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起底綠馳汽車融資迷局:A00項目受阻 被爆拖欠項目款2700萬歐元

“我們懷疑整個綠馳汽車項目是騙局。”意大利I.DE.A設計公司的CEO Morali表示。近日,綠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馳汽車”)被媒體爆出拖欠了意大利I.DE.A設計公司(以下簡稱“I.DE.A”)項目款2700萬歐元。

對於2700萬歐元的項目款一事,《中國經營報》記者分別採訪了綠馳汽車副總裁梁嘯和Morali,試圖探尋事實真相。

“2700萬歐元是它們公司欠我們的欠款,主要包括A00項目的600萬歐元,約定要付結果沒付,外加MOU(諒解備忘錄)中2000萬歐元的違約賠償金,還有就是日內瓦國際車展過程中的一些支出,一共是2700萬歐元。”I.DE.A方面表示。綠馳汽車方面對此強烈否認,認為是“無中生有”。那麼2700萬歐元項目款的“羅生門”,究竟誰在“說謊”?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雙方合作除了在A00項目出現分歧之外,就此前雙方簽訂的合作備忘錄中約定收購I.DE.A資產一事也因雙方在盡職調查(以下簡稱“盡調”)上的分歧而擱淺。在盡調一事上,對於事情原委雙方各執一詞,表述多有“掐架”之處。

值得關注的是,在綠馳汽車身陷欠款“緋聞”的同時,其背後“前金主”中能東道集團(以下簡稱“中能東道”)也被媒體爆出“打著上市的旗號”出售“原始股”面向社會公眾籌資。對於此事,綠馳汽車一位高層管理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綠馳汽車和中能東道現在股份上已經沒有關係了。

這家在日內外國際車展“高調”出場,號稱要做造車新勢力領頭羊的企業怎麼了?綠馳汽車在日內瓦車展上對外宣稱,“金星”超級轎跑預計將於2019年底起在意大利接受定製生產是否還能兌現,在目前新能源生產資質緊缺的情況下,綠馳汽車又如何實現“量產”?

誰阻止了盡職調查?

綠馳汽車和I.DE.A的合作始於“金星”超級轎跑項目。Morali表示,綠馳汽車的每一筆付款都通過香港中能東道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中能東道”)流入I.DE.A,雙方的合作很順利。

對於此事,梁嘯也進行了確認,他說,綠馳汽車在金星項目上總計支付了將近600萬歐元,一直都是按時付款。金星轎跑在今年日內瓦國際車展展出時備受外界關注。

在啟動金星項目的同時,綠馳汽車和I.DE.A在去年7月底達成了合資組建“綠馳汽車意大利公司”(以下簡稱“綠馳意大利”)的合作意向。據瞭解,綠馳意大利註冊資金是10萬歐元,其中7萬歐元由綠馳汽車出資,3萬歐元由I.DE.A的母公司(consultech公司)出資。雙方約定綠馳意大利成立以後由綠馳意大利購買I.DE.A資產。此外,綠馳意大利還計劃收購博通工廠(Caprie)作為綠馳意大利和I.DE.A新總部的所在地。

但是隨後,雙方在盡調環節產生了重大分歧。“I.DE.A把盡調分為兩部分,要求在完成第一部分盡調後就先付一部分錢,我們想在完成所有的盡調之後再決定收購的方式和價格。”梁嘯表示,“我們和他們(I.DE.A)簽了一個價格,但是這個價格不作為最後成交的價格。因為盡調之後,我們需要向政府備案,只有政府備案通過後才可以收購。”

梁嘯稱,綠馳汽車在去年10月份委託了意大利一家律師事務所展開盡調,但是I.DE.A對此並不配合。綠馳汽車向記者出示的一份律師事務所往來郵件顯示,在1月19日,律師事務所已經完成了對於技術平臺和商標的盡調,但是沒有獲得後續進行下一步盡調的資料。

與此同時,I.DE.A向記者解釋了雙方盡調的詳細情況,Morali表示,首先,雙方應該在去年9月8日之前完成調盡,但是綠馳汽車一直等到12月份才委託意大利律所開始調查。律所的盡調的確被終止了,但並不是因為I.DE.A的阻撓。

I.DE.A出示的一份日期為今年1月10日~11日的會議紀要顯示,綠馳應在完成商標和技術平臺的盡調之後,向I.DE.A支付1000萬歐元,支付完成後,I.DE.A必須向當地法院公開固定資產、人員、軟件設施等數據,方便綠馳汽車完成對於I.DE.A的盡調後,雙方各支付900萬歐元投資綠馳意大利,並同步完成對於I.DE.A的收購工作。

另一方面,Morali還表示,在去年7月底雙方簽訂了合約之後,綠馳汽車就一直對外宣傳I.DE.A已經被綠馳汽車所收購。他說:“綠馳的宣傳導致所有的潛在客戶認為I.DE.A已經不再是一家獨立的公司,我們在意大利很難找到客戶了。”

“綠馳汽車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宣稱過已經完成對I.DE.A的收購,我們不可能在收購未完成階段就宣稱這家公司屬於我們,I.DE.A找不到客戶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梁嘯表示,“我們(綠馳汽車)收購的是I.DE.A的資產,不是股權,我們只是想把I.DE.A的資產包裝到綠馳意大利之中,而收購股權意味著承擔所有的債務,這是公司不希望遇到的情況。”

A00項目未通過政府備案?

今年1月份,綠馳汽車決定和I.DE.A啟動第二個項目——A00城市電動車。根據I.DE.A出示的相關會議紀要顯示,雙方同意在2018年1月份簽署A00項目合同,並且在12月底之前,由綠馳汽車向I.DE.A支付200萬歐元的合同預付款,用於I.DE.A的資金週轉。

但是Morali告訴記者,綠馳汽車的款項一直未能支付。鑑於項目進度,I.DE.A從綠馳意大利賬戶上提取了182萬歐元用於A00項目上。Morali表示,自己作為綠馳意大利的董事,在先前的董事會上已經獲得了權力自行支配這些資金,不是非法挪用,待綠馳汽車完成後續付款,I.DE.A將把這些款項重新放回綠馳意大利的賬戶上。

“我在交流時明確說過,這筆錢是用來購買博通工廠的,從來沒有給過他們(I.DE.A)挪用資金的許可,更何況,他們在挪用資金時也從來沒有通知我們。”梁嘯表示。

為何綠馳汽車沒有按照約定支付A00項目款項?梁嘯表示,主要是因為A00項目金額太大,需要向上海外管局、工信委、工商局、稅務局多個政府部門備案,在合同備案方面受到了阻礙。

在A00項目政府備案進展緩慢又缺乏項目開發資金的背景下,I.DE.A和綠馳汽車簽訂了兩份借款合同,綠馳汽車以支借的形式向I.DE.A借款共計200萬歐元,用於維持正在進行中的項目,以保證3月份日內瓦國際車展順利進行。隨後,綠馳汽車分別於2月15日和3月6日向I.DE.A打款87萬歐元和100萬歐元。Morali表示,這是I.DE.A收到的最後兩筆來自綠馳汽車的款項。

日內瓦國際車展期間雙方合作開發的“金星”受到了外界的關注,Morali親自解說了金星轎跑的性能和各項參數。值得關注的是,日內瓦車展之間,綠馳汽車在3月9日組織了100多位供應商和客戶參觀了意大利博通工廠。

綠馳汽車和I.DE.A公司於1月15日簽訂的一份文件顯示,綠馳汽車要求I.DE.A保證,在參觀博通工廠時除綠馳汽車公司標誌外沒有任何其他公司的標誌,但當時並未完成博通工廠的收購。

參觀結束後,一切彷彿陷入了僵局。3月底,意大利法院方面表示可以收購博通工廠,I.DE.A要求綠馳汽車支付200萬歐元的購買費用,但是綠馳汽車方面表示,綠馳意大利賬戶上的200萬歐元就是購買博通工廠的費用,但被I.DE.A挪用了。

這種情況僵持到4月20日,雙方的衝突進一步加大,綠馳汽車向意大利發送了律師函,要求停止A00項目。為此,Morali認為,綠馳汽車不僅在收購上違約,此外,A00項目終止也需要提前6個月通知。

對此,梁嘯也反駁了I.DE.A對A00項目的說法:“綠馳汽車在3月份的時候發現A00項目的投資可能會受阻,但是也向I.DE.A表示備案應該能下來。其次,綠馳汽車希望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有限開發。I.DE.A也同意了,等我們的備案下來之後,把剩餘的首付款打過去後再繼續開發。合同也規定,只有在政府備案完成的情況下,合同才能完全生效。”但是現在,I.DE.A一直要求綠馳汽車繼續付款。儘管記者希望瀏覽綠馳汽車有關的合同文件,但是截至發稿,對方表示合同涉及機密需要向領導請示,始終未能出示。

5月24日,梁嘯向記者確認,由於今年外匯政策持緊,導致備案沒有通過,A00項目受阻。

此外,由於雙方在A00項目款項以及收購I.DE.A一事上的矛盾,“金星”轎跑被扣留在意大利。梁嘯告訴記者,“金星”轎跑沒有參加北京車展是因為被扣留在意大利,“綠馳汽車對於金星有完全的所有權,I.DE.A扣押‘金星’轎跑是非法的。”

但I.DE.A方面認為:“綠馳汽車要求過金星被送回國內,但不是日內瓦車展後直接運回國,也不用運回國參加北京車展。相反我們之前特意詢問過這輛車是否需要參加北京車展,他們向我們明確回覆了不需要。至於‘金星’轎跑被I.DE.A扣留這件事是真實的,但這發生在綠馳汽車拖欠我們公司款項後,我們說‘金星’要等綠馳汽車將拖欠的款項償還後再歸還。”

騙局?背後“前金主”利用原始股籌資

在綠馳汽車爆出拖欠項目款項的同時,其背後金主中能東道也被爆靠出售“原始股”吸納社會資金,子公司中能萬源(北京)汽車銷售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能萬源”)曾在多個省份以招商會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綠馳汽車是由中能東道、中能資本、中能東道(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聯合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

一位社會投資者向記者爆料稱,中能東道以旗下的中能萬源、綠馳汽車以及中能國盛動力電池技術(北京)股份公司等公司規劃上市為由向社會公眾出售“原始股”。

“會上說,母公司(中能東道)1月份上市,國盛電池也要上市,綠馳汽車計劃在美國上市。但一直拖到今年3月份中能東道也沒有上市,4月份網上爆出很多關於他們公司的很多負面新聞,我就覺得不對勁。”上述社會投資者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與上述投資者對接的是中能萬源杭州分部的一位吳姓董事,上述吳姓董事曾多次發消息推薦投資者購買“原始股”,“中能東道將於年底上市,上市敲鐘復牌時間基本已定。”

上述投資者提供給記者的一份視頻顯示,吳姓董事在向投資者推薦購買中能東道及旗下公司原始股時,有不實和誇大的言論,“打敗特斯拉,超過比亞迪。”“巴菲特、紅杉資本、高盛都要加入”等。

然而直到現在,中能東道上市也沒有實現,大的資本機構也沒有進入。對於此事,記者向綠馳汽車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求證,對方表示,現在“綠馳汽車已經和中能東道在股份上沒有任何關係”。

據瞭解,綠馳汽車正在與中能東道“鬧分手”,在這個節點上“分手”是為了撇清出售“原始股”集資的負面還是下定決心“正正經經”造車?

梁嘯表示,中能東道曾經是綠馳汽車的大股東,但是未來綠馳汽車不會和中能東道有什麼關係,也不會使用中能東道的產業中心,會尋找新車的代工基地,現在正在洽談合作中,至於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記者關注到,在媒體爆出綠馳汽車拖欠I.DE.A公司未付款項千萬歐元的前後,綠馳汽車的法人由CHEN FENG(陳楓)變更成王向銀,綠馳汽車股東由綠馳汽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變更為深圳九州匯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九州匯聯”)。變更後深圳九州匯聯100%控股綠馳汽車。對於法人變更一事,綠馳汽車方面沒有正面回應。

與此同時,梁嘯還回應了綠馳汽車租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馳出行”)涉嫌向公眾集資一事。梁嘯稱,對方曾經主動尋找綠馳汽車要求收購,成為綠馳汽車的子公司。但是很快,綠馳汽車發現了對方的行為,立即終止了合作,現在的綠馳出行已經和綠馳汽車沒有關係。

公開報道顯示,綠馳出行正在招募“車主合夥人”,只要花25萬元購買一輛野馬U能E350電動車,然後將車放在共享平臺上運營,就可獲得包括車輛運營收益、股權分紅和上市股權變現等多項收益。而每輛車的佣金收益上,“車主合夥人”可從車輛每天實際訂單收益中獲得40%,5年預期收益可達25.244萬元,5年保底收益1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野馬U能”系列是綠馳汽車前母公司中能東道和四川野馬汽車的合作項目,四川野馬汽車作為代工方,為中能東道生產。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資行業資深律師向記者表示,這種運營方式涉嫌“非法集資”。

對此,梁嘯表示,我們是一群真正做車的人,至於其他的我們也不太清楚,儘管造車很難,但我們一定會把車造得很好。至於如何解決生產資質的問題,梁嘯稱,正在洽談代工合作。

注:本文為第三方(中國經營網)轉載內容,編輯:石英婧 校對:張國剛, 本文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AC汽車任何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