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崇祯皇帝多讨厌兵部尚书?一口气弄死七个 谁最冤枉

如果问:崇祯朝哪个职位风险最高。答案就是:兵部尚书。

从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到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短短17年间,就有7名兵部尚书死于非命。算一下,平均两年多就有一名兵部尚书被崇祯皇帝弄死!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死于崇祯皇帝之手的7名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多讨厌兵部尚书?一口气弄死七个 谁最冤枉

崔呈秀

崔呈秀是第一个被崇祯皇帝弄死的兵部尚书。崔呈秀的发迹,得益于投靠魏忠贤。为了讨好魏忠贤,崔呈秀将东林党人和非东林党人分别汇集成《同志诸录》和《天鉴录》,呈献给魏忠贤。此后,崔呈秀就飞黄腾达,官至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扳倒了魏忠贤,清除其余党。崔呈秀自知死罪难免,自缢身亡,但仍被诏戮其尸。

阎鸣泰

阎鸣泰也是魏忠贤的党羽,他作为兵部尚书,不懂兵家之事,却很擅长阿谀逢迎这一套。他在汇报边疆战事时,必定虚报战功,为魏忠贤歌功颂德。阎鸣泰甚至在蓟、辽等兵家重地为魏忠贤修建7座生祠,令人瞠目结舌。魏忠贤倒了后,阎鸣泰自然没有落得好下场。他遭到言官弹劾,被崇祯皇帝发配到边疆,死了。

袁崇焕

崇祯皇帝多讨厌兵部尚书?一口气弄死七个 谁最冤枉

在被崇祯皇帝弄死的7名兵部尚书中,袁崇焕知名度最高,也死得最冤。早年,他自荐到辽东前线,指挥打赢了两场战役: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后遭到魏忠贤排挤,愤而辞官。崇祯皇帝即位后,袁崇焕得到起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1629年,皇太极率部迂回突入关内,围攻北京。袁崇焕千里疾驰,从关外赶回北京勤王,将皇太极赶走。不料,崇祯皇帝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两个罪名,于1630年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王洽

1628年,时任兵部尚书王在晋被罢免,崇祯皇帝上朝时见王洽长得一表人才,立即任命其为兵部尚书。王洽上任后上疏陈述军政十事,均头头是道,全部被崇祯皇帝采纳。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王洽不过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面对后金军队,明朝军队屡吃败仗。1629年,皇太极率后金军队突袭北京。崇祯皇帝一怒之下,将王洽下狱治罪。后来,王洽在狱中病死了。

张凤翼

崇祯皇帝多讨厌兵部尚书?一口气弄死七个 谁最冤枉

张凤翼与魏忠贤的关系也很紧密,曾经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崇祯皇帝即位后,他称病辞去职务。随后,张凤翼因为做过驻守边疆的大臣,得到赦免。没过多久,张凤翼得到起用,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因军功升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但在1629年,皇太极率部进攻北京的“己巳之变”中,张凤翼获知王洽被下狱治罪,自知不能幸免,每天服用大黄。结果后金刚刚退兵,他就死了。

梁廷栋

1630年,梁廷栋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梁廷栋这个人,还是颇有些才干的,得到崇祯皇帝信任,“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帝甚倚任。”不过,梁廷栋在个人品行上有些问题,经常被言官弹劾,在朝廷里起起落落。1636年,清军经由喜峰口侵入关内,翻越天寿山,直逼京师。梁廷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害怕受到崇祯皇帝惩罚,干脆每日服用大黄,毒发身亡。

陈新甲

陈新甲是重庆长寿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1640年任职兵部尚书。算起来,陈新甲是明朝由举人身份做到兵部尚书的第一人。1642年,陈新甲在松锦之战中,因指挥失误导致大败。崇祯皇帝没有怪罪他,反而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秘密与清廷议和。不料,议和期间,陈新甲因失误,导致议和一事被泄露出去,引得舆论大哗。崇祯皇帝恼羞成怒,将他杀掉。后来,给事中沈迅还在抨击陈新甲。崇祯皇帝没好气地说:“你还不如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