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武則天為什麼不把皇位給武家,而是還給了李家?

沐沐木哦


武則天在作為一個女性,在皇帝的位子上做了十四年,到了後期終於要考慮繼承人的時候,她是焦慮不堪、憂心忡忡,拿不定主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最後又為何把江山還給了李氏呢?



一:李氏候選人

武則天作為篡位者,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把李氏作為政敵的,不但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還貶了一個,面對這種情況,武則天的兒子裡已經沒有讓自己滿意的候選人了,再加上自己的篡位做法,內心開始糾結。


二:武氏候選人

作為女性專政,無一例外的的都是必須倚重孃家人,因為要不斷的用孃家人來對付朝堂其他勢力,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武承嗣、武三思比較有勢力的候選人,然而此時的武則天在猶豫要不要立武承嗣位太子時也犯嘀咕,因為這兩位侄子的父親都被他們流放到偏遠地區,鬱鬱而終。

三:雙方勢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在武則天把兒子睿宗貶為皇嗣,嚴密看管,還把反對立武承嗣為太子的宰相岑長倩、格輔元誅殺。此時的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暗中指使王慶之等數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王慶之勸武則天立武承嗣為太子,武則天說我為什麼要廢了皇嗣,他可是我的兒子,說完就讓王慶之出去,王慶之死活不肯退下,武則天猶豫了,就給了王慶之一張紙條,說想見我的時候就拿這個給侍衛看。王慶之以為得逞,就得寸進尺,還用了威脅武則天的詞語,武則天大怒,讓李昭德杖打王慶之。李昭德馬上將王慶之引出光政門外,對朝士們說:“此賊欲廢我皇嗣,立武承嗣!”李昭德趁熱打鐵趕緊進去和武則天表明,“高宗是陛下的夫君,皇嗣是陛下的兒子,陛下作為一國之君,應該為自己的子孫著想,哪有為侄子著想的啊!況且從古至今也沒聽說過侄子會為姑姑而立廟供奉的啊!”此時的武則天心想這也不無道理,於是打消了立侄子為太子的想法。


然而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不甘心,仗著自己勢力大,不斷派人遊說,他們的理由是哪有傳位不傳給和自己一樣同宗同姓的,反而給異姓者,剛好與李昭德的理由相反,武則天這時候估計要精神分裂了,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人,據說是武則天的暗戀對象——狄仁傑。他的出現給了武則天當頭一棒,徹底打消了立侄子為太子的想法了。

四:狄仁傑話語句句扎心

作為宰相的狄仁傑此時應該出場了,他見到武則天,開門見山說:“我知道陛下的憂慮,您想想看兒子和侄子哪個親?立兒子受永世供奉,立侄子便遺臭萬年了”。武則天說這是我的家事不用你管!狄仁傑:“陛下一國之君,四海之內全是您的子民,何來的家事?我貴為宰相,又豈能置之不理?”加上王方慶、王及善也一同勸解,武則天這才慢慢放下心來。沒過幾天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鸚鵡的兩個翅膀都折了,問狄仁傑怎麼回事?狄仁傑說鸚鵡是陛下的姓,而兩個翅膀也是您的兩個兒子(一個被廢為皇嗣,一個被貶的廬陵王),如果陛下能夠重新啟用就可以展翅高飛了。其實我知道陛下擔憂的是什麼,不就是怕立了自己兒子之後怕他們會像仇人一樣對待您,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如果您立了他們,等你百年之後,他們只會念你的好,這時您已經不是他們的競爭者,他們又是繼承者,這句話徹底打開了武則天的心結,再加上武則天后宮的兩個情人不斷吹耳邊風。以後就是皇嗣讓位給廬陵王,即唐中宗李顯。


貓眼觀史


不請自來。這說明啥呢?武后還算是為自己後代著想的,她把江山還給李家,算是給武家後代留了一線生機,如果強行把江山傳給侄子武三思,那等待武家的,很可能就是誅滅九族……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從武則天自己的角度來說,李家是自己的夫家,武家是自己的孃家,最多也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的稱帝更多還是從自己的角度來數:要做中國空前絕後、獨一無二的女皇帝。至於說這個江山到底姓武還是姓李,她沒必要過於糾結的,左手是侄子武三思,右手是兒子李旦,你非要說武三思比李旦更親,這個邏輯恐怕也不成立……

其次來說,武則天做皇帝,不說順天應人吧,那也是時勢造英雄,朝野上下沒人敢對著幹的,但“天子”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武則天的個人威望雖然空前,但這沒法轉化為武家的威望……在天下黎民百姓心目中,恐怕還是對李家的認同度會高一點……

再次,武則天雖然心狠手辣,但也不可能把李家人全部贊草除根,畢竟李顯李旦這可都是自己的親兒子……那就是說,李家雖然丟了皇位,但實力、勢力、影響力都仍然在……對李顯來說,自己做不了好皇帝,讓給老媽來過過癮,其實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但是對武家來說,就很尷尬了,如果李家的實力勢力不被清除,始終都是心腹大患。這也就是我說武則天不把皇位傳給侄子的原因所在了,如果真要讓武三思即位,那對朝野上下、黎民百姓可就得罪得狠了。

更何況,武家的子弟也沒幾個像樣的,既不像武則天這樣英才偉略,也不像李家子弟那樣餘威仍在。這樣勉強扶上馬,要麼是武家得勢之後,肯定要跟試圖復辟的李家來一番總決戰,別管誰勝了,輸的那一方基本上都是滅族的下場。當然也就看武則天想把皇位給誰,當上皇帝總歸實力會佔優的。

所以,我們說武則天自己想做皇帝,但她真不見得想讓武家人一直做皇帝,掌權幾十年下來,武則天還算是個負責的皇帝,她肯定更清楚,選擇誰來做接班人是更穩妥的選擇——還政於李家,順便還可以做個“放過武家”的政治交易,這樣最起碼可以保證朝政穩妥,不起戰亂,更何況即位的還是自己的親兒子,自己的“後事”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交給武家,首先李家肯定不服,武家又沒人壓得住,太亂了,更何況武三思只是個孃家侄子,哪有兒子親……

換作是你,你會怎麼考慮呢?


搬不動的小強


武則天的帝后之路,不僅是一部辛酸史,更是一部血淚史!從任人擺佈的武才人,到青燈古寺的先皇遺妃,如果不是唐高宗的舊情痴念,未來的一代女皇幾乎終老於默默無聞之中!




重入宮闈的武則天,將她的陰、狠、毒、絕發揮到了極致。為了扳倒王皇后和蕭淑妃,她不惜親手掐死自已的親生女兒;為了踢開權利上的絆腳石,她不惜大開殺戒,將李氏子孫屠戳殆盡;為了實現自己的帝王夢,她不惜逼死太子,將自己僅剩的兩個早已嚇破膽的兒子立而又廢、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女人終歸是女人,再強的女漢子也有她溫情的一面。晚年的武則天,雄顧天下的同時,不得不為自己的身後事細做打算!但是,看著自己兩個不成器的兒子,武則天著實的不放心;而面對陰狠歹毒的侄子們,更讓垂暮的武則天心有餘悸!


最後,還是忠謹老臣狄仁傑的一句話,點醒了夢中人:陛下雖貴為一代女皇,但您畢竟是李氏兒媳,您的子孫亦是李氏血脈。傳位親子,百年後陛下一定會享受子孫萬世的敬奉!而自古以來,從沒有聽說過侄子將姑姑供奉在祖祠家廟的!




武則天雖然狠毒,但並不糊塗。狄仁傑的一番肺腑之言,終於說到了她的心坎兒上,也堅定了她最終傳位李氏的決心!正是狄梁公的剛正直言,使得李唐江山自武則天之後,又延續了兩百餘年的歷史!而武則天,則成為正史中以“則天皇后”名義,位列帝王本紀的華夏第一人!


妻賢子孝2


大唐初期,經過貞觀之治後,唐朝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戰爭依舊對外擴張,到唐高宗李治時,在各方面頗有建樹。而李治是一個風流人物,不然他也不會看上武則天,畢竟武則天是在李世民時期進宮的,被封為才人,這就和唐太宗有了不同的關係。

在古代,思想封建,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都說朋友期不可欺,何況是自己老爸看中的人。可李治也管不了這些。依舊把武則天封為皇后,登上皇后的武則天,掌管後宮。李治後期,身體越來越不行,於是有了二聖臨朝。李治死後,唐中宗李顯登基,他是武則天第三個兒子,後被武則天廢除。

武則天第四子唐睿宗李旦登基,最後還是被武則天給廢除,690年,武則天稱帝,唐朝進入武周時代,期間武則天鎮壓許多不滿她當政的王爺勢力,經過她鐵腕手段的鎮壓,叛亂得到平息。但武則天后期,她把政權交還給李氏,難道她這麼好心?不是的,她也是有私心。

後期的她也面臨皇位繼承問題,當時的武承嗣和武三思都在謀求太子之位。多次叫人在武則天面前說:自古以來太子沒有用異性當做繼承人的。也就是說皇位應該傳給武家人,但狄仁傑給武則天的建議是:姑侄親還是母子親?不管是李顯還是李旦,他們都是武則天的兒子,怎麼說比武三思他們更親。

而且立武三思他們,以後在家族的供奉中,哪有侄子供奉姑姑的,而立自己的兒子,供奉祖先才是正統,於情於理都是立兒子為好。但武則天的政權並沒有馬上交出來,而是公元705年,太子李顯聯合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交出政權,至此恢復了李唐。

可見並不是武則天自願交出政權的,後期所有人,都一直堅持恢復大唐,這是人心所向,武則天也不可能再次阻擋。當她再次確立李顯為太子時,就註定政權會再次交還給李氏。



文史淺聊


我是壹玖柒零,請多關注!

回答這問題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武則天:

武則天,名武曌,幷州文水人。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67歲繼帝位。是唐朝的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的時候,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在公元前683年12月27日-公元前690年10月16日身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建武周朝。



難麼,武則天為什麼沒有把武周江山交給武氏後人?

其實,武則天在武周後期時就一直有在考慮傳位給誰。像當時的武三思曾非常自信,覺得武則天駕崩後,武周王朝自己就可以繼位了。但是唐朝從來不缺乏人才,像當朝宰相張諫之為了傳位之事,特意去找與自己政見不合的狄仁傑商量。而狄仁傑又是個非常精明之人。當時狄仁傑就去面聖武則天說:如果陛下傳位給武三思,死後靈位進不了太廟,哪裡有見過有人供奉姑姑的嗎? 而就是這麼一句話就打消了武則天傳位給武家的念頭。



說到武家人,其實並不是武則天的真正後代,如果傳位給武家人,就不會有武則天自己的血脈流傳下去,自然也不會繼續供奉她,而會供奉武家先人。而武則天是前朝的皇后,人們會尊敬她:武則天是唐朝正統李氏的母親,無論活著死著都會享受好的生活、好的祭奠和供奉。子女可以說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而愛護愛子是父母的天性!大家試想如果傳給武氏,那麼武則天的兒孫可能都會成為刀下鬼。這樣國家政局就要亂,所以武氏也坐不穩天下!歷史上每一個皇帝在自己傳位時就會考慮國家的穩定性,在這點上武則天的政治覺悟還是很高的!就算武則天是無情之人,可終究是個母親。母親的愛可以冷絕,可是要面對子孫死光的局面,她於心何忍!



後面,武則天思慮很長的時間,才最後決定還位給李家,李顯重新登上皇位,恢復唐朝國號。除了,武則天自己考慮傳位給李氏,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在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病篤時,當朝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逼迫武氏退位的。

最後,武則天遠離了政治紛爭,度過了差不多一年的平靜生活。她最後以八十一歲的高齡去世。她在臨終前留下遺囑,去皇帝尊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與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而在她的墳前,矗立起了一座無字石碑。這座無字石碑,對她的歷史評判都交給後人,不管好與壞,她已經已歸黃土!


壹玖柒零898


武則天是女權運動的先驅,她太厲害了,兩個丈夫是皇帝,兩個兒子是皇帝,自己也是皇帝。她是一個鬥士,她的一生是無比輝煌的一生。即便這樣,在強大的世俗面前,她也顯得無比渺小。

武則天67歲當皇帝,隨著年齡增大,有一件事越來越迫切需要解決,那就是繼承人問題。但是,一向行動力極強的武則天卻猶豫了,兒子和侄子她不知道該選誰。

兒子姓李,侄子姓武,按血親應該選兒子,按姓氏應該選侄子。武則天猶豫之時,狄仁傑抓住時機進諫,核心意思兩條,一是兒子要比侄子親,二是兒子將來一定會把武則天供奉太廟,侄子不會把姑姑供奉太廟,因為沒有先例。



第二個問題侄子不能供奉姑姑,是因為那個時代姑姑是別人家的人,姑姑不能進太廟是因為家天下。武則天要的就是家天下,這個問題無解。武則天要真能做到天下為公,這個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第一個問題可以破解,把兒子該姓武就行了。這個我們能想到,武則天當然更能想到。她有意把李顯改姓武,叫武顯,可是李顯願意嗎?不願意,因為那個時代,隨母姓是丟人的事。武則天在時可以,武則天不在了,武顯還會改成李顯。

武則天還有一招,把女權運動做到徹底,把女兒太平公主改姓武,讓女兒當接班人,並詔令全國,以後子女全隨母姓。武則天是個女強人,可是在強大的世俗面前她能做得到嗎?歷史上沒有記載,也許武則天認為壓根不行。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武則天嫁到李家就是李家人了,把江山傳給武家就是傳給外人,傳給李家就是傳給自己人。世俗就是這麼認為的,武則天把江山傳給李家就是向世俗低頭。

武則天有戰勝所有政治對手的信心,但是沒有戰勝世俗的決心。這就是她把江山傳給李家的原因。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


有得觀史


關於武則天大家都比較地熟悉,我在之前的問答【武則天嫁了爹為什麼還能嫁兒子】問答中已經回答了武則天有關問題,大家可以查看,本問答讓我們繼續來分析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傳位給武家。



人的輝煌一生也許從做對一件事開始

武則天能坐上皇位,可想她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她擁有傾國傾城的盛世容顏,她的手腕膽魄更是無人能及,她在李世民在位時,從十四歲入宮到太宗去世,都沒得寵,但是她做對了一件事情,就是勾搭上太宗的兒子,當時還是晉王的李治,大家都覺得李治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我認為不太對,當時太子之爭的時候,他沒有捲入,但最後卻是他勝了,我們來分析下,他是長孫皇后的兒子,名正,太子之爭中,包括太子還有魏王,勾心鬥角,各種流言蜚語能傳到人們耳裡,尤其是李世民的耳裡,當時太子被廢,支持太子的長孫無忌是他的舅舅,當時的權臣,他肯定想再扶持一個能夠任用他的太子,所以李治就被選中了,再說他在李世民還在世的時候就敢和還是才人的武則天通姦,足以證明他的膽魄,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果不其然,在李世民去時候,李治就把出家的武則天從感業寺接進了後宮,憑著武則天的心機,很快她就一路升遷,最後李治廢掉皇后,立武則天為後,本以為武則天就這樣達成了心願,但沒想到老天又送給她一個機會,是什麼機會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就在這時,李治會時不時地出現頭痛,頭暈,以至於不能批閱奏章,讓武則天代為批閱,年復一年武則天以皇帝的口吻決斷了多少國家大事,慢慢的她對一些治國之要有了自己的見解,並得到李治的賞識,就這樣,在武則天的請求下,李治的允許下,破天荒的二聖出現了,兩人同坐龍椅,同時上朝,武則天藉機大力提拔自己的親戚,培植自己的力量,她的野心終於伴隨著李治的去世而完全釋放出來,

她決定遷都洛陽,改國號為周,後來更是寵幸男寵,不理朝政,對於太子李顯來說,唯一的機會就是等,終於,武則天老了病一天比一天重,於是太子以清君側的名義,聯合朝中大臣發動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的男寵,武則天以為就這樣完事了,沒想到發動政變的大臣說,天下是李家的,現在你已經老了,希望還位於李家,就這樣太子登基,為中宗,史稱五王政變!


總結

武則天之所以沒能傳給武家,是因為她後期不理朝政,荒淫無度,殺伐果斷,導致怨聲載道,她寵幸的張氏兄弟都是一時得寵的人,並沒有什麼政治根基,失去這些人,武則天就等於是被架空,再說當時臣民的意識中認為李家才是正統,武則天是利用李治對她寵愛,奪走了李家的政權


A三杯茶


武則天稱帝,其政治手段,治國方略可謂一絕。但是武則天在晚年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把皇位傳給誰合適,自己的兒子說實話都不是治國的料。而這時武三思卻對武則天來了個毛遂自薦。而武則天對這武三思的印象不錯,有點動搖。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這人野心勃勃。為了當太子,不惜巴結武則天的男寵們,讓他們吹枕邊風,更是對武則天鞍前馬後。久而久之,深得武則天歡心,想要把他立為太子的決心更重了。本來有百分之80的機會,沒想到被狄仁傑的一番話,直接破滅了。說到底還是沒辦法和親生兒子比,兒子至少以後,武則天的名聲不會沒落。而如果是武三思的話,這武則天的牌位都不知道擺哪裡了,再說了朝廷大臣多數不會同意。

沒辦法,只好把發配的李顯一家接回來回來當太子。

後來武則天病重,大臣逼武則天退位,沒辦法,武則天禪讓給兒子李顯。

李顯稱帝后,武三思還是不死心,更是通過了上官婉兒爬上了韋后的床,其權利更是無人敢惹。李顯有個小女兒,名叫裹兒,非常受寵愛。武三思的兒子娶了李顯的小女兒,李裹兒。

武三思及兒子還是那樣的不知收斂,更是慫恿自己的兒媳婦去和皇帝講講當皇太女,而這危及到了太子李重俊的地位。後來李重俊先發制人,闖入府邸,將武三思及兒子全部都殺死。而裹兒當天回宮逃過了一命。

後來在李顯去世後,李旦繼位,因武三思有叛亂的嫌疑所以下旨把墳墓移平。


歷史留白




有一則故事:女兒出嫁前,叮囑父親,男方沒有補齊的彩禮,以後一定要讓他補齊,父親點頭稱是。女兒出嫁後不久,對男方也就是現在的老公說,你欠我爹的那些彩禮不要再給爹了,如果他找你要,你就說現在實在拿不出,能拖就拖,不了了之。

我覺得武則天的心理大概也是這樣,兒子畢竟是兒子,哪有好東西不給兒子給侄子的道理?


坐看東南了


武則天稱帝后發生過兩次立太子事件,主角是她的兩個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兩次都有人站出來反對——第一次的代表是李昭德,第二次是狄仁傑。而且表達了基本一致的觀點,即皇位應傳與兒孫而不是侄子,因為侄子將來無法給她立廟祭祀。兩次建議武則天均表示認同。

代唐興周的第二年(691年),已成為武家法定繼承人的武承嗣看到了希望,指使王慶之等幾百人上表,請求廢黜皇嗣李旦,並立他為太子。為達目的,武承嗣還夥同酷吏來俊臣在外圍清除異己以推波助瀾。此事完全由武承嗣自導自演,並非武則天本意。彼時武則天稱帝不久,政局尚不穩定,主觀上應該沒有立武廢李的念頭,重用武承嗣等武氏宗親,也只是出於鞏固地位的需要。

王慶之等人反覆逼宮,終於惹惱了武則天,命鳳閣侍郎李昭德徹查原委。李昭德不加審訊便杖殺了王慶之,也讓武則天看到了事情的複雜性,即改變宗嗣傳承的難度遠遠大於稱帝的難度。而李昭德提出的姑侄不如母子,以及立廟祭祀等問題,也正是武則天認同和擔心的。她同時也開始擔心魏王兼宰相的武承嗣尾大不掉,所以依照李昭德的建議,免去其文昌左相之職。懷恨在心的武承嗣意圖打擊報復,被武則天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吾任昭德,始得安眠。”


武則天比較強烈的傳承武氏的想法,應該是在稱帝7年之後。痴心不改的武承嗣和同樣有覬覦之心的武三思百般遊說,武則天思想出現動搖。作為嘗試,她就立武三思為太子的問題專門召開了一次徵求意見會。性格耿直的狄仁傑毫不留情地亮明瞭自己的態度,說武三思的能力不如已被貶黜的廬陵王李哲——即武則天的兒子、後來的唐中宗李顯,然後繼續以姑侄母子、立廟祭祀的大道理說服武則天。結果一如從前,武則天悻悻罷會。不過沒多久,武則天便以晚上做的兩個夢——下雙陸棋不贏和大鸚鵡折翅——問詢狄仁傑,後者心領神會,對以無“子”可下和啟用武(鵡)氏二子(翅)。武則天就坡下驢,即刻召回李顯並立為太子,讓李唐序列迴歸。

象徵意義如此明顯且清晰的夢如果真的存在——二夢分別記載於《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也一定是武則天的託辭,所謂問夢、解夢不過是給狄仁傑一個再次說話的機會,亦即武則天認可狄仁傑召回李顯的建議。至於姑侄母子、立廟祭祀的肺腑之言,並非武則天做出改變的關鍵——畢竟李昭德7年前也說了同樣的話,而是武則天內心的變化。7年的經營仍是相同的結果,讓她意識到這種想法的執行難度——支持李唐正統的反對聲音不只侷限於朝堂內部,彼時後突厥可汗默啜也正以此為由出兵邊境,身後事尚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作為把持朝政近40年的皇后和皇太后,奪權稱帝是武則天長久蓄力的爆發。而且儘管改朝換代,但作為出嫁女的武則天,在序列上已經屬於李家而非武家,人們接受起來不至於太突兀。但要顛覆根本,改變皇位傳承的既有次序就不那麼容易了,也不是年屆75歲的武則天精力所能達到的。與其死後被清算,還不如順應潮流。武則天回對狄仁傑的那句“還爾太子”,實則包涵了諸多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