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從元代趙孟頫起到清初,在文人篆刻中,一直難以走出印面過分追求工藝化的陰影。這中間有個大問題,即當時用於篆刻的篆書字體,這一歷史時期的篆書既無小篆的“婉而通”,也沒有漢篆的方正均衡,也沒有金文的古拙醇厚,而是一種帶有強烈工藝色彩的“古文奇字”,直到浙派開山宗師丁敬的出現,這種情況才略略有所改觀,儘管丁敬也沒有完全破除印面工藝化的傾向,但終歸用獨特的刀法,給印壇吹入一股清爽的既“復漢印之古”,又“開元朱之新”的清新空氣。

一、個人簡介

丁敬,生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於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生年七十一歲。字敬身,號硯林,又有鈍丁、清夢生、梅農、丁居士、玩茶翁、龍泓山人、硯林外史、勝怠老人、孤雲石叟、獨遊杖者等別號。據說他的生卒年歲還不確定,但上面所說的是大致較為公認的說法。丁敬是浙江杭州人。工書能詩,精於鑑賞,收藏頗豐。出身貧苦,但生性耿介。乾隆元年(1736)經過雍正皇帝十多年的勵精圖治,清政權已漸至政通人和佳境,於是開“博學鴻詞”科,向民間搜求博學多才之人,丁敬在推舉之列,但是丁敬不願結束自己的平民生活,繼續在江干市肆釀酒為生,始終以布衣自樂。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丁敬和他的書法)

丁敬本是出生於貧困之家,但偏偏又性格倔強看不起權貴,於是一直依靠賣酒為生,商肆本身是大部分藝術家都不願意從事的事情,但丁敬卻以此為樂,更加丁敬極為清高,他不願出售自己的書畫篆刻作品,據志書記載,丁敬對於自己的篆刻書畫作品到了“非性命之契,不能得其一字也。”丁敬好金石,又常探尋西湖群山、寺廟、塔幢、碑銘等石刻銘文,親臨摹拓,不惜重金購得銅石器銘和印譜珍本,精心研習,又不囿成規,因此技法大進。

大概在丁敬60歲左右,鄰居家裡失火,殃及丁敬家,丁敬家裡收藏的書畫等物品,盡數毀去,再加上父母及長子相繼去世。於是,丁敬心情不好,常常借酒嘲罵權貴。於是,人緣越來越壞,自然貧困而又得不到接濟,他所結交的也大都是如“揚州八怪”一樣的落魄文人,比如汪士慎、高翔、金農等,丁敬於金石文字是真正達到了痴絕地地步,這也是他篆刻上取得卓絕成就的重要原因。他把所有的精力、物力、財力都投注到了金石篆刻與書畫——也是他最熱愛的事業中去了,直至終老,丁敬始終不改初衷,一生勤於創作,著有《武林金石錄》、《龍泓山館詩鈔》、《硯林集拾遺》、《龍鴻山人印譜》等。

丁敬最重要的成就集中在篆刻藝術上,他的篆刻得力於各方面精湛的學識修養,成功地他自己創造性的藝術理念和別開生面的藝術實踐,丁敬之後,浙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篆刻家,他們均沿用丁敬所創的切刀刀法,代表人物為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名家,世稱“浙派”,此八人又合稱“西泠八家”。丁敬做為領袖,與其後來者開創了浙派在印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也使浙江一省成為篆刻重鎮。杭州的西泠一脈即從此而來。

二、印學貢獻

1、復古漢印印風,卻又不泥於漢印。

丁敬有深厚的秦漢印基礎。他也有大量的秦漢印式的創作,丁敬在他的“王德溥印”的邊款上說:“秦印奇古,漢印爾雅,後人不能作,由其神流韻閒,不可捉摸也。”什麼意思,秦漢印這麼好,後人為啥不能刻出同樣的作品呢,就是因為丟了神韻。而我們看到的丁敬作品,雖是仿漢印,神完韻足,均可稱無上妙品。師古而不泥古,這是丁敬最大的特徵。他一邊學秦漢印,一邊舉一反三,一邊神視漢印的本源,一邊探索篆刻的新路,既堅定不移地師古,從前人處找到堅實的基礎,又從氣韻上尋找篆刻新的發展,尋找個性解放之路。他說:“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他在秦漢印的標尺之外看到了六朝、唐宋印的高妙,這是丁敬本人敢於突破、能入古更能出古的藝術精神的體現,丁敬敢於“離群”,敢於跳出規矩的約束,走自己尊重傳統更追求發展變化的藝術道路,為他開拓更加自由的藝術天地奠定了基礎,簡單地說,就是漢印的確好,但卻不用墨守漢印,這種思想同時也奠定了他開宗立派的地位,從這種思想而出的是“有個性的漢印”的浙派印風。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王溥德印及邊款)

2、辯證地認識《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是篆刻家們必遵的篆學經典,這是自打吾衍(吾衍的《三十五舉》裡說:“凡習篆,《說文》為根本,能通《說文》,則寫不差……”)開始就定下來的不能打破的規矩,但丁敬不這樣認為,他對《說文解字》的理解是:“《說文》篆刻自分馳,嵬瑣紛綸眩所知。解得漢人成印處,當知吾語了無私。”《說文解字》是小篆字典,上面的字的寫法就是正確的寫法,因此很多人對不符合《說文解字》上的字寫法的印章文字提出質疑,丁敬則認為漢印中有大量的不符號《說文解字》字法的寫法。其實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字法體系,一個是小篆,一個是漢篆。從根本上說,《說文解字》是學術性質的,而篆刻是藝術性質的,兩者本就是不同的。不能用《說文解字》約束篆刻的創作。

3、以刀立派,創立浙派。

切刀刀法創自明代的朱簡,但到了丁敬這裡,他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他多以細碎短切,波磔前進,刀稜具見,圭角朗然的刀法為主的丁敬,使他的篆刻筆畫出現不同的起伏,籍以增加筆畫的筆意和氣韻,同時也增加了印面冶鑄和剝蝕的金石氣息。其實,我們現在看丁敬的作品,也有大量的衝切結合的刀法,完全視需要交替使用,可以說,從丁敬起,篆刻刀法才真正走上為筆法、字法、印風服務的道路。

4、創造行的單刀邊款開創者。

丁敬還有一個重大貢獻,就是單刀刻款。印章的邊款當然有更早的歷史,六朝、唐、宋官印已經出現了印章邊款,但最早的實用印章的邊款基本無藝術性可言,文彭與何震的邊款,則是基本上是把字寫在印章側面,然後依照寫好的文字,雙刀刻款(猛利的雪漁派創始人何震也單刀刻款,前面說的四鳳派的高翔也單刀刻款,但都不及丁敬的技法成熟甚至成為風氣),雙刀刻款跟刻碑的方法幾乎完全一樣,但到了丁敬,採用的卻是完全不書寫,直接拿刀開刻,讓石頭旋轉,結合不同的刀法,刻出結體古茂的邊款,並且在邊款中加入了隨筆文字,這些都是從丁敬開始的。到了趙之謙、黃牧甫,篆刻邊款成為篆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法,但源頭,就在丁敬這裡。

三、篆刻作品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梁啟心印及邊款)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洗句亭)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宗鏡堂)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丁丑進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玉池山房)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承齋藏書)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居業)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苔花老屋及邊款)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曙峰書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紹弓氏)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容大)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袁氏止水及邊款)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王樞印信)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周駿發印)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曹芝印信)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彰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小山居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陳氏可儀)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丁傳印)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徐堂印信)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杉屋吟箋)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相人氏)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煙雲供養)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應澧之印)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丁敬身印)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敬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丁居士)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西湖禪和)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阿同 山舟)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下調無人採,高心又被瞋,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

印人傳:浙派的開山宗師——丁敬

(白雲峰主)

我們放這麼多丁敬的作品,實在是因為他的確可以算得上一位大宗師,對後世的影響要比前面我們介紹的眾位印人要大得多。不管是仿漢印,還是元朱文,不管是名章,還是詞語印,多是匠心獨運的經典印作。丁敬生前“無意自別於皖”(魏錫曾語),但他卻被公認為“浙派之初祖”,這還有其他因素的緣故,他有獨立的人格意識,高潔的人品,又兼通諸藝,學識廣博,雖身側傭販,不仕科舉,但卻與揚州八怪等重要文人密切交遊等,這無異都加大了他的社會影響。

(【印人傳】之20,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