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为什么职场中升职加薪的总是他们,原来奥秘在这里

为什么职场中升职加薪的总是他们,原来奥秘在这里

最近在读畅销书作家李筱懿的新书《情商是什么——关于生活智慧的44个故事》。作家把情商知识点和管理学概念变成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人拿起书来就不忍放下,就想一口气读完全本而后快。掩卷深思,想起了我的两位前任领导,他们的工作作风与此书中作家所倡导的几点不谋而合。

一是肯学习钻研,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对不懂不会的技术难题、新生事物、新知识、新技能死嗑到底。

李筱懿在书中有一篇文章《拉开女人之间差距的,究竟是什么》写到,她当年从报社新闻部调到广告部后,因为业务关系有大量饭局,她花了一个月时间,整理了八大菜系的资料,包括经典菜和典故,食材的讲究,摆盘的次序,点菜的窍门;总结了饭桌礼仪,包括座次和说话之道、十五个经典开场白、常用祝酒词。做完这些之后,领导对她的态度转变非常大。

我的前两任领导也是如此,他们敢于迎接挑战,在他们眼里仿佛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对工作中涉及到的多媒体、新媒体、视频图片的编辑处理,他们边查边学边干,到最后完全掌握、运用自如。

作为员工我们总喜欢把开展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困难悉数汇报,前任领导A通常的回复是,"没事,我查查去。”然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他的钻研、反复琢磨中就迎刃而解了。他周末在办公室里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饭。前任领导B雷厉风行,敢于创新、迎接挑战,部门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开拓了一个新局面,深得大Boss赏识。

反观我自己,在工作中总是有畏难情绪,习惯于墨守陈规,按老办法、凭已有的经验办事。领导布置仼务总是先强调存在哪些困难,把“干不了、不好办”挂在嘴边。其实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有难题多问几回度娘、多尝试几遍之后一般都能找到答案,或是求助身边的高手也是可以解决的。自己缺少的是沉下心来、埋头钻研,有时候是自尊心作祟,不好意思请教别人,怕受到别人的耻笑,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网络中曾热炒过一个36岁女收费员的哭诉,“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如今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主动学习能力、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脑子里生了锈不想转动思考,那么他或她就将是下一个女收费员。

痛定思痛中,这半年来我尝试接触一些新生事物、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如用微小宝编辑制作微信公众号、用易企秀来制作H5动画,通过实践摸索,发现它们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我们总是在做之前产生畏惧,被想像中的困难吓倒,不敢开始第一步,但只要尝试了第一步、开了头,慢慢摸索,摸爬滚打几次之后应用起来已是得心应手。并且有了初步的尝试成功之后会极大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对攻克下一个难关也会信心满满。

二是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拉开女人之间差距的,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里提到的第一条就是“人与人的差距,从细节开始,然后扩展到十万八千里。“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我的前两任领导A和B都是注重细节,要求完美的人。每有部门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会前A对会议的每一具体流程不厌其烦的反复检查,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总会提前备好应急预案,如领导在会上的讲稿除了给领导打印出来交给本人之外,还会再准备出一份;表彰会议会事先让上台领奖的代表提前走台、安排好出场顺序。

B对细节的追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写的部门工作年终总结曾经被B退回来三次,在他认为不合适的地方标红让我一遍遍的修改。

我是北方人,本身性格大大咧咧,生活上也是粗枝大叶,包括在育儿、家庭教育方面都是简单粗暴型,对前两位领导的如此抠细节,在当时有些不理解,认为有必要如此较真吗?把他们对细节的追求看成是繁文缛节;对工作仅仅满足于完成,而不是力争做到极致、完美、无可挑剔。

李筱懿在这篇文章中引述了前老板对她的告诫:把小事做好,才有机会做大事;把今天过好,才有能力过好明天。多年工作实践的反馈,让我对上述话相当认同,对细节的重要性有了重新认识。一件小事没做好、出了纰漏,会影响到领导对你的看法,进而形成思维定式,认为你工作不够认真、不够努力、能力也不足,提拔进步从此与你绝缘。

三是自律、聚焦目标、专注力强。

李筱懿在书中有一篇文章《“单身力”是重要的竞争力》写到,个人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单身力,这里的单身指独立、独善其身、独具一格。在这篇文章里她强调在不同领域做出成绩的女人和男人,都有一个重要特征:自律。她枚举了作家严歌苓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至少写作六小时,隔一天游泳一千米,即使状态不好时也坚持,熬过最初不舒服的半小时接下来就顺畅多了;老戏骨张丰毅,尽管六十多岁了,六块腹肌从未消失过,他说自己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坚持运动,拍戏常常作息紊乱,他在剧组睡前抽空锻炼,每天早上比别人早起半个小时。你看,只要自己想行动,什么困难都难不住,办法总比困难多。

两任领导总是在我上班前就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在我下班前依然没有丝毫要回家的迹象。他们的目标单一很纯粹,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干好工作。时间又是最公平的,用在哪儿,就在哪开花。当年领导A是单位里新提拔的最年轻的中层领导,领导B因在我们部门大展身手、完美呈现,调到单位里一个更核心的部门继续当负责人,也就是传说中的“重用”。

以前我总认为别人的升职加薪是机遇垂青、顺风顺水,更多的归因于外界因素,实际上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们是靠着持续的学习力、始终追求完美、严格的自律打败了大部分普通人,一步步走到目前的岗位上。想要收获,还是先想想怎么付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