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极客数学帮列举的下面这两个同学的学习方法都有问题,而且很典型,快看看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个问题!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小远,初二年级,在新都四中上学。小远的成绩整体来说在班上算还不错,唯独数学成绩总是提不上去,他一直认为自己数学差与自己的练题数量和范围有关,于是这一个月来,他像初一年级时那样每天唰唰唰地练题。

可是,开学近一个月了,依旧是简单的题会做,稍微复杂的题还是半天做不出来。

某天,小远来到极客数学帮某校区参加入学测试,极客老师在与其接触中发现他的课本只有三三两两的笔记,而且小远还认为数学课本上的例题和概念定理都简单易懂,没有必要去多看,只需多去做不同的题就能提高成绩。

看来小远并没有意识到“吃透课本很重要”这个道理。你想想,一个连招式都没有搞透彻的士兵,却急于上战场冲锋陷阵,结局自然是大有可能变炮灰。

那是不是说,每天把数学课本抱着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呢?我们继续看看小丁的经历。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小丁,高二年级,在武侯高中上学。与小远不同的是,小丁在高一的时候认同“吃透课本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所以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吃透数学课本,他是怎么做的呢?

每天,小丁会把当天数学老师所讲课本的内容看好几遍,要求自己能够达到倒背如流的地步。包括每个定理的来龙去脉也要求自己搞清楚,书上的例题、练习题要做好几遍。

按理说小丁的数学成绩应该很不错,可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并不怎么样,充其量只能算中等。

这样看来,“吃透课本”难道不靠谱?

实际上,小丁并没有掌握好“吃透课本”的精髓。要想吃透课本,极客数学帮给大家一些诀窍,趁着开学才一个月,用起来正合适。

1、好好预习课本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预习是使用课本的最简单的方式,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大多数孩子能够在预习中了解到某个知识点的基础要点,但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能做得到,别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令老师可惜的是,有些孩子认为自己预习后就什么都懂了,于是在上课时就不认真听课了。

然而,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解新知识的基本情况,并找出自己的疑点,然后在课堂上解决。有良好学习目的的同学会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与自己理解的有什么不同,以及自己的理解与其他同学的理解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有的同学理解的不同?有的同学理解错了,错在哪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老师是怎么说的?能否发现新的问题等。

所以,极客数学帮警醒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预习就能掌握知识就不认真听课了,数学老师常常会在课堂上讲一些课本上没有展现的思路,一旦错过,多数同学就很难清楚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自然也发现不了问题出在哪里,等到做题不会做才知道犯难,于是,课下想要补起来就要花成倍的精力,同时只能眼巴巴看着别的同学在进度上甩开自己一大截。

2、加强课后练习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你基本上看不到数学考试直接考默写或补充公式的题,毕竟用公式定理去解决数学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对于不会做,或者做题慢,一可能是因为课本上的知识没真正弄懂,没有融会贯通;二可能是题目做的太少了手太生。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课上听懂的知识只是理解了,但并不一定真的掌握了。

要想深入掌握,有且只有也只能通过做题来获得,所以极客数学帮建议同学们在课后做一定数量的题目,题目做的多了,做题才有思路。

数学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概念和理论尽量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并且记住的东西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巩固和熟练应用。此外,看书和做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看书和做题时一定要多动脑子思考多问为什么。另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自己的解题效率越来越高。

3、吃透课本要注意技巧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极客数学帮要警醒大家的是,很多同学以为看书时都能明白,以为也懂了,但有没有发现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

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才能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

此外,要将练习、讲解笔记融入课本,毕竟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所以接下来的第4点也是很重要的。

4、多总结课本知识的特点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举个具体的例子:高一函数知识中,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函数。只要你认真总结,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函数,都必须掌握它们的表达式、图像形状、奇偶性、增减性和对称性,这就是它们的共同点。

所以,你可以将这些不同函数知识的表达式、图像形状等特点进行表格化分类,对比着进行理解和记忆,效果就不错。

所以,要多去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

5、总结框架,建立知识脉络

平时不注重这个方法,孩子的数学肯定差

我们知道,每本书都有它的目录,目录是整本书的大框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回忆每个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也有自己的小框架。

极客数学帮需要告诉你,这个技巧的妙处在于:多种知识框架合起来就是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利用这个脉络,就能有效地发现哪些知识是薄弱的,进而强化训练。

所以,吃透课本的时候就要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

都理解了吗?极客数学帮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赶紧去一试身手:先以1个单元,用大量的时间,做到上述提到的5个点,将上面涉及到的要求,做到极致,体验一下读透课本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变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