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哪些办法,可以拍摄出背景暗主体亮的摄影作品?

柳侍墨


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主体的光线较好,而背景较为深色、与主体形成反差的颜色的场景才可以拍得出来。

首先,要使用相机的M档,手动调节光圈、快门、对焦、曝光等各个参数。拍这种风格的照片曝光要减2档,宁可欠爆也不要过爆。

其次,使用长焦+大光圈,使得背景虚化,这样可以使背景干净,突出主体。

再次,测光时使用点测光,测光点放在主体(人物或动物)的眼睛附近。因是长焦+大光圈,对焦和测光时都要特别细致,否认容易对不准。浅景深、点测光,可以把主体的测光非常精确,而因为背景是较深的颜色,并且虚化模糊了,会拍出背景暗的效果。

最后,后期修图。这种风格的照片后期修图是比较重要的。一是经过调解曲线把主体的光线调得更突出。二是可以使用高光、暗部、色彩对比的手法,把背景处理的更暗更黑。最简单的,用LOMO风格的滤镜就可以轻松完成。


无花无花


主体明亮而背景暗,这样的照片,确实很有视觉吸引力,是很多人都喜欢拍摄的。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来谈谈具体的一些拍摄技巧:


一、选取合适的角度,找到一个较暗的景物作为背景

这个是选角度的事情了,要有耐心,要有眼力。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使用一个黑色的东西做为背景,比如说黑色反光板,黑色衣服,黑色天鹅绒,黑色衣服,黑色塑料袋,等。


二、使用长焦镜头,更容易获得一个暗背景

如果使用广角镜头,就比较难了。比如说手机摄影,对于单摄手机来说就很困难,但是对于双摄手机来说,切换到两倍变焦镜头,就比较容易获得一个干净的暗背景了。

对于单反或者微单来说,建议使用55-250mm,70-200mm,70-300mm这样的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确实是非常有用的,对于简化构图来说。


三、使用曝光补偿功能

为了防止曝光过度,一般都要酌情减少1-2挡曝光补偿。


四、直接切换到M挡全手动曝光模式

因为,有时候你减少曝光补偿也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只有使出最后的杀手锏了。

没错,杀手锏就是M挡全手动曝光模式。


M挡全手动曝光模式,这个是解决复杂疑难曝光问题的终极法宝,比什么点测联动实用多了


不要问我点测光,点测联动等问题了,我的答案,就是用好曝光补偿,曝光补偿都不行,就粗暴一点,直接动用核武器----M挡全手动曝光模式。


五、适当而且必要的后期处理

比如说,你以黑色塑料袋作为背景拍摄花卉,其实直接拍出来的效果,背景还不会很纯净的黑了。因此,你需要使用photoshop软件予以处理,使得塑料袋变成全黑的。


而且,即便背景不黑,甚至是白的,我们一样可以在ps中把背景弄成黑色的。

嗯,对了,手机上面的snapseed软件也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哦。


光线摄影学院


摄影有的时候很有趣,当你拍出作品出来,你会发现你拍出来的作品,有的会很亮,我们俗称的过曝,有的会很暗,我们俗称的欠曝,无论怎么拍,你会出来,还真是有不同的味道喏。

平衡画面中的光比

光比这个是很多摄影师,很多新手在进行相机拍摄的时候需要注意和知道的。画面中会存在哪些光源,各个光源之间的哪些会让画面变亮,哪些会让画面变暗,都是要在拍摄时候考虑和规避的。



拍摄主体亮,背景暗的照片

刚说了光比,这里衍生一下,拍摄前肉眼光看拍摄物体,是否有受光面,而背景的话,是不是正好是背光面,如果这样,是直接可以拍摄出,主体亮,背景暗的照片。 测光模式,很多人不注意到这一点,测光模式很重要。点测光,矩阵加权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不同测光模式,拍出照片来,对于正常曝光的选择也不同。如果要拍出明暗对比大的,点测光优势比较大,测光范围小,可以更好的去拍摄主体。

曝光参数,这里如果你m档拍摄,背景过亮那就欠曝拍摄,背景过暗,那就正常拍摄,总之以被摄物体,正常曝光为准。如果是A档光圈优先档位,你可以考虑使用曝光补偿,来做一个主体曝光的增减。


一般我们拍摄,基本就是我说的几个方法,这几个方法做好了,你自然也会融会贯通,拍摄出主体亮,背景暗的照片了。


光影的光阴社


参考题主的问题所搭配的照片,理解题主是希望得到类似的,主体和背景明亮分隔区别很大的照片,下面从两个方向来阐述这个类型照片怎样获得:

【第一种:使用自然光线的情况】

如果不借助后期,仅仅是希望通过拍摄得到举例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对拍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以下会从几种类型的拍摄主体去分析:

A.人像:

所在环境需要有光线对比,但光线不能太强烈,例如树影下,如图所示人站在能让光线照射到身上的地方(拍摄于夏日5点左右的夕阳光线):

也可以利用建筑的明暗面,如图所示人站在阳光照射到的亮面,后面背景为建筑阴影(拍摄于夏日上午11点左右的光线下):

以上是白天环境,如果是夜晚的环境就更容易了,用打光或者利用建筑光路灯光等即可得到效果,如图所示,人在露台的光线中,背景是已经天黑的环境(拍摄于夏日晚上7点左右):


B.动物

自然界动物拍摄没有人物这么自由,想得到题主所示照片,自然光环境下只能等机遇和找角度,例如下图所示等猫趴在光线下:

又如下图等驯鹿走到光线下:

C.植物:

植物拍摄想要得到明暗分明的效果主要靠找角度,拍摄时候找一个背景比前景的颜色更深的角度,如下图背景为河面倒影,比主体颜色更深:

或是下图这种近景花卉,对比效果更明显:

或者找一个颜色对比强烈的角度,如下图花朵的黄色(暖色系)和草地的绿色(偏冷色系)对比下主体就很突出:

D.建筑

白天的情况下,建筑只能使用自然环境光获得主体和背景的差异,如果背景是天空,需要在刚日出或者即将日落的时间,才可以得到题主想要照片。例如下图夕阳照亮建筑,而背景天空因为日落颜色渐深:

而夜晚的情况要容易许多,只需要找出有光源部分即可,如下图:


【第二种:后期修图情况】

如果借助后期修图去调节画面的明暗,那对环境的要求就小很多,可以通过ps把前景提亮,把背景加深即可得到,因为题主着重说的是“拍出”即拍摄所得,所以后期修图只作为一种可以获得此类照片的方式提及,就不详细描述了。


希望以上答案对题主有所帮助。


羊小羴


想拍出背景暗主体亮的摄影作品,首先得有个暗的背景和亮的主体才行,剩下才是怎么拍出。

暗背景和亮主体,明显就是一个大光比的问题,这个大光比的主要体现就是,背景暗而主体亮。这不是句废话,因为还有主体暗而背景亮的大光比。

场景的选择

场景的选择,主要体现在背景上。暗背景就不能是天空、就不能是水面,总之是没有明显光源的背景。如树木、大山、深色的建筑、幽深的小巷等,都可以作为暗背景来考虑。而主体正好相反,必须有明显的光线照射或色彩上的明显差异,如若不然,主体无法从暗背景里“脱颖而出”。


远处是青山,近处是几根茅草。其实在人的眼睛里,光比并没有这么大,但对相机就不行了,再好的相机的宽容度是有限的,近处的茅草曝光合适了,远处的青山必定会很暗。

这也是公园里树木下的几棵草,背景其实就是树木。但由于夕阳照到了小草上,在小草的衬托下,背景才会那么暗。

说到底,这是一个对比关系。

拍摄

说到底,这是一个对比关系。

这是一个大光比关系,所以,场景的选择很容易,拍摄反而需要些技巧。

这种照片拍摄,抓住一个关键点就OK了:采用点测光,以主体亮处为准测光并拍摄,搞定!

上图以荷花花瓣为准测光。

上图必须以月亮为准点测光。不然不只看不到环形山,会成了大白饼。

拍摄类似照片,用M档、点测光,不用考虑曝光补偿;用自动档、曝光补偿,你得试几回才会准?哈。


南方之南


在室外利用自然光拍摄,要想拍出主体亮而背景暗的画面,在用光上大概有两种方式:逆光暗背景和顺光暗背景。尤其是逆光暗背景,经常被广泛使用在风光摄影和人像摄影之中。顺光暗背景使用的较少,主要集中在风光摄影和建筑摄影之中。(图为:一张拍在高原的逆光暗背景的照片。当时正处在阳光西斜之时,这种光只能维持几分钟的时间。摄影:刘晗峰)

逆光暗背景的使用:只要是晴朗的天气,阳光属于直射光线,都可以出现逆光暗背景的光型,尤其是一早一晚、阳光西斜之时更容易出现这种高级的光影效果,早晚都会各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拍摄时间可以把握。利用逆光暗背景拍摄自然景观,能够很好的突出主体。拍摄这种光型时,由于有大面积的暗部,可能会导致曝光过度,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适当减少曝光量。利用这种光线拍摄人像也非常好看,人物的头发和衣服周围会出现轮廓线。拍摄时要注意对人物的背光面做曝光补偿,使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照明和使用反光板补光都是很好的方法。有人可能习惯用增加曝光量的方法使人物变亮,但是这种做法也是所有暗部都变亮了,我觉得此种做法不可取。

顺光暗背景的使用:这种光线往往一年当中出现不了几次,几乎都是在雨后的一早一晚才会出现。例如,傍晚时分,西边的天空露出缝隙,阳光直射向东面,但是这时候的东边天空满布乌云,由西边向东边顺光拍摄,这时主体就是亮的,背景就是暗的。顺光暗背景不易出现,出现的时间很短并且不容易被判断出来。(图为:一张普通的顺光暗背景的照片)


摄影讲习所


学会用光是摄影师必具备的素质。没有光就没有摄影之说。当然科技的发展到今天,拍摄就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容易多了,可以用全自动去拍摄都可以拍出去正常范围的曝光。但想更深入去搞创意拍摄,就要多了解一下光线的问题。

光线有室内灯光和室外自然光或两者混合式,既可以在自然光中通过人为去布置灯光光源或反光板作反射补光,也可以在室内用人工光源布灯。

用什么方法可以拍出背景暗,主体亮?

一、要看表现的对象。如花一些鲜花这类,也可以在背后用一些暗的背景布档板去拍,加光与否就要看特定环境来定。总体来说主体光要亮过背景光,背景才会压暗下来,因为主体要曝光准确,必然背景会暗压来。

二、可以用逆光来拍摄。逆光可以用朝阳或夕阳光来拍,再用反光板或灯光作补光。可以拍出人物、物体中比较好看的轮廓光线,一方可以压暗背景,突出主体的艺术效果。

三、在拍摄大自然中和其它光线复杂的情况下,要学会手动曝光,在逆光下,自动曝光容易不准确,不靠谱的。如在拍摄高大的树上生长的花和飞来的鸟,不可能用黑背景布去遮挡。为了更突出主体,压暗繁杂的背景,就要学会用逆光或逆光去拍摄。正面打光客易平,没有立体层次。所以要学会用灯和适当用一些PS特效强化一下色彩、灯光效果。以下是我用侧逆拍的一些花朵仅供参考。











绘画与摄影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光线运用的问题。

第一、顺光或散光的时候,拍摄主体与背景同样受光,背景的亮度与主体差别就不大,背景也显得杂乱。

第二、侧光和逆光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找到暗一点的背景,因为此时候的背景因为光线的方向问题,就可能拍背景暗主体亮的照片。这时候如果是平均测光的模式,一定要减2档左右的曝光,否则会造成主体曝光过度。

这个是逆光的例子。在暗背景的衬托下,被摄物的轮廓会显得很漂亮。

这个是侧光的例子,只有一部分受光,所以背景也是暗的。侧光更有利于表现被摄物的质感。所以,背景的明与暗主要取决于背景的受光程度,取决于背景与主体的光比,主体与背景光比越大,就越容易拍出低调的照片。

第三、有的背景本身就是黑的,比如,在被摄物后面放一块黑布,或者在黑夜用人工照明打亮被摄的主题,都可以拍出黑背景的照片。

侧光,加上偏振镜头,蓝天也成了暗背景。

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拍低调的照片,就用逆光,去找暗色的纯净背景,拍摄中间调的照片,就用顺侧光,去找亮度稍高的背景,拍摄高调的照片,最好是散射光,寻找亮一些的背景,如果雪地和沙滩。

一点个人的小经验,仅供参考。喜欢的可以关注哦。


惬意摄影


从技术上不难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主体和背景要有一点亮度差。例如,在逆光状态下,光线照射到一朵小花上,而背景是建筑物的阴面。本身就存在亮度差,我们只要使用一点小小的技巧,就能获得主体亮、背景暗的效果了。

一定要学会测光,也就是测量被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强度,以此来决定使用多大的光圈和什么样的快门速度。可以用点测光对着主体测量,测量的方法是半按快门,看一下显示屏上显示出来的光圈、快门分别是什么值,然后在M档里输入这两个值,重新构图、对焦,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不使用点测光,但这必须要依靠丰富的经验。如果背景是一面墙,主体是一朵花,从大小比例上看,花占比太少,背景的暗部占比太大。这就需要大幅度降低曝光补偿(EV值)。一般来说,背景越暗、所占的面积越大,曝光补偿的值就要越低。至于低到多少合适,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多拍几张试一下。这种方法不如点测光精确,但比较方便。

如果主体和背景的亮度差不明显,也有办法来解决的,

第一种方法,人工设置背景,拍摄花卉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块黑色背景板,再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测光。

第二种方法,使用闪光灯或者其他类型的人工光,照亮主体,同时避免照射到背景,也可以拍摄出主体亮、背景暗的效果。

下面举两个例子。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客厅的餐桌上拍的,用了一盏常亮灯,加常规灯罩,关闭客厅全部灯光,用常亮灯从顶部垂直打光。为了避免照射到背景,我降低了灯架的高度,令其靠近香水瓶,这样光线会更加集中。如果有猪嘴照或者束光筒,效果会更好。

下面这张照片使用了闪光灯,但我们知道,闪光灯的扩散性还是比较强了,为了让光线更加集中,我使用了蜂巢罩,手持闪光灯,配合照相机的延时模式进行离机闪光,光线是也是从顶部打下来的。

摄影需要不停地琢磨,反复地试验,任何题材,只要你拍过了,下一次一定能拍得更好。


鹰眼小组


一、可以在主体后面放置一块深色布,或是衣服,这样,背景自然就暗了,后期可以用snapseed稍加处理即可。下面这个葫芦,就是我在葫芦后面放置了一块深红色的绒布,未加处理的原图。



二、拍摄主体时,选择角度,让主处于光源较好的位置,这个我说的其实有点牵强,希望摄影高手帮我纠正、补充。我下面这几副照片就是这么拍的,如果觉得背景还不够暗,可以用snapseed降低局部亮度来达到效果,这几副图分别是我处理前,和用snapseed处理后的照片。






再来两张白天在院子里拍的蜗牛,原图被我删了,不好意思。



三、可以采用夜间拍摄,主体用灯光或者闪光灯照亮,背景自然就是暗的。后期也可以通过调整对比度或者snapseed,来达到效果。我这两张只调整了对比度。

这些是我用手机摄影的感触,应该都是一些皮毛,还望头条里的摄影大师们多多指正,多多补充,在这先谢谢了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