毕竟石油是当今世界工业第一能源要素,而石油是否能再生与各国的经济政治民生等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石油成因这种看似科学上没有定论,很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继续争论下去。


清明的星空


关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嘛,就是吃瓜群众稍微在旁边看看,但是有些人确实感觉如果说石油不是古代生物,经过长时间地质演变形成过来的话,那是否就证明石油就可以挥霍,说不定能找到生产石油的办法,不停的生产下去,这样大家换什么汽车呀?大家选择什么绿色生活呀,直接全部选择用石油来生活不就行了吗?反正这东西用不完。

如果说石油真的是可以短时间内生产的,那么全世界就不会紧巴巴的告诉你说,赶紧要绿色生活,或者告诉你石油是有一个生产期限的,过了这个期限,石油就没有了!

很多人都会提出来一个叫做石油这个东西是地球上面土生土长的,并不是由生物演变而来的。但是事实上,生产石油有一个重要元素必须要参加,这就是碳,碳拥有四个原子键!在高温高压之下和氢元素和氧元素结合在一起,会形成什么呢?在地底下碳元素和氢元素,氧元素结合在一起,会形成石油吗?(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肯定不是,大家去看一下火山那地方气体的采集样本,就会发现甲烷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明显偏高,这三个元素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面去!

我们知道,石油,煤矿这些东西都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的,这个能量从哪里来?难道他自己平白无故过来吗?能量守恒定律大家在高中的时候都学过!想要让石油快速诞生,只有两个办法,第一要么太阳能,第二要么就是地质上面的那些热能,但是二者作用再看这个元素上跟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只有甲烷跟一氧化碳,比如说在大洋板块上面,人类就没有找到一个大规模储存石油的地方。

所以说所谓的石油自然界快速形成不可能的事情!石油的形成就是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一系列化学甚至是物理反应,将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三个元素结合成石油这个混合物!

所以说现在就剩下两个问题,这个石油是原先的碳元素储存,再就是现如今的大陆板块里面,然后经过长期稳定的反应以后形成的石油呢,还是由于大规模的藻类物质或者是海底生物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空间,然后将这些尸体压制成了石油呢?

个人比较赞同的观点是后面一点,也就是石油确实是藻类物质和海底生物共同作用形成的!原因就在于石油的另外一项孪生兄弟,煤!科学研究推测,煤是由陆生植物形成的,石油是由海底动植物形成,这个推测主要是根据挖掘石油或者是没的时候在他旁边找到的化石,并且石油和煤所在的地层那个时期,这个地层当时是属于海洋环境还是陆地环境,推测而来的!

比如说作者当时在巢湖实习的时候,曾经遇到过的一种情况就是有一条著名的梁山煤线,这是地质历史上面一条比较著名的标志线,在当时实习的时候,这一条线特别明显,因为这一条线上面是灰岩,下面也是灰岩,分别是栖霞组和黄龙组船山组,灰岩是海相沉积岩,梁山煤线的那个岩石性质明显不是灰岩,他扒下来以后就直接碎裂了,这和上下两个灰岩的属性可以说是截然相反,这是陆相沉积岩!由于成绩盐里面含有过多的有机物,因此形成了这种劣质煤,形成一条煤线,有人说这有什么,不就是一条劣质的煤矿脉吗?但是在接下来栖霞组里面的臭灰岩段,我们发现这种灰岩里面同样含有较多的有机物,用锤子砸一下会发出一股臭味儿,但是在这个地段并没有形成煤矿,所以也就验证了煤是由陆相成积而成的,有机物放在海里面,要么形成这种臭灰岩,要么就形成石油。

煤和石油的存在本质上还想为石油直接由碳元素组成,可以说定下来一个反对的基调!

我们都知道碳元素如果说是单纯的碳元素,经过地府壳的裂隙上升到大陆板块和氢元素氧元素一起结合形成的石油的话,那就存在了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海洋里面的和陆地里面的他在相等的封闭环境里面会形成不同的物质呢?组成的原料物质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形成的就是不一样的呢?

正所谓关了灯都是一样的,你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你不比我缺胳膊少腿,我也不比你少点高温高压为什么?咱们两个形成的是不一样的。

综上所述,那就只有可能是组成的原料物质出现了差异,最后导致二者的分道扬镳!

当然,我再看其他回答的时候有人说有一些油井很久都没出油了结果过了一阵子,他就自己把油给冒出来了,所以有的人认为说你看石油这肯定是自己地底下自己产出来的,但是麻烦你稍微去看一下,现在石油开发的一个重要项目,这就是让原本老旧的油井不产油的油井让他重新恢复活力,什么意思?有的油井他由于石油过于粘稠,他流不动了,最后你在下面打油的时候他捞不上来!别感觉有点夸张在大庆那个地方有的人就是拿石油过来做雕刻的!而现如今,一个研究重点就是专门释放那种可以吃石油的细菌,让这地方的石油不再粘稠,让他恢复流动性,这样的话可以接着把那些老的,旧的油尽继续可以生产石油!

所以石油是由海中藻类和海洋生物组成的这一点没有任何疑义,生物书和地理书上面说的是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