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誰的級別和醫術高些?

巴蜀mlh


就這個問題順便介紹一下醫院一般醫生(以本科畢業為例)的職稱晉升路線:

1 本科畢業,臨床工作滿一年,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考試,通過以後,可以獲得初級職稱。也就是“醫師”。這個階段的醫生臨床經驗不多,主要在住院部從事一些診療工作,可能需要上級醫師指導,一般不坐門診。

2 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可獲得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資格,考試通過後可獲得“主治醫師”職稱。這個階段的醫生可以獨立完成本專業範圍內的大多數診療工作,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能力。看一般疾病找主治醫生已經很靠譜了。

3 從事主治醫師工作5年以上,可獲得報考副主任醫師的資格。除了需要通過各種考試以外,還需要通過專家評審,評審的主要參考依據是論文、專著、科研課題等等。處於這個階段的醫生,已經具備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從年齡上來講,精力也充沛,正是事業的黃金時期。副主任醫師可以說已經是專家級別了。

4 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5年以上,通過考試以後,可參評主任醫師。但是評審的條件更為苛刻,主要是從論文等科研角度。由於每年的通過人數有限,所以在公立醫院晉升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可能會非常艱難,存在著論資排輩的現象。

結論:

所以主任醫師顯然比副主任醫師級別要高。但是醫術水平則不一定。一位醫生如果很會看病,手術也做得漂亮,但是就是不會搞科研、寫論文,很可能職稱就難以晉升。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主任醫師,由於精力、體力都下降,做手術可能反而不如一些副主任醫師漂亮。


鄭醫生百嗑


春雨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之類的是技術職稱,下面還有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考取醫師資格證並註冊成為醫師滿4年,可以通過考試考取主治,獲得主治職稱滿5年,有晉升副主任醫師的資格,這個過程沒有考試,是要職稱更高的醫生評審,一般是通過論文、課題等,副主任醫師滿5年後有晉升主任醫師的資格,這個過程更加艱難,審核也更加嚴格。而且公立醫院裡主要靠論資排輩,有資格晉升不代表一定能晉升。

對於普通患者來說,他們對醫生的區別是通過掛號費區別的,職稱越高,掛號費越高,也就覺得主任醫師是最厲害的,但其實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的技術水平上差別並不大,在學術上主任醫師會更厲害,一個醫生學醫多年,又一步步晉級職稱,到副主任醫師時臨床經驗已經非常豐富了,而且副主任醫師的號會更好掛,所以性價比更高。

如果是普通疾病,像一般的炎症、感冒發燒、肚子疼,掛主治醫師的號就可以了,主治醫師雖然不擅長疑難雜症,但普通疾病的診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對於一些需要手術操作類的,主治醫生也很擅長,畢竟年輕,體力上會更好。

希望春雨醫生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關注頭條號【春雨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喲。


春雨醫生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從級別來看,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都屬於高級職稱,但是主任醫師的級別要高於副主任醫師。

醫生的晉升之路

醫生是一個等級最為嚴格的職業,從醫學院剛畢業的醫生,參加工作後,職稱為住院醫師,是最低級的,經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之後,滿足一定的條件,就可以晉升為主治醫師,主治醫師屬於中級職稱。

主治醫師一般經過5年左右的歷練,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再經過5年左右的學習和鍛鍊,可以晉升為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是最高級別的醫師,再往後就不需要晉升了。

需要指出的是,每個醫院的晉升條件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在協和醫院晉升為主任醫師,肯定比一個不知名的小醫院要求要高的多。

醫生的醫術與職稱不能完全劃等號

在一般老百姓的眼裡,肯定是職稱越高,醫術越好。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來看,如果是在同一個醫院,可能主任醫師的水平高於副主任醫師。但如果是不同的醫院,這樣比較就不太合理了,一般來說大醫院的醫生水平,肯定是高於小醫院的,所以協和醫院的一個副主任醫師,可能比普通醫院的主任醫師水平還要強。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要選擇去大醫院看病。

當然,萬事都有意外,有時候職稱高,可能只是代表資歷高,並不一定醫術水平較高,可能有的主任醫師的醫學知識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平,因為醫學知識是日新月異的,醫生也需要與時俱進。


普外科曾醫生


第一部分是,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誰的級別高?這個問題可以明確回答。在我國的現有職稱體系下,主任醫師的級別要高於副主任醫師。一般醫生的進階之路是這樣的,醫學院畢業後的醫學生,如果能找到工作去醫院當醫生,進入醫院後首先是住院醫師,3年規範化培訓之後,逐漸可以晉升為主治醫師,主治醫師逐漸發展,大約5年之後可以謹慎副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任職之後5年可以晉升為主任醫師。到了主任醫師,職稱晉升之路這就算是到頭了。但是,這一路走來晉升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於每個醫生並不容易,尤其是在那些特別好的大醫院,更是難上加難。

第二部分是,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誰的醫術高?醫術這個東西實在難以判斷,這麼說吧,你說一個協和醫院的副主任醫師和一個地市級醫院的主任醫師誰的醫術高?我想誰也不能給出一個固定的答案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協和醫院這種全國知名醫院裡晉升的難度,是地市級醫院晉升難以比擬的。說白了,就是在地方上晉升容易些,而在大型國家級三甲醫院晉升真的很難。所以,就導致了老百姓就是去協和醫院看副主任醫師的號,也不在老家醫院找主任醫師的現狀。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希望給您說清楚了。


張之瀛大夫


在職稱上主任醫師高於副主任醫師,一般來說兩者之間有5年的時間差別。

在技術上就不一定了,因為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一個醫療行為由兩部分組成,診斷+治療,沒有準確的診斷就談不上合理的治療(在目前醫學可治範圍內),診斷靠的是檢查手段和醫生的經驗,在同等檢測條件下醫生經驗越豐富診斷的水平就越高,主任醫師的閱歷高於副主任醫師在診斷方面佔有優勢。治療的情況比較複雜,醫院中有內外科之分治療方法區別較大。內科側重的是藥物治療外科側重的是手術治療,內科疾病的治療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於藥物的研發,藥就在那擺著張大夫能用李大夫也能用,內科醫生的治療水平主要表現在診斷和對藥物的選擇。不要小看對藥物的選擇,它就像居家炒菜用的油鹽醬醋一樣家家都有但做出來的菜味卻不同,總結起來內科醫生的水平就是診斷和用藥。外科醫生偏重的是手術治療手術取決於操作技能,操作技能與學歷和經驗無關,許多人沒有什麼理論知識但卻有很強的操作技能,做的東西又快又好就是常說的能工巧匠,外科手術的技術水平就在這裡。因此如果是需要手術治療的疾病建議你找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外科醫生,若是內科疾病就選經驗豐富的內科老醫生。


生聲不息


首先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都屬於高級技術職稱,其中主任醫師的級別高。醫生的技術職稱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越往後技術職稱越高。但技術職稱的評定因素較多,如論文、課題、臨床能力、英語等,技術職稱和醫術並不一定完全劃等號,近期也有不少廢除職稱評定的呼聲。

首先,不同的區域的技術職稱沒有可比性。比如一個縣級醫院心內科的主任醫師可能冠脈造影、支架甚至起搏器也不會做,而一個北京協和醫院的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很可能已經是冠脈介入的頂級高手。其次,即使同一個醫院同一個科室的技術職稱和醫術也不一定畫等號。醫學是個實踐性學科,也是個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學科。如果一個科室的主任醫師,逐漸脫離臨床,專注研究和講課,醫術會停滯不前甚至退步。而一個三、四十歲的副主任醫生,絕對是臨床上的主力軍,接受新技術、新理論的能力也比較強,他們的醫術是不斷進步的,甚至在一些領域會超越本科室的主任醫師。

所以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只是一個技術職稱,而醫術還是要看個人。


醫患家


這個問題沒法聯繫起來回答。職稱級別這個很好確定,主任醫師一定高於副主任醫師。這個晉升路程有點像升級打怪:

1,先在醫院修煉一年,把基礎打牢,然後來到第一個關口,碰到你從醫路途中第一個小BOSS執業醫師考試,別小瞧它,好多學生就是大意第一次沒通過,你又的痛苦一年。好了,當你通過醫師考試你就成功晉級成為一名執業醫師了。

2,接著等你就是三年規範化培訓,這就需要你每個科室輪轉,順利的通過科室考核,醫院考核,等你三年後通過省裡組織的醫師規範化培訓考試,那麼又順利的通過一關。現在的你應該基礎知識紮實,技術熟練,科裡的主力工作人員。醫師工作四年後你就可以迎來第二個挑戰了,主治醫師考試。不過考試容易通過,但是聘用難,越是大醫院越難,你的論文,科研,工齡,學歷,獲獎情況等等,綜合評判才能晉升。

3,當上主治醫師就暫時沒有別的事情了,此時已經是成熟的中流砥柱,靜下心來搞一下科研,或者改進診療技術等等,過了5年後,你就可以評審副主任醫師了,同樣考試容易通過但是聘用難。我認識一個省三甲醫院的老師,主治醫師幹了十多年了,他說退休前沒希望了。

4,同樣副主任醫師工作5年後考主任醫師,這個基本沒希望了普通人,我老師都76了,返聘回來好多年還是副主任醫師。

那麼主任醫師就一定比副主任醫師技術好嗎?不一定,就像我的老師一樣,院裡幾個主任醫師那都是他帶出來的徒弟,但是看人家不喜歡搞論文,科研啥的,對職稱也不上心,就喜歡給人看病。你能說他的技術比他們差嗎?有些人擅長搞學術,但是治病,手術能力不一定強。還有就是有些主任年紀大了,精力和體力都跟不上了,他們做手術看病不見得比年富力強的副主任醫師做的好。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我們經常去門診看病,看到坐診醫生門口的牌子,寫著XX主任醫師或者副主任醫師。想必大家都有疑惑,看哪個醫生更好呢?哪個醫術更高一點。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都是高級職稱,這個屬於專業技術職稱,主任醫師比副主任醫師高一級。但是論醫術,並不能絕對得用主任醫師或者副主任醫師來評價。

1對於這個醫學生,本科五年讀出來,經歷5個階段才能到達最高級的主任醫師,經歷10年以上的歷練。

本科畢業後,需要三年的規範化培訓,其中畢業一年後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取得執業醫師證後,才是當醫生的第一步。從那一刻起,自己在診療中所做的一切都要負起責任。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有上級醫生的指導。

本科畢業五年,可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如果通過了,在醫生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主治醫生基本熟悉掌握臨床工作的,能獨當一面,並且還承擔了一定的教學任務。

考取主治3-5年後可以考副主任醫師的職稱,副主任醫師除了掌握要日常工作的事務外,還要承擔科研、論文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主任醫師是醫生最高級的職稱,到了這一級,基本上都是指導下級工作,主要承擔科研工作,要有一定的論文和科研數。

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都屬於高級職稱。主任醫師比副主任醫師還要高一級。一個醫生的成長,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了,醫學是一門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學科,不斷工作中,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考試,更新自己的醫學儲備,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目前醫師職稱的評定是以工作年限、論文數目多少以及科研水平為標準的。比如就有規定要寫多少篇SCI才能過評審之類的。而這些評定標準與醫術高明無關。


比如說有位醫生醫術很高明,每天矜矜業業的在臨床的崗位工作著,每位他治過的患者都很感激他,但是他就是沒有花時間在寫論文和做科研上,那麼對不起,他就評不上副主任醫師或者主任醫師。

當然,有些情況下是主任醫師的醫術比副主任醫師的高。但是不能以職稱來看一個醫生的水平。


小影大夫


學醫到晉升到主任醫師,這是一個醫生的職業完整路線,中間經歷5年本科學習,一51年實習,考取醫師資格成為住院醫生,再過5年晉升主治醫師,再過3-5年晉升副主任醫師,在過2-3年晉升主任醫師,一路走來,非常順利都需要20年。

如果說技術職稱級別,自然是主任醫師高。

如果說行政級別,就不一定了,有些院長是副主任醫師,科主任反而是主任醫師。

大家最想了解的還是醫術高低。從副主任醫生晉升到主任醫師,需要的條件主要是科研,就是你拿到了國家級、省級還是市級的課題,發表了多少高級別雜誌的論文,而不是你做了多少臺高難度的手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興趣能力也有偏差,有人做科研寫論文是好手,晉升速度飛快,但同時把精力放在科研上、每天琢磨小白鼠的醫生自然比那種整體琢磨患者手術的醫生在治療患者的醫術上會有差別。

因此,不要被職稱迷惑了雙眼,醫術高低從職稱上不容易分辨。有不少醫院還有一些“千年主治醫生”,反而是外科的第一把刀呢。


答主:急診夜鷹,為你說急救的急診醫生,歡迎關注。


急診夜鷹


一、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和技術職稱,並不是醫術的絕對評價

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是醫生必須要晉升的兩個職稱,和學校裡的教授和副教授一樣,都是學術職稱,但兩者並不能絕對的代替醫生水平的評價。比如一位醫生如果水平不錯,看病很好,而且手術也做得漂亮,但其如果不會寫論文,不會搞科研,就很有可能連副主任醫師都晉升不來,因為職稱的晉升,是和很多因素有關係的。比如科研、論文以及年限、人脈等等。相反,一個醫生水平即便不行,但人家有學歷,有論文,有科研,也能很快的晉升為主任醫師。所以,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不是醫生水平的決定評價。

在級別上,主任醫師要高於副主任醫師,因為從事主治醫師工作5年以上,才可獲得報考副主任醫師的資格。而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5年以上,通過考試以後,才有可能參評主任醫師。所以,不晉升副主任醫師,肯定晉升不來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就是副主任醫師的未來,副主任醫師就是主任醫師的過去。

三、行政級別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無關

行政級別則是另外一個評定方法,你是副主任醫師職稱,但你可能是科室的行政主任,而你是主任醫師,也不一定是科室的行政主任。行政主任則是行政級別,是一個科室的負責人。所以,行政級別的主任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無關了。但同等條件下,職稱越高,越容易當科室的行政領導。

四、職稱也好,職位也好,看病和這些評價都不一定有關係

職稱也好,職位也罷,看病和這些評價都不一定有關係,真正有關係的是自己的真才實學,主任和主任醫師不一定能看好你的病,但管你的醫生才最有希望能把你的病治好。


我囉嗦了一大圈,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