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12771字濃縮五年檢察工作!揭祕最高檢工作報告起草始末

怎樣才能讓報告通俗易懂

近年來,最高檢工作報告既嚴謹、專業,又在活潑、生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各方面反響良好。

“今年我們起草報告時,更加註意採用較為平實、代表委員易於接受的語言。”這名同志介紹,讓報告變得通俗易懂,貫穿報告起草工作始終。具體來說就是:追求“信”,讓人民群眾“願看”檢察院的報告。在報告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不左躲右閃迴避問題,把話說到老百姓心坎裡,用工作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追求“達”,讓人民群眾“能看”檢察院的報告。比如,在報告用語方面,儘可能多地使用短句而不用或少用長句,儘可能用人民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表述專業性的工作,力求讓人民群眾聽得懂、讀得明白。追求“雅”,讓人民群眾“愛看”檢察院的報告。比如,報告注重從群眾語言中汲取“傳播力”,在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使用了一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語言,比如“打虎”“拍蠅”“獵狐”“舌尖上的安全”等,以更好地適應人民群眾的“胃口”。

記者注意到,報告每一自然段,均講一個主題或一件事,儘量簡短、簡單,這是起草組“有意為之”。

而大量案事例的應用,使報告更接地氣。據介紹,今年由於是報告五年檢察工作,在案例選擇上,增加不少新的案例,讓報告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報告繼續開啟了精彩的“附件模式”:正文後共有五個附件。“與往年比,今年的附件運用了大量漫畫等鮮活元素,更活潑、更好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