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二月初七。庚子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天空碧藍晴朗,小區內偶見三倆個老人散落各處覓陽閒坐,門前的草坪也綻發了些許新芽。

我似乎,已經聽見了春天的腳步聲。我相信,雖然山川異域,但是每個人內心對春的渴望,都應該比往年更加強烈吧。

與子偕行 共克“疫”情

1月23日,一場大疫讓武漢封城,之後舉國閉戶,時間就像冬日冰封的河流,停止了流淌,似乎一切都凝固了,城市安靜的像沉睡中的夜。

這個春節,我尤其過的不輕鬆。因為,我的愛人是一名醫生,他所在的兵團九師醫院,確診了4例新冠肺炎患者,還有3名高度疑似患者,作為本地疫情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的副組長,他已經很多天沒有回過家了,即便家就在眼前,一抬眼就能看到。我和他之間的距離,也只隔著一道柵欄,柵欄的那一邊,是醫院的院區,柵欄的這一邊,是醫院的家屬區,我們近在咫尺,卻相見甚難。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發微信問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放假了沒有,他撇撇嘴,回了三個字“不休息”。我給兒子回覆:爸爸也不休息,他已經徹夜連續工作好幾天了,咱們共度時艱,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積極樂觀的去面對挑戰,保重身體,出門戴口罩。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那時候,孩子爸爸三天只睡了6個小時。年夜飯也是匆匆趕到父母家,吃了幾口餃子就走了,之後,再也沒有時間去看望過父母一次。

“疫”不容辭 逆流而行


1月27日,正月初三,九師醫院召開誓師大會,出門前,孩子爸爸問我,你支持我到一線去救治病人嗎?我說,這是身為醫者的責任,他回我以讚許的微笑。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隨著武漢封城,疫情蔓延給大家帶來的恐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變得極其緊缺。孩子爸爸出門時,我總是叮囑他,把口罩戴上。最初幾天,他不願意戴,給我說,要把口罩留給一線的臨床醫護人員們,他多節省一個,一線的同志們就多一分安全,他就減輕一份壓力。他還說,醫院管物資的同志看見庫存漸少的口罩都急哭了。後來,我看見他在微信群裡呼籲:把N95的口罩都留給醫護人員吧!我明白,他是真心愛他的每一個員工,真心愛這份事業。

當九師醫院第一例輸入型患者確診的消息公佈之後,很多同事朋友向我表達了擔憂,我說,放心吧,這邊前期準備工作特別充分,醫護人員的精神面貌也特別好,師領導自始至終都高度重視,各級組織運轉有序,春節前就已經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了。

是的,我並不害怕。對於疾病本身的危害,我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並不懼怕,是因為信任,信任這座城市百姓依仗的父母官們對疫情的重視和作出的快速反應,信任這座城市組織機構中各部門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高效運轉,信任我身後的這所醫院,那裡有我最親的家人,有我熟悉的醫護人員,他們中間有我的鄰居、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從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責任二字。

這個春節,城市停止了前進的腳步,但是他們沒有。從大年二十九,武漢封城的那一天開始,師疫情指揮部每天晚上都燈火通明,師領導親自坐鎮,各路人馬迅速集結到位,衛生、公安、防疫等部門迅速進入狀態,時刻準備著迎接大考。師醫院作為疫情的救治中心,也是提前謀劃,早做準備,防疫物資的儲備,發熱門診的改造,醫護人員的培訓,各類預案的演練......,緊鑼密鼓,有條不紊,每一個參與的同志都像上緊了弦的發條,做好了隨時戰鬥的準備。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抗疫路上 有你有我


2月4日,正月十一,立春。這一天是孩子爸爸的生日,相濡以沫25載,這是第一次他過生日,我們卻連面都沒見上,電話也是匆匆掛斷,甚至我都沒來得及對他說一句“生日快樂”。這一天,他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的表妹在家庭群裡說:哥,我也報名到發熱門診一線去工作了,咱們一起加油,保重!他回覆說:士兵,只有到了戰場,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士!

是啊!這是一場戰役,醫護人員就像真正的戰士衝鋒在前線,雖然,我不能親眼目睹,但是每一天,我都在細細的捕捉:當救護車鳴笛的聲音一遍一遍在我耳邊響過的時候,當朋友圈一張一張穿著厚重防護服辨識不清面孔的圖片發出的時候,當院子裡匆匆而過的身影一次一次從我窗前走過的時候,我知道,白衣戰士們正在投入戰鬥。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個身穿厚重隔離服,上面寫著“莫麗”名字的照片,我驚呆了,那是我熟悉的單位退休老幹部拉黑木哈力的女兒啊,我趕緊微信問候,才得知,她護送了一名重症確診患者去上級醫院,穿著密不透風全副武裝的防護服,墊著紙尿褲,來回16個小時,不吃不喝,剛剛完成任務回來。我的眼睛溼潤了,這就是真正的戰士啊!而像她這樣的戰士,還有很多很多。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孩子爸爸和單位的同事們都吃住在醫院,夜以繼日的工作,我常常擔心他吃不好,想給他開個小灶,送些吃的過去,還沒等我開口,他先提出了需求,把家裡過年儲備的物資都送過去,給防疫指揮小組及一線的同事們改善一下伙食。於是,家裡儲備的風乾肉、滷製品被我隔著柵欄遞過去了,連帶著還有菜板、菜刀;看到微信群裡全民都在做涼皮,我和家人也操盆上陣,每次都忙乎一整天,把十幾份涼皮隔著柵欄遞過去了;單位的伙食寡淡,我就借來一口大鍋,做了滿滿一盆紅燒肉,隔著柵欄遞過去了......

2月22日,孩子爸爸打來電話,讓我找幾件孩子穿的秋衣秋褲,他說有2個被隔離入院的小孩子,父母家人也都被隔離,不在身邊,孩子沒有換洗衣服。我立即在小區微信群裡呼籲大家募捐,大家積極響應,熱心的居民很快就送來了孩子們的換洗衣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啊!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這場戰役,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狙擊戰,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接力賽,後方有指揮部高速運轉,有各方通力配合,有大量的基層組織在發揮作用,有無數的警察、幹部、社區工作者在默默奉獻,穩住了後防,醫護工作者們才能不畏生死,不計得失,不怕苦累,衝鋒陷陣。

祈望“疫”去,國泰民安


“時代的一粒塵,落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我每天關注著疫情數據的變化,那一組組確診、疑似、治癒和死亡的數據,就像一座大山,壓的我喘不過氣來,一個數據的背後,就是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一次事件的影響,就是一個國家的苦難深重,一場疫情的損失,就是一個民族的水深火熱。這種痛,痛徹心扉啊!

孩子爸爸說:我只希望,這一切,早點結束!

他的家國情懷,我懂。

我相信,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抗“疫”戰士,我等你回家。

院長夫人:抗“疫”戰士 等你回家,院長夫人書寫的抗“疫”日記

  經此一疫,願山河無恙,願百姓安康。

朱秀萍

2020年2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