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教育人物」李芳:為救學生獻出生命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這兩天,“李芳”這個尋常的名字傳遍了網絡,傳遍了大江南北。

6月11日下午,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綠之風希望小學教師李芳在護送學生放學回家途中,面對突如其來的車禍,果斷推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危險留給了自己。4名受傷學生經過救護已無大礙,而李芳卻因搶救無效於6月13日凌晨4:40永遠地離開了她摯愛的三尺講臺。

「教育人物」李芳:為救學生獻出生命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網友評論說,生與死往往就是一瞬間,但要做出這個選擇,需要多少愛的沉澱!師德真的是老師靈魂深處愛的流露!向李老師致敬!不要犧牲了才知道老師好,老師不易,請多給老師一點諒解,多支持老師工作!沉痛悼念李芳老師,願李老師一路走好!

「教育人物」李芳:為救學生獻出生命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超越生命的大愛

——追記為救學生而獻出生命的河南鄉村女教師李芳這兩天,“李芳”這個尋常的名字傳遍了網絡,傳遍了大江南北。

如同她的名字一般,她用29年辛勤播撒,留下桃李芬芳。

她紮根農村學校,只因對孩子們那份深沉的愛。

若問她對學生的愛有多深,在失控三輪車衝向孩子們的那一刻,她用犧牲自我的選擇,給出了她的回答:勝過生命!她的奮力一推,讓無數人紅了眼眶;她用柔弱的身軀,書寫了師者的大愛無疆。

李芳,這個名字已深深地刻在中原大地,刻在人們的心上。

6月14日,記者走進李芳生前任教的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綠之風希望小學,尋找學生、家長、同事們記憶中的李芳,尋找這個柔弱教師偉大壯舉的源頭。

「教育人物」李芳:為救學生獻出生命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李芳(右一)生前到她對口資助的學生家中家訪。綠之風希望小學 供圖

偉大的一瞬

教師這個職業本身是普通的,但是,那一瞬間,她所做出的決定和行為是如此偉大

6月11日,一個尋常的週一。17:30,李芳帶著學生們從三樓教室下樓,迎面碰上了學校黨支部書記張濤。在跟張濤打完招呼後,她就帶著學生們去操場排隊,準備護送孩子們回家。可讓張濤沒想到的是,這竟成了他見李芳的最後一面。

20多分鐘後,張濤還未處理完學校的事務,就接到學校老師的報告:李老師為救學生出事了!張濤腦袋“嗡”的一下,趕快往事故現場跑去……

事故現場就在學校大門往東50米處的十字路口。和往常一樣,李芳在前面帶隊領著孩子們通過路口,後面其他老師督促學生抓緊時間過馬路。

綠燈亮了!當李芳和孩子們快要走到馬路對面的時候,突然,一輛裝滿西瓜的深紅色三輪摩托車自北向南衝來,在下坡路段越來越快。

“快跑開,剎車失靈了!”三輪車司機大喊。

“有車,快躲開!”在這短短的幾秒鐘,李芳一邊呼喊一邊衝上前去擋在學生面前,並奮力推開受到驚嚇的學生,而她自己卻來不及躲開迎面衝來的三輪車。

“我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就看到4個孩子倒在地上,李老師被撞到了距離學生倒地10多米的地方。”和李芳一起護送學生的教師陳燕目睹了這場意外,“無論我怎麼喊,她都沒能再睜開眼。”

4名孩子得救了,李芳卻因傷勢嚴重,於6月13日凌晨4點多醫治無效,英勇犧牲。

冒著生命危險擋在學生身前的李芳生前卻是個膽小的人。“去醫院打針她都害怕,看到蟲子都會大叫。”李芳的一位好朋友說,“在推開學生一瞬間,她一定是下意識的,是切切實實地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了,要不然她不會這麼勇敢。”

教師這個職業本身是普通的,但是,那一瞬間,李芳所做出的決定和行為是如此偉大。

“希望孩子未來不管走到哪,都不要忘記李老師,要永遠記得他是李老師的學生,是李老師救了他。”一(1)班的湛晟坤是4名孩子中受傷相對較重的一個,他的母親姚忠玲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情緒有些激動,數度哽咽。

平凡的29年

儘管身處平凡的崗位,29年來,她時刻不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

“工作29年來,她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時刻不忘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是教師黨員中的優秀代表。”溮河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殷世明如此評價李芳的教師生涯。

1989年,李芳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便一直堅守在農村小學的講臺,先是在偏遠的黃龍寺小學、謝畈小學,後來由於學校撤併等原因,來到綠之風希望小學任教。

李芳的同事蘭思武,是李芳從初中到師範學校的同學。參加工作之初,兩人又一起被分配到了黃龍寺小學任教。蘭思武記得,李芳在上學時就是一名特別優秀的學生,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本來想,畢業後她會有別的選擇,沒想到她會到偏僻的農村小學一干就是這麼多年”。

愛學生、真誠而樂於助人,是同事們對李芳一致的評價。

老教師王奎遠得知李芳去世的消息後腦子一直很亂,茶飯不思,想整理李芳的事蹟材料,落筆許久又不知道自己都寫了些什麼。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養,用愛心撫育每一個孩子。她對所教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愛好都瞭如指掌,學生中誰家遇到困難都願意向她傾訴,她總是盡心地去安撫並幫忙解決。”王奎遠說,李芳在業務上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不斷學習,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為的是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李芳是個熱心人,許多實習教師都願意拜她為師,她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教他們怎麼上課,怎麼克服心理障礙,怎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王奎遠說。

與李芳搭班的數學教師羅銀森對此感觸極深。“我跟李芳老師都是2015年來學校的,我是新教師,她是老教師,我倆從去年開始一起帶這個班。”羅銀森說,“我剛開始當班主任帶這個班的時候,找不到方法,李老師就主動給我傳授經驗,教我怎麼管理班級。”

今年學校舉辦慶“六一”活動,羅銀森帶的班被分配了表演朗誦的任務,可教數學的羅銀森對朗誦一竅不通,發現羅銀森犯了難,李芳二話不說就攬下了帶全班練習朗誦的任務。

同事們捨不得李芳,學生們更是不願相信老師已經離去的殘酷現實。

“希望能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李老師來給我們上課。”從這樸素的話語中可見學生們對李芳的依戀之情。

“我之前經常不完成作業,在李老師的幫助下,我改掉了壞毛病。我現在非常想念李老師,希望她還能回來給我們上課!”學生曹田想哭著說。

“李老師是一個特別有耐心的人,每當我們不懂時,她總會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們;李老師還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總會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在我們的身旁,好像她能看出來我們每個同學遇到的困難一樣;李老師還是一個勇敢堅強的人,她敢於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學生,當時她一定在想:要保護好他們!”學生唐一涵以自己的理解描述李芳在救人一瞬間的心理活動。

閃光的一生

她就是這樣一個自始至終愛美的人,這一次,生死關頭,她的奮力一推定格成生命中最美的畫面

這個週末,李芳原本答應陪女兒參加公務員面試,可是她卻要爽約了。她的生命定格在了6月11日下午5點51分,在那個曾無數次穿梭來往、護送學生的十字路口。

就在事發前幾個小時,李芳還在幫學校的一位年輕班主任處理家校矛盾。“誰想到就兩節課沒見,還沒有當面好好說聲謝謝就……”這位年輕的班主任叫陳靜,她紅著眼圈哽咽著說,“李老師跟我媽媽年齡差不多,平時她從家回來有什麼好吃的總會給我帶一些,她知道我們這些小年輕出門在外不容易。”

事發前一週,李芳剛剛過完自己的49歲生日。“李老師平日是一個愛美的人,我們私下都愛叫她‘老美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她這次最美的選擇,卻成為留給我們最後的美!”與李芳生前同住一室的同事郝翠玲早已泣不成聲。

“有車,快走開!”這是李芳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她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她牽掛的學生和牽掛她的親人朋友,走完了自己閃光的一生。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在第一時間作出批示:“李芳老師不幸因公殉職,令人悲痛和惋惜,特致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慰問。溮河區和信陽市衛生、教育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受傷學生的救護治療工作。”

6月13日下午,受喬新江委託,信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新博看望慰問了李芳的家屬。曹新博表示,李芳的英勇事蹟充分彰顯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道德高度,她是人民教師的楷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範。

採訪結束這一刻,記者找到了李芳英雄壯舉的動力之源。

那就是,對學生毫無保留的愛,不計回報的愛。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利軍 通訊員 龐珂 本報信陽6月14日電

網友評論

「教育人物」李芳:為救學生獻出生命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Cindy:生死一刻,除了至親,唯有老師,會以命護你周全。請尊重你的老師!

@中原布衣:不要犧牲了才知道老師好,老師不易,請多給老師一點諒解,多支持老師工作!沉痛悼念李芳老師,願李老師一路走好!

@中和作用:您是我們新時代老師學習的榜樣,一路走好。

@木色青青: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教師的擔當!希望更多的人給予教師應有的尊重,這應該也是李老師的心願!

@難得糊塗:危難時刻能把生死置之度外,那一刻老師對學生的本能就像父母對孩子一樣,太偉大了!

@朱美哉:生與死往往就是一瞬間,但要做出這個選擇,需要多少愛的沉澱!師德真的是老師靈魂深處愛的流露!向李老師致敬!

@小貓咪:可敬可佩,但是不能忘記危險的來源。闖紅燈者必須嚴懲,才能避免更多的生命遭到意外。

@老煙:生前,你只是一個平凡的老師,在死亡面前,你彰顯了人性的偉大!向你致敬,我的同行!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15日第1版 版名:要聞

用無私大愛譜寫教育讚歌

據媒體報道,6月11日17時30分,河南省信陽市綠之風希望小學二年級語文老師李芳,隨隊護送學生從校門自西向東安全回家。行至紅綠燈路口時,一輛裝滿西瓜的深紅色無牌照摩托三輪車急速駛來。情況萬分緊急,李芳老師一邊大聲呼叫學生避讓,一邊衝上前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學生,並奮力地將學生推開。李芳老師被摩托三輪車嚴重撞擊,倒地昏迷不起,後因公殉職。

生死關頭,捨己救人,李芳老師“用身體擋住學生”,學生倖免於難,而她卻不幸遇難,這樣的選擇讓人肅然起敬。毫不誇張地說,李老師用無私大愛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也塑造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什麼是師德?言人人殊,但可確信,師德並不抽象,而是體現於老師的言談舉止中,特別是閃爍在生死抉擇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李老師正是這樣的好老師,她有奉獻精神,她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大愛無言。危急時刻,李老師沒有當道德上的“逃兵”,而是義無反顧地奮力一推,將學生置於安全境地。這一推,讓我們讀懂了師德的定義,感受到人格的高貴,也體會到一名普通女教師的為師本色。由此,我們很容易想到張麗莉。6年前,同樣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同為人民教師的張麗莉為了保護學生,捨身把學生推開,自己卻被輾軋在車輪之下,致使雙腿截肢。像張麗莉、李芳這樣的好老師,究竟有多少,殊難統計,但她們身上都有共同的精神元素,平時很平凡,在危難時刻卻能迸發出不平凡的力量,用異乎尋常的勇氣保護學生,哪怕付出生命代價也在所不惜。

更可貴的是,張麗莉事後接受採訪時坦言:“不要把我當作英雄,我只是盡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希望自己趕快好起來,回到講臺,繼續為孩子們上課。”樸實無華的語言,多麼純粹而有高度,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如果李老師不殉職的話,想必也會這麼說。究其因,這樣的好老師把愛護學生當成天職,奉獻精神早已融入血液之中,從不以見義勇為而自矜,更不會標榜自己多麼偉大。在平時,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不怎麼閃亮,但在需要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跳躍。

“很遺憾,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有網友如是感慨。誠如斯言,現實中有太多的老師值得敬仰,他們也許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卻無愧於老師這一光榮稱號。

不是隻有救人才是英雄,也不是隻有殉職才被謳歌。只要盡職盡責,不辱沒老師稱號,就值得讚美。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說:“我看了不少優秀教師的事蹟,很多老師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有的老師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深恐學生失學,有的老師把自己的收入用來購買教學用具,有的老師揹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有的老師拖著殘疾之軀堅守在崗位上,很多事蹟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樣的老師就是好老師,這樣的老師就是楷模。

他人眼中的李老師一向愛護學生,勤懇工作,“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受到學生家長及同事一致好評”。這樣的老師並不罕見,在我們身邊可謂不勝枚舉,可以列出長長的名單。他們尊重自己的職業,不遺餘力地投入到教學之中。他們悉心培養每一名學生,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甚至勝過愛自己。這樣的好老師,值得全社會由衷地禮讚。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謳歌老師,不只是在他們付出生命代價時,還應體現在平時。在廣大教師群體中、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弘揚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和高尚品德,就會有更多的老師兢兢業業,以更加飽滿的動力熱愛教育事業,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老師被譽為“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尊師重道、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民族振興、社會進步都離不開教師這一基石。善待老師,禮遇老師,讓“李芳”們獲得應有的尊崇,這是我們的責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15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