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戮力刷新拆违速度坚决夺取压倒性胜利

楚天快报讯 记者焦晓霜通讯员余力

城市面貌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也反映出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诠释和理解。2017年7月26日全市违建综合治理工作大会召开后,襄阳迅速掀起“拆违风暴”,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乡建设发展、节约利用公共资源、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内在要求。迄今为止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市区拆除违法建设1103起,面积265073平方米,其中,拆除新生违建735起,面积167657平方米,拆除存量违建368起,面积97416平方米,拆除总起数和总面积同比分别增长76%和180%;月均拆违近120起,面积27400多平方米,分别是2016年月均水平的2.2倍和4.3倍。在市区“拆违风暴”高压态势带动下,各县(市)违建综合治理工作也逐步展开,形成辐射效应。

戮力刷新拆违速度坚决夺取压倒性胜利

图为:“观音阁文化长廊”拆除后,市委书记李乐成现场调研

今起,本报推出“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格局”专栏,深入报道襄阳“拆违风暴”进程,展示襄阳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曝光各地违法建筑,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有序,更加安全,更加美丽。“迅速行动,全面展开部署,保持高压态势,从根本上遏止违法乱搭乱建现象。”2017年7月19日,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短短30字的批示,掷地有声。当天,襄阳市违法建筑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也应声成立。

2017年7月26日,全市治违大会曝光42处违建,各城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单位严格按照《襄阳市区违法建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重拳出击、铁腕治理,迅速掀起“拆违风暴”,一场场拆违攻坚战,在各地迅速打响……

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1.4万平违建8天被拆

戮力刷新拆违速度坚决夺取压倒性胜利

图为:拆除前航拍影像

机器轰鸣、烟尘弥漫。2017年8月18日,随着最后一栋违法建筑的轰然倒塌,襄城区“观音阁文化长廊”违建拆除工作彻底进入收尾阶段。看着连续攻坚多日的“硬骨头”终于被“啃”下来,襄城区区长朱青林不禁长舒了一口气。“观音阁文化长廊”项目,是襄阳秦美乐旅游文化公司未办理建设规划许可手续,在襄城区老207国道西侧,焦柳铁路东侧,习家池、唐城景区停车场南至习家池景区入口处,违法建设的19处建筑,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比襄城北街占地面积还要大。违建中有6处房屋基础,占地面积4059.88平方米;12处未竣工的房屋,总面积10076.6平方米;一处长58米的文化墙。

由于未经规划许可擅自开工建设,违反了《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该项目属于违法建筑。同时该项目位于老207国道公路控制区、焦柳铁路安保区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分别违反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防洪法》的相关规定。

不仅违建,还妨害公共安全,2016年10月,襄城区城管局对该违建立案调查。2017年1月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秦美乐公司7日内自行拆除违建。但该公司拒不履行。在多次催告、公告无果后,2017年7月,襄城区城管局向秦美乐公司留置送达《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要求坚决拆除该违建。

2017年8月11日,襄城区组织区城管、公安、信访、街道办及社区等单位300余人,出动大型机械11台,依法对“观音阁文化长廊”违建实施强拆。仅仅历时8天,该违建全部拆除完毕,拆除面积1.4万多平方米。

市城管局局长曹黎表示,这是开展依法拆违控违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拆除体量最大的一处违法建筑。

如今,这里已经是一片开阔的空地。按照城市规划和铁路管理的要求,将用于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不久后将焕发勃勃生机。“硬骨头”固然难啃,也绝对挡不住拆违的决心。“拆违风暴”启动以来,市、区违建综治机构接连重拳出击,鱼梁洲丹阳路违建别墅、襄州区汉丹铁路安保区范围内违建厂房、东津新区绕城高速沿线村民违建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规划实施的违建,先后被迅速拆除,对市区各类违建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襄州10处曝光违建5个月全部“清零”

戮力刷新拆违速度坚决夺取压倒性胜利

图为:拆除汉丹铁路沿线违建厂房

违法建筑综合治理中,没有例外,没有特殊群体,不分面积大小,也不存在拆软怕硬。在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敢于动真碰硬、不怕得罪人的势头下,各地拆违速度一再被刷新。

2017年12月25日,襄阳市襄州区城管局组织执法力量,对张湾街道办西湾煤场周边的违法建筑进行依法拆除。至此,该区率先“清零”了市治违大会曝光的10处违建拆除任务。

市治违大会曝光涉及襄州的10处违建,集中在襄州境内汉丹铁路和焦柳铁路沿线,长期影响铁路运行安全。

张湾街道办西湾煤场附近原本约有5800平方米的违建钢构厂房,经营着木板加工、防盗门仓库等生意,有些工人吃住都在这里,消防安全隐患大。尽管城管部门多次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但收效甚微,违建经营业主还在言语上威胁上门劝说的工作人员。

敢于动真碰硬,襄州区城管和社区组建专班,反复与经营者沟通,最终拆除该处违建。

襄州区城管局执法督查科负责人任太和介绍,为确保拆违工作顺利完成,襄州区组织工作专班入户走访违建当事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搬离物品,通过“柔性教育”督促违建当事人自行拆除;对拒不配合的,停止供电,联合执法,坚决强拆,发挥“刚性执法”震慑力。

2017年7月26日至2017年12月26日,短短5个月时间内,襄州区10处曝光违建全部拆除完毕,拆除总面积21440平方米,在各城区、开发区中率先“清零”。

如今,该区加强对高发点位违法建设的巡查防控,确保铁路在该区安全运行,同时坚持24小时巡查报告制度,确保辖区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在全市治违大会曝光违建查处过程中,市治违办持续加大跟踪督办力度,要求各城区、开发区实行综合治理,推进分类查处。目前,全市治违大会曝光的42处违建,绝大部分已查处销号。针对少数几处尚未查处到位的曝光违建,市治违办已向市纪委呈报了问责建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对未完成曝光违建查处工作的城区、开发区分管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尽快查处销号。

严格管控强化追责 保持拆违高压态势

采取强有力措施,露头就拆,以儆效尤,坚决遏制违建增量;要加大氛围营造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有力、有序推进存量违建的依法拆除。应循着市委书记李乐成的统一指挥和统一谋划,巩固违建治理压倒性态势、夺取“拆违风暴”压倒性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如磐石。

今年3月1日起,《襄阳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正式施行,要求各相关部门、各镇(办)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24小时巡查报告制度,各级干部对查违治违工作要狠起来、硬起来,形成高压态势。

为持续保持“拆违风暴”高压态势,市治违办在前期调查摸底、专题研究、梳理研判的基础上,组织各城区、开发区制定了《市区2018年度违法建设拆除计划》,并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8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印发。市城管委主任、市长郄英才要求,持续保持“拆违风暴”高压态势,从预防控制和打击拆除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源头治理,更好地发挥群众的力量,加强巡查防控网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重拳打击,对新生违建坚持即查即拆,实行“零容忍”和“零补偿”。拆违工作进展要接受市民监督,形成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

据悉,襄阳市区今年计划拆除违建317起,总面积达26万多平方米。市治违办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督导各城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按照拆违计划要求,从落实控违治违主体责任、全面实行网格化巡控、加强联动综合治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坚决按计划将违法建设拆除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