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纳粹德国和南美是什么关系?

李秋橙


  前些年爆出一则本应震惊世界的奇闻,令人更加奇怪的是这则奇闻竟然丝毫没有引发世界的关注,个中原因恐怕远非荒诞不经而不屑一顾所能解释………,在阿根廷萨尔塔市,一位据说已经128岁的老人赫尔曼,最近向外宣布:他实际上就是纳粹魔头阿道夫·希特勒!在过去70年内一直在东躲西藏。阿根廷警方也确实在其住所发现迄今阿根廷发现的最大纳粹物品仓库。

  

  【仔细看。酷似否?如果是真的,该是对人类社会的能力和信心怎样天大的讽刺和打击?】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这则石破天惊的新闻竟然没有引发多少反应,的确这则奇闻看似太荒诞了,人们有理由嗤之以鼻。可是,这世界什么时候缺乏好奇而多事的闲人和媒体呢?哪些整天挖空心思哪怕吃屎也想成为“网红”的闲人呢?那么多平时以刊载各种有关希特勒还活着离奇传闻的小报呢?为什么面对这样酷似希魔的老头,为什么竟然也毫无反应呢??为什么谁也不想对这个进行最简单的验证呢?不值吗?很难吗?抽一滴血查查DNA,分分钟就会真相大白,为什么不做呢?不是不值,也许人们真的已经被震惊了,而且是震惊程度的最高境地---已经不敢面对真相,不敢让真相大白天下,想躲避权当没听见,都已经变成叶公好龙。

  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个新闻的感觉和我一样,第一感觉是太荒诞;马上第二感觉就是还是有相当可能性(战后几十年一直有希特勒还活着的传闻、况且老头子长得非常酷似);第三个感觉就要人命了:天哪,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太讽刺!太打脸!太具有杀伤力和颠覆性了!足以颠覆人类的自信心。

  其实并不是希特勒活着他还具有多大危险,即便他还活着也无非老年痴呆一个,行尸走肉一具。无论肉身如何,希特勒这个“历史人物”都早已在1945年死去了。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希特勒还活着这个事实是对全人类莫大的讽刺和打击,“我们竟然可以让希特勒这样的历史性全球性的恶魔安然活到128岁”,这样的事都允许发生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道义呢?责任呢?职守呢?能力呢?战后70年多少国家多少政府多少人士兢兢业业所做的一切的价值呢?人类的自信呢?这样天大的讽刺哪个政府尤其战后新秩序所造就的“五大常任理事国”都无法承受的,哪个有理性的人也会对人类的信心与能力打上问号。

  人类社会承受不了这样的讽刺和愚弄,只好把它当做愚人节玩笑飞快忘掉。所以,吃屎的直播大有人看,这则消息恐怕很快就会被人埋葬,跟无聊荒诞与否无关。

  

  【藏匿于阿根廷最著名的纳粹分子艾希曼,正是他的被捕才将阿根廷推上风头浪尖】

  

  【阿根廷德国裔纳粹党徒大会,这样的群众基础,不难理解阿根廷战后成为纳粹天堂】

  

  【阿根廷的纳粹党徒】

  

  一同感慨之后,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南美洲会有那么多纳粹余孽存在,据有关材料揭露,从1945年起至50年代初,业已查明的就有150名纳粹分子潜入阿根廷,如我们熟知的如艾希曼、库茨奇曼、斯奇瓦伯格、门格尔,马丁·波尔曼等,他们被挖出后都受到惩罚,但更多的还是改名换姓、藏得很深的纳粹分子,他们有些已经“寿终正寝”,不少仍然逍遥法外。阿根廷对此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受到世界广泛抨击。1998年5月,在阿根廷隐居了50余年的纳粹战犯丁科·沙基奇夫妇落入法网,阿根廷司法部门才成立了一个专门侦查纳粹战犯和新纳粹集团的机构,誓要彻底清洗掉阿根廷被称为“纳粹战犯的天堂”这一不光彩的历史。

  

  【与纳粹德国友谊深厚的阿根廷军事独裁者贝隆将军】

  

  【阿根廷沿海发现的用来偷渡纳粹分子的潜水艇残骸,成为阿根廷与纳粹罪恶勾当的最有力证据】

  

  众所周知阿根廷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且有别于中美洲或者巴西那样混血人种占很大比例的国家,阿根廷95%是白人移民。具有反犹太的历史传统。1930年代末阿根廷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具有德国和意大利血统, 其中德裔约 25万。他们对德国仍然怀有强烈的休戚与共的感情, 再加上纳粹蛊惑人心的大量宣传“大德意志”思想, 建立各种组织, 发展纳粹党徒,努力将其培养成纳粹在南美洲的“第五纵队”。1930年代末, 阿根廷就有 102个纳粹组织, 40000名纳粹党徒。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阿根廷民族主义思想迅速扩散,和纳粹思想非常合拍。所以在阿根廷知识分子和军官中有很强的纳粹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寡头的民族主义倾向。他们认为纳粹德国可以成为反对英美帝国主义的盟友。1943年,阿根廷部分青年军官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毫不掩饰对纳粹德国的认同,其宣言中赫然写着:“希特勒的奋斗是我们和平和战争时的指路明灯。”

  

  【南美洲战后充斥着贝隆、皮诺切特这样的佛朗哥式的亲纳粹独裁者,对纳粹自然惺惺相惜】

  

  【南美洲另一个与纳粹百般暧昧的国家智利,军队豪不掩饰鲜明的纳粹色彩】

  

  许多读者熟悉阿根廷是因为一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此曲的演唱者就是阿根廷军事独裁者贝隆将军的夫人,而历史真实往往扼杀人们的美好印象,阿根廷的亲纳粹倾向与贝隆夫妇不无关系。贝隆自青年时代就崇拜世界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拿破仑等黩武主义者,对墨索里尼、希特勒新一代的极权主义者自然十分钦佩。

  

  【男兵军服采用纳粹德国,女兵军服则是日军特征,智利简直是逆天了】

  

  1939年贝隆担任驻意大利使馆武官,又去过德国、西班牙。他在与意大利纳粹德国以及弗朗哥政权的合作中建立了浓厚“友谊”。因此当拉美国家均对轴心国断交与宣战时,只有阿仍与轴心国保持外交关系,直到二战结束前不久,贝隆为不至于遭受盟军清算才不得不对德意宣战,暗中仍藕断丝连,同情纳粹余党,接纳甚至暗中帮助逃亡纳粹党徒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这些潜逃的纳粹分子,当中不乏科学家和大财阀。贝隆也想借此机会发展阿根廷的经济军事和科技水平。50年代阿根廷试图研发的一系列武器都有德国科学家参与,从喷气式战斗机甚至原子弹都有计划。其实不仅是阿根廷, 当时智利亦接收了不少纳粹份子,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巴西和巴拉圭等国家。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战争史


这个问题我来做准确回答!

南美洲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南美洲国家的欧洲移民也大都来自西班牙半岛,同时南美洲国家也视西班牙与葡萄牙为亲密“宗主国”。例如在二战时期中国,为了保全澳门葡萄牙政府照会巴西政府让其出面,巴西政府以“赶走日裔”威胁迫使日本不敢进攻葡萄牙治下的澳门。



二战爆发前,德国帮助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权上台。虽然葡萄牙是中立,但是西班牙与德国保持有“准”同盟关系。二战爆发前德国商船一直在美洲国家进行非常友好贸易活动。二战爆发后,西班牙在战争中表现并不太积极,除了在苏德战争象征性派遣几个“蓝色师”作战外,基本就是准同盟与贸易关系,而且也没有主动同美英宣战!



二战德国战败,西班牙与美洲成为了逃亡首选目标。在加上美洲的很多国家一直都是“反美”的,并没有法律上的引渡协议,尤其是墨西哥在1846年的战争中被美国占领了一半以上国土,至今耿耿于怀。在加上宗主国与德国亲密的关系,对德国的战败甚至同情,认为他们也是“反美斗士”。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逃亡南美洲就成为了很多纳粹军官的首选了,同样也是白人统治地方,还反美,又不用担心被引渡审判。其中最著名的逃亡事件便是纳粹最有名的集中营死亡医生“门格勒”还逃过了以色列追捕,自然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