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過量慢跑等於找死?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過量慢跑等於找死?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在運動圈子裡,有這樣一種說法:“過量的慢跑不但不能促進健康,反而可能會讓生命提早結束。”

這裡所依據的就是一項研究,即一週跑超過20英里(約32公里)的人們卻沒有得到跑步的健康益處:他們的死亡率與從來不運動的人相似。丹麥學者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一週跑步2.5小時的人群似乎受益最大,更長的運動時間並不會讓人更健康。

而實際上,僅僅是些簡單的科學依據和概率學統計,卻忽略了整體性這個重要因素。

實際上在我們周圍,並沒有真正的發現慢跑等於找死這樣的情形,反而是慢跑的人更長壽,跑的多少與壽命沒有必然的聯繫,事實勝於理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慢跑過度的老爺子有多健康。

1、福傑·辛格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1911年生人,他從小因為腿部很薄弱,在五歲之前都沒有走路的能力,即便下地也很難前行。但就是這樣的老爺子,在很多年齡段和諸多田徑項目上創造了世界紀錄,2003年的多倫多馬拉松上,92歲的他創造了90歲以上的世界紀錄5小時40分,至今無人超越。

2011年10月13日,多倫多馬拉松上,他創造了100歲的9項世界紀錄,保持至今。

100米:23秒40


200米:52秒23


400米:2分13秒48


800米:5分32秒18


1500米:11分27秒81


1英里:11分53秒45


3000米:22分52秒47


5000米:49分47秒39


馬拉松:8小時25分17秒

福傑辛格,172釐米,體重52公斤。他把自己的身體素質和超長壽命歸功於戒菸和戒酒,並遵循簡單的素食主義。他說:“在飲食方面我非常小心,綠色蔬菜,酸奶和牛奶。我不吃任何油炸食品。每天早早睡覺。“

2、60歲周天寶跑600場馬拉松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60多歲的周天寶在2017年12月4日在虎尾巾都馬拉松完成了自己的第600場馬拉松。

僅僅那一場比賽挑戰自己的第100場馬拉松到600場馬拉松的跑者就有39人。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從上表可見,跑過500場以上的就有4人,400場以上的也有9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群。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30歲組別跑馬場次最多的是陳一鳴。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20歲組別場次最多的是許孟儒,也超過了100場。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根據記錄顯示,周天寶自2005年開始跑馬拉松。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另外,他的最好成績是在2008年12月14日跑出的3小時59分12秒。

跑得慢才能跑得長久,在這位60多歲的老爺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3、關景學,北馬年齡組第一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關景學,跑步20餘年,2012年63歲的他跑出了個人最好成績,2小時56分42秒。

因為跑步,他十幾年都沒怎麼吃過藥。

4、到底什麼樣的跑步容易減少壽命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慢跑和跑步都有助於身體燃燒卡路里,從而有助於減輕體重。同時,它們有助於加強腿部肌肉,腹部肌肉和心血管系統。慢跑可以預防肌肉和骨骼的損失,這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發生。慢跑和跑步均可使整個人體受益。

它們有助於降低中風和乳腺癌的風險。正常跑步活動已經成為醫生為處於高風險或早期骨質疏鬆症,糖尿病和高血壓階段的患者開出的治療方案。

通過加強心臟和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跑步也有助於維持和改善總體健康。

專業運動員的身體在退役之後都會有多多少少的傷病,如果恢復不得當,很可能一生都受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過度傷身,這個過度更多的是在於跑得太快而不是跑得太多

在一些研究中明確表明,例如頻繁、長時間的高強度跑步——即過度運動,會造成傷病的增多和死亡率的加大。

因此,一些醫生建議跑步一定要慢,甚至有些退役老運動員也說:“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慢跑健身,快跑傷身

由於受到高強度的衝擊,運動和徒步旅行等活動比慢跑或步行更為有害。常見的傷害包括:跑步者膝 (膝蓋疼痛)、肌肉拉傷(特別是腿筋)、跑者乳頭(由於摩擦引起的乳頭刺激)、扭曲的腳踝、足底筋膜炎等等。

這些普遍傷害主要源於強度大,在跑步時缺乏集中力和腳的力量不足或錯誤姿勢導致,但即便是世界頂尖運動員也難逃傷病的困擾,跑步的強度太大,就算是再完美的跑姿,也難以防止傷病。

相反,慢跑,可以防止大部分的傷害,它可以讓我們越跑越健康。

根據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慢跑可以有效地增加人體的壽命,並減少老化的影響,有益於心血管系統。只有慢跑才會在有效對抗肥胖的同時保持健康。

經研究表明,慢跑和其他類型的有氧運動均可以降低肺癌,結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風險。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每週跑五天,每次慢跑至少30分鐘可以有效幫助預防癌症。

而且,戶外跑步要勝於室內跑步,BMC公共衛生報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戶外跑步可以增加能量和集中力。室外跑步是提高能量水平和提高心情的一種更好的方法。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慢跑也可預防肌肉和骨骼的損害,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現,改善心臟性能和血液循環,有助於保持穩定的體重。

2015年發佈的丹麥研究報告指出,與“非慢”跑和“劇烈”跑相比,“輕度”和“中度”慢跑更加延長壽命。每週最佳跑時長為1〜2.4小時,最佳頻率為每週2-3次,最佳速度為“慢跑”或“勻速跑”(每小時10公里以下)。

相反,研究人員發現,跑得越多越快的人,健康度和死亡率卻更接近不運動的人。

过量慢跑等于找死?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研究者詹姆斯·奧基夫說:“如果你想兩個半小時跑完一場馬拉松比賽,慢跑是不可能幫你實現的;但是,如果你想活到90歲,仍然有一個好心臟,那慢跑是最理想的運動。”

現在跑步中的猝死情況幾乎都是跑得太快所致。

所以,慢跑,才是最安全的。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沒有具體的禁忌症,所有人都可以練習慢跑(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甚至老年人)。

所謂“過量慢跑等於找死”的說法,根本不存在。

京津冀最具文化內涵的越野賽道首次亮相-北京斷長城·五峰連穿越野賽,點擊“閱讀原文”報名,16、50、100km名額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