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无后坐力炮的原理是什么?

历史假专家


你应该说的是二战时期的无后座力火炮,法国人在19世纪末期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能使后坐炮身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但是却并没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反而使得炮架结构复杂,增加了炮的重量,不利于机动。

直到1914年美国的少校戴维斯发明了真正有实用性的无坐力火炮。为了抵消炮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戴维斯在炮管的另一头装上一个配置弹丸,当发射炮弹时,后面那个平衡弹在反作用推力下从炮后射出,爆成碎片,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与前射弹丸动量平衡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并且应用于实战中。



到了二战前夕,俄国的梁布兴斯基第一次利用喷管发射气体弹消除后坐力的方法,制造了一门无坐力炮,二战中这种发射空心装药穿甲弹的无坐力火炮,成为主要的反坦克武器?

它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但是缺点是发炮时,炮后的火焰大,容易暴露炮体位置,从二战期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蓬勃发展,但是这种火炮的炮弹初速度低,动能小,只能打击近距离装甲。随着现在新型榴弹炮,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的发展,无坐力火炮已经慢慢停产,只有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还在使用。


风云一点通


标准的解释是这样的: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产生或少量产生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灭有生力量和火器。

无后坐力炮装填方式和传统火炮类似,击发时发射药所产生的气体中相当一部分从火炮后方喷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反向的推力抵消弹丸发射产生的后坐力(基本抵消)。因为这种特殊的构造减少了常规火炮所需要的后坐缓冲装置,整门火炮重量轻便于携带,步兵也可以使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大口径炮弹进行压制或突破。

这是我国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仿自美国M18无后坐力炮,这是二战到70年代时的重要反坦克武器。

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炮弹。

随带提一下,和无后坐力炮相似的是火箭筒,两者基本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筒身是否需要像炮管那样承受膛压,这个RPG-7发射动图看,感觉可以划入无后坐力炮的范筹。


河东三叔


知道个大概,先说为什么会有后坐力,发射药在炮筒中爆炸,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要膨胀,并且是向四面八方膨胀,沿炮筒向前作用于弹头将弹头推出炮口,向后作用于炮身就是后坐力。当然在垂直炮筒方向也会受到燃气膨胀的作用,不过整体上受到力是平衡的,不会造成垂直炮筒方向的移动,不过,有时是能看到效果的,那就是炸膛。



不仅火炮发射时产生后坐力,枪在发射时同样也存在后坐力,只是相对火炮要小很多,一般人体能承受,但由此引起的枪体的震动也会影响射击的精度。火炮的影响会更大,所以,每发射一次都要重新调整。还有后坐力更大的,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其实就是利用的后坐力,不过掉了一个方向而已。


不难看出,之所以产生后坐力,还在于燃气向后的膨胀受到阻碍,所以,可以这样想,如果不阻碍燃气的膨胀,炮身不是就不会受到后坐力了吗?因此,简单的理解,就是炮筒的后面也是开口的,也就相当于将炮弹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管子里发射,发射药爆炸产生的燃气膨胀,一端将弹头推出,另一端燃气直接喷出,就不会对炮身产生向后的推力。


甜甜向上314159


几位对无后坐力炮讲的很完整了,只是对RPG弄错了。RPG确实火箭筒。这是因为它的后边的直径小的那部分就是它的推进火箭发动机,前面的被红圈圈住的喷孔是自旋稳定孔,用以保持射向。再往前直径大的部分是它的战斗部。这是火箭弹的标准结构。火箭增程弹的弹头就是一枚火箭弹,虽然它的初始运动由发射药产生。

无后坐力炮的弹头后端沒有推进火箭发动机。它的弹头(战斗部)的运动由弹壳里的发射药爆发推动产生。它的弹壳和炮管尾上有四个喷火孔。发射时,发射药的向前推力推动炮弹前进;向后的推力冲破堵弹壳喷孔的纸,经炮管尾喷孔喷出火焰,产生向前推力,制止火炮后坐。这就是无后坐力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前人的改进。它的缺点是火药能量浪费,所以膛压低,打不远;战斗部蓄能不够,反装甲作战时,只能破甲、碎甲,不能穿甲。剧烈的尾喷焰使其后30 米以內不能有人,否则非死即伤。尾焰强光暴露发射阵位,迅速遭到反击。极限情况下,同一阵位最多打3发即转移。由于无后坐力且膛压低,所以该种炮轻巧,炮膛、炮管合一;除瞄准、击发机构外无其它附件。此种炮的固有缺点及其功能取代兵器的发展是其逃汰的原因。有人提出的爆震波火炮是其改进,美国并做了试验,但由于电磁炮等的研究进展,使其被搁置。古斯塔夫也是一种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筒(也称导向器)有膛线的火箭筒。火箭筒和火箭炮是一种东西。小的、单兵的叫筒,其余叫炮。


用户9451585496694


所谓无后座力炮,是利用火炮发射时,尾流向后喷射,抵消后座力,炮管不后座,但严格意义上,炮管还是会有运动的,真正的无后座力炮是不存在的。

其实,二战时期,美制巴祖卡火箭筒,战后苏制PRG-7火箭筒等世上著名的火箭筒,也是无后座力炮。

一般身管炮,譬如榴弹炮、加农炮等,在发射炮弹时,肯定存在后座力,这是起码的常识,军迷们应该都知道。

且后座力相当大,现在大都是自行火炮,在电视上能看到,军演时发射一发炮弹,整个车身都晃动得厉害;非自行火炮也即牵引火炮,都有助梨,以防止火炮发射时,火炮会后退。

19世纪,法国人率先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文章开头说了,世上并没有真正的无后座力炮。

作为发射时,炮管不后座的火炮,无后座力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主要针对装甲目标,也能摧毁地堡等坚固工事,打掉对方的重机枪阵地等。

二战时期,无后座力炮发展迅猛,各主要国家军队大量装备,是当时最主要的反坦克、反装甲目标的有力武器。

但二战后,随着主战坦克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反坦克导弹的大量涌现,无后座力炮就日渐式微了,现在军队有装备,但数量已极少,不少国家已将无后座力炮彻底退出现役。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无后坐力炮,是一种利用发射时后喷物质的反作用力使炮身不后坐的火炮。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无后坐力炮成为伴随步兵分队作战的首选攻坚火器。同时,该炮的缺点是发射时后喷火焰大、射程小,一般只能用于打击近距离内的装甲目标和垂直目标。

图示:达‧芬奇自画像

  说到无后坐力炮的原理,就一定不能忘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大师达‧芬奇。因为,无后坐力炮的发明,正是源自于达‧芬奇的奇思妙想。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处于城邦割据时期,佛罗伦萨城头上的大炮每次射击之后,都要组织人力去修复因大炮后坐而被撞塌的城墙。对此,达·芬奇想了个办法,他建议人们把两门相同的大炮,炮尾顶着炮尾,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射击,这样,两炮的后坐力也就相互抵消了。这种“双头炮”当然没有人去制造,因为,谁也不愿意在向敌人开炮的同时轰击自己的后方。

图示:处于发射状态下的美军“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

  达·芬奇的想法虽然不够切合实际,却使武器专家们受到了启发:发射炮弹所产生的后坐力,可以用同时向后抛射一些东西的方法来抵消。现代的无后坐力炮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这种炮一面向前发射炮弹的同时,一面向后喷射火药产生的气体,从而形成一个接近于推动弹丸前进动量的反向动量,这样一来,后坐力也就被抵消了。不过,采用这种发射原理也意味着,每发射一枚炮弹就要多消耗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火药,不太合算。尽管如此,它还是深受欢迎的,因为无后坐力炮不需要常规火炮所需的后坐缓冲装置,使炮身变得很轻便且易于操作使用。

图示:国产75式105毫米车载无后坐力炮


慕什塔戈


上面这个是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炮的原理,可以看到发射药爆炸的力主要是由炮筒身管承担,发射药推进弹头的力作用于炮筒壁之后,易燃材料制成的弹壳再顺着尾管喷出

这种结构虽然让它不像火箭筒一样有那么大尾焰,不过也有坏处...就是发射时候非常的震,噪音也大...下面这个苦逼就是古斯塔夫打多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