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犯罪往往是最快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的。人类历史上不少新的科学技术在其诞生不久,就立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最近,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叫“普银币”的数字货币。借助区块链“无需信任”、“去中心化”的概念,3000多位购买普银币的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3.07亿元。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为普银币交易进行担保的所谓价值百万亿的“藏茶”)

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大量数字货币打着区块链的名号“横空出世”。“币圈一天,世间一年”,比特币从最开始一文不值到最高近二十万人民币,各种因为炒币一夜暴富的消息不时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这个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比特币所谓的“挖矿”又是怎么回事?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为您深入解读。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邬贺铨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对区块链进行了介绍,他说:“区块链,它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账本。过去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进行交易都需要有个中介,也就需要有个中心。比如说你转账汇款都要通过银行。银行就是一个中心,它帮你把持这个信用,检验你是不是有这个资金可以转。检验你的转账对象是不是合法。并把你的每笔交易记录下来,将来可以查询。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邬贺铨进一步解释,区块链认为:未来的网上交易不一定需要类似银行这样第三方负责诚信记录的管理机构,每一个交易行为,都会产生很多节点,所有交易的行为都同时记录在这些节点里,并同时进行多元记账、同样拷贝,来发现有没有错。如果说有一个错,其它的都对,根据多数判决,就可以把错纠正过来。用多重的办法来保障这个信息的可靠,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原来诚信的那一套手续和环境。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区块链技术因为具有防伪、仿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等特征,所以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未来信息技术的三大主要模块之一(另两项分别是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区块链——究竟什么是“块”,又是如何“链”的?

区块链的所谓“块”,其实是存储交易信息的一个文件包。比如比特币的区块,就是存储数据信息的,大小恒定为1M。可能因为每个文件包的容量大小是固定的,所以人们习惯又把它们叫做“块”。这些“块”是怎么组成“链”的呢?它又如何能防止篡改呢?邬贺铨院士在中国经济大讲堂的节目中介绍了“哈希值”的功用。

如果把区块所记录的信息内容作为一个文本。这个文本不论多长,它的一个哈希值都是256位,文本内容任意的一个字节的改变,这个对应的哈希值都会变化。我们把这个哈希值,认为是文本的一个摘要,把它也放到区块里头。如果想篡改区块里头的文本,哈希值一比对,就发现不对了。然后这条信息和接着来的下个交易信息,都用时间戳来标准化。你不能修改以前的东西,另外本区块和下一个区块是通过哈希值关联起来的,你也许可以修改本区块的信息内容,或者本区块的哈希值,但不可能改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用多重的办法来保障这个信息的可靠,还通过智能合约来做仲裁,所有的交易都需要通过仲裁来判定好坏。

今天,说起区块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但其实区块链所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在物联网等领域。邬贺铨院士举例说:“分布式账本对于很多时候是有用的。 比如说我们说物联网,一平方公里一百万个连接,那么这么多物联网终端,究竟是不是我放的,还是别人放的。它本身很难用一个什么特别的管理机构去管理它。那么可以通过类似的这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我们可以把它串联起来,那么可以实现管理。”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比特币(Bitcoin,缩写BTC):是一种数字货币,它的总量恒定2100万枚,具有去中心化、区块链等重要特征。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区块链最初的应用是比特币。获得比特币的过程被称为挖矿。邬贺铨解释说:“系统给了一个难题,解出难题就可以获得比特币,跟玩游戏一样,有些人没有获得这么多币,他就可能会花钱去买币,比特币本来是没有价值的,但是通过这种交易就产生了价值。使很多人宁愿花很多钱去买装备挖矿,从而获得比特币。导致了比特币变成一种数字货币,但中国金融机构并不见得打算用数字货币取代现有的金融体系。”

区块链为什么会被不法分子盯上?

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匿名性,它也成了一些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如行贿、受贿、侵占、窝藏等等。邬贺铨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计算机勒索病毒的出现,要求中病毒的一些终端交钱,但不是交真的钱,是交比特币,因为交比特币根本找不出是谁在收钱,这就帮助勒索者隐瞒了身份。美国洛杉矶长老会医学中心的电脑被黑客攻破了,黑客将电脑里存储的病历全部加密。医院解不开,最后不得不买比特币去交给这个黑客,所以比特币还可能会导致洗钱。”

2018年3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时任行长周小川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有关数字货币问题时,周小川表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零售支付工具并没有得到认可,目前央行不接受也不认可相关服务。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金煜也曾评论称,“虚拟货币”不仅可能让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藏身其中,还很有可能引发各种风险,“挤出”真正的金融创新,从而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