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腊月廿九,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接到了一纸通知:取消放假,全员在岗在位!


十天过去了,作为泉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隔离病房里的这些白衣天使,还好吗?这个春节,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救护过程中,最让他们牵挂和担忧的是什么?


今天的推送,是来自泉州市第一医院隔离病房几位医护工作者的日记。你想“看到”的第一战线,你关心的隔离救护,都在这些细碎又平实的日记里。


《战疫情 在一起》故事和线索征集计划仍在继续,期待您的关注。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1.这个不一样的年,我们正经历特别的历练

●记录者 洪莉莉(泉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士长)

1月21日

除夕前3天,我们接到了医院通知,开始腾空病房,准备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并从各个病区选派6名护士支援。我们科室马上分工,备好物资,学习、组织培训演练,进入紧急应急状态。

1月23日

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早上为儿子煮好鸡蛋面线,面对家里熟悉的一切,眼泪还是控制不住地往下流,不知道这一出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不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持续多久?我们的护士要面临多大的风险?我把眼泪擦干,来到科室安排各自分工,并再次考核护士穿脱隔离服的技术。

护士们的心理压力很大,隔离病区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稍有闪失,便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一天24小时,我满脑子都是隔离防控的事情。

1月24日(大年三十)

早上接收了4位疑似患者,要进行咽拭子采样,这就意味着要和病人近距离接触,护士被感染的风险更高。此前,我们已反复多次在护理站培训考核,既要保证护士的安全,又要采样率高。护士们做了三级防护,为患者采好样,并做好隔离防护。接下来的三天,我精神一直绷紧着,关注护士的体温,关注她们有没有身体不适。

晚上7点到家,简单煮个饭,就算是和儿子过了除夕团圆夜了。晚上8点多接到通知,说早上检测的患者全部显示阴性,刚要松口气,又接到科长电话,说按最新指南需隔天再次采样,当2次采样都为阴性时,才能解除“警报”。瞬间,心又提了起来。

这个时候,隔离病房又收治了新的病人,2个护士轮班已经不够,要再增加一班,总共需要3班护士:一个护士在隔离区外准备物品,2个护士穿着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为这些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包括吃饭、喝水、倒尿……

1月25日(正月初一)

今晚确诊了阳性患者!所幸,属轻症患者。我们依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安抚患者,加强照护,进一步安排院内防控措施……护理部吴碧瑜主任、院感科汤利主任、呼吸与危重症科黄颂平主任,跟我们一起忙到了次日凌晨1点多。

我特别交代进入隔离区的护士要小心保重,这时,我看到许冬梅护士眼眶里泛着泪水,但她马上忍住了。看着她瘦小的身影走向隔离区,我的眼泪却没能忍住。这些年轻的护士,她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进入隔离区的护士们,需要穿着隔离服整整6个小时。期间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刚入职3个月的护士叶小兰,人长得瘦小,晚上值班走动较频繁,值到清晨6点50分,突然觉得低血糖要晕倒了,她不断地给自己鼓气,撑10分钟、再撑10分钟!好在,交接班的同事很快到来,她紧急补充了一些食物,撑下来了。

这次战“疫”需要反复消毒,护士们的手部皮肤裂开了;双层口罩戴得太久,脸上被勒出重重的褶子;日夜操劳,免疫力下降,嘴角疱疹也跟着冒出来了,还有的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长发……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这个不一样的年,我们正经历着特别的历练。

1月27日(正月初三)

初三一早,闹钟6点40分响了,我关了闹钟想稍休息10分钟再起床,结果太累了,一醒来已经7:42分。赶紧简单洗漱一下冲到医院,幸好,算是平静!10点开专家组会议,大家都比较放松了,郑辉明科长开玩笑说他轻松睡了3个小时。

这时候,护理部成立了“抗疫心理关爱小组”,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生活保障;关爱小组还开通了压力倾诉热线,搭建心理支持和互助平台。后勤保障到位,大家的心情放松不少;同时,开始有社会爱心人士捐物捐款,我们更有信心了,姐妹们互相交流护理心得,互相鼓气。

最开心的是,隔离病房的患者也在慢慢改变。他们不仅有对抗病毒的信心,也开始关心我们的护士。比如哪位护士声音嘶哑,他们会提醒她多休息。

1月31日(正月初七)

从腊月廿九腾空病房,到正月初七,我们的2020春节,每一分每一秒仍清晰在目。

晚上收到碧若妹妹送来的鲜花与心心念念的地瓜粥,心满意足。这种美好的时光,是我这些日子来想都不敢想的。感恩一直在关爱我们隔离区医护的你们!加油!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2.三十几年来,第一次不懂年的滋味

●记录者 蒋琼珠(泉州一院老年病分院的肾内科护士,党员)

我是第一批支援隔离病房的护士。从腊月二七起一直在一线,除夕夜跟大年初一是在隔离病房里跟一众兄弟姐妹们度过的。三十几年来,第一次不懂年的滋味。

从接到护理部电话时的忐忑,抵达隔离病房时的无措,到被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所感染,我的内心经历了无数次波澜起伏。心理压力过大时,想起家里一岁与三岁的两个儿子、年老的父母,也曾在没人的地方崩溃过,哭过!换成10年前,我根本无畏也无惧,如今多了很多牵挂。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是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已下定决心,以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坚守在临床一线!疫情面前,泉州一院护理人拧成一股绳!护理部专门成立抗疫心理关怀小组,总务科给我们准备整洁的宿舍,护士长关心大家的衣食住行,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怕一线的兄弟姐妹营养不够,煮了一堆蛋,大家每天加一个蛋。百姓的积极配合、医院的全力支持、领导的细心关怀,让一线的兄弟姐妹们士气高扬,特别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3.病人的吃喝拉撒,我们全包了

●记录者 尤葆茹(泉州一院一线经管医生)

总是调侃隔离病房是医院最害怕的地方,但是疫情面前,这里却给了大家希望!

泉州市第一医院隔离病房最早启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瘦小的“天使们”每天加班加点做好物资准备,一大箱子的防护服自己扛,一大桶的消毒浸泡液自己配,和时间赛跑,和病魔赛跑,守护我们的城!

隔离病房的医护日记:为了病人我不怕死,但想起家人我真的很怕死

一个护士在外准备物品,两个护士对隔离病人进行无陪护护理

护士大都是一群90后、充满朝气的美丽“天使”,每天穿着防护服,一工作就是六七个小时:严格的交接班,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引导患者树立信心;给患者提开水、送餐,提醒他们按时吃药……吃喝拉撒,我们全来包!一到下班脱下防护服,背已经湿了,嘴唇有点发绀,脸真疼……

4.讲话超级快,走路变小跑,我们真的太忙了

●记录者 许白兰(泉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我们在第一时间接到上级指示,腾空病房,备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腊月廿九,我们已经进入很紧张的工作状态中。

头几天,我们真的太忙了,工作电话很多,布置工作的信息也很多,一个个讲话语速都超级快,走路都改成小跑。比平常工作量还大,很多部门跟我们一样不分白天黑夜地24小时在岗在位。

我们接诊的都是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须做好严格防护。如果有谁做得不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染上病毒。年前,我就让爱人带着孩子搬家了,方便自我隔离。工作繁忙的时候顾不上他们,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真的很想他们,尤其是深夜。理智告诉我,再忍忍!还好现在通讯便捷,可以视频,只差当面拥抱了。等我们抗击疫情成功后,再同家人相聚,再享天伦之乐!

END

文图/刘薇 万馨璟

你安,就是年丨花巷邀你共同记录疫情,记录这个按下暂停键的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