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清康熙皇帝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雍正帝異母弟,生母為良妃衛氏。衛氏是個苦命女人,系滿洲正黃旗包衣奴才出身。所謂包衣奴才也叫“家生奴才”,就是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於皇帝、宗室王公之家的一個奴僕群體。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包衣奴才是歷史上滿族社會的最低層,其來源一般是戰俘、罪犯、負債破產者和包衣奴才所生的子女等,有滿人,也有漢人。他們一般無人身自由,實際上是滿族奴隸制度下的奴隸,被當作滿族貴族(宗主)佔有的私人財產,被迫從事各種勞動。

包衣奴才是世襲的,比如父輩是某個貴族的包衣奴才,兒孫在名義上還是這個貴族家的包衣奴才。在清朝入關之後,這一制度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宗主派自己的包衣奴才(門人)到各地去做把持鹽政、織造、關稅等肥缺的官員。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但是他們即使後來累積升遷當了很大的官員,相對宗主在名分上永遠是奴才,而且要世代忠於宗主,這個是滿清社會的潛規則。比如《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就是康熙皇帝的包衣奴才,《雍正皇帝》裡的大將軍年羹堯是雍正皇帝的奴才。

八阿哥母親衛氏還是包衣奴才中的比較低級的“辛者庫”出身。“辛者庫”是滿語“糧米”的意思,普通包衣奴才為主子服役可領取銀兩和糧食;辛者庫則只能領取糧米,也就是辛者庫是隻管飯、不發錢的賤籍奴僕。就因為他老媽這個低賤出身,後來康熙、雍正皇帝老拿這個說事,這是後話。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而且,八阿哥胤禩出生後,因為他母親衛氏的出生低賤,是沒有資格親自撫養他的,而是被康熙抱給了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教養。惠妃是個賢良淑德、深受儒家禮教影響的妃子,她待胤禩視為己出。這一方面造成了八阿哥後來謙和、圓融的性格,另一方面導致八阿哥和大阿哥關係較近。

胤禩自幼聰慧異常,深通滿、蒙、漢等文字。據典籍記載,當時年方6歲的八阿哥與比他大得多的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一起接受康熙親自舉持的學業考核,他讀書時“純熟舒徐,聲音朗朗”,讓康熙頗為嘉許。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另外他騎射皆佳,早在13歲時就獲准試乘康熙帝收到的貢馬,可見其騎術之精湛;在此前後,康熙在上諭裡誇獎胤禩與素以箭術出名的大阿哥、三阿哥一起獵兔,年紀小得多的胤禩斬獲幾乎他們一樣多,毫不遜色。

因此,八阿哥自小就倍受康熙喜愛,年僅17歲時就被封為貝勒,這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而且母憑子貴,他那不怎麼受康熙帝待見的生母衛氏在生下了他將近20年後,才因兒子受寵的餘蔭獲封“良妃”,對比之下,七阿哥胤祐的生母戴佳氏比衛氏早很久生下他,卻一直沒有得到冊封。

老爹康熙顯然也很注意栽培他,曾經多次派差讓他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均頗有建樹。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與四阿哥胤禛(後來的雍正)號稱“冷麵王”不同,八阿哥自幼就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為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圓滑,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此他廣結善緣,不管是朝臣還是眾阿哥,大多與他相處甚歡,人稱“八賢王”。康熙帝哥哥裕親王福全生前就曾在康熙面前讚揚胤禩不務矜誇,聰明能幹,有德有才。這些起初也是康熙欣賞他的優點之一。

皇次子、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康熙所廢后,諸皇子躍躍欲試,爭奪儲位。急躁而愚蠢的皇長子胤禔自作聰明地欲乘機欲置廢太子於死地,一向主張仁孝治國的康熙帝龍顏大怒。大阿哥胤禔遭訓斥、批駁後自知繼承大統無望,就推舉素得人望且與自己親近的八阿哥胤禩為嗣,並以“看相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來佐證。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此番言論惹得康熙再次勃然大怒,須知康熙作為“千古一帝”的一代雄主,平生最痛恨“妖言惑眾”。康熙在惱怒大阿哥的同時,也引發了他對胤禩有垂涎大寶之心的疑忌,從此對他陡生惡感。

康熙次日就下詔書雲:“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意思是八阿哥外表親和,內心奸詐成姓,膽大妄為,窺視儲位。我一向就很瞭解。他早就廣結黨羽,謀害太子胤礽。現在一切都暴露出來,著即將他鎖拿,交給議政處查明處理。並革除了八阿哥的貝勒爵位。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後來康熙拿定主意想讓廢太子胤礽復位,他先給近臣們吹耳邊風,當他確信重臣們對他“乾坤獨斷”但又沒有明說出口的意圖已經心領神會之後,就召集滿朝文武眾議推舉“新太子”之事。

他的本意是要復立胤礽為太子,不料大臣們沒有明白或不理會他的意思,幾乎眾口一辭地舉薦八阿哥為太子,這一下又觸怒了康熙皇帝,他認定八阿哥一定在結黨營私,圖謀大寶,這下使得他對胤禩更加疑忌、厭惡和提防。

第二年,康熙帝借指責重臣佟國維、馬齊等勾結胤禩的同時,直接指斥胤禩:“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大意是:何況八阿哥是捆綁戴罪的人(指此前受到奪爵停祿等系列處罰),他母親又是出自低賤的族類(胤禩母親衛氏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奴才出身,在古代如果皇子的母系不是名門望族,很難有希望繼承儲君之位),現在你們這些人一起偏私曲從,包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後來,康熙十一月二十六日發生的“斃鷹事件”,讓康熙和胤禩恩斷義絕。事情原委是:康熙帝當日前往熱河巡視,胤禩恰逢其母良妃去世二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另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同時出於替父親巡獵助興,他託太監送給康熙一隻獵鷹。

可事情不知哪裡出錯,等獵鷹被送到康熙處打開來看,老鷹竟奄奄一息,這令康熙極為震怒,認為是胤禩對自己衰老、羸弱的嘲諷、比附和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當眾斥責胤禩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斃鷹事件”對胤禩而言有著至關深遠的影響,他從此一蹶不振,徹底斷絕了謀取太子之位的可能。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持平而論,總體來看,八阿哥胤禩謙和自抑,在夫婦相處方面對八福晉恩愛有加,這點甚至讓雍正不無嫉妒。他事母至孝,不管對與他有養育之恩的惠妃還是對生母良妃。康熙去世後,她將惠妃迎到府邸親自贍養;生母衛氏過世後,他悲痛異常,“半年後仍需人扶掖而行”。對父皇康熙,他也自始至終也是謹遵人臣之子的分寸。

八阿哥胤禩固然不無覬覦儲君大位的念想,但其實他並未親自出頭去爭過太子之位,縱有一二屑小之輩挑撥搬弄,亦非他之罪。至於復立太子時的百官保舉一事,也沒有明顯的證據說明他結黨營私。甚至在他被徹底冷落、排斥之際,深受康熙帝倚重的大學士李光地在康熙逝世前五年,仍然認為“目下諸王,八王最賢”。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問題是,康熙對八阿哥愛之愈深,恨之愈切。晚年,康熙還曾多次斥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此人之險,實百倍於二阿哥(允礽)也”等。

打人不打臉,康熙罵了胤禩還不算,還反覆辱及那個用最好青春年華陪伴了自己許多年並先期棄世的苦命女人——八阿哥生母衛氏,說她是出身低賤的僅能領取糧米的下等包衣奴才。

八阿哥進身太子之路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太心急,覬覦大位的心跡表露太直白。一代聖主康熙帝一輩子聖明燭照,從來是拿捏別人的命運於股掌。現在出現了一個競爭大位實力最強的“八爺黨”,並且那麼高調。

康熙為什麼罵八阿哥罵得那麼狠毒?

康熙有多數老年人都存在的“不服輸”的心理。雖然年齡擺在那兒了,但是仍然不承認自己力不從心。年邁的獅子是最敏感的,胤祀的舉止那麼明顯,自然會讓康熙頗為忌憚、反感,所以康熙帝才會多次斥責胤祀,給予強烈的“打壓”。

從此胤禩徹底失寵。雍正即位初期,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就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滿語裡是"豬"或"不要臉"的意思;另外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相當於削除、剝奪其宗籍,淪為平民。當年九月,胤禩鬱鬱而終,享年45歲。

歡迎交流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