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

文载道


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人创造和发明的。它是经过时间的发展,古代人,劳动人民的共同智慧加上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大文学家到共同努力一起完成的。



在古时候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黄帝命令仓颉观鸟兽之迹创造了汉字。像商朝的甲骨文,汉朝的许慎《说文解字》,秦朝的李斯,南北朝的王羲之,还有康熙皇帝《康熙字典》等等。他们都为文字的发明和发展创造了很多的贡献。有的人发明了一个字,或者是几个字对汉字的丰富同样不小的贡献。比如,武则天发明了“曌”,蔡元培先生发明了“她”。


这里分享,六种汉字,基本造字法,这是红雨曾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里写的,所以现在引用过来供大家参考。

象形:比如日 月 水 火 山 ,我们都知道日就是一个圆一个点 ,月是一个月牙一个点,这样的图画文字为象形。 指事:许慎《说文解字·序》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就是在说“上”字我们用一横上面加一个点,意思是上面。这样看看就能明白了字的意思,就是指事。 会意: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比如“鸣”,由“口”和“鸟”组成表示鸟叫。 形声: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比如“蜘蛛”“虫”表示它是虫子,“知”和“朱”是读音。 假借:《说文解字》中有“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早”用“蚤”。“燃”用“然”后来才有了这些新字,阅读古籍常出现通假字并不一定都是写错了,很多就是假借字。 转注:《说文解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白了就是做注释,就是“互训”,互相解释,考就是老,老就是考,颠和顶,颠,顶也。顶,颠也。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记住字。现在除古文外基本不用转注这一形式。

红雨说历史


传说,汉字是由苍颉创造的。

在轩辕黄帝统计时期,是没有汉字的,开始用绳子打结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计数,通过上面打结的多少来判定数量,后来但是因为打结和解开比较麻烦,所以慢慢的用寄贝壳的方式来计数,这种方式比之前的婶子打结要方便的多。

在一次狩猎中,走到岔路的时候一群人起了争执,有人说要往东,东边有鹿,有人说要往西,西边有老虎。

苍颉就问他们各自坚持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说是通过地面动物留下的脚印来辨认的。

这启发了苍颉,动物不同的脚印可以分辨动物,那么我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事物。

于是便有了早起的象形字。

皇帝了解到这个方法,赞赏有加,在各个部落流传,慢慢演化,形成了初步的文字。

后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不同的地区之间文字不尽相同的。

到了秦始皇大统一,废除各国的文字,统一用一种形式。

就这样慢慢的演变,完善,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


浪子与侠客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汉字一直持续到今是因为汉族农耕定居是常态,土地牢牢抓住了汉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最早是公有制,没有体现私有的印记的环境。农耕文明是劳累的,低热量的,艺术上也是简约的,朴实无华的。

汉字的起源之前是结绳记事的方式。用绳子和绳结配合太阳影子记录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新的一年是依靠小鹅下蛋的时间确定的。按月亮圆缺来记时节往往不准确。

后来发现太阳和影子的计时更准确可靠。

绳子不好保管也很麻烦。后来就用木棍和刻度来记时。符号是文字的起源。

为了节气的准确就需要参展物。每隔一段时间自然界的物体变化也需要记录下来。

慢慢的文字变成了一种表达方式。

没有节气指导,农耕就如黑夜中前行一样。所以这个一直保持传承。

文字表达需要越来越多,就形成了管理层通行的表达方式了。



2019年的朱红兵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古人认为,汉字是仓颉创造的。对此,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如《荀子·解蔽》。由上可见,在古代社会,仓颉造字说已是定论。而许慎更是明晰地提出了仓颉造字的缘起、思路和结果。不过,后世特别是近世学者对仓颉造字说多持怀疑乃至否定态度,认为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而是汉民族先人集体长期累积的结果。

汉字发展史: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要讨论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得先对汉字起源的涵义做一界定:即汉字的起源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体系而言的。明确了这一前提,这些学者的观点就值得商榷了。

  第一,由以上介绍和其他史料记载可知,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仓颉造字说已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常识。近代以来,通过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及与不同来源资料的多方互考印证,我国古史记载的可信度相当之高。如西晋初年,由盗掘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时为魏地)魏王墓冢而现世的《汲冢书》中的编年古史——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关于商周史实很多记载与甲骨文、金文吻合,在前不久完成的我国大型史学研究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文献资料很大程度上依据了《竹书纪年》。再如,通过对甲骨卜辞等不同来源资料的研究表明,《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就是一些历来为史学家以其言不雅驯而不屑的传统文献,如《五帝德》、《帝系》、《山海经》等,也被证明具有表示事实的一面。所以,在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是但也同样没有确凿证据证非的情况下,对古史的记载一概采取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汉字发展史: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第二,现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殷商甲骨文,其历史上限至少在3300年以前。经过专家学者考证研究,已辑录甲骨文单字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个左右),发现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完全符合“六书”造字原理。这说明,甲骨文的产生,应该是更久远的事情。仓颉所处的年代大约在四千五六百年以前,从前面的介绍可知,仓颉造字是一种有缘起(“庶业其繁,饰伪萌生”)、有理论指导原则(“分理之可相别异”)、有实现结果(“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的自觉的创造活动。以甲骨文相对照,说汉字为仓颉所造,从历史沿革上讲是合理的。

  第三,通过对创新规律的研究发现,历史上所有的重要思想、理论的形成和重大的发明、发现,都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而且这些重要的创新成果即使让大众认识和接受,往往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和困难的过程。由此可见,仓颉造字说符合创新规律。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至少可以认为,汉字成为成熟的、有体系的文字是从仓颉开始的。至于说仓颉是人名是官名还是其他什么含义可以暂不细究,因为我们这里关注的是汉字起源这一事实。

汉字发展史: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

  中国人(实际上远不止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仓颉所创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多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当中,就有一种名为“仓颉汉字输入法”。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

  仓颉为黄帝的史官。为了记载事情,传递信息,黄帝命他造文字。仓颉首先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因象形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又发明了会意字、形声字等。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对仓颉发明和推广文字的功劳非常看重,仓颉死后,他命人将其悬棺而葬之。如今的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门两旁的木柱一有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

来源:古建中国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


一生孺子牛


这个问题,丝路说有准确回答,请看: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曾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殷墟甲骨文也被认为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并且使中国与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并列为世界文明古国。那么,甲骨文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在甲骨文以前,我国还有没有文字?

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

在中国山东省昌乐县发现的一种神秘骨刻图案引起考古界的关注,经过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这种文字可能要比殷墟甲骨文早1000年左右。

虽然目前尚不能破译“昌乐骨刻文”但这足以证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把现有认知的中华民族文字史提早了1000年左右,对于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同时,“昌乐骨刻文”将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

所以说,甲骨文只能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丝路说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是谁发明的汉字?有什么依据吗?

汉字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创造的。仓颉也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故里陕西白水,造字于陕西洛南。《荀子》、《河图玉版》、《策海》、《史记》、《路史》、《述异记》、《辞海》、《中国通史》、《白水县志》、《洛南县志》等文献史料对仓颉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详实记载,历史事实证明,仓颉是中国汉字的首创人,洛南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汉字最早为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在洛南所造,造字地址在洛南县城以西的眉底黑潭,所造二十八字石刻于元扈山阴,结束结绳记事历史,历经五千多年,演化成炎黄子孙今天共同使用的汉字。.

我们知道语言一定是先于文字而产生,而由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因,文字在人类社会群体生活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初期的语言一定是不完善和不断发展的,就如同我们现在的语言和文字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不断的产生新的文字和事物。比如外来词汇、新事物比如互连网等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仓颉造字的意义就在于他成目的和作用的使语言转化成了一定的文字。最初的一个汉字也许不是他创造的,但汉字文字的功能化和系统化一定是从他开始。并且在和他交互的 一定人群中开始发展和完善的。他创造的文字也许不多,但一定是具备的一定的规模,我们的汉字就是从这个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不断被社会推动发展和完善的。

晨曦小荷总结:文字和语言一样都是华夏祖先集体创造的结果。仓颉是里面的佼佼者和开创者。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红字“关注”我,谢谢!


晨曦小荷


是谁发明的汉字——中国祖先集体发明;有什么依据吗——人类学考古学证据。

华夏祖先在原始社会进化过程中,基于记录和沟通的需要,起先口头达成了“结绳记事、约定俗成”的共识,时间是上古至约10000年前。参考依据:15世纪地理大发现期间“科学家”对新大陆土著原始部落的观察。

但由于结绳记事“内存”有限,在经验积累和冥思苦想中,一些聪明人想出了“照物画图、看图说话”的方法。考古依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阴山岩画(5000年前,下图仅示意参考)

日积月累,人们画得越来越潦草简化,约定俗成了一些象形表意的简化符号——汉字(岩画岩文,陶符陶文等,据“丰丰”跟评补正)的前身。依据: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距今4300年。


殷商时期,甲骨文正式登场,初始汉字逐渐瘦身、简化、规范(书同文),其演变过程为: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草书和行书(魏晋)。


云深处ooo


只是对记忆要求的方便性与简约化的要求,也为了便于书写和记忆,文字不断的简化、不断的抽象化,才最终演化成了绘画——甲骨文——大小篆字——又在始皇帝的强力主导下统一了汉字,也才有了今天我们共同书写、使用的今天的汉字。

民国至今的汉字简化运动,又有了今天的大陆简化汉字,与港台华语圈的繁体汉字独立并存的今天的样子。

由于大陆汉字简化也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其中个别汉字简化的不合理在所难免,才导致了如今有人提出恢复繁体汉字的说法。

不过这种想法只不过也是痴人说梦的梦中意淫。已成趋势的简化汉字的易学、易记、易用早已驱使新加坡完全接受了大陆简化汉字方案,其他的也是迟早的事。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总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所以汉字简化的方向正确性不容置疑。至于说有些汉字简化的不合理,是否恢复繁体,我们还要在实践中,由专家研究、政府决定,就如秦始皇统一汉字一样,恢复与否最终有政府来决定和完成!

就此打住,一己之言,不代表他人意见,如有不妥,共同探讨,即便不同意本人观点,亦请嘴上积德,谢谢!!!


行云流水


这个问题挺常见遇到的,不过如果仔细的说清楚还是挺有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实际上虽然说问题问得是汉字是如何产生,但本人觉得其实探讨一下为什么同为最早由象形方式诞生的各种原始文字而演变发展到了今天,仅仅只有中国汉字成为最有特点的文字记录系统更加有些意思。

因为根据考古遗址文物的发掘推断,各个古文明文字几乎都是从象形方式而起源的,比如埃及文字,两河流域巴比伦文字等,虽然各不相同,但象形造字的规律是普遍的。而且基本上类似中国汉字那样同时具备形状和含义这样的文字元素也都是类似的。然而当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一直延续发展到了今天,除了中国汉字以外,几乎所有其他国家的文字几乎都变成了仅仅表示读音的符号,而没有了原本表示意义与形状的拼音类型文字,可以说几乎是唯独中国汉字仍然有着延续了几千年下来的一套形义结构的文字系统。

即使是看起来好像类似中国汉字的日本文字,韩国文字,其实从本质上也有着不同,比如韩国文字基本上就是看起来好像方块字结构的拼音而已,而日本字是通过平假名片假名这样的表音符号构筑的文字系统,其中的汉字只是为了方便写和记录而作为的辅助文字而已,其本质还是标注声音为主要方式的记录体系。

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一般来说,将以记录读音为主要手段的文字体系称之为音标文字,也可以称为拼音文字。而将记录实际意义为主体的文字作为形意文字。可以说绝大部分国家或者说文明体系最后都采用了音标文字作为流传至今的文字系统,而基本上唯独中国汉字用的是形状+意义的文字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汉字。

这种独特的现象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现象比单纯问汉字怎么产生更有意思,因为比起绝大多数都最终消亡的其他类似中国汉字那种文字,只有中国汉字自成体系沿用到了今天,这个问题更值得思考研究一下。

先多说一下,一切文字最初的起源来源于象形文字,这点基本是可以无可争议的。哪怕是现在最典型的音标字母文字英语,其中依然能够找到最初象形造字的蛛丝马迹。

例如,英语里面的eye 单词是眼睛的意思。然而这个单词如果说纯粹用音标去表示,发音是和实际ai 的发音是有区别的。其实这个单词就是象形方式的单词。因为可以看出,它很像两只眼睛当中有个鼻子的造型。

如果说eye只是巧合或者说是牵强附会,那么英语里表示斧头的单词axe 呢?不妨看一下这个单词,在手写体的时候呈现一个很奇妙的对称。实际上这就是一对斧柄交叉摆放的斧头的形象。

因为无论是表示眼睛,还是表示斧头,这些在人类早期都是非常日常并且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些文字,就还保留了原始象形文字的痕迹。虽然英文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和最早的象形文字没有关系了。但依然还有极少数的痕迹。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语言最后都采用了拼音方式的文字记录而摒弃了图案符号为基础的形意文字呢?实际上这个原因很多复杂,但拼音文字的一些特有的传播优点,是造就现在极大多数文字都采用这样体系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好学好记方便传播。

中国人会觉得外语学起来很难,但无论哪个外国人都会说再难学的语言文字都比不上中文。实际上这是因为中国人从小的语言思维逻辑已经和别的国家语言完全不一样导致了。

音标文字就是标注读音的文字。每个字母就是标注特定读音的符号。不同的字母组合就代表了不同的读音。而读音直接就对应了语言内容。这个就和语言是非常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会说就会拼读,会拼自然就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另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文字自然就很容易拼出读音,有了读音自然就可以作为语言说给其他人。这就是拼音方式的音标文字最大的方便之处。

因为人永远是先学会说话再学会写字的。在古时代,只会说话不会写字的人要占更大的部分。而同样是写字,只要记住几十个字母,并且可以记住对应的读音,就能够书写成为文字的文字体系,无疑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语言最终都采用这种字母文字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象形产生的原始文字有着不可规避的局限性,那就是更多的含义是没有办法用图或者符号的方式画出来的。如果说专门为了某个意义特别生造一个指定符号代表出来,最终必然导致符号雍积,到最后谁也没有办法完全记忆那么多的符号图案。所以,虽然说看到什么东西就画出来什么,这样的原始象形方式产生文字是很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随着要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概念无法画出来,(就比如概念这个“概念”)这个时候,象形文字就没有办法满足语言的需要了。

所以中国的汉字很快就又发展延伸了另外的造字方法,比如会意字,再就是形声字。最多的汉字其实是形声字。这一点其实也符合前面说的,标注声音的记录文字方式是最简单,并且最容易传播学习的文字方式,只不过我们的汉字用了另外一种折中手段罢了。

会意字在汉字中也不占多数,但常用字还是不少的。就比如打人的“打”字。实际上用甲骨文或者篆体看来,就是一只手拿着个东西抡过去的样子。一看这个架势,也就知道是要打人了,所以就会意成了打字。会意的汉字发展延伸了象形字。然而依然还是无法满足全部的记录需求。因此很快就产生了新的形声方式记录的文字。从此,象形,会意,形声就成了中国汉字的三大基本规律,并且至今沿用下来。

然而问题说回来,为什么只有中国汉字就这样保留下来了呢?

其实主要原因有其中两点。第一是历史原因。第二就是中国语言本身原因。

历史原因其实比较好理解。因为中国自商周以来,中国人始终处在一个相对集中并且稳定的大环境之下。纵然有战乱和异域入侵,但始终没能动摇文化的根基。再加上以前统一下来的“书同文,车同轨”让中国汉字形成了一个统一体系。即便是不同地方方言口音不同。但写下来的汉字都是一样的。而且也正因为汉字表意不表音的特点,让不同的口音却有了书面交流的可能。这点恰恰是字母结构的拼音文字根本无法做到的特点。

相比和中国面积差不多大的欧洲大陆,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原本统一发源的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以及拉丁语言,包括北欧维京语言,结果现在分化出来几十种不同的语言语种,无论读音还是书写都各不相同。但在欧亚大陆的另一头,就是延续了几千年基本一脉相承下来的中国汉字以及对应的汉字。

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中国语言自身独特的原因,具体说来其实是文字对语言的反向影响的原因。

这个具体原因是很多的,这里只说一些最重点的地方。首先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汉字,除了近现代学术上新造的文字,例如小岳岳说的“千瓦”等等,无一例外是有着唯一元音主体结构的单音节文字。也就是中国所谓的声韵结构。一个字只可能有一个韵。实际上在语言发音上面就是唯一元音音节的意思。如果说需要两个元音音节的语言单位,那么就需要用两个汉字变法,如果三个元音,就要用三个汉字,以此类推。

然而其他语言比如英语,同一个单词是可以存在多元音的。就比如英语电视机,television,如果要用汉字记录这个发音,就必须要用好几个汉字。比如“台丽维申”这样的记录。

实际上,正是因为为了便于文字上面的记录,我们中国的汉语发音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化。从上古,中古,到近古一直到现在,中国话的读音也越来越音节分明的演变的。而且为了弥补音节这样的颗粒化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含义不清,而特色的出现了平仄等音调的变化。同样的发音变化了不同的音调都会变得成为不同的汉字,从而有不同的含义。这也同样是中国语言所特有的。很多老外学中国话就是因为没有音调的变化而闹笑话,因为他们的语言中几乎没有音调变化而影响语言含义本身。

正是因为这样汉字对语言声音的影响,才使得中国语言在往后不断扩张更新词汇的时候,遵循了形声意结合的原则。使得中国话言简意赅表述准确的特点。

也许有质疑的认为这样说不通,比如英语一个单词写出来的,汉字却用好几个字,这不是更麻烦了吗?

实际上可以再拿英语和汉语对比看一下。英语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分别是television,computer,fridge 这三个单词词几乎看不出任何内在关联。但如果是用中国汉字命名的原则去看,同样有通电。一个是可以看(视)的机器,一个是可以思考运算的(脑)另一个是通电的冰冷的箱子

然而最关键的在于无论是电,机,脑,冰,箱,等等这些汉字所代表的含义一目了然。只要专门从新组合一下就足以表达一个新产生的东西的概念和意义。

最简单的假设,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同样从来没有见到并且知道,有个叫做电冰箱的东西的话,当他分别听到中文的电冰箱和英文的fridge的时候,相信中国人多多少少会有点概念,可能是个用电的冷的东西,而外国人肯定是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东西的。

而以拼音方式作为核心的英语,每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就必须重新造一个单词去对应。而往往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语言只要从原有的汉字基础上挑出对应的汉字从新组合就可以表达了。

事实上中国汉字全部据说有几万个,真正常用的是五六千字,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但常用单词也需要五六千左右的记忆量,然而更可怕的是,整个现在英语的单词量差不多到了二十多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随着现在科技等发展而不得不增加的专业专有名词。可以说即使是一个普通英国人,在看一本专业的英文学术文章的时候,是几乎连阅读下去都无法进行的,因为太多的词完全不认识。而如果是个中国人,情况会好很多。因为大部分至少汉字还起码认得。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说一个关于我们的汉字的意义。汉字的产生其实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只有我们中国延续了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字起源,并且发展拓展了文字系统,使得中国文字语言体系成为世界上最独特的语言文字之一,并且有深远的优点和意义,这才是我们这些中国人最值得欣慰和自豪的。


剑客浪心2020


知道的不多,不说还憋屈,纯属爱好,非专业!

先说为啥对汉字感兴趣呢?

因为汉字记录了中华文明,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历史,中华文明靠啥传授传承?几千年前古人用汉字汉语记录的东西,现代人依然能看懂意思,这个就比较神奇了!举个例子,莎士比亚,大文豪,假如让他复活一天,给他一张今天的英文报纸,他可能看不懂,为啥?因为英文的词组一直跟随新事物的出现,用新的字母组合产生新的单词!莎翁逝去一百多年,这期间产生的新词他真不认识,这个例子说明汉字稳定,上千年字不变,意不变,现在的小学生都能读懂千年前的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汉字可以笑傲世界的先进性!所以让人感兴趣!

说的有点远哈,不许笑!非专业就这样!哈哈!

说正事啦!严肃点!

汉字咋形成的?肯定不是某个人系统的把所有字都发明了,然后传授于人,美其名曰汉字!

首先是字咋发明的?由于我记性不好还不咋看书,好像最早的叫甲骨文,大块骨头啃不动,就往上刻东西,记录事情记录日常,刻字那位先人,也没个笔名,要不然就有机会成为现代作家和雕刻大师的鼻祖!开玩笑的!说到大师想起郭沫若老先生!据说他认识的甲骨文最多!了不起!甲骨文后来从写在动物骨甲后,又发展写在竹片,动物皮革,布,纸,文字也就这样流传着!

其次,字最早的统一标准化,最早两河流域的文明之火不断燃烧,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文化,从各个部落并存,到各个小国并存,这时文字也发展了,但是出现了差距,举个例子,比如太阳,有的用一个圆点表示,有的用一个圆圈表示,都对哈,象形文字,但是只有自己的部落或小国能看懂,这时就要说到一个著名的时代,秦汉帝国!中华文明里伟大的帝国,同罗马帝国并称人类发展史中最辉煌的帝国!一东一西!为啥提这个?因为始皇帝,秦始皇!我个人认为他不属于地球文明!太先进了!但我没有证据!呵呵!他称帝后,发到各个战败国的通知啦,告示啦,圣旨啦,别人看不懂,于是他统一了钱币度量衡时也统一文字!接上个例子,秦始皇说各地注意啦,以后太阳就用一个圆圈中间加个点表示!不许用一个圆点或一个圆圈表示啦!可能日字就这么来滴!哈哈!秦始皇可能都没想到,为了控制他的帝国而统一文字这个举动竟然对中华文明和汉字形成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传播又想起个事,前面提到小学生看懂古人文字,那就得提下汉语拼音,周有光,原名周耀平,这个江苏人主导发明的汉语拼音,这个人值得记住!

秦汉之后的唐诗宋词元曲更是将汉字的意,境,发挥得后无来者!

最后,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说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我的意思就是汉字从甲骨文开始,慢慢演变,经秦始皇统一,再由唐诗宋词元曲发扬光大!后人不断得继承和学习而成!

献丑了!有曲解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