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大学在北京读书,待了四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寒假,总是迫不及待地回老家。身边的大学同学基本是外地人,偶尔有两位老北京,却不是很熟,所以从来没有机会去看看北京人过年时候的饭桌是什么样儿。吃过不少北京的特色,全聚德、烤肉季、东来顺,逛过几条北京的老街,簋街、牛街、鼓楼大街,街上售卖的零食点心已经快被麻辣小龙虾和火锅占领,关于北京人过年的饮食文化,也只能从故纸堆里了解了。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簋街

唐鲁孙先生是正宗老北京人,他说春节期间,家家都是“酒食馈岁,蒸鸡捭豚,膏腴盈前”,十几个字,把春节餐桌的热闹和丰盛都概括了。他们家的食物有哪些呢?光点心就有好几种:枣糕、萝卜糕、干菠菜包子、茶叶蛋;下酒菜有炒咸什、酥鱼、松花炒肉丁、烧素鸡、山鸡炒酱瓜等等——唐鲁孙说,虽然不是金齑玉鲙,但是相对饮啖,也可以宾主尽欢!

唐鲁孙出身大户人家,先祖宦游南北,他们家的菜品,早已食兼南北、味具东西,只不过茶叶蛋和什锦菜等典型的南方小菜放在过年的北方餐桌上,不免有点儿怪怪的。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萝卜糕

北京人吃主食离不开饺子。除夕守岁,上供接神,据说这个时候诸神下界考察人家的善恶,老百姓家里上供的饺子都是素馅的,表示不随便屠杀生灵,一心向善。其实北京人最爱的饺子都是荤素搭配的。

一是猪肉茴香馅。茴香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让喜爱野菜的南方人也接受无能,但北京人乃至北方人独爱这一味香。猪肉馅剁了之后用茴香充分搅拌,不仅去腥,而且提味,最后撒五香粉,吃起来肥美香腴。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猪肉茴香饺子

二是羊肉馅。常见的是羊肉白菜、羊肉大葱,具有老北京特色的是羊肉黄瓜馅。羊肉选择腰窝那一块儿,有肥有瘦,筋头巴脑十足,吃起来特别筋道。把黄瓜擦成丝,撒葱末、姜末、海米等搅拌在一起,鲜嫩的羊肉浸润了黄瓜的汁液,有一种独特的鲜香。

正宗的老北京待客菜品,还得是清真菜。北京作家肖复兴考据过北京的清真小食,爆肚冯、羊头马、年糕杨、馅饼周、奶酪魏、豆腐脑白……几乎全是回民的品牌。建国初期,北京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大栅栏里的门框胡同,很多是来自牛街的回民。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老字号“爆肚冯”

清真多吃牛羊肉,北京人自然把牛羊肉的烹制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譬如一道冷盘酱牛肉,选上好的牛腱子,其中要数前腿腱子为佳,前腿有劲,里面都是筋肉相连。酱牛肉关键在于调料的配制,丁香、草果、冰片、砂仁、甘草等,不一而足,加上多年来对火候的掌握,才能卤一锅地道的酱牛肉。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酱牛肉关键在于调味料

麻豆腐是一道小菜,北京人的饭桌上独有。麻豆腐让人想起另一样老北京的小吃——豆汁儿,将绿豆的豆渣放进温水里泻开,在另一只锅里用黄酱煸炒葱姜蒜,还要撒一些羊肉末同炒。酱炒熟之后,放豆渣进去,用小火慢慢“咕嘟”,手执勺子不停地翻炒搅拌,不仅去除了豆渣的腥气,在小火的炖煮中,麻豆腐出锅后才会异常地香。舀一勺麻豆腐,拌一口白米饭,家常实在,是老北京的味道。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麻豆腐让人想起豆汁儿

吃多了大鱼大肉,少不了来几样开胃的小菜。老北京年夜饭有个讲究“四四见底”,宴席中的“四凉”里就有两样有名的小菜:芥末墩儿和豆儿酱。虽然是小菜,做起来却不简单。

制作芥末墩儿,选青口大白菜,取其中段,切成一寸厚、一寸粗的圆墩儿,用马莲草捆紧实后,开水汆烫,不能过于熟。趁热将“圆墩儿”一层一层地涂抹上芥末和白糖,依次码放进坛子里,盖子封严实,再用小棉被裹住坛缸。过个两三天,取带有辣味的芥末墩儿,浇上醋和香油,咬上一口,香脆酸甜,开窍通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解腻小菜。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芥末墩儿

豆儿酱类似南方的肉皮冻,里面藏着胡萝卜丁儿、豆腐干丁儿、水疙瘩丁儿和肉皮丁儿,吃的时候切成小方块,口感清凉爽滑,抿上一口二锅头,甚至比大鱼大肉适合下酒。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豆儿酱类似肉皮冻

饮食与过年一样,都是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最佳体现,鞭炮声声除旧岁,阖家团圆之际,莫过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记得老北京美食家赵珩每年都会亲自下厨,宴请文化界艺术界的老友团聚。有一年的春联,赵珩写的是:窗下狸奴依暖塌,盘中肴馔有余甘。


北京人过年都吃些什么?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的菜都不太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