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生活中人们种菜,不少人是起垄,把蔬菜种在垄上,垄间是宽度在30cm左右的沟,平时做通道行走以及积水时排涝用;而

同一垄上的蔬菜,平时同样的进行浇水施肥等管理,若是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垄边跟垄上比较靠中的蔬菜长势不太一样,有些时候,垄边的蔬菜长得稍差,特别是刚移栽的蔬菜,更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乡居小菜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下面结合来说说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图片下面的是垄边,长的菜小棵些

在垄上种菜,植株间有一定的间隔,垄上比较靠中间的蔬菜植株周边都长有其他蔬菜,遮挡多,而垄边种的蔬菜的另外一面是沟里,沟里旁边的垄垄边也种有蔬菜,但两垄边的蔬菜相互遮挡比较少,采光、通风透气等方面相对垄上比较靠中间的蔬菜要好,不应该是长得更好吗,那为什么却是垄边的蔬菜长得稍差些,植株不够茂盛、菜叶发黄甚至焉苗枯苗呢?在同样的管理之下出现明显差别,若不是垄边的蔬菜本身出现问题那就是垄边的土壤不正常了。

一、查看地上植株

以乡居小菜家垄边的蔬菜为例来说,我查看了下,垄边长得差的那些蔬菜,地上植株的菜叶是遭点虫咬,但是遭破坏的面积比较少,而且菜心部分还好好好的,菜叶叶柄也没有什么腐烂影响生长现象,难道问题是出在土壤、蔬菜根部那里?

二、挖土继续排查

接着再看植株根部周边的泥土,平时浇过水湿润过,水分比较足的泥土颜色是偏深的,而越干燥的泥土颜色是泛灰白的,容易区分得出来;为了更好的了解是什么回事,乡居小菜拿着铲子挖开了垄边一些蔬菜根部旁边泥土看看。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垄边土壤干硬板结,挖出来的蔬菜根系还被硬土块包裹着

1、土壤干硬板结

挖开泥土的时候,我发现有些是不好铲开泥土的,也就是说垄边的土壤板结干硬了,拿锄头才能挖开;像这棵移栽超过5天的小菜苗,看着焉苗菜叶垂下来明显了,浇水不管用,挖开之后一看,那蔬菜的根部也没有什么腐烂长虫的情况,就是根系生长相对种下去的时候没见增加多少须须,根系被干硬板结的土壤包围住了,平时浇的水部分流到垄边的沟里,剩下的那部分水很难渗透到蔬菜根部土壤那里,浇的水也只是表层湿润,而跟根部接触的泥土是干燥的,这样一来,移栽的菜苗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一直没扎根好,焉苗,没长好也是不奇怪了,而我平时移栽的菜苗5天内植株都长硬挺明显的了。

像这样焉苗的现象不单是出现在刚移栽不久的菜苗上,那些已经长稳、处于包心期的蔬菜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过因为那些包心期的蔬菜本身早扎根好了,根系比较发达,而且菜叶茂盛,就算根系那里吸收到的水分比较少,但菜叶部分也可以吸收到一定的水分,还是可以维持一定的生长,不过就是一旦浇水不及时,缺水多,容易焉苗,后面浇水足了又长好,要勤浇水保持湿润才行。

土壤干硬板结原因

而垄边土壤容易板结影响蔬菜生长不好,跟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垄边受遮挡少,容易被晒到,我们这边三个月不下雨了,天气干燥,平时白天常常是大太阳的晒;还有就是菜地垄边有些泥土是从其他地方运来填高院子然后我整了种菜的,那泥土不够好,淋水后晒着几天就容易变干硬,尽管移栽后我每天或者隔一天这样淋水,但土壤干硬后再像平常那样浇水,没多大作用。

2、垄边土壤不聚水,偏干燥

垄边也有土壤不干硬板结的,但那些蔬菜长得不好又是怎么回事呢?乡居小菜发现垄边种的蔬菜最靠近垄间沟的泥土最容易变干燥,而离垄边比较远的地方却比较湿润,这个情况没有挖开泥土,从表面就能看得出来,而挖开泥土之后再看,泥土都不难挖开,蔬菜根系也正常,但根部周边的泥土颜色还是有明显的差别,比较湿润的泥土,颜色更深,垄边干燥的泥土颜色偏灰白;也就是说,垄边的泥土不够聚水,容易流失水分。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垄边土壤容易干燥,土壤颜色偏灰白(右边)

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种菜起垄,垄边相对垄上其他地方来说泥土比较松散些,缝隙大,平时浇的水容易外流出去,加上靠边遮挡少,容易暴晒,水分流失就更快了,不勤浇水,土壤干燥不利于蔬菜生长;而若是像乡居小菜家里人帮忙浇水那样在菜园外面直接拿水管往各垄上喷洒,比较远的垄边经常没有浇水够,也是导致垄边容易缺水干燥影响蔬菜生长。

想想看,垄边土壤这样的情况,浇水都受到了影响,平时施肥,也会有所流失、影响吸收,蔬菜还怎么长得好呢?

综合以上分析,平时同样的进行管理,之所以出现垄边有些蔬菜长得不够好的情况,跟垄边本身所受的自然环境影响有关,此外,人们平时浇水等细节管理不太注意也有一定的影响,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改善呢?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垄边种的蔬菜

三、合理安排垄边蔬菜种植

垄边地方容易受暴晒,泥土相对松散容易流失肥水,那我们在安排垄边蔬菜种植的时候可以考虑不要把蔬菜种得太靠边了,因为随着蔬菜的不断生长,其根系会向四周生长发达,种得太边了有时候可能蔬菜根系都露到垄边泥土外面来呢。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挖开泥土看到蔬菜根系往垄边长

至于要距离垄边多远,这个没有特别的规定,具体看是什么蔬菜什么选择;平时我们常种的青菜白菜等叶菜类根系比较浅,根系也不是很发达,种的地方离垄的最边边有8-10cm这样是可以的;若是瓜类、结地下果实类的蔬菜如马铃薯、红薯,一般也要离垄最边边有12-15cm这样,而且随着生长要适当的培土,利于蔬菜生长。

若是泥土容易板结干硬的,要先施足水(分几次施)等土层吸收变软了再深耕,把泥土整碎细了再种植;一般来说,种植后更加强浇水、防晒(指刚移栽的菜苗)了,蔬菜是可以正常生长的,若是还生长不好,也不是病虫害浇水等日常管理的原因,建议挖开泥土,重新整下泥土包括弄掉蔬菜根系上板结的土块再重新种植就可以了;像这油麦菜,之前就是再怎么浇水还是容易焉苗而且菜叶发黄,然后我挖出来重新种,慢慢又长好了。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垄边土壤干硬板结,整土重新种过的油麦菜

四、垄边蔬菜更细致、合理的浇水

知道垄边位置及土壤特点,垄边合理种植蔬菜之后我们要相对之前更细化的合理浇水,浇水的原则就是保持泥土湿润但不沤根,不等到干燥了再浇;而不同地方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情况,隔多久浇水也不太一样,根据自家菜地情况来浇水就可以了,比如乡居小菜家的菜地,现在冬季种的都是叶菜类,而我们这边不下雨干旱几个月了,我一般是2-3天浇水一次,若是刚移栽没扎根稳、播种没出苗的蔬菜,那就一天浇水一次,在下午没什么太阳了浇水,即下午5-6点这样;垄边泥土容易变干,种得比较边的蔬菜,我比垄上其他地方多施一半的水湿润土层。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给垄边蔬菜浇水

若是不知道隔几天浇水合适,可以自己做个测试,刚开始2天浇水一次,两天后铲开蔬菜根部旁边泥土看看泥土若是还比较湿润,那就三天浇,改成三天浇一次后若是泥土也还比如湿润,那就4天浇一次,毕竟是靠边的地方,土壤干湿情况很容易看出来的;当然了,若是开花结果的蔬菜,本身也有一定的耐旱性,如土豆、红薯、南瓜,浇水间隔时间更长些,不然浇水多了旺长枝叶,不利于开花结果实,这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改变。

五、移栽的蔬菜要做好防晒

刚移栽的蔬菜其根系要重新适应新的土壤扎根生长,需要几天的时间,一般要3-5天这样,而这段时间里,植株比较容易缺水焉苗,防晒很有必要;之前乡居小菜有在其他的文章里说过防晒这个问题,当时也配了对比图,移栽了拿茂盛树枝遮挡的菜苗比没有做任何防晒遮挡的菜苗焉苗情况轻,扎根稳长快,更何况移栽的是垄边最容易被晒到,防晒不能少。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移栽的蔬菜防晒与否对比,上为防晒,下为不防晒

至于防晒的方式也是很多人所熟悉的,有条件就选择遮阳网,不然就摘些叶子茂盛的树枝来遮挡,菜苗尽量少被光照照到,等菜苗扎根稳了再撤掉树枝就可以了,没多大麻烦的,农村里人们一般都这么做,简单、实用。


同样管理下,垄边蔬菜长得差,查看植株后挖土排查,得出解决办法

一起种的莴笋油麦菜,右边是垄边油麦菜长得小棵些

总结:蔬菜种植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垄边这个比较特别的地方种菜有时候管理稍疏忽了,长的蔬菜就比非垄边蔬菜长得差些,我们要一步步的去排查原因分析、解决,在以后的种植管理中多注意些,垄边的蔬菜也能长得好,总的来说就是垄边种菜不要太靠边,要留有一定的距离,此外要多注重浇水,移栽的菜苗要做好防晒,特别是容易干硬板结的泥土,垄边不要等到干硬了才去浇水,没多大用的,重新整土种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