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张成墓位于山东省成武县南鲁乡白海村南100米处,今墓址上存元代墓地门坊一座,石人两个以及著名的张成墓碑。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张成墓远景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从石坊看,该墓应当有百米以上的神道

张成为元代亚中大夫两淮都转运盐使张孜的父亲,至大四年(1311年)去世。墓碑立于元代延祐二年(1315年)三月,碑文由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国史元明善撰文,资善大夫御史中丞王毅篆额,元代著名书法家、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赵孟頫书丹,瘦劲稳健,工整峭丽,被世人称为“三绝”碑,一向被世人所珍,历代常有人毡拓。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门坊柱身内倾,与横枋榫接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门坊局部(柱头施莲花座,门簪是花朵的形状)

该碑为青石质,高440厘米,宽120厘米,厚44厘米,螭首龟趺,制式宏伟,碑文22行,满行60字。龟趺大部已被淤埋地下,碑文除部分被人为破坏外,大部完好,可通读。该碑楷书,字体端丽舒朗,潇洒有致,字体运笔稳重,出神入化,结构严谨,韵致古雅,是不可多得的赵孟頫代表作之一。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1981年建的”碑亭“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碑亭“中的”三绝碑“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张成碑局部,可见文字隽秀

碑文记述张成祖居济宁之虞城,曾仕金,为大河埽军长。金灭北徙,三迁至成武。元至大四年(1311年),以子恩制赠中宪大夫、中书、兵部侍郎、上都骑尉、清河郡伯。碑下部剥蚀较重,许多文字辨识不清,上部字迹清晰。中部有裂缝一道,侧面有铁板加固。

所谓“三绝”碑,简单的说是指文章写的好、书法写的好、刻字工艺也好,达到这三好才能叫“三绝”。

1981年,修碑楼予以保护,“三绝”碑的风采遂藏于小屋之中。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碑旁的翁仲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翁仲手持笏板,气度不凡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翁仲宽袍大袖,彬彬有礼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翁仲优雅洒脱,结带曳地

规模较大的元代张成墓和张成墓的“三绝碑”

张成墓碑

张成墓碑的旁边是仅剩的一对石人,石人头部也不知所终。石人的残躯,依然可以体会到元代雕刻艺术的特征:衣褶飘带在浑厚的石件中更加优雅洒脱,宽袍大袖,结带曳地,人物彬彬有礼,手持笏板,气度不凡。门坊是典型的元代式样,两柱一门,柱身内倾,与横枋榫接,柱头施莲花座,枋下及柱身内侧皆有石槛,柱头有圆洞,说明曾有构件散失。柱身自下而上收窄,颇有时代特征。门簪是花朵的形状。 当年的张成墓是有较长的墓道的,700多年后的今天只剩下片段,这些是后人研究元代文物的重要史料,应当好好保护。

【您的关注是小编写作最大的动力,建议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