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陈琳在檄文里指出曹操盗了一个人的墓,直接将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精彩,那就是曹操在读了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后惊出一身冷汗。这篇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檄文为什么能让曹操这样震惊呢?

有人说是曹操是惊叹陈琳的才华,也有人说是陈琳骂的太狠了,把曹操气的。这些都没有错,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陈琳在这篇檄文里说了一件事,一件足以让曹操身败名裂的大事件!

想必大家不管是通过电视剧还是书籍历史都知道,曹操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军队,名为“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就是一支盗墓的队伍,用来填充部队的军费。

陈琳在檄文里指出曹操盗了一个人的墓,直接将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在这之前也有不少的盗墓贼,甚至项羽也曾干过这事,但是像曹操这样成立队伍的还真没有。毕竟在古代死者为大,讲究入土为安,如果不是深仇大恨,一般是不会掘人坟墓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

但是乱世之中的曹操却不得不这样干,战乱年代也标志着经济的衰退,曹操在建军队之初已经耗尽家财,随着后面实力的壮大,军费也是越来越紧张,为了维持部队的正常开销,曹操选择了干这被人唾骂的是事情。

事实上曹操通过盗墓这事,的确是让军费增加不少,甚至在盗了一个墓后,让军费在三年之内无忧。但也正是盗取了这个墓,才使得曹操在看到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后惊出一身冷汗,后怕不已!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这是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里写的几句话,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曹操是盗了谁的墓,

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墓!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盗了刘武的墓曹操会害怕,这里我们首先要清楚一点,曹操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东汉末年,三国之前!

虽然《三国演义》中将曹操划为三国时期,但是曹操身处的还是汉室天下,即使曹操权倾朝野,但是在当时人心中,自己仍然是汉朝的臣民!

你盗墓就盗墓,居然盗到了皇帝的祖宗头上来了,这若是被天下人知道了,那还不被骂死吗?如果说军队不知道是谁的墓也就罢了,你曹操居然“亲临发掘”,这真是胆子大

陈琳在檄文里指出曹操盗了一个人的墓,直接将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要知道这件事如果被证实,曹操即使威望再高也会受天下人唾弃,甚至也会让自己的势力分离,这可不是儿戏,说句对不起就算了。因此曹操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恐慌的,惊出一身冷汗也就不足为怪。

话又说回来,曹操为什么要盗刘武的墓呢?那是因为刘武生前家财万贯,甚至可以和皇帝的家财媲美。这一切都是因为汉景帝跟窦太后太过宠爱刘武。

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自幼就深受窦太后喜爱,而景帝对窦太后又非常孝顺,因此窦太后说什么景帝基本上都答应。久而久之,刘武得到的赏赐也越来越多,这在他的墓中都得到了体现。

史料记载曹操挖掘刘武的墓后,得金银财宝数万斤!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也让曹操足足撑了三年之久!

陈琳在檄文里指出曹操盗了一个人的墓,直接将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虽然得到了钱财,但是曹操心里还是比较害怕的,如果因为这事失去人心,那真的就得不偿失了。本来掘人坟墓这件事就已经让人憎恨了,再加上盗取皇帝祖先坟墓,那就真的失去天下人之心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最重要的,因此陈琳的这篇檄文直击曹操软肋,将曹操阴暗面直接呈现在了世人面前,让曹操一时惊恐万分,这才出了一身冷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