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垃圾電影多,真的該怪觀眾垃圾嗎?

愛因愛生


首先,什麼叫垃圾電影?是全用流量明星,只為賺錢的敷衍的作品,例如拍成動態畫冊的《小X代》、動畫效果感人的《X跡》;同時,一枚優秀的電影導演因為利益、跟風拍出的許多電影。

其次,什麼叫垃圾觀眾?只因為是郭敬明的腦殘粉,他所有作品、無論好壞都要去電影院刷一遍,這也許是吧;因為信賴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的實力,卻無意之中看了他不叫好的作品,這也算吧;還可能被唯美的宣傳海報吸引、被主題曲感動、被宣傳片打動失足踏入垃圾片泥潭的……他們都統稱為垃圾觀眾?

電影市場不健康,垃圾片越來越多是觀眾引起的,這是一個甩鍋的說法。你們宣傳的時候,把電影說得多好多震撼,騙觀眾去看,觀眾看過以後卻被罵垃圾,這樣真的對麼?

其實中國電影就跟中國足球一樣,我們常說中國球迷是最好的球迷,同理,中國的觀眾也是最好的觀眾,你可以去看看,好的電影基本都是高票房,為什麼,因為觀眾喜歡,觀眾支持好電影,就算是爛片也有高的票房同樣也是觀眾的支持,國足踢贏一場比賽,中國球迷就跟過年了一樣,現在中國出了一部好電影,中國影迷也是會鼎力支持的。

比如清明檔的《暴裂無聲》。忻鈺坤依舊才華橫溢,以後他的電影出一部看一部。《暴裂無聲》裡中國階層的描摹,人間失格,深刻又工整,大家都應該支持。


顏公子看劇


馮導這次又亂開炮,犯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抵銷了他的“勇氣”和“義憤”。

首先,他這樣說,潛臺詞是“我的電影不屬於垃圾電影”,這點見仁見智,馮導的電影製作越來越精美,從面子角度看的確不垃圾,但裡子呢?還是陳舊的意識、牽強的劇情、吃相難看的廣告植入和意識形態植入,如果以國際公認的好電影標準來衡量,那些電影也是有點垃圾味兒的。

而關鍵的是,稍有邏輯思維的人都能理解,無論觀眾多垃圾,只要導演不肯遷就,垃圾電影由誰來拍呢?但你明知垃圾還要去拍,純粹為了賺錢而跪著,這不比垃圾觀眾更加垃圾?那麼要批評的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呢?

第三最重要,這是一個雞和蛋的問題,觀眾的惡趣味是誰培養出來的?早在九十年代開始,中國電影就開始刷新自己膚淺簡陋的下限,真正的好片往往得不到好的排片甚至接觸不到觀眾,於是觀眾只能接受爛片。這是惡性循環,藝術本身是帶有提升受眾審美的使命的,俯就低水平審美需求只會帶來自身的淪亡。

毫無疑問,中國的確存在一批純娛樂需求的電影觀眾,但他們也沒有強迫電影導演只拍爛片給他們看。中國也存在一批高端的有藝術追求的導演,他們默默奮鬥的努力沒有多少人看到。我想有話語權的人與其怒斥前者,還不如實實在在支持後者,就像賈樟柯導演、慄憲庭先生等有識之士所做的。


廖偉棠


當我們要批評一個事物,我們首先要有自省的誠意和能力,凡事能夠反求諸己,也許有助於得出更接近事實的答案。


我想先問馮小剛一個問題。《我不是潘金蓮》是挺好的黑色幽默,但是他為什麼要用范冰冰?為什麼不是更有能力把握這個角色的、擅長演底層婦女的演技派譬如顏丙燕或艾麗婭?答案一定不是范冰冰是最對的演員,她對底層婦女的理解就是皺眉眯眼。


很顯然,范冰冰演《我不是潘金蓮》,是因為她的主演是資本收益的保證:她有著時尚娛樂傳媒炒作出來的形象,她的存在是票房保證。雖然范冰冰演技尚沒有那些不會臺詞臉若面癱的小鮮肉那麼糟糕,但支撐他們在電影行業屹立不倒的邏輯是一樣的。同樣反映底層社會,比《我不是潘金蓮》優秀太多的《鋼的琴》只有數百萬票房。馮小剛其實是目前這樣一個資本通吃的體系的受益者。他是不錯的導演,也算是戴著鐐銬跳舞仍然想要拍一點真的電影的人。但是,很多跟馮小剛一樣優秀,或者至少有潛力的導演,在這個畸形的市場上,根本無法被觀眾看到。



圖片依次為顏丙燕《萬箭穿心范冰冰《我不是潘金蓮》艾麗婭《二嫫》

從世紀之交開始的入世,帶來了電影市場的美國化:不多的美國好片,大量的美國模式化爛片和更爛的國產的山寨好萊塢式電影。一方面因為過審的制度,一方面因為資本的邏輯越來越深地掌控電影行業。反而是在這樣的“全球化”和“市場化”之前,中國觀眾可以看到來自不同國家,包括大量發展中國家的外語片。我當年看《紅高粱》是在一個鄉鎮電影院,票價就是一個高中生可以隨便拿出來的錢。1980年代還在社會主義生產體系中的電視劇產業出品的《紅樓夢》、《西遊記》播了三十年,當我們現在有更好的物質條件把紅樓夢拍得美輪美奐,最後看到的是作為資深紅迷無法忍耐十分鐘以上的新版紅樓。當然我們不能陷入機械的懷舊,但是僅僅引入市場機制,讓資本話事,給我們的文化產業帶來了什麼?


87版紅樓夢和新版紅樓夢

是的,中國的電影觀眾是很蠢,但他們又何其無辜。資訊的流動並不是完全均衡的,觀眾今天消費的垃圾電影和資訊產品造成了他們的壞品味,因為他們決定不了什麼樣的產品是易得的:什麼電影可以上院線,排幾場,是否在人們有空的時候,他們都無法掌控。中國本身是電影大國,但是中國導演自己生產的七八成影片都無法進入院線。這可不是觀眾的錯。

在這裡,國家除了審片,是否善盡了促進電影發展的責任?

面對好萊塢的強大文化殖民,歐洲國家都出臺了各種本土電影的扶持政策,從人才培養,到拍攝資助到國際化的補貼,韓國和我國臺灣也是如此。但是,我們看到的是,目前受到資助的,大多是主旋律爛片。

在中國的兩千多個縣級城市裡,只有10%的城市有院線。那麼其他90%的城市怎麼辦?國家是否應該作為,電影院是不是應該成為一個集鎮的文化基礎設施?是否應該出臺政策調整院線公司的行為,讓他們賺錢之餘履行文化培育的責任?能否對其他不能上院線的電影,促成一些民間組織進行市場之外的另類發行?

中國有過那麼多好電影,但是除了北京上海,其他城市都鮮有公益性的電影資料館,讓中國觀眾接觸中國的電影文化遺產。如果觀眾看不到有營養的精品,他們養成吃垃圾的品味是順理成章。


李思磐


中國垃圾電影多,真的該怪觀眾垃圾嗎?馮小剛6月18日在記者發佈會上這樣的話語顯然是不負責的,讓觀眾來背這個黑鍋,顯然是在推卸自己作為電影人的責任。

我們不要忘記,前陣子,一部來自印度的片子——《摔跤吧,爸爸》,同樣還是這一批觀眾,為何反響是不同的,個人作為,這其中還是缺乏很好的內容片子,都是勵志片,這部《摔跤吧,爸爸》呈現則是不同的視角,望子成龍變為望女成龍,同樣是亞洲內兩個重男輕女的傳統文化國家,這部分從女孩一樣可以成才入手,如果在國產片,肯定是變為身體有殘缺的孩子,然後如何一步步成才。

比如,李連杰和文章出演的《海洋天堂》,同樣是親情+勵志故事,但是與《摔跤吧,爸爸》相比,這一切入點顯示已經勝出,另外就是結尾,在《摔跤吧,爸爸》,爸爸被虛榮心很強的教練關了起來,而女孩則通過爸爸對教誨積累,以及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應對,最終取得了勝利。如果是國產片,在收尾時,情節的設置肯定是爸爸被關起來了,而女兒則出師不利,然後,爸爸為了教導自己的孩子,千般艱苦逃出來,而女兒看到逃出來的爸爸,一鼓作氣,能力+父親的鼓勵,最後贏得了比例。

不難看出,我們看國產片是這樣的狀態,看到開頭,就能猜到過程,最後準確預測結果,都是老套路,內容和形式上沒有什麼令人耳目一新,作為資深的電影人,馮小剛先生還有推卸責任的勇氣,悲哀!

這說明什麼,我們不缺乏好的文學作品,但缺乏好的影視內容,從文學到劇本的,這方面轉化的能力還不夠,真正打動觀眾、市場和歷史的,內容必須是第一因素,內容為王。

反之,我們影視行業目前多數重要主體都做什麼,都在做有關如何賺錢的庸俗化追求,影視企業資本化,明星證券化,今天這部騙子賺了這多錢,明天那部片子虧了多少,市場的套現能力,成為了衡量片子好壞的標準,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可悲!


財經觀察徐叔


作為一個喜歡看電影的普通觀眾,我覺得這個鍋,觀眾是不能背的。

馮大炮老師雖然是個資深電影人,但是邏輯慘不忍睹,他完全沒搞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電影生產者和電影消費者,是兩個主體,兩個主體各自的行為,有著基於自身的驅動力,但是各自的行為之間,卻不具有必然的邏輯關係。

其實把他的發言中兩個主體換成別的角色,我們立刻就能發現這種邏輯上的荒謬

:“X老剛剛說了出現了很多強姦犯,那是不是因為有很多穿著暴露的女性?一定是和大批穿著暴露的女性有關係!!!”

一部電影爛不爛,主要在於導演(或者統稱為生產者),就我所知,觀眾並不能對電影拍攝指手畫腳,但是觀眾品味不行,並不是一個導演拍垃圾電影圈錢的理由,為什麼中國近幾年垃圾電影層出不窮?說穿了,這些電影的製作者,既不愛電影,也不愛觀眾,只是愛錢而已,這才是垃圾電影多的根本原因。

我可以斷言,假如中國現在解禁三級片,《金瓶梅》一定是 最大的IP,然後會有一群電影人蜂擁而上,把歷代禁燬書目拍個遍,還要振振有詞的說,我們之所以拍這些下流玩意兒,都是因為觀眾太好色。

我只想說一句話

吾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吾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吾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下面再說說,中國是不是真的有很多垃圾觀眾?

你可以認為有些觀眾品味不高,判斷力不足,很容易被營銷宣傳忽悠,但是真心實意掏錢進電影院的,一個垃圾觀眾都沒有!!!真正的垃圾觀眾,會進電影院嗎?等著看盜版呢好不好??

郭德綱有句話,我覺得非常好,觀眾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和青曲社有矛盾,敢罵青曲社的觀眾是垃圾嗎??怎麼電影圈裡面就總有這種聲音,要咒罵自己的衣食父母?沒買你的票就是垃圾?還是不買你的票都是垃圾?

觀眾拿自己的真金白銀進電影院,真沒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圖個樂呵,結果看完被電影噁心到了,觀眾是受害者好不好?

我覺得某些電影人,要麼抱怨審批制度,要麼抱怨觀眾太LOW,就是不懂得找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連一個很簡單的故事都講不好??

觀眾喜歡看《小時代》有錯嗎?《大聖歸來》在和《梔子花開》、《小時代4》的競爭中大勝而歸,票房口碑雙豐收,如果一部商業電影連《小時代》的票房都超不過,有什麼臉面說自己拍得好??

王小波先生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而以大多數導演的能力之低,還根本輪不到批評觀眾

有本事呢,就拿出作品來,看看觀眾捧不捧場,識不識貨,前提是,知道你的作品面向什麼樣的觀眾,如果要賣招牌,那和《小時代》不過是一丘之貉。


一笑風雲過


馮小剛說的這段話,大體是符合邏輯的。沒有“垃圾觀眾”埋單,垃圾電影即使無法絕跡,也會減少大半。正是部分觀眾嗜痂成癖,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群觀眾比例再小,也足以驅動垃圾電影如過江之鯽,不斷遊入我們的視野。

與上面幾位老師的回答不同,我不認為垃圾電影與“垃圾觀眾”是蛋與雞的辯證關係。垃圾電影固然也是人造物,但更多是趨利而生,迎合市場而動,即使中國電影創作環境和電影市場不再如此畸形,同樣會存在“垃圾觀眾”,催生垃圾電影。

中國電影的獨特國情,只是強化了“垃圾觀眾”與垃圾電影的主僕關係,讓兩者都更加癲狂罷了。目前看來,要想減少垃圾電影,只能靠“垃圾觀眾”個體的覺醒和自省,垃圾電影生產鏈不會主動洗心革面、偃旗息鼓。

比如,眾所周知有很多毫無演技和職業精神的小鮮肉,靠摳圖成為巨星,輕鬆拿千萬甚至上億級片酬,公開愚弄觀眾。可是,這首先也得觀眾甘於被愚弄呀。

以“垃圾電影太多造就垃圾觀眾”來為這些觀眾開脫,本身就存在悖論,因為這些觀眾不會想到這個理由——如果他們有能力發現自己粉的是“垃圾電影”,那就不是所謂的“垃圾觀眾”了。所以,中國垃圾電影這麼多,“垃圾觀眾”應居首功。

每一個神智正常的人,都有將自己從愚昧中解放的義務。你一旦愚蠢,就無權要求別人寬容,別人也無從寬容。

另一面,回到馮小剛的話,雖然不能以人廢言,但也應該看到他說這段話的前提,是將自己的電影和觀眾從這條“垃圾”生產線上撇清開來。這顯然不符合事實。至少近年來,馮小剛也在製造垃圾電影,即使最近那部得到不少好評的《我不是潘金蓮》,在我看來,也是妥妥的垃圾片。

當時,我寫了一篇稿子,“《我不是潘金蓮》莫再消遣女訪民”,很多人表示異議,理由是中國電影的尺度有限,馮導能以巧妙的妥協,來觸及上訪這個敏感話題,已經很不易了。

這樣的論調,可以更精準地揭示“垃圾觀眾”與垃圾電影的關係。顯然,在這些朋友看來,但凡加上“國情”二字,我們對電影和導演,以及其他很多事物的評判,都應該有另一套標準。所有基於普適標準的評判,都是苛責,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那麼,這樣的邏輯推演下去,只要國情更趨惡劣,我們的評判標準就應該隨即調低,我們的審美就越來越沒底線。然後,我們還可以理直氣壯,毫不以為恥。到頭來,我們不但失去對“國情”的反思,更不會知道何為審美。

如果這不是墮落,那世上就沒有墮落了。我們可以不看國產電影,但不可以墮落。


孫旭陽


馮小剛導演是一位神奇的人。

他的標準特別有意思,如果你記性好一點,你就會懵掉。

比如2010年,馮導演因為老婆徐帆落選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在微博上猛烈抨擊,臺灣叫“嗆聲”該獎。他的論點是因為《唐山大地震》票房過了六億,金馬獎評委會不爽這一點,故意把徐帆給“生態平衡”掉了。

光火之下,老話題又被提起,那就是“票房VS藝術”。馮小剛最新的表述是:“電影的好壞是沒有標準的,完全可以各執一詞。唯一可以被量化的標準就是票房。票房好=觀眾認可。”“請問電影不是商品是什麼?哪家電影院不買票可以隨便看?拍電影以盈利為目的有什麼不對?哪家電影公司敢說他是以賠錢為目的?誰能告訴我所有人都認同的藝術標準?誰又有權力說自己的好惡是唯一的標準?”

對照一下他昨天的發言,是不是有點左右互搏的意味?

或許他這幾年,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都拿過了,所以搖身一變,又變成代表藝術來斥責票房了。

當然,也可能最近的電影實在太垃圾,連曾經代表票房的馮導都看不下去了。

馮小剛這一代人背景太複雜,他們從出生到長大,再到功成名就的五十年間,中國就像被解壓的大型壓縮文件,一天過成二十年。傳統江湖規矩,革命宣傳需要,市場社會法則,文學藝術標準,一古腦子砸在這個時代身上,三百六十五根筋,你哪知道這次是哪根筋在跳?


楊早講史


先說一個老掉牙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既與雞無關,也跟蛋無關。好,接著下一個問題:先有垃圾觀眾還是先有垃圾電影?後一個問題既與觀眾無關,也與電影無關。稍微有點常識和智識的人都知道,跟某個化神奇為腐朽的部門有關。

常識一,觀眾看爛片太多,審美品味就必然低。國產影片垃圾化這麼幾十年,仍然堅持看國產影片當然審美品味低。

常識二,大凡有點審美追求的觀眾,有九種方法看到國外優秀的影片,當然不會看國產影片。這麼多年,國產影片早已敗壞了這部分觀眾的胃口,他們或者只看或主要看歐美日韓的優秀影片,或者乾脆不看電影。

常識三,中國這麼多人,哪怕只有30%人是審美品味低的觀眾,市場也比歐洲、美國、日本大。

常識四,歐美日也同樣有審美品味低的觀眾,但70%的觀眾審美品味正常,主流市場當然迎合主流觀眾。

常識五,中國要拍出審美品味正常的影片風險太大,獨特的審查制度使得哪怕是一部神奇的影片也能化神奇為腐朽。例如《異形·契約》,本來是一部高分的優秀電影,刪掉6分鐘後就只是一部平庸的電影。

常識六,張藝謀最好的電影《活著》;陳凱歌最好的電影《霸王別姬》;最好的現實主義影片《藍風箏》,大陸票房全部為0。美國電影學會評的21世紀最好的25部電影,有賈樟柯的《天註定》,大陸的票房也是0。為什麼?稍有智識都該知道。

常識七,傻*都知道取悅30%的觀眾既安全還能掙錢;取悅70%的觀眾既危險還可能血本無歸。

常識八,一個跪著把錢掙了的導演,發現其他導演躺著就把錢掙了,當然會不悅。

常識九,拉不出屎來怪地球引力,拍不出(不敢拍)好電影怪觀眾不行。一個道理。

常識十,馮小剛導的所有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不如從來沒有公映過的《藍風箏》;馮小剛在21世紀導的所有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不如從來沒有公映過的《天註定》。


唐映紅


 6月18日舉行的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上,素有“小鋼炮”之稱的馮小剛再次“開炮”:“中國怎麼這麼多垃圾電影?還不是因為有那麼多垃圾觀眾。你不去捧場,就沒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很多人感覺受到了冒犯,用“沒有垃圾導演哪有垃圾電影”懟了回去。  


導演與觀眾兩方陣營產生分歧:到底是先有垃圾觀眾後有垃圾電影,還是先有垃圾導演後有垃圾電影?導演的邏輯是沒人看垃圾電影,垃圾電影掙不著錢,製作人怎麼會去拍?觀眾的邏輯是沒有垃圾導演生產垃圾電影,觀眾又怎麼會看到那麼多垃圾電影?  

本質上,垃圾電影是垃圾導演與垃圾觀眾絕妙配合的產物。垃圾觀眾願意掏錢看垃圾,垃圾導演為了掙錢也願意拍,硬是要區分誰對垃圾電影負有更大責任,其實有點兒五十步笑百步,一個欣賞水平有限,一個職業操守有限。  

如果我們不糾結於討論原因,而是執著於討論解決的辦法,那麼既要有賴於導演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拍出更多更好的電影,又要有賴於觀眾欣賞水平不斷提升,遠離粗製濫造的垃圾,願意為好電影掏錢。前者是一個引導機制,後者是一個激勵機制。  


想斷了垃圾電影的生意,指望製片人和導演有錢不掙恐怕很難,指望觀眾觀影水準瞬間大幅提高同樣很難。正常的電影市場,永遠是垃圾電影與優秀電影共存,這無非是一個概率問題,即垃圾電影更容易成功還是優秀電影更容易成功?相信天平會日漸滑向後者,這有賴於導演和觀眾的通力合作。然而現在,合作者首先幹了起來,顯得很愚蠢。

  

指責與抱怨最簡單,但也最為無用。正視現狀,無論導演還是觀眾,都按照自己的認知與喜好,做出讓自己最心安、最滿意的選擇,這是唯一的辦法。電影是七大藝術中最年輕的門類,沒有垃圾電影何以突出優秀電影的優秀呢?為了掙錢難免會有垃圾電影出品,但是觀眾不會永遠上當,最終勝出的終將是優秀電影。  對於導演來說,確保自己生產的不是垃圾,這是最重要的。現在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黃金年代,有志向的導演如果不能拍一些高品質的真正可以稱為藝術的電影,關鍵還得追問自我而不是歸罪觀眾。


宅小影


馮小剛的這個言論特別適合放在《奇葩說》裡當做一個辯題去討論。正反兩方支持者都會有。

類似這個觀點,在中國造假貨,且屢禁不止的話題上也同樣可以對應,就是假貨的泛濫,是因為民眾的整體水準不行。你仔細一想也沒錯。

就比如最典型的案例,廣東的皮包,LV GUCCI 等奢侈品牌都有仿品,甚至還分超A,A貨等不同等級的仿品,這些仿品據悉甚至有明星專門去買……普通收入的客戶更是趨之若鶩,尤其女性出於虛榮心,更是這些仿品皮具的忠實粉絲……怪誰呢?

經濟社會,商家制造的任何東西,前提都是產品要盡力符合消費者心理,這樣才好賣啊,假貨在中國如此之多,間接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老百姓整體收入還是低,但虛榮心理又趨勢人們尋找相對更能滿足自己的產品,商家很敏銳的捕捉到這些消費者的痛點,因此屢禁不止的製造仿品。

假如此時,這批商家在日本,你說他們還會大批量做假貨麼?日本的消費者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收入水平,審美水平不同(畢竟常年發達國家),想賣假貨,人家也不吃這一套。更別說全民族形成的“恥”文化,會讓假貨商家很快死掉。

馮小剛的言論同樣適用於上述邏輯。倘若中國的觀眾審美水準高到一個份上,電影製作方還好意思弄差電影麼?

馮小剛是中國大陸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取得平衡的最佳導演,此番言論,也是從電影市場化角度出發。我也認為好的土壤肯定會更容易長出好的果實,反之,歪瓜裂棗都會出來。這個“土壤”不只是觀眾群體,還包括中國電影市場的規範體系,制度特點等等。為毛國內不能上映的到國外都是藝術水準很高的片子。這些都能反映出“土壤”問題。

咱不是從業者,最多也就理解到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