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慢性肾炎解法:益肾清利、通补开合、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人体五脏的健康,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藏精、主骨生髓,是人体活力的动力源泉,也是人体精气神的枢纽。生活中,肾功能好不好,时常被人们拿来谈笑,但若不幸被肾炎困扰,就没有那般轻松了。肾炎的烦恼,怎么解决?

慢性肾炎解法:益肾清利、通补开合、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慢性肾炎是一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病程长,有蛋白尿、镜下血尿、水肿、高血压等征象。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风、寒、湿、热为其诱因,而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乃是构成本病的病理基础,治疗大法当标本兼顾。

一、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宜益肾清利

过去我对此证循守温补脾肾之常法为治,虽病愈者不少,但仍有部分病例之水肿终难消退,蛋白尿缠稽难除,病情经常反复,并易于感冒。究其根由,殆正虚而邪着未去,内湿外湿相合,留恋气分,弥漫三焦,郁而化热,加之肾气亏虚,致使疾病缠绵难愈。

故治当在补益脾肾之剂中参入清利湿热之品。

慢性肾炎解法:益肾清利、通补开合、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二、肾精不固,邪毒久羁,通补开合为法

湿热内蕴,肾气不固,精气外泄,可出现蛋白尿。对于这类患者单补不泻,则愈补愈虚,邪不得去,正不得安;单泻不补,则愈泻愈虚,正气不固,邪毒羁留。

故治当固摄利水并用,使补中寓泻,泻中寓补,而成通补开合之剂。

三、久病多虚,气虚血滞,必须益气化瘀

病久肾气亏虚兼血瘀之证,呈现面色晦滞,腰疼似折,舌色紫绀,且水肿长期顽固不消,治疗必须在温肾健脾之中,参入益气化瘀之品,方可获效。

慢性肾炎解法:益肾清利、通补开合、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四、浊阴上逆,胃失和降,法当通腑泄浊

慢性肾衰竭患者,因患者湿浊、邪毒壅塞三焦,气机不得畅通,气滞血瘀,致肾阳衰败,气不化水,水液内停,则尿量减少,有害物质滞留,而成恶性循环。

从中医观点来看,二便闭塞,邪无出路,是为危笃之证,故采用汤剂内服与清泄解毒之中药灌肠并施,使邪从下泄,以图转机。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咨询,请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