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河南69岁考生再战高考,用过的演草纸摞起一米高,对此你怎么看?

飞鱼183272613


高考倒计时三天!近日,南滑县枣村乡枣村集村69岁的考生河柳玉春走红了,他的桌上摞着借来的高中课本,还有一份模拟试卷,他满怀信心的说:“这些书我都看了十几遍了。”如今,柳玉春的演草纸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梦想其实很简单,小目标的起点与年龄无关。

柳玉春去年曾参加高考 成绩过大专线

2017年6月,柳玉春参加了高考,68岁的他成了滑县年龄最大的考生。柳玉春信心满满走进考场,当见到考卷时却蒙顶了。因考前没人告诉他,如今答题已变成涂卡。2017年高考中,柳玉春总成绩过了当年的大专线。

为何要坚持参加高考?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978年夏天,柳玉春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坐在滑县城关的考场内,柳玉春想着也许这次考试,自己就能走出农门。成绩公布后,柳玉春的总成绩考了330分,当年的录取分数线是280分,但他却没被录取。也就在那一年,柳玉春成了一个和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新闻说有人85岁还参加高考,我还不老。柳玉春决定在有生之年, 迈入一所高校大门,弥补内心的缺憾。

@luckyjun1212:我们那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啸傲长空须利剑:高考只看课本,那很难的,尤其是理科,真题比课本的题难了不知道多少倍,多做历年高考题更有用,当然,课本是基础。

@粉红色小阔爱:老爷子精神可嘉,可我想说的是,课本不重要。

@杰西看那浪花一朵朵:梦想埋在心中一辈子要也让他发芽!我就是这种人,总有一天要上研究生。

@王Lu瑜:梦想与年龄无关,加油!

@就是小小神:活到老,学到老。

时隔四十年,柳玉春老先生走过人生风雨,历经岁月沧桑。岁月在他脸上留下印记,但他并没有忘记初心——“圆自己一个高考梦,一个大学梦”,并为之奋斗。他的高考,不像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为考取仕途与功名成痴成癫,仅是圆一个高考之梦、大学之梦想!柳先生活到老,学到老,勇敢逐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给滑县的“高考大爷”点个赞!这位69岁的高龄考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生命不息为梦想奋斗不止。对此,你怎么看?(X)


大河客户端


19岁的你参加高考也许是为了前途为了改变命运,总之19岁的你参加高考的缘由已经没有那么纯粹了。然而69岁的老人参加高考绝对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

近日有新闻报道河南一个村庄69岁的老人还在为高考奋战。据老人称自己借来了高中的课本,看了有十几遍,就连草稿纸都有一米多高了。

原来老人在他那个年纪参加高考的时候留下了遗憾,但是看到新闻上有七八十岁还参加高考的老人,他就决定再来参加一次。

其实老人2017年就参加过高考,不过当时由于不知道现在答题都是用答题卡,所以与本科无缘,但是老人也过了大专线!

看到这位老人对于梦想的追求,大猫觉得我们真听过向这位老人学习!

梦想不分年龄不分国界不分男女,主要有梦想,某一天都是值得期待的!

这是多么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下啦!

大猫聊三农


  我看了这篇报道,该报道文末有一句话:梦想其实很简单,小目标的起点与年龄无关。我在招考部门工作,也受理过多位老人家报名高考。每一位老人报名高考的背后,都会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位69岁考生柳玉春的故事,始于40年前——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1978年夏天,柳玉春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并寄望通过高考走出农门。当时的分数线是280分,他虽考了330分,很遗憾却没有被录取。也是那年起,柳玉春家分到了责任田,且家里3个孩子需要照顾,自此他便成了一个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

  数十年后,老人对高考依然矢志不渝,希望有生之年迈入一所高校大门,弥补内心的缺憾。这种情怀我是能够深深地理解——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拾回曾经失去的梦想,弥补心中那一份缺憾。

  我说说另一位老人的故事:

  2013年,我受理了一位62岁考生报名高考,这位考生也自知自己年龄特殊,特意要求我在他报名资料中注明“严禁媒体宣传炒作”。当时我颇感为难,但还是从了考人家的意愿,在报名表的“思想政治考核”评语的最后加注“考生声明:严禁媒体报道、宣传”。很遗憾,老人当年高考未上专科线。

  2014年,老人家继续前来报名,但当年再次落榜。

  2015年,这位老人家再次前来报名,很可惜错过了报名时间。但一个多月后,系统开放补报名,当时我立即电话通知了这位老人家,很遗憾从电话里我得知他家人极力反对他高考,认为他的做法毫无意义,甚至认为他的行为是精神异常。至此,这位老人家没有再继续他的高考梦想。

  我不知道这位柳玉春老人家的行为是否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我从内心里是深深地尊重老人家的选择——梦想不一定是为名为利,而且它与年龄无关。

  报道中说,这是柳玉春第3次参加高考,在此向老爷子说声——加油!


高考志愿梁老师


我非常佩服这位老人家的精神和超强的毅力,可能有些人出于功利的目的看这件事,认为老人是哗众取宠,但我则不这么认为。人生需要有梦,尽管有些时候梦很难圆,但是仍然坚持不辍地向梦想进发,这种精神劲头本身就值得我们所有的人敬佩和学习。

记得有一次同学聚会,大多数人都到了,尽管已经到开宴席的时间,但是大家仍然在等待着一位同学,没有哪个人报怨。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我们高中三年同在一个班的班长。这位同学为了圆自己的高考梦,年复一年地补习,前后用时8年,终于考上了大学。他这种精神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非常敬佩他。

人生有梦,实乃幸事。很多人可能距离梦想的目标很遥远,但是只要锁定目标,坚持不辍,相信你早晚有圆梦的那一天。当然,这也不能排除因为个人能力,或者环境因素,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导致梦想无法实现。但是只要你曾经努力过了,你曾经拼搏过了,便无怨无悔了。

或许有些人持讽刺挖苦的心态,去嘲笑这位阿伯,认为他纯粹是闲的无聊,不知天高地厚,甚至还能说出更加难听的话。那我想请你闭嘴,不要污染了这块纯洁的空气。因为人家没碍着你的事,没有涉及到你个人利益,你用不着说三道四。

弘扬正气,是每一个心怀阳光之人,都可以去做的事。传播正能量,只需举手之劳。为这位69岁的老阿拍点赞!加油!喝彩吧!


寒石冷月


这个事情一分为二地看!

与他个人来说:考大学是他的一个梦想,这种执着于梦想的行为是他个人行为,有时间、有条件、有毅力,这种坚持的精神值得肯定!

推广开来说,这种事情并不值得大肆宣传。一个人的生活的路子有很多种,不是只有大学一条可以走通。一个人一生的责任有多种,参加高考只是人生一段时间的选项之一。如果执迷于高考,如果考不上很可能会造成一生的遗憾,也很可能导致精神出现问题,甚至生命问题。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我曾经有一个邻居,现在四十多岁,精神有点问题,据说就是因为高考落榜。

这让我想起来范进中举失心疯的文章,可悲可叹!

总之,对这位69岁的男人坚持多年一直参加高考,毫不气馁,这种精神可敬!但行为不可取!就如我们在地上打个井,在一个地方怎么也挖不动,或者挖了很深也不出水,就一定要重新选址了。


快乐庭院


每一个人都有他选择的自由,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他的选择都应该获得支持甚至是点赞。

69岁马上快70岁了,用老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似乎一切都早已可以停摆了。但是,柳玉春还在为高考而努力,我们且不说别的,光是他这份精神也是值得人称颂的。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执着精神,也许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

可能有很多从不喜欢这种执念,觉得过于执着在某一件事上而不成是一种浪费。我其实不觉得,相比于那些三四十岁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泡在麻将馆,或者还有更年轻的人游手好闲每天牵条狗到处晃荡,柳玉春的做法显然比那些人高出了N个段位。

如果说柳家人觉得他的做法影响到家庭生活,影响到家里的其他人,他们有权利得出抗议和表示反对,除此之外,我们作为局外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谁也没有资格去指责他。柳玉春比我大了十几岁,如果换成我是他,我做不到他那样,也不会像他那样做,但是我必须给他点个赞。我尊重他选择的权利。

前段时间,我看到报道所谓的“高考钉子户”梁实今年第二十二次参加高考,梁实跟我同年,我不知道记者为什么要给他起一个“高考钉子户”的名称,他又没有钉在你家门框上,再说他读书也没耽误他做生意,养活家人,做个上大学的梦还不行吗?虽然那梦离他们有点远。


苏小妮


又是一年高考季,河南近百万考生即将跃龙门,在这些考生中,有一位69岁高龄的老人,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自去年后,他第三次踏上高考的征程。

  

为了这次高考,他准备了12个月,每天自学八个小时,河南大学是他本次考试的目标。


 

69岁的柳玉春,是河南滑县枣村乡枣村集村一名普通农民,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参加高考,他再次成为村里的热门人物。

  

邻居们都称赞他有魄力,“这么大年龄了,还这么有毅力。”柳玉春的书桌上摞着借来的高中课本,其中还有一份从附近书店买到的模拟试卷,他满怀信心的说:“这些书我都看了十几遍了,天天看。

 

说起参加高考的缘故,柳玉春觉得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点燃了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一个85岁老人高考的报道,启发了我的大学梦。”他坦言,“考试不是为了找工作。”为了圆自己一个大学梦,弥补内心的缺憾,柳玉春为此付出了行动。



85岁还能备考,69岁也不算老!梦想什么实现都不算晚,追逐梦想的过程更让人乐在其中。这位大爷的精神的确可嘉,别说69岁了,很多人走出了大学的校门,就离书本越来越远,参加了工作之后,生活的琐事缠身,更难静下心来去钻研一门学问或者掌握一门技能。这位大爷在经历了风风雨雨,还能潜下心来学习,和年轻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竞争,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很有勇气很值得钦佩的事情了。


这个事情也给小编提了个醒,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不然69的大爷也要超越你啦!



河南商报


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到三十岁之后,就很难再去学一门手艺或者转行学新的手艺,因为这个时候,基本上有家有子,再去学习新的东西都有所牵绊和顾忌,而且年龄也摆在那里,人的精力和冲劲都没有年轻时候强烈。但是,河南滑县69岁考生再战高考的新闻却颠覆了不少网友的人生观。而这其中我想说两点。

心态与年龄无关:实则,作为高考中的“老考生”滑县枣村乡枣村集村柳玉春的情况并不少见,2001年,时已72岁的汪侠老人再度“复出”,成为当年中国年龄最大的考生。由于成绩不佳,他前后共12次参考,成为中国民众眼中的“高考狂人”。面对记者,他说:“人都有点理想,希望你们也能理解我。”该老人的经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传为佳话。不少网友也表示,努力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其实无关乎年龄大小,生活中只要我们充满了激情,只要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认真的梦想不该被嘲笑:同时,老人的经历也再次印证了一句话,有梦想的人,不该被嘲笑,对于老人来讲,这是晚年的一件“大梦想”,而在别人的眼中,或许觉得老人是在“痴人说梦”,但是,梦想无论大小都是值得尊重的,能脚踏实地去实施自己梦想的人更值得尊敬,所以我们不要嘲笑有梦想的人,简简单单,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东方今报


1977年10月份,国家恢复高考,当时我刚满25周岁,教育部门通知我超龄,也就成了终身遗憾。退休后,我常常梦见上了大学,可又总埋怨自己,岁数大了能干什么呢?醒来又觉得好笑。人就是这样,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有梦想。所以我特支持柳玉春高考,圆自己的梦,圆我们大家的梦。


桃园小景\n


这位老人精神令人敬佩,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自古以来就提倡的。

我从另一个角度讲讲看法,即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的事,这是一般人的做法,最好不要违背。不只是上学,结婚就业都是如此,一旦与年龄发生错位,人生会有许多不便之处。

再者,人生并不一定一条路走到底,人生的岔道口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第一年没考上大学,可以复读,来年再考,如果年年不中,你会支持他考到什么年龄,毕竟人生并非只有高考一条路啊!

具体到这位老人,四十年前名落孙山,为了生计为了家奋斗了四十年,而今儿孙都已长大,自己可以安享晚年,圆当年的大学梦,完全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但是,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你要了解。毕竟这个年龄,参与高考,费心费脑,是不适合的。

其实,人到这个年龄,对世间一切事物都应该看得开,有所为,有所不为,快七十岁了,还对当年高考落榜耿耿于怀,不必要了。琴棋书画,对延年益寿,不失为最佳选择。

再说,你若今年上榜了,只证明了你的能力,但是三四年的学业,你也未必能坚持下来。另一方靣,校方也未必会录取你,因为那会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与年轻人争学位也是不合适的。

媒体作为新闻报道一下可以,但不值得提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