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提醒:点上方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沛县微生活”看更多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4月12日下午,应沛县民政局的邀请,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沛县新闻中心、沛县报社、沛县电视台、沛县论坛、沛县便民网、汉城网以及新媒体协会的醉美沛县、沛县话唠一行12人,举行了一场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民政人”对话媒体人会展示出自身的哪些风采,请看以下画面: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镜头一:人生的最后一站——殡仪馆。

细密的雨丝给肃穆的殡仪馆增添了与往不同的氛围,苍松翠柏呈现出崭新的新绿。焕然一新的馆容馆貌让大家啧啧稀奇,我们走进这个人生的最后一站,了解逝者的最后“旅程”,感受生命的平等。对话殡仪馆的干部职工,零距离这些不与人们说“再见”特殊行业的干部职工,胆子小的几位小美女心有疑虑,但在随着对话和参观的深入,她们也渐渐适应了这个特殊的环境,

位于城东郊的殡仪馆,那座曾经是地标的烟囱已经屹立了30多年,烟囱早已下岗。但是殡仪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早已被圈在城里。近些年呼吁殡仪馆搬迁的呼声日渐增强,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动迁。面对窘境,民政局新的领导班子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作出在新馆开建的同时,对老馆进行大规模的维修的决定,仅仅几个月过去,老馆旧貌换新颜,平坦的道路,宽敞的场地,新修的围墙,崭新的悼念厅给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惊奇。

长期以来,因为人们不愿靠近和走进,殡葬行业显得神秘,火化费用和丧葬用品的价格虚高,让人们直呼“死不起”,于是产生一些猜测、偏见,甚至是质疑误会。随着殡葬行业的规范和整顿,问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死不起”的呼声随之消散,成为了过去。

与殡仪馆的干部职工对话,让媒体人员感受到了殡仪行业的神圣和干部员工的严谨和奉献精神。殡仪馆党支部书记刘明文说:“民政工作是整个政府工作的一半,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政工作就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一位民政基层干部的心声,也是让殡仪馆发生巨变的原因和动力。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镜头二:城南任庄,沛县社会福利中心。

局长惠通指着院里的空地说,下次媒体的朋友再来的时候,你们将不会再看到这块草地,取而代之的是凉亭、红花、绿地加体育器材的小游园。

媒体人的特点是有些“刁钻”,除了听介绍外,还“非请自入”的走进了厨房,看看老人的一周食谱,掀开蒸笼看看新蒸的馒头,打开橱柜看老人的餐具是不是干净。还有的人走进位置较偏的老人房间与老人对话。

今年77岁的刘庄村村民刘长生,说起在福利院的生活,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精神头也好!病了有人看病,不舒服了有人照顾,赵院长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如同我们的亲女儿,亲儿子一样,”

放大细节,才能看得见,看得清。我们意外地在墙上看到一张打印纸,上有竟然是福利院的WIFI的账号与密码,赵立芳院长说,现在老人都有手机,有一部分老人还用上了智能手机,开通WIFI就是为了让老人的生活更丰富,了解国内外大事,还可以与亲友视频对话。我们发现在餐厅的凳子上都有手工缝制的棉座垫,小小坐垫解决了老人就餐坐冷板凳的问题,通过WIFI和棉座垫,可以感受到小细节上的大用心。

惠局长说:“年前福利院申请给老人买座椅,我看到报告,一分钟也没耽搁——批!院里要为每个老人的房间放置盆花,批!给老人买祝寿的蛋糕,批!只要是老人确实需要的,在我这儿,一路绿灯,民政的钱,就要花在人民群众身上。”

福利院要有花园式的庭院,宾馆式的服务,这是民政人对社会作出的承诺。整洁的房间,齐全的设施,合理的膳食,老人的微笑,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眼前看到这一切,在媒体人面前闪动的是一批“敢于担当 勤政为民”民政人的身影,也是对承诺的兑现。

民政,为民勤政,勤政还要善政。以院长赵立芳为代表的“民政人”用自己的真情和热心把老人当父母、当亲人,真情关爱、热情呵护、真心服务,努力把社会福利院打造成供养机构的典范和敬老新风尚的重要窗口;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虽然抱着辛苦,但她们很满足。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镜头三:龙河路,县公墓。

众所周知,公墓是个特殊的建筑,是逝者安息的净土,是生者祭奠吊唁的场所。平时鲜见人影,特殊时节人流涌动。

公墓的墓区还在不断改造和建设中,据惠局长介绍,公墓的建设与管理上一直处于探索的状态,期间遇到不少困难,数次易主,目前已经与安徽合肥一家专业公司达成一致,对公墓的管理和设置上加以创新,本着公墓肃静、祥和的原则。让人产生一种敬仰之感觉,增加对故故人的怀念之情。

要充分考虑群众贱野羞瘠、慎终追远的传统,使丧礼丧葬更加庄严肃穆。要以江南的丧葬文化为重点,以汉文化为点缀,二者相辅相成,展示南北融合,古今结合的独特丧葬文化,还要通过绿化树种和花卉有机结合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使墓区更加艺术化、人文化。

惠局长还介绍说,公墓二期扩建的征地已经完成,与代管方合同签订后,将会有60亩面积的扩展,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满足丧户的需求。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镜头四:沛县城区夕阳红公寓。

毗邻汉源学校的夕阳红公寓是县政府重点工程,眼前正在装修的一栋18层楼为集护理、康复,日间照料、生活照料、心理慰籍的临终关怀等综合性的养老护理院,现在已由苏州福星养老机构取得沛县夕阳红管理和经营权。护理院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交通便捷、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总设计床位约384张,一期开放240张,目前装修工程已完成过半。已经有15年历史的苏州福星护理院,是“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目前该公司已经有11家分支机构。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苏州福星护理院承接我县夕阳红公寓,不但破解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也给我县的养老工作带来了好经验。据护理院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前公寓可以让老人入住,护理员还将开通“一键式”智慧养老服务终端,拓展养老服务,将通过民政系统在相关街道社区为独居高龄老人免费安装的“一键呼叫”智能装置,这是一款专门为高龄空巢孤寡老人打造的智能设备,“一键式”智能终端机上“家庭医生”按键还可以直接呼叫签约家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按键可以呼叫社区养老驿站工作人员,提供助洁、送餐等生活帮助、上门服务。

通过对殡仪馆、福利院、公墓和夕阳红公寓参观,大家认为,民政部门在提升创新动上做足了功课,动够了脑筋,用自己的辛劳让传统服务行业由“夕阳”变为“朝阳”。

眼前的福星,有望让即将入住的每位老人成为福星。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镜头五:

县民政局会议室。

走进位于政务服务中心西侧的民政局所在地,到达六楼走出电梯,迎面看到的是“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宣传栏,走廊两侧挂满了以德、和、善、清、廉和孝为主题内容的展板,浓郁的民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媒体记者和网友驻足观看。

媒体人对话民政人活动开始,惠通局长向媒体朋友通报了近年来民政工作情况,惠通局长虽然上任不久,但对民政工作了若指掌,了然于胸,脱稿侃侃而谈,各种数据数字掌握准确充分。让媒体朋友惊奇的还有,与会的合科室、馆、处、所、队的人员竟然有20多人,这时才清楚民政局下辖16个单位,承担着20多项社会功能,这不禁让大家有些咋舌,如果不是面对面,民政机构庞大和民政工作繁杂,这些情况是难以了解得到的。难怪有人形容,民政工作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之间的事,大部分全都管着了。

怪得有人说,民政工作主要服务八类人:“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最需要救助的人、最需要照顾的人、最可怜的人、最幸福的人、最痛苦的人、最难管的人。”要做好民政工作,让可敬可爱的人更加可敬可爱,让需要救助和照顾的以可怜、痛苦的人得到照顾,让幸福的更幸福,让难管的服管,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情,时刻想着群众,视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优抚、救助对象如亲人。

媒体记者和网友在发言中对民政工作给予的充分的肯定,并就殡葬车牌照、回应网络舆情和培养民政典型、打造民政好人提出了建议。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一场春雨知时节,伴随清风潜入夜;勤政务实民政人,春风化雨润民心。走进民政,才能真正懂得民政,对话“民政人”才了解了“民政人”。对话民政人,不管是在繁华的城区,还是在偏僻的乡下;不管是在肃穆的殡仪馆,还是安静整洁福利院;都可以看到“民政人”以爱民之心律己,以律己之心为民,爱民之心,为民之责换来了民爱之举。民政为民解民忧,一枝一叶总关情。勤政民政人,拳拳爱民心,换来群众的民爱之举。活动的开展,让媒体人对“民政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印象民政:德行民政,以德行仁;德字当先,誉满沛县。

沛县新闻媒体“走进民政话民政”活动纪实

这事你怎么看,

底部已开通评论功能,欢迎评论回复!

大家都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精彩网络小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