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样赏析唯美宋词《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英语摘抄


这首词目前有人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有人认为是宋人所作,关于作者尚未定论。在这里权且只赏此词本身。

就全词来说,这首词描绘了暮春萧然之景,抒发了词人闲步伤春、忧愁悲戚的落寞情怀,词境清凉淡雅,读来深觉幽婉隽永。全词如下: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漫漫长夜,词人在池边岸上信步闲庭,这时候清明刚过,夜风微凉,越发感到春天将尽,心头漫上一层愁绪来。“皋”是水边的地。“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不经意的几点细雨被风吹散,朦胧如梦的清淡月光在流动的云里自由来去,一切清寒而静谧,秀美而寂寞。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还未凋落的桃花等美艳的花儿一直在挽留春的脚步,奈何春天还是静静地流逝了。《诗经•召南》里有“何彼矣,华如桃李”之句,谓“桃李”之“华”。艳若桃李的美人边荡秋千边低声笑语,传入耳畔,令这春夜更增绝色。“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最后一句是全词的“词眼”,经过白描式手法的铺垫情景,一幅深约的月夜春色图缓缓展开在读者眼前,而这带着春逝的凄美的画面夹杂着词人怎样的心情呢?万千春心的千头万绪,无人能解、无处诉说!这世间并无安放自己心灵之所啊。这直抒胸臆的抢白,叫人心头一震,过目不忘。

清代文学家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提到:“‘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代词人宋祁代表作《玉楼春》中的名句,而“云破月来花弄影”更是有“张三影”之称的苏轼好友张先最绝妙的一句词,沈谦以这二句作比,可见他对这首《蝶恋花》的评价之高。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历史有妖气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长夜。亭皋,高于水边的平地或水边的亭子。闲信步,随意行走漫步。在今晚这个漫漫长夜,春天将逝,无心睡眠,便随意行走在有亭子的河边旁。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清明节刚刚过去,觉得春天也将很快消逝,就很伤心。前面将信步的原因,时间,地点,季节都交代的很清楚。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数点雨声,这是耳听,淡月云来去是眼见。耳听得下雨最后几声的雨滴,被一阵东风吹来便停止住了,好像事先就约好的一样。眼见得淡淡的月亮被流云遮住,更显得隐约朦胧。桃杏依稀香暗度,淡淡的月色朦朦胧胧,依稀可见的桃花发出的香气,在夜色中嗅到更觉清新迷人。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谁家的姑娘在深夜还在荡秋千,与情郎两相轻轻笑语。这就引出了词人的感叹,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在这良辰美景之夜,自己的恋人不在身边,相思之情由然而生,千头万绪理还乱。好像人间本就没有一个地方可排遣相思之愁的地方。

此词全篇写景细腻,情感真挚。在一个清明节刚刚过去的夜晚,词人伤逝春天,无心睡眠,便随意行走在河边的高地。他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使他顿生感慨,写下此词。此词写得层次分明。写词的原因,时间,地点,季节。听到的声音,看到的风景,由景而引发情,情景交融。到最后的情感爆发,全部写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此词还看到另一个版本,有少许不同,请看: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雨。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士心日月18


《蝶恋花.遙夜亭皋闲信步》是[宋]李冠所写。词文如下:


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想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的春暮全词是用家常话,景情交融,语言清丽婉约,悱恻感人。全词译文如下:夜间在亭台上优闲的踱着步子,欣赏着春夜的景色。不知道为什么清明刚刚过去,便已经感觉到春天要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片片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朦胧胧的光泽。

桃花杏花在暗黑的夜晚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般思念,可在这辽阔的天地里,竞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想思愁绪。
赏析: “遙夜",是指夜色未深,词人.“信步".上一个“闲",点燃了词人是入夜未眠,随意举步,似乎慢不经心的样子,按理说清明刚过,春光明媚,而词人却已感到“伤春暮"。看来词人“闲信步"並不是忧闲的赏景,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词的上片,最后两句,词人耳目所闻所見,刚刚听到几滴雨声,却被春风挡住,雨声也听不到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而月亮周围囤积有云层,而朦朦胧胧。月亮也失去了光泽。再一次体现了词人的郁闷心情。已过了桃花盛开的花期,但桃花的余香依稀可闻。人为阵阵清风,点点雨滴,朵朵云层,朦胧淡月和阵阵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心情仿佛好了许多。那“伤春暮"的凄凉心情暂时退下吧。

词的下片,遐想联翩,听到近处有美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听不清在说什么,但传来的喜笑声却让词人春意荡漾,愁思满怀,一股难忍的朦胧的心理活动.美女的嘻笑声对他来说是一种诱惑,使他想到了自已的意中人。结尾两句: 一寸想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道出了词人的“闲信步"的真实心情。充满了感伤,抑郁,愁绪满怀,复杂难解的心绪,今夜出来散步,词人很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想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竞无一处可以安排词人的愁绪。道不尽的无奈,说不明的伤痛,透露出词人浓浓的哀怨和对意中人的想思之苦。.

李冠的蝶恋花春暮是用家常话和白描手法写到词里的春夜月景,沉隐而.凄凉,清风雨滴,而引入荡秋千的美女的笑声,拟想自已的意中人不能相见的幽思孤寂的情状.。

词的最后两句,耐人寻味。一寸相思是引用了李商隐的无题四首,其二的结尾,“一寸想思一寸灰"。词人把一种不可捉模的,谁都可能会有的对意中人的那种想思之苦.,用清丽婉约,悱恻感人的语言.来自嘲自伤自怨的表达出来。对意中人的千般思念,在这天地悠悠中竞不能安排“我"与她的相思哀愁。

“一寸想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词的结尾让读者共呜,悲叹!词外意境悠远,让人回味!让人感叹!

谢阅读


健康快乐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蝶恋花

宋·李冠

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赏析】

这首小令抒写作者于春夜漫步时的所见所感,情思委婉有致,语言淡雅自然,读来颇富韵味。它不似一般小令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二者截然分开;而是以上片前半与下片后半抒情,上片后半与下片前半写景。其写景内容虽分属上下片,其实是贯通一气的;抒情内容虽然隔开,却辞断意连。


词之分片不过是格律的需要。全词中间部分之所以插入写景文字把抒情文字分隔,因为写景内蕴含的是闲适、轻松的感情,而直接抒发的则是“伤春”与愁思,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写出感情流动变化的层次。


词一开头就耐人寻味:“遥夜亭皋闲信步”。词人于漫漫长夜,为何不安然就寝,要来到这清幽的水边旷野漫步呢?“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两句直抒胸臆,似乎作了回答:时令才过清明,就感伤春光流逝,所以抓紧时间出来赏春,“秉烛夜游”了。开头三句为词第一层次,抒发伤春、惜春之情。


接下三句为第二层次,具体写一路信步,观赏春宵美景。词人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对春夜之景作立体的审美观照,亦暗示词人一时已忘记“伤春暮”之哀,沉浸在春夜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中。他出来时天正下雨,但忽然听到“数点雨声”被风“约住”即止住,“声”被“约住”用化无形为有形,生动有致,心绪亦随之开朗。于是,他看到天空出现一弯淡月,因为浮云来去流荡,被遮掩得朦胧神秘,他的思绪大概已转向月中嫦娥、玉兔了。再前行,则依稀嗅到前面传来的桃杏花的暗香,令人神清气爽。尽管开头说“伤春暮”,但他在此良宵分明全方位地感受到春的迷人、醉人。可见开头时所谓“伤春暮”乃不实之词,不过是虚晃一枪。他之所以感伤的真正秘密尚未道出。


当他一边“闲信步”,一边陶醉在大自然梦幻般的境界之中时,突然被“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惊醒,于是词意又出现了转折,进入第三层次。春夜打秋千而又发出轻轻笑语者自然是青春女子,她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但是词人“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女子的笑语声一下子刺痛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刚才漫步于春宵美景中赏心悦目的情致,顿时烟消云散,词人重新陷入词开头“遥夜亭皋闲信步”时的伤感心境中,而且变本加厉了。他终于不再掩饰,直言道出其所以于春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外出漫游的“秘密”:“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一寸相思”即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一寸相思一寸灰”之意,原句是写女子对爱情幻灭的悲哀,词人借用写其万千思绪,也正与爱情上的痛苦、失意相关。他以前一定有过一个心上人,渴望能结成连理,白头偕老。但事与愿违,她或者已他嫁,或者已亡故(词中“清明”乃所谓“鬼节”,词人之“伤春暮”多半与此有关),总之悲剧的结局成为词人心中的隐痛。他不能忘怀那女子,思念之悲郁积于心,无法排遗,即“人间没个安排处”。而今天“才过清明”,这种感情的负担更显沉重,所以才遥夜漫游借以打发。此游尽管有过短暂的“忘怀”,但最终反而引起更强烈的伤感,这里词人始料未及的。词写到此即突然刹住。我们仿佛看到在朦胧的月影下,词人此刻欲归不甘,欲行不能的尴尬处境,体会到他心中如春潮般涌起的相思之悲,实在令人同情。


【白话】

漫漫长夜池水岸边闲散步,刚过清明,渐渐伤心春色暮。几点雨声被风约束住,朦胧淡月云间自来去。桃李挽春,春却俏俏去,谁荡秋千,笑声夹杂低声语。一片春心涌起闲愁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放地。


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文学妙语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赏析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

乍过清明,

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谁在秋千,

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写作背景:很有可能为李冠中后期的作品,当是其感伤春景之作。

蝶恋花:词牌名。

遥夜:长夜。亭皋(gāo):水边的亭子。信步:随意行走,漫步。

乍过:刚过。

春暮:春日晚暮。

澹月:不太明亮的月光。

芳心:即花蕊。这里指女人的心。



现代文翻译:

漫漫长夜池边散步,刚过清明,伤心春色晚。几点雨声被风声遮住,淡月云间自在来去。桃李挽春,春却俏俏去,谁荡秋千,笑声夹杂低声语。涌起闲愁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放地。



赏析:

愁人怕夜长,正是在这晚春时节,作者长夜难眠,特用“遥”来形容夜的漫长。没办法只能一个人来到池边散步,是何等的凄凉。刚刚过了清明就开始伤感春流逝,美妙的雨声又被风声盖住,真是不让人有一丝快乐呀,暗云飘来荡去明月无光,更增加了作者心中的愁绪。有人荡秋千发出欢快的笑声,那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好像人间都没有立足之地。本文以一个哀愁在心的人,在春天的夜晚的所见所闻,无不助长作者的愁绪。读者也能够切实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本文从头至尾都充满抑郁之情,但是,意境深远极具欣赏性,尤其用词很是有唯美。


郑老师回头客


如今正是清明才过,桃杏依稀,渐觉春暮时节。有友人推荐共同欣赏,北宋初年词人李冠年轻时所作词《蝶恋花、暮春.遥夜亭皋闲信步》一首。岂敢缺席,试以答之,贻笑大方。李冠,字世英,山东历城人(今济南人)生卒年不详。当时就以文学才能名震四方,他曾先累举进士不第,以后赐等同三礼出身。调乾宁主簿,有《东皋集》失传。此词开北宋婉约词派先河,是首抒发伤春怀人之词。全篇写景细腻,抒情真挚,以景入情,情景交融。写的是 词 人在一个的暮春夜晚,自己散步 亭皋在耳闻目睹之间,顿心生感慨,寄系于此词。我想词人肯定是一位多愁善感文弱书 生,你看他暮春夜晚为何不愿就寢,是为身边的春光将逝而嘘吁伤感。上片,词一开头,就直接点出了夜间不寐散步的时间与地点。"遥夜"就是长夜。亭皋是高出水边的平地。是居家生活的区域。是唐宋词人习惯用语。数点与朦胧两句是词人耳听眼看,方才点点滴滴落下霎时阵雨,这时却被东面吹来和熙的春风叫停。仿佛互相事先约好的。句中"约"与"淡"字。同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炼字"弄"字,"闹"字,何其相近。已见宋词着重讲究炼字端倪。下片,直写由嗅觉而来"桃杏依稀香暗度",因为月色朦胧,使开放的桃杏隐约可辨。不知谁家少女夜深还在荡悠着秋千,传来一对 情人的甜甜笑语。引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叹谓。为自已心爱的恋人不在身旁而害相思。在这良辰美景笼罩的夜晚,夜晚下的广漠人间怎么就没有自已排遣思念的"一寸"地方。作者他那颗心里藏着的相思,像眼前这不停摆动的秋千,无时无刻不牵动自已的神经。他多么想也和他们一样在这春天夜幕下,花径里和自已相爱的恋人一起亭皋漫步,一起双双荡着秋千,一起相依相偎呀。可这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蝶恋花.春暮》全词: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用户59214855088


这首词意境深远唯美,品味无穷。


塞外茶水张


【蝶戀花.遙夜亭皋閑信步】為南唐後主李煜所作。也有說是李冠作,很有可能李煜中後期作品,當是李煜感傷春意之作。全詞多用白描手法,信筆畫之、信手拈之,但一切景語皆為情語。總看此詞,質樸無華,淡雅疏朗,含蓄悠逺,有【疏而能深,淡而能遠】的藝術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