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身为英雄背后的女人,有人只想远离纷争,有人却插手政务导致国破

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正家而天下定”。正,名正从而言顺,言顺则内外百事顺,即使中间尚有睚眦无义之人之事,于帝王终成天下大事,于人臣必得功报,于武将亦是安邦边境之由,于百姓便是和睦亲邻。

哪怕是今天,正这个字眼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混迹社会的品性标杆,更何况是身处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之中,最后能功成名就,割据一方的三位主角。正,就是他们对外的道德形象。所谓夫妻,男正外,女正内,夫妻本是枕边人,若是后院不正起火,火自然是会烧到前院。百姓常人之家尚且如此,身为一方诸侯自然是更需要在乎。

曹魏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共有十三位妻妾,按纳入顺序,第一任是丁夫人,第二任是刘夫人。在宛城遭遇张绣袭击而去世的曹昂,便是这刘夫人所生。因刘夫人去世得早,曹昂从小便有丁夫人所带大,视如己出。在曹昂死后,丁夫人一直埋怨曹操,骂其是无节之人,因而被曹操赶回娘家。

魏略曰:子脩亡於穰,丁常言:"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遂哭泣无节。太祖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之后又后悔,曹操就上门请她回来,两番好心劝慰都没得到丁夫人的回应。可见丁夫人性子甚烈,怎奈曹操已然放下身段,给了台阶,丁夫人仍然踞机如故,最后两人就此断绝。

身为英雄背后的女人,有人只想远离纷争,有人却插手政务导致国破

性烈,约俭。这在曹操创业初期,夫妻双方的性格可谓如出一辙。但是春秋大义,母凭子贵。丁夫人本身无后,加上被她抚养的曹昂又战死沙场。如此这般,曹操成王及帝,无后而位居后宫之首,必然是身处非议。于己,无子嗣以立威严。于曹操,定是左右为难。

所以,丁夫人能二度无言拒绝曹操的顾我共载归乎,俨然是深明大义。在曹操临死之际,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魏略曰:后太祖病困,自虑不起,叹曰:"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往事如烟,人之将死,其言必真。就如曹操所说,枭雄的一生,所负之人唯有丁夫人!

蜀汉

据刘备传、二主妃子传、糜竺传记载,刘备有记录的妻妾起码有五个。第一个没有记载姓氏,在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袭夺下邳,刘备的妻子也因此被俘虏。第二个是糜夫人,是在刘备丢了徐州后转战海西时,受到了糜竺的资助,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就此,前面这两个老婆再无记载。

刘备传: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

糜竺传:建安元年,吕布乘先主之出拒袁术,袭下邳,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广陵海西,竺於是进妹於先主为夫人,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第三个是甘夫人,在刘备被曹操表为豫州牧,屯兵小沛时所纳,后在荆州为刘备生下刘禅,最后死于南郡。第四个是孙夫人,在刘备夺得荆南四郡时,孙权进妹固好,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以巩固孙刘联盟。后来孙权得知刘备入川,便派大船接回孙夫人试图将刘禅委以人质,却被诸葛亮等人识破诡计,截江夺回刘禅,孙夫人也就回了江东。第五个是吴夫人,吴懿的妹妹。本是刘焉儿子刘瑁的老婆,在刘瑁死后成了寡妇。刘备入川之后,在法正的建议下,纳为夫人。

身为英雄背后的女人,有人只想远离纷争,有人却插手政务导致国破

在刘禅继位后,刘备的五个老婆除了尚在的吴夫人(穆皇后),也就只有甘夫人被诸葛亮上表追谥为甘皇后。她是刘禅的生母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甘夫人自跟随刘备起,一直是颠沛流离,从小沛到立足荆州,可谓是患难夫妻。在这之间,曹操南下荆州,刘琮举州投降并未告诉刘备,导致刘备仓皇出逃,于当阳长阪被曹军追上。一度被刘备抛下,好在有赵云的保护才幸免于难。根据记载,自刘备纳了甘夫人,这后宫内事,便由甘夫人操办。

后来刘备纳孙夫人,应该是在甘夫人死后。因为孙夫人骄豪,不得已让留营司马赵云兼管内事。以外将管内事,自然是无奈之举,从而看出甘夫人的重要性,正所谓安家以安天下,这后宫不稳,何来争夺天下之说。

孙吴

孙权是东汉末年三位创国皇帝在位最久的,自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从孙策手中接过大旗至去世,一共在位五十二年,期间妻妾一共十个。相对于曹操、刘备而言,孙权这后宫倒是复杂很多,活脱脱地一部甄嬛传。可以说吴国历经几代用心经营最后灭国,后宫混乱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

初期,孙权的姻亲更像是政治需求,比如第一任谢夫人,其父亲是谢煚。谢煚的官职是汉尚书郎、徐令,弟弟谢贞是建昌的长官。第二任徐夫人,其父亲是徐真,是孙坚早期部将,侍奉孙家三代,最后在征伐黄祖时中流失而死。不管是谢煚或者是徐真,孙权的婚姻更像是为了增加内部成员的向心力。

而在这几任妻妾中,最受孙权宠幸的是步夫人。

嫔妃传: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权为王及帝,意欲以为后,而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馀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称中宫。

身处后宫不妒忌,又在政务方面给予正当建议。即便是群臣推举了徐夫人为皇后,但因孙权的宠幸,步夫人在后宫之中俨然已是无冕之后,直到去世,孙权才后悔莫及,追封其为皇后。

身为英雄背后的女人,有人只想远离纷争,有人却插手政务导致国破

而东吴的运势似乎就步皇后的离世开始转下,怎么说呢?

孙权称王及帝后,第一个太子孙登,是徐夫人所出。因为孙权活得够久,这太子孙登没熬到就去世了。孙登一去世,老二孙虑又早夭,太子之位就这么悬置出来了。后来步夫人去世,孙权的宠幸就落在了王夫人身上,也因此就立了老三孙和为太子。虽说步夫人无后,可是她给孙权留了一对姐妹,就是孙鲁班(字大虎)和孙鲁育(字小虎)。

身为英雄背后的女人,有人只想远离纷争,有人却插手政务导致国破

身为长公主的孙鲁班跟王夫人关系不和,经常在孙权面前说王夫人的坏话,导致孙权跟王夫人及孙和的关系渐渐疏远,加上孙权封了疼爱的孙霸为鲁王,宠幸的程度不低于孙和,从而引发‘二宫之争’,而支持鲁王的就有包括全氏,孙鲁班的第二婆家。

二宫之争所带来的影响极大,包括孙和被罢免,孙霸还有相关人等被处死,更严重的是连陆逊也因此忧愤而死。不仅是给帝位的传承带来权力的丢失(孙亮登基时才十岁,皇权被宗室孙弘、孙峻、孙鲁班等人掌握在手中),还造成了中高层大批人才的短缺,给吴国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害。

结语

所谓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个伟大的女人,相较于现代,古代成功的男人背后那可是一群女人,因此对于内事的管理,可比我们这些现代人的难度高得多。从曹操的丁夫人,到刘备的甘夫人,孙权的步夫人,我们都可以看到身为一国之主背后的女人的品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相反的,作为活久见的孙权,在君王后期,因为宠幸不均导致后宫起火,太子争位事件,从而造成吴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给后来吴国覆灭埋下了一颗雷。


资料出处:《三国志》、《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