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策劃/本刊 文/毛雅琛

中國舞劇自問世至今,歷經戰火硝煙、社會動盪、思想解放、經濟發展、院團改制等近80年的風雲變幻,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一路風雨兼程、上下求索。今天,作為“舞蹈藝術的最高形式”以及中國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舞劇有著怎樣的生存現狀、經營模式,有哪些成功的範例,又遭遇了哪些困境?本刊推出系列專題,試還原中國舞劇的生存現狀。

當“獨立舞人”成為可能

曾幾何時,人們所熟知的舞者和編導皆出自體制內的國家院團,幾乎毫無懸念,然而今天的舞人卻有著更加多元的身份,獨立舞人(在體制外的舞蹈領域進行獨立探索、並專注自我表達的所有舞人)、自由舞者或身兼數職。由國家院團壟斷創作和人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很多優秀的舞人也許依然歸屬於某一體制內的團體,但同時也創辦了自己的舞團或工作室。

2011年,中宣部、文化部下發《關於加快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通知》,至2013年,我國絕大部分國有院團完成了轉企改制,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文藝團體的體制格局,也為舞蹈界的獨立舞人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空間,不少舞者和編導選擇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舞蹈劇場,甚至不惜放棄原本安逸的體制內身份成為自由職業者,只為了實現其精神和創作上的絕對自由。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公佈的《2014中國演出行業報告》可知,2014年國有文藝表演團體有1422家;民營文藝表演團體8439家,全國民營院團以103.17萬場的演出場次和115.1億元的演出收入佔據了我國文藝表演團體演出市場85%的份額(如圖1所示)。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圖1充分顯示了民營院團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雖然在舞蹈市場中民營院團還達不到85%的市場份額,但獨立舞人的探索及民營舞團的崛起依然是舞蹈界最值得關注的話題,如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建團10餘年來巡演足跡遍佈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反響強烈;陶身體劇場僅2015年一年便收到來自印度、立陶宛、法國、荷蘭、澳大利亞、英國、芬蘭、德國、愛沙尼亞、瑞士、斯洛伐克、美國等12個國家16個城市19個藝術節35場演出的巡演邀約……

簡要羅列北京地區的部分舞團及工作室,概覽民營舞蹈團體的發展現狀如下: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生活舞蹈工作室

創立時間:1994年

創始人:文慧、吳文光

代表作品:《100個動詞》《生育報告》《身體報告》《治療》等

關鍵詞:記錄現實 舞蹈劇場 戲劇 視覺藝術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

創立時間:2005年

創始人:曹誠淵、李悍忠

代表作品:《滿江紅》《一桌N椅》《冷箭》《看上去像只鷹》等

關鍵詞:釋放個性 感悟時代 追求原創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北京城市當代舞蹈團

創立時間:2005年

團長及藝術總監:滕愛民

代表作品:《紅與黑》《論戰》《浮生》《水•墨》等

關鍵詞:民族文化 現代舞 當代舞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北京當代芭蕾舞團

創立時間:2008年

藝術總監及團長:王媛媛

代表作品:《空間日記》《拾穗者》《稜鏡》《夜宴》等

關鍵詞:當代芭蕾 現代舞 巡演 委約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陶身體劇場

創立時間:2008年

創始人及藝術總監:陶冶

代表作品:《重之三部曲》《素》《瞬間》《左右》《2》等

關鍵詞:身體教學 身體劇場 巡演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亞彬舞影工作室

創立時間:2009年

創始人及藝術總監:王亞彬

代表作品:《與你共舞》《守望》《生長》《青衣》等

關鍵詞:交流 教學 跨界 委約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閒舞人工作室

創立時間:2009年

創始人:趙小剛 張雲峰

代表作品:《舞在桃源》《肥唐瘦宋》《蓮花》等

關鍵詞:西方舞蹈劇場 中國傳統文化 教學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歆舞界-藝術實驗室

創立時間:2009年

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史晶歆

代表作品:《HI—朱麗小姐》《圓明園》《面具的世界》《夜願》等

關鍵詞:身體敘事 公益展演 公共藝術教育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北京9當代舞團

創立時間:2010年

藝術總監:朝克

代表作品:《莎樂美》《鏡花曇》《玫瑰之名》《悲傷都市》等

關鍵詞:跨界合作 現代舞 當代舞 委約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CMY VIDEO舞蹈影像實驗工作室

創立時間:2010年

創始人:陳茂源

代表作品:《愛》《以夢為扇》《詩shi》《空舞2015》等

關鍵詞:舞蹈影像 現代舞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侯瑩舞蹈劇場

創立時間:2011年

創始人及藝術總監:侯瑩

代表作品:《懸浮》《地平線》《介》《塗圖》等

關鍵詞:現代舞 即興創作 教育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趙梁ART(藝術工作室)

創立時間:2012年

創始人及藝術總監:趙梁

代表作品:《怪談》《警幻絕》《幻茶迷經》《雙下山》等

關鍵詞:東方 禪意 神秘 跨界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萬瑪舞蹈劇場

創立時間:2012年

創始人及藝術總監:萬瑪尖措

代表作品:《香巴拉》《風之谷》等

關鍵詞:民族文化 宗教信仰 舞蹈電影

這些舞團、舞蹈工作室及舞蹈劇場僅侷限於北京地區,且僅為北京眾多舞蹈團體中的一部分,因原本便不以數理統計為目的,所以難免掛一漏萬,但足以說明獨立舞人及民營舞蹈團體的多元探索與繁茂發展。

無一例外,上述所有團體皆由某一位或兩位獨立舞人所創立,且創始人一般同時擔任舞團的藝術總監,他們曾是編導或演員,現在可能既是編導又是演員,他們的背景也許不同,但同樣對舞蹈有著執著追求,所以舞團專注於自我表達,其風格代表著獨立舞人的個人風格。

關注|中國舞劇好好活著(六)——獨立舞人與民營舞“團”(上)

作品的創作初衷主要包括自發創作和委約創作,如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的《長征•九死一生》是由北京文化局委約創演;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蓮》是由香港藝術節委約創作;北京9當代舞團的《夢境之窺》是2016北京新舞蹈委約創作閉幕作品;亞彬舞影工作室的《青衣》是第17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委約劇目等,創作形式已不侷限於傳統意義上的舞劇,多以舞蹈劇場和小劇場創作為主,但卻並非為了劇場而劇場,有時甚至不是編導的主動選擇,只是跨界使用了各種劇場媒介和相關藝術元素用於豐滿舞蹈表達。

創作語彙則大多以現當代為主,此時的“現代舞”已不僅是舞種分類,而更多地代表著一種現代舞的創作手法和觀念,以現代舞的名義不斷去探索身體與舞蹈的無限可能性:一些獨立舞人在創作中注重中西共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尋自己的身份認同,如北京當代芭蕾舞團的《夜宴》《蓮》,北京城市當代舞團的《水•墨》,雷動天下的《滿江紅》,亞彬舞影工作室的《青衣》,閒舞人工作室的《肥唐瘦宋》《蓮花》,趙梁藝術工作室的《雙下山》《幻茶迷經》,萬瑪舞蹈劇場的《香巴拉》等,一眾作品都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遊走,展現西方概念下的中國精神,同時也豐富了現代舞的多樣性;還有些獨立舞人則在創作中刻意規避與時間、地域及民族文化的緊密關聯性,如侯瑩舞蹈劇場的《懸浮》《塗圖》,萬瑪舞蹈劇場的《風之谷》,陶身體劇場的“數位系列”等,將人置於更大的宇宙空間,或關注人性或探究純粹的肢體美學。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是獨立舞人的自主選擇,選擇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且正是因為選擇的充分自由和多元,才使獨立舞人的探索彌足珍貴。

本文刊於2016年11月《舞蹈》(總第42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