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為什麼職場中升職加薪的總是他們,原來奧祕在這裡

為什麼職場中升職加薪的總是他們,原來奧秘在這裡

最近在讀暢銷書作家李筱懿的新書《情商是什麼——關於生活智慧的44個故事》。作家把情商知識點和管理學概念變成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讓人拿起書來就不忍放下,就想一口氣讀完全本而後快。掩卷深思,想起了我的兩位前任領導,他們的工作作風與此書中作家所倡導的幾點不謀而合。

一是肯學習鑽研,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對不懂不會的技術難題、新生事物、新知識、新技能死嗑到底。

李筱懿在書中有一篇文章《拉開女人之間差距的,究竟是什麼》寫到,她當年從報社新聞部調到廣告部後,因為業務關係有大量飯局,她花了一個月時間,整理了八大菜系的資料,包括經典菜和典故,食材的講究,擺盤的次序,點菜的竅門;總結了飯桌禮儀,包括座次和說話之道、十五個經典開場白、常用祝酒詞。做完這些之後,領導對她的態度轉變非常大。

我的前兩任領導也是如此,他們敢於迎接挑戰,在他們眼裡彷彿沒有攻克不了的堡壘,對工作中涉及到的多媒體、新媒體、視頻圖片的編輯處理,他們邊查邊學邊幹,到最後完全掌握、運用自如。

作為員工我們總喜歡把開展工作時遇到的問題困難悉數彙報,前任領導A通常的回覆是,"沒事,我查查去。”然後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在他的鑽研、反覆琢磨中就迎刃而解了。他週末在辦公室裡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飯。前任領導B雷厲風行,敢於創新、迎接挑戰,部門的工作在他的領導下開拓了一個新局面,深得大Boss賞識。

反觀我自己,在工作中總是有畏難情緒,習慣於墨守陳規,按老辦法、憑已有的經驗辦事。領導佈置仼務總是先強調存在哪些困難,把“幹不了、不好辦”掛在嘴邊。其實現在網絡資源豐富,有難題多問幾回度娘、多嘗試幾遍之後一般都能找到答案,或是求助身邊的高手也是可以解決的。自己缺少的是沉下心來、埋頭鑽研,有時候是自尊心作祟,不好意思請教別人,怕受到別人的恥笑,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網絡中曾熱炒過一個36歲女收費員的哭訴,“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如今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中,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主動學習能力、沒有強烈的學習意願、腦子裡生了鏽不想轉動思考,那麼他或她就將是下一個女收費員。

痛定思痛中,這半年來我嘗試接觸一些新生事物、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如用微小寶編輯製作微信公眾號、用易企秀來製作H5動畫,通過實踐摸索,發現它們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我們總是在做之前產生畏懼,被想像中的困難嚇倒,不敢開始第一步,但只要嘗試了第一步、開了頭,慢慢摸索,摸爬滾打幾次之後應用起來已是得心應手。並且有了初步的嘗試成功之後會極大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對攻克下一個難關也會信心滿滿。

二是追求完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拉開女人之間差距的,究竟是什麼》這篇文章裡提到的第一條就是“人與人的差距,從細節開始,然後擴展到十萬八千里。“我對這句話深以為然。

我的前兩任領導A和B都是注重細節,要求完美的人。每有部門組織召開的重要會議,會前A對會議的每一具體流程不厭其煩的反覆檢查,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總會提前備好應急預案,如領導在會上的講稿除了給領導打印出來交給本人之外,還會再準備出一份;表彰會議會事先讓上臺領獎的代表提前走臺、安排好出場順序。

B對細節的追求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寫的部門工作年終總結曾經被B退回來三次,在他認為不合適的地方標紅讓我一遍遍的修改。

我是北方人,本身性格大大咧咧,生活上也是粗枝大葉,包括在育兒、家庭教育方面都是簡單粗暴型,對前兩位領導的如此摳細節,在當時有些不理解,認為有必要如此較真嗎?把他們對細節的追求看成是繁文縟節;對工作僅僅滿足於完成,而不是力爭做到極致、完美、無可挑剔。

李筱懿在這篇文章中引述了前老闆對她的告誡:把小事做好,才有機會做大事;把今天過好,才有能力過好明天。多年工作實踐的反饋,讓我對上述話相當認同,對細節的重要性有了重新認識。一件小事沒做好、出了紕漏,會影響到領導對你的看法,進而形成思維定式,認為你工作不夠認真、不夠努力、能力也不足,提拔進步從此與你絕緣。

三是自律、聚焦目標、專注力強。

李筱懿在書中有一篇文章《“單身力”是重要的競爭力》寫到,個人能力至關重要的一項就是單身力,這裡的單身指獨立、獨善其身、獨具一格。在這篇文章裡她強調在不同領域做出成績的女人和男人,都有一個重要特徵:自律。她枚舉了作家嚴歌苓幾十年如一日,每天至少寫作六小時,隔一天游泳一千米,即使狀態不好時也堅持,熬過最初不舒服的半小時接下來就順暢多了;老戲骨張豐毅,儘管六十多歲了,六塊腹肌從未消失過,他說自己不管在什麼條件下都會堅持運動,拍戲常常作息紊亂,他在劇組睡前抽空鍛鍊,每天早上比別人早起半個小時。你看,只要自己想行動,什麼困難都難不住,辦法總比困難多。

兩任領導總是在我上班前就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了,在我下班前依然沒有絲毫要回家的跡象。他們的目標單一很純粹,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幹好工作。時間又是最公平的,用在哪兒,就在哪開花。當年領導A是單位裡新提拔的最年輕的中層領導,領導B因在我們部門大展身手、完美呈現,調到單位裡一個更核心的部門繼續當負責人,也就是傳說中的“重用”。

以前我總認為別人的升職加薪是機遇垂青、順風順水,更多的歸因於外界因素,實際上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他們是靠著持續的學習力、始終追求完美、嚴格的自律打敗了大部分普通人,一步步走到目前的崗位上。想要收穫,還是先想想怎麼付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