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策划/本刊 文/毛雅琛

中国舞剧自问世至今,历经战火硝烟、社会动荡、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院团改制等近80年的风云变幻,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一路风雨兼程、上下求索。今天,作为“舞蹈艺术的最高形式”以及中国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舞剧有着怎样的生存现状、经营模式,有哪些成功的范例,又遭遇了哪些困境?本刊推出系列专题,试还原中国舞剧的生存现状。

当“独立舞人”成为可能

曾几何时,人们所熟知的舞者和编导皆出自体制内的国家院团,几乎毫无悬念,然而今天的舞人却有着更加多元的身份,独立舞人(在体制外的舞蹈领域进行独立探索、并专注自我表达的所有舞人)、自由舞者或身兼数职。由国家院团垄断创作和人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很多优秀的舞人也许依然归属于某一体制内的团体,但同时也创办了自己的舞团或工作室。

2011年,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至2013年,我国绝大部分国有院团完成了转企改制,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文艺团体的体制格局,也为舞蹈界的独立舞人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不少舞者和编导选择成立个人工作室或舞蹈剧场,甚至不惜放弃原本安逸的体制内身份成为自由职业者,只为了实现其精神和创作上的绝对自由。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2014中国演出行业报告》可知,2014年国有文艺表演团体有1422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8439家,全国民营院团以103.17万场的演出场次和115.1亿元的演出收入占据了我国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市场85%的份额(如图1所示)。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图1充分显示了民营院团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虽然在舞蹈市场中民营院团还达不到85%的市场份额,但独立舞人的探索及民营舞团的崛起依然是舞蹈界最值得关注的话题,如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建团10余年来巡演足迹遍布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反响强烈;陶身体剧场仅2015年一年便收到来自印度、立陶宛、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芬兰、德国、爱沙尼亚、瑞士、斯洛伐克、美国等12个国家16个城市19个艺术节35场演出的巡演邀约……

简要罗列北京地区的部分舞团及工作室,概览民营舞蹈团体的发展现状如下: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生活舞蹈工作室

创立时间:1994年

创始人:文慧、吴文光

代表作品:《100个动词》《生育报告》《身体报告》《治疗》等

关键词:记录现实 舞蹈剧场 戏剧 视觉艺术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

创立时间:2005年

创始人:曹诚渊、李悍忠

代表作品:《满江红》《一桌N椅》《冷箭》《看上去像只鹰》等

关键词:释放个性 感悟时代 追求原创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北京城市当代舞蹈团

创立时间:2005年

团长及艺术总监:滕爱民

代表作品:《红与黑》《论战》《浮生》《水•墨》等

关键词:民族文化 现代舞 当代舞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创立时间:2008年

艺术总监及团长:王媛媛

代表作品:《空间日记》《拾穗者》《棱镜》《夜宴》等

关键词:当代芭蕾 现代舞 巡演 委约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陶身体剧场

创立时间:2008年

创始人及艺术总监:陶冶

代表作品:《重之三部曲》《素》《瞬间》《左右》《2》等

关键词:身体教学 身体剧场 巡演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亚彬舞影工作室

创立时间:2009年

创始人及艺术总监:王亚彬

代表作品:《与你共舞》《守望》《生长》《青衣》等

关键词:交流 教学 跨界 委约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闲舞人工作室

创立时间:2009年

创始人:赵小刚 张云峰

代表作品:《舞在桃源》《肥唐瘦宋》《莲花》等

关键词:西方舞蹈剧场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歆舞界-艺术实验室

创立时间:2009年

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史晶歆

代表作品:《HI—朱丽小姐》《圆明园》《面具的世界》《夜愿》等

关键词:身体叙事 公益展演 公共艺术教育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北京9当代舞团

创立时间:2010年

艺术总监:朝克

代表作品:《莎乐美》《镜花昙》《玫瑰之名》《悲伤都市》等

关键词:跨界合作 现代舞 当代舞 委约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CMY VIDEO舞蹈影像实验工作室

创立时间:2010年

创始人:陈茂源

代表作品:《爱》《以梦为扇》《诗shi》《空舞2015》等

关键词:舞蹈影像 现代舞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侯莹舞蹈剧场

创立时间:2011年

创始人及艺术总监:侯莹

代表作品:《悬浮》《地平线》《介》《涂图》等

关键词:现代舞 即兴创作 教育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赵梁ART(艺术工作室)

创立时间:2012年

创始人及艺术总监:赵梁

代表作品:《怪谈》《警幻绝》《幻茶迷经》《双下山》等

关键词:东方 禅意 神秘 跨界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万玛舞蹈剧场

创立时间:2012年

创始人及艺术总监:万玛尖措

代表作品:《香巴拉》《风之谷》等

关键词: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舞蹈电影

这些舞团、舞蹈工作室及舞蹈剧场仅局限于北京地区,且仅为北京众多舞蹈团体中的一部分,因原本便不以数理统计为目的,所以难免挂一漏万,但足以说明独立舞人及民营舞蹈团体的多元探索与繁茂发展。

无一例外,上述所有团体皆由某一位或两位独立舞人所创立,且创始人一般同时担任舞团的艺术总监,他们曾是编导或演员,现在可能既是编导又是演员,他们的背景也许不同,但同样对舞蹈有着执著追求,所以舞团专注于自我表达,其风格代表着独立舞人的个人风格。

关注|中国舞剧好好活着(六)——独立舞人与民营舞“团”(上)

作品的创作初衷主要包括自发创作和委约创作,如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长征•九死一生》是由北京文化局委约创演;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莲》是由香港艺术节委约创作;北京9当代舞团的《梦境之窥》是2016北京新舞蹈委约创作闭幕作品;亚彬舞影工作室的《青衣》是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委约剧目等,创作形式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剧,多以舞蹈剧场和小剧场创作为主,但却并非为了剧场而剧场,有时甚至不是编导的主动选择,只是跨界使用了各种剧场媒介和相关艺术元素用于丰满舞蹈表达。

创作语汇则大多以现当代为主,此时的“现代舞”已不仅是舞种分类,而更多地代表着一种现代舞的创作手法和观念,以现代舞的名义不断去探索身体与舞蹈的无限可能性:一些独立舞人在创作中注重中西共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自己的身份认同,如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夜宴》《莲》,北京城市当代舞团的《水•墨》,雷动天下的《满江红》,亚彬舞影工作室的《青衣》,闲舞人工作室的《肥唐瘦宋》《莲花》,赵梁艺术工作室的《双下山》《幻茶迷经》,万玛舞蹈剧场的《香巴拉》等,一众作品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展现西方概念下的中国精神,同时也丰富了现代舞的多样性;还有些独立舞人则在创作中刻意规避与时间、地域及民族文化的紧密关联性,如侯莹舞蹈剧场的《悬浮》《涂图》,万玛舞蹈剧场的《风之谷》,陶身体剧场的“数位系列”等,将人置于更大的宇宙空间,或关注人性或探究纯粹的肢体美学。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独立舞人的自主选择,选择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且正是因为选择的充分自由和多元,才使独立舞人的探索弥足珍贵。

本文刊于2016年11月《舞蹈》(总第42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