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默照禅(29)|涵盖乾坤、无欠无余、广大自足的心量

默照禅(29)|涵盖乾坤、无欠无余、广大自足的心量

2018年第 23期 总第 41 529日出版

默照禅(29)|涵盖乾坤、无欠无余、广大自足的心量

初时,可借助随息,以整个身体的觉受为所观之境,作为旁观者,有意无意而照之。之所以借助随息,一则可以进一步放松身心,二则可以令心不驰散。之所以要以整个觉受而不是某个部位的觉受为所观境,意在平等无分别,破除执著。因为心一执著,即取舍斗争随起,宁静全无,身心将不知不觉滑向紧张不安。之所以要有意无意,是为了更好地趋向无心。因为太作意必将不知不觉地滑入分别取舍执著当中;若不作意,即有可能散乱外驰,失去正念。此有意无意,大慧宗杲谓之“忘怀管带”,其分寸唯当事人慢慢体会、灵活把握。

此一步功夫,当身心完全放松和安稳之后,即可有意无意借助随息,把整个外境之动静,当作自己的大身体,作为所观之境,此时小身体的觉受只是这个大身体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当以涵盖乾坤、无欠无余的广大自足的心量,不将不拒、不取不舍之旁观者的心态,默而照之,不起动念。久之,境界越来越广大,越来越深邃,内心越来越平静,渐渐地,融身于外境,乃至不知身之所在,然仍有主观的能觉受的我在,有深邃无边的外境在,动静二相了然于心。

默照禅(29)|涵盖乾坤、无欠无余、广大自足的心量

随着功夫的深入,接着就会进入一种不闻外在声音之动相的寂静境界中,此境界只是寂静,没有光明(因为色阴区宇中的坚固妄想未破),且不稳定,但稍一动念,声音之动相又历然于耳。此时,不可有“守住”、“怖失(害怕失去这种寂静之境)”之念,当继续做“彻底放下,心中无事”的静观功夫,即可进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空静光明之境

。有相的境界没有了,但是犹有空明之境在(因为受阴区宇中的虚明妄想未破),犹有能觉在,犹有主观的我在。此乃定中的路途风光,非是正悟,故不可生“守住”、“怖失”之念,不能住在上面,需要继续做“彻底放下,心中无事”的静观功夫,功夫淳熟,渐渐进入无心的状态,时节因缘到了,或在某个外缘的激荡下,能观的觉和所观的空明之境之二边对待突然被打破,那时便没有了能观的我,根尘迥脱,能所双亡,初证人空,此是初关景象。

然功夫到此并没有完成,还没有证得法空,更有悟后起修、圆满功德、转身向上等过程在。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默照禅的用功阶次》中略加展开。

默照禅(29)|涵盖乾坤、无欠无余、广大自足的心量

欢迎大家对《生活禅时代》积极留言互动

我们将有精美纪念品赠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