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周信芳先生?

Devon000


周信芳是京劇麒派藝術的創始人,也是京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周大師藝名麒麟童,因為演唱極具個人特色,故稱麒派!有人說周大師被人毒啞了嗓子,也有人說周大師在倒倉後嗓子就變成這樣了。但無論如何,提起周信芳,我相信很多人都對他的麒派藝術著迷,被他傳奇的人生所吸引!



麒派我們知道蒼勁有力,嗓音沙啞但中氣十足。有人也稱之為海派,和馬譚楊奚不同,麒派非常注重做工方面,也可以這麼說,麒派的做工十分講究,和傳統老生有很大的不同,這也和周大師的創新有直接的關係。比如麒派戲經常用的靠旗,抖髯,甩髯,帽翅功都是其它戲看不到的,所以也吸引了很多的觀眾!


我自己平時也經常練麒派戲,但很廢嗓子,比如麒派的跑城,追韓信,明末遺恨,四進士,描容上路等等,我也學了很多,麒派在唱的方面非常注重噴口,每句話的最後一個字都要落的很重,其實麒派的口白也很好聽,比如追韓信裡的三生有幸一折,“韓將軍,你千不念萬不念,不念你我一見如故是~三生有幸~”前面全是念白,但從“是三生有幸”這裡就開始唱了,我想這肯定是研究了很久的,非常的有特點 ,也非常耐聽!
周大師的藝術是受到行內行外追捧的。不管觀眾多少,他總是有無限的精力和激情,我想這也是他熱愛京劇,熱愛觀眾的原因吧!


一本書一杯茗一米陽光


在上世紀上中期的京劇界,素來有“北則梅蘭芳,南則周信芳”的說法,周信芳是海派京劇的代表人物,他將上海地方戲、電影、話劇、芭蕾舞、華爾茲、探戈等多種表演方式的精華,加入融合到傳統京劇記,對傳統京劇進行創新,是公認的京劇海派代表人物。

周信芳藝名“麒麟童”,是海派京劇麒派創始人,他的家裡世代為官,但是父親是京劇票友,後來還加入了戲班。周信芳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開始學習京劇藝術。

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下,周信芳吸收了孫菊仙、馬連良、汪桂芬、譚鑫培等人的長處,借鑑了其他行當的表演,學習徽劇、漢劇、崑曲、梆子等劇種的唱腔,並且加以運用到京劇上面去,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風格。

周信芳TED表演非常善於用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心情等。他最擅長的就是做功,向來以“做派老生”自稱。他文武兼長,身段灑脫,節奏鮮明,輪廓清晰。

周信芳的嗓音並不好,早些年嗓子還壞過,但是他的氣息很足,以氣勢取勝。周信芳反對片面的追求唱腔的華麗,主張唱腔要表達人物感情。在行腔時,他有時故意不把腔唱全,而是讓胡琴墊音,取其腔斷神不斷之意。

周信芳的唸白韻味十足,跌宕起伏,善於在唸白中加入口語,使其充滿生活氣息。他提倡多使用唸白,認為在京劇表演中,應該是“七分話白三分唱”,畢竟很多人是來看故事情節的,一直唱的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節奏慢、情節拖沓。

周信芳一生中,唱過很多的曲目,其中比較經典的代表作有《四進士》、《清風亭》、《徐策跑城》、《蕭何月下追韓信》、《烏龍院》、《打嚴嵩》、《義責王魁》、《海瑞上疏》等等。

周信芳開創的麒派藝術,為京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由於麒派藝術很難學,現在全國能夠登臺的麒派演員不足十指之數。現在麒派藝術,正在面臨著傳承危機!

喚醒被遺忘的文化,更正被誤解的歷史,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每天為您推送更多、更好的文章!


魏青衣


周信芳,七歲登臺即享譽上海,人稱“七齡童”,後自改名為“麒麟童”。因少時出名,被同行所嫉,在茶湯中下藥,啞壞了嗓子。嘶啞不純,高音不可企及,為此,周先生痛不欲生。由於對京劇的喜愛和執著,周先生本著永不言敗的精神,愣生生根據自己的嗓音,調整了原有劇目唱腔的聲調與板眼,繼續登臺演唱並得到觀眾的認可,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人稱“麒派”。其市井、詼諧、唸白緊接唱腔的特點,別具一格,為南北觀眾所喜愛。四進士、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劇目將其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至。後有學麒派者,嗓音不啞偏學啞,似痰堵嗓,聽著讓人難受,大約是沒掌握麒派之精髓吧……


手機用戶7003685116


自有京劇以來,迄今僅出現了兩位大師,周信芳先生與梅蘭芳先生。

對周信芳先生的專業性分析與評價已非常多了。

然而,對周信芳先生的骨灰級粉絲,

所寫下的評價,就簡簡單單兩個字“驚歎”

再額外加一句:周信芳先生的嗓音,如果唱搖滾,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