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農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酒店不是更方便嗎?

小楊普識


只要肯出錢,哪裡辦都方便。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如今農村辦酒席也與過去明顯不同了,除了扎堆在年底辦以外,各種奇奇怪怪的酒席也見怪不怪了,而有的酒席甚至很「敷衍」,隨隨便便一點菜就把大家招待了,這種酒席多是賺錢為主。其實,農民辦酒席很麻煩,那為何農民不去酒店辦呢?


一、農村酒席雖麻煩,但很實用

農村辦酒席不比在酒店可以當甩手掌櫃,事無鉅細都要面面俱到,飯菜弄差了還可能落下話柄。好些酒席本來辦的不錯,但事後也免不了有人議論。

農村辦酒席,有的會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往家裡買東西,到辦酒席時還要向村民借鍋碗瓢盆。酒席上,最忙的就是灶上做桌的,幾百人的飯菜都要靠幾個人在幾個小時內做好,難度不小。而現在即便花錢請人做桌,主家也並不輕鬆。



雖然麻煩,但農村酒席的感覺是城裡酒席所比不了的。在氛圍上就有別於城裡,村裡多數人都會趕來參加,幫忙的、拉家常的都有,而村裡的孩子們則來回追逐嬉戲,村民們養的土狗也趕來湊熱鬧。在飯菜上,都是用實打實的材料在幾百人眼皮子底下做出來的,飯菜比用小灶單獨炒出來的還要好吃。

二、酒店辦酒席費錢且麻煩

酒店一般提前訂好就可以,雖然簡便,但對農民來說並不合適。農村酒席的規模一般比城裡大,而村鎮一般的酒店承辦不了,那就只有到城裡大點的酒店辦才行。農民居住在農村,來吃酒席的以村裡人居多,所以不可能捨近求遠而大老遠地把村民拉到城裡去辦酒席,除非村裡去城裡便捷。

1、包車接送。農村辦酒席動不動就五六十桌乃至上百桌,這麼大的陣勢不適合去酒店,如果非要去酒店,那就要包車來回接送,麻煩不說還多花錢。

就算包車接送,但好些村民可能不願意去,酒席也就不熱鬧了。這是因為城裡遠了,中午無法趕回家喂牲畜,吃了酒席還要等著大家一起坐車。另外,某些年紀大的可能會暈車。

2、費用高。在費用方面,城裡酒店的費用比農村自己辦的酒席要高出許多。同樣的飯菜,自己做可能要節省一半。

3、菜不好吃。酒店雖有大廚,做的菜再好吃也吃不出農村酒席的味道。好些菜分量少不說,還做得花裡胡哨的,能吃的就那麼一點點,每人夾一兩筷子就沒有了。此外,一些菜是提前很久做好的,上菜前蒸熱就端上桌了。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不喜歡在酒店辦酒席的分析,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要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為什麼農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酒店不是更方便嗎?我身邊的朋友有的在酒店辦,有的是在農村辦酒席,有的也是辦兩場,一場農村,一場酒店。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第一個在農村辦酒席就是省錢。要知道在酒店辦酒席還是蠻貴的,特別是一些大城市,自然不用說了。像我去參加的一些在酒店辦的酒席,一般是1200一桌,如果是50桌,那就是6萬塊錢了,其中婚慶算5000,還有各種喜糖、酒水等等,那最少也要10萬塊錢了。在老家辦酒席,一般一桌五六百塊錢(有的地方八百左右),這樣算下來就省下了不少錢。對於農村人來說,賺錢不容易,一下子拿10萬塊錢,我覺得是蠻多的。



第二個就是在農村辦酒席很熱鬧。所用的食材都是親朋好友一起幫忙的,其實大家都是禮尚往來了。農村酒席一般3天,第一天準備各種吃的,第二天是真正的婚禮,第三天則是回請一些過來幫忙的人一起吃飯聊天了。農村辦酒席真的很熱鬧,而酒店的,幾乎都是吃飽就走了,也少聊天。



第三個就是方便親戚去參加。在老家辦酒席,一般都是親戚多,說實話朋友還是比較少了。像我一個朋友辦酒席,光是家裡人都是五六十桌了,如果全部都叫去城裡喝喜酒,那很不方便。接送、吃住等等都需要操心,如果家裡近城裡,晚上還可以包車回去,但如果遠的,晚上回去也不方便,而且大家又不是住同一個地方,也麻煩,如果不送回去,那光酒店錢就很多了。

這是我想到的這三點了,其實我也喜歡參加農村酒席,和酒店的感覺不一樣。


壯鄉小美


對農村人在家裡辦酒席,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鄉下場地比較大,在鄉下有很大的場地,有的人家獨門獨院,院子很大,一個大院子就能擺下十幾桌,如果人多的話,就借用鄰居家的院子即可。

第二,鄉下襬酒席比較實惠,所用到的食材,農村人會自己去採購,然後再請專業的廚師來燒。而在鄉下大灶上燒出來的食物有濃郁的鄉下風味兒,燒出來的菜分量足,口味好,深受農村人的喜歡。鄉下辦酒席,在我們上海的話會連辦三天,第一天是自己家裡的主要親戚,第二天才是正日,第三天收尾。三天辦下來的消費用有點多的。但是如果去飯店辦的話,只能辦一天吃兩頓,價格還比在鄉下辦貴。所以有場地的話,寧願在鄉下辦了。

第三,在農村擺酒席,熱鬧的氛圍更加強烈。一家人擺酒席,親戚朋友鄰居都來幫忙,有的幫你去借凳子,借桌子,借椅子,有的幫你打掃院子裡的衛生,有的幫你去採購食材。一大群人說說笑笑的,邊幹邊聊,別提有多高興,別提有多熱鬧。耳邊不時傳來,大家的歡笑聲,鼻子裡不時的聞到灶臺食物的芳香,讓勞碌了一天的人食慾大增。

第四,鄉下辦酒席也是全村人聚在一起的難得日子,所以大家特別的高興。平時村裡人家都各忙各的,到了有哪一家要辦酒席了,才能聚在一起。想想那時候的場面多麼的熱鬧,氣氛多麼的濃郁而這份氛圍,有可能只存在於你的記憶裡,在你小時候出現過,因為現在的鄉下越來越少了。





痕跡人生2019


我就是個農村人,如果你要問我對農村什麼東西印象最深刻的話,農村酒席可以算一個。為什麼我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而不是在酒店,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吧。

我哥哥結婚就是在家裡辦的酒席。

我們這邊農村有一個習俗就是男孩子結婚如果是農村的話是必須回家辦酒的,不然村裡人會看不起你的。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娶老婆娶進來了,一定要在列祖列宗面前亮個像,給大家鄉里人親戚認個臉。不然以後走在路上都不認識。

第二,在家裡辦酒熱鬧,一般我們辦酒席大多都是選在正月份或者是年底,年底的時候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會回鄉過年,或者是正月元宵之前,在這個時間段基本上大家都會在鄉里。所以辦酒席會很熱鬧,自古就有辦酒席就是要熱熱鬧鬧人多才好,這樣別人也會覺得你家氣旺,而且剛好可以聯繫下朋友,大家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聚一下。那如果是在酒店的話,大家基本吃完中午飯之後就走了,冷冷清清的,沒感覺。


第三,在家裡辦酒席的話會比在酒店相對便宜。我們賺錢比較艱難,而且也節儉習慣了。如果是在酒店辦酒席的話,按現在來說一桌最便宜都要1000多。然後親戚又多隨隨便便都有10幾桌。所以當然是選擇在家裡辦啦。不僅氛圍熱鬧,加深鄰里感情,還可以節省一筆開銷,何樂而不為呢。


李白說故事


在農村辦不是為了省錢,雖然麻煩。但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個喜宴的氣氛,鄰里三親六戚都來幫忙,這期間喜樂融融的氣氛在酒店是感受不到的,況且農村大廚弄的菜口味應該比酒店的要好吧,去酒店農村人去一趟城也麻煩。還要包車,都是隨便吃幾口就要張羅著打包菜回去了。在農村辦,一要提前三天就要準備了,起灶,借桌椅,買食材等等。一步步有序的進行著,大家心裡都高興。而且這些事都是交給別人做的,主人方就是在家裡坐鎮著,哪裡缺什麼給錢人去買什麼。幫做事的也是盡心盡力,沒有怨言。在農村一般都吃三餐,頭一晚一餐,日子正餐,還有拜堂朝一餐。大吃大喝的,酒肉管夠,客人有什麼需求就去滿足,不會說沒有。你想吃到幾點喝到幾點都沒問題。沒人趕你。你喝得越爽主人就越高興,沒酒去買酒,沒菜就上菜。在酒店你哪能這樣,沒開飯之前,各路親戚坐在一起三三兩兩拉拉家常,小孩子追逐打鬧,熱鬧非凡。一般都有幾臺都要喝到深夜的,朋友同學還有煮菜的。所以才農村辦不比酒店更有氣氛,並不是說為了省錢,況且農村的菜品樣式分量都要比酒店好。這是實打實的味道


irgyd2020



記得小時候農村誰家有喜事了,一般都是在自己家辦酒席,現砌的灶臺,殺豬宰羊,雞鴨魚肉,瓜果蔬菜,親朋好友,鄰里街坊都來幫忙,一大群人井然有序,各有分工,有說有笑,好不熱鬧,通常忙活好幾天,一場喜事才算結束。而現在呢,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各奔東西,有喜事了也是在酒店裡定好桌,約定好日子一吃一喝完事,確實簡潔,但完全缺失了當初的那種氛圍。


農村人喜歡熱鬧,在自己家辦喜事,可以把親朋好友都聚集在一起,來的人越多,說明這家人人緣好,到處都是朋友,顯得有面子。而人們也可以趁此機會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加深情感。辦喜事圖的就是一熱鬧,在酒店一般一天就完事,但在家至少得三四天,這樣就給了他們更多熱鬧的時間,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辦酒席,圖的就是一熱鬧。


在家辦酒席,實惠。農村人飯量大,如果在酒店辦,酒店一般都是菜品精而量少,好多人吃不飽,而在家辦酒席,每盆菜都是裝的滿滿的,生怕你吃不飽,而且一般主家準備的都多,即使多去幾個人也不會面臨沒飯吃的尷尬,但在酒店一般都是提前定好的,再添位置估計會很麻煩,畢竟到場人數誰也不好把控。

農村辦喜事,有的地方禮節多,在酒店感覺有點放不開,農村人去酒店大多還是有些拘謹,沒有在家那麼隨便自如。所以,在家辦酒席,要比在酒店辦給人的感覺輕鬆。



總而言之,淳樸的農村人看著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在家辦酒席也是最好的選擇,並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自家辦酒席並不比酒店差多少。遺憾的是現在這種場面已經很少見了,自己內心其實還是很懷念在家辦酒席的那種氛圍。


淚無痕


別扯那些亂七八糟的,什麼省錢,什麼地方大的!都是扯淡。為什麼在家裡辦?因為農村人淳樸,重感情,需要氣氛,你以為都和城裡一樣,到酒店吃個飯,一抹嘴就走了?喜事的話估計連新娘都不一定見過。農村辦酒席,要的是氛圍,農村人基本上都有家族,每次辦酒席就相當於一次大聚會了,互相開開玩笑,拉拉家常,刷個鍋碗瓢盆算什麼。心裡是高興的!我家族就很大,每次有紅白事,熱鬧的不行。很喜歡那種氛圍!


承澤丨爹


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地域原因,孃家那邊宴請都是在自己家裡,總結了一下幾個點,主要有這幾個關鍵因素;

第一;風俗習慣問題,我們那邊,所有的紅白喜事的宴請,不是一頓,而是三天,頭一天晚上一頓,第二天早上一頓,第二天中午一頓,第三天晚上一頓,頭一天,是半席,大體就是稍微遠點的親戚回過來,住在家裡的,需要款待,一般同村隨禮的也都會收到邀請陪客人什麼的,加上本家幫忙的人,一鬧騰就四五桌,索性,所有隨禮的頭一天單獨設個席面,比第二天正餐的略微簡單一些,如果都去酒店不現實。第二天早上大體吃一些,不提了,中午是是正席,第三天晚上,是答謝宴答謝所有幫忙的家人和鄰居。

第二,交通,老家最近的酒店都在五公里之外,而且都是那種快餐的小吃部居多,一般稍微大一點的酒店就要去好幾十裡外的縣城裡,來回路上耽擱時間不說,交通也非常不方便,所以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場地,老家都是自己蓋的房基地,屋子寬敞,房屋多,院子裡大,農村的關係不如城裡的多,大多都是附近的鄰居和親戚,基本上一頓開席有個七八桌人就夠了,而且放這些桌,空間肯定沒問題,也很方便。

第三,關係,一般這種公事,親戚和本家的都會提前幫忙打下手,這樣一是增加了親人之間的互動,增添了感情,再就是讓外人看著,這家族的人團結,不能輕易招惹的景象。

第四,費用,農村隨禮不和城市一樣,動不動就成千上萬的,農村來說一千的都是特別親近的家人,本村鄰居一般都是一百塊錢,有的不吃飯的還有隨50的,如果去飯店的話,加上來回租車費用,酒席費用,根本合不出來成本,還不如在家裡省錢,實惠,剩下的菜,好一些的,還可以吃幾天天。

所以說,農村辦酒席還是在家比較實惠,去酒店的話,相對並不是很方便。


一筆伊人


說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以前農村人也沒有條件去酒店辦婚禮,別說農村人,20世紀初城裡人也沒幾個有能力去酒店辦婚宴的,我們那裡誰家孩子結婚,幾乎全村子的人都要去隨份子,我母親說我們村子的份子幾乎她都給過,我說我要去酒店辦婚禮,我母親說不在村子裡辦的話別說村子裡的人不會去,就連親戚都會有不去的,年輕的還可以,年紀大的根本不會去,還有一個就是在酒店辦婚宴會浪費很多東西,有的剩菜什麼的在家裡可以歸到一起,家裡人接著吃,不能吃的就喂家裡的各種牲畜了,雞肉骨頭餵狗,菜湯可以餵豬。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村子裡辦婚宴會讓父母感到風光,也算是在跟村子裡的人炫耀(兒子娶媳婦成家了),還有就是人情世故,以前隨了那麼多份禮,也藉著兒子結婚的機會讓別人再還回來~

不過現在農村辦婚禮也不是自己買菜請廚師做了,以前都是自己計劃好多少桌,然後村子裡有專門接紅白喜事的廚師等各種人來幫忙(真的免費,喜事給紅包,白事送包煙就可以了),炒菜的,切菜的,端盤子的,做飯的等等,可以說這是一個神秘的組織,平時大家各自在家務農,一有了紅白喜事東家就會去找大家來幫忙,大家也不會爭,各司其職該做什麼做什麼…現在都是婚慶公司,什麼都不用管,就找幾個支客的人就行了,專門的後廚團隊,菜品談好價錢他們做,也有婚禮主持,也有歌手,根據價位不同可以定製不同風格的婚禮~跟在酒店比,我覺得現在在家裡找婚慶公司更熱鬧,更實惠,更方便~


他狼叔


記得小時候,我們最喜歡去參加這種酒宴了,首先是因為小孩子普遍愛熱鬧,只要有酒宴,我們這一個村的小夥伴就能聚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其次也是那個年代普遍經濟不好,去這樣一的酒宴可以吃到不少好吃的東西,那為什麼農村喜歡在家裡辦酒宴而不是酒店呢?,我想原因如下:



第一,為了省錢,現在物價飛漲,去飯店酒宴一桌動不動就是一千五到兩千多一桌,但是同樣的在農村就根本不需要花費這麼多錢,農村可以自己種菜,豬也可以用自己家裡養的,至於其他需要的菜品去集市上買也很方便,然後請周圍鄰居幫忙幹活切菜做菜,這相比在酒店辦宴席辦宴席要省不少錢。



第二,圖熱鬧,在農村辦酒宴,如果是結婚酒宴,很多人就是去一個紅包但是會一家人去吃飯,主家也不會覺得不好,反而覺得人多熱鬧是好事,很多親戚朋友可能因為在外生意務工很久沒有見面,趁這個機會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吃飯喝酒,這樣大家齊聚一起,新人感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祝福。



第三,方便,如果是去酒店辦酒宴,大家也都知道一般能承接酒宴的飯店酒店都在市裡,這樣就造成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親朋好友需要坐車去市裡,這樣特別不方便,但是在農村辦酒宴就不一樣,大部分來參加酒宴的就是一個村,走走路就到了,因此農村相對去市裡辦酒宴路程更加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