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代有哪些奸相?

黃強黃不息



明朝自胡惟庸以後皆無相職。若論奸相,也只有拿內閣之首輔來充數了,明朝奸相比較有名的當屬下面四位,嚴嵩、溫體仁、周延儒、馬士英。限於篇幅,只將《明史》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奸相嚴嵩擇出來,圍繞史書對其的評價"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來談一下。

嚴嵩是弘治年間的進士。63歲時,做到嘉靖皇帝時的首輔,擅權專國20年之久,這老小子是個權臣。其實變成權臣,即便擅權獨專也沒什麼大錯。做官麼,只要不是當庸官混日子,誰會嫌手中權太大呢?問題是,弄來的權用在那裡?比他遲點兒的名相張居正,也是個權臣貪官,沒成為首輔前,人家也天天殫精竭慮、費盡心機去結黨弄權,但人家有抱負有相才。


張居正的一紙“考成法”,大明官場頓時天清海晏、玉宇澄清。其所施行“一條鞭法”之賢政,讓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倏地起死回生、迴光返照了整整十年;並讓“銀本位”出現大明帝國經濟體制之中,對封建社會銀本位貨幣財政制度的確立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史稱“萬曆中興”。這個垂死復生的“萬曆中興”,令時人大呼看不懂。

而嚴嵩呢,胸無大志、腹無良才,只會拍嘉靖帝的馬屁。目的僅為自個兒一家吃好喝好、多貪多佔民脂民膏。這個就沒啥大意思了。這老小子就為個一已私慾,需要爬那麼高麼?霸佔了這個冶國經邦的相位。還順帶堵住其他能臣幹吏的冶國升擢之路。


嚴嵩的媚上是比較無恥的。其實,從仕誰不拍馬呢?環境如此,多多少少而已。《明史》用了一個“惟”字,按字面意思就是“只知、只有”,而言之義外則是憤慨的斥責嚴嵩為“沒見過,絕無僅有,活寶”。嘉靖帝是個極為聰慧之君,在位45年,長期不上朝尚能乾坤盡握,他早中期時尚英明苛察,外擊倭寇、內整朝綱、減徭免役、寬以冶民。為“萬曆中興”打下了極為紮實的基礎。但明朝皇帝大都有幾個奇葩之處,這位嘉靖帝就專煉丹、求長生、迷方術。還特喜歡謄寫“青詞”奉祭。

趕巧,嚴嵩寫得一手好字。說實在的,嚴老頭書法造詣確實很高,與宋奸相蔡京、秦檜書法功底有的一拼(咦,奸相是否都有書法大家的特徵呀?)。當時,首輔夏言不屑此事,而嚴嵩為了讓嘉靖帝順心順意地搞迷信,以次輔之貴就小秘之職,削足適履的天天跑到宮裡,替嘉靖帝去寫“青詞”,被戲稱為“青詞宰相”。


不僅如此,嘉靖帝信奉道教不務正業,不戴皇冠,倒喜歡戴道士的香葉巾。且還鼓動官員們一起去戴,首輔夏言認為,戴方士之巾帽上朝有傷風化,故堅決不帶。嚴嵩則內帶香葉巾,外再帶上朝冠,讓香葉巾露出一角,故意讓皇帝看見。如此便甚得聖心;還有嚴嵩還經常替嘉靖試服丹藥,寫實驗報告,或致重金屬中毒也說不定。看來嚴老頭的有些榮華富貴,也是以命相搏換來的。不過總的來說,這類下三爛的事,嚴嵩是不少乾的。此段論證嚴老頭的“惟一意媚上”史評之語。

至於“竊權罔利”,本來弄巧倚權不為冶國即為竊權,弄權直奔私利不遮不掩就是罔利了。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我只想說的是,其子嚴世蕃在放滿奇珍異寶的庫室,對下人狂言,“朝庭無我嚴家富有”,可見貪墨受賄、賣官鬻爵得利不下於和中堂。如,七品州判,值300兩紋銀,六品通判,500兩,更高品級文武官職,上萬兩也有;還有官員轉任,升職,均需出銀價不菲,方得署成。


最後,嚴嵩獲罪被嘉靖皇帝抄家籍沒家產,其籍沒家財之數史雖無載,諒不遜於和珅被抄沒之數。其實,在中央君主集權制的社會,貪得無厭的官員最傻瓜,吃不了,帶不走,費盡心機蒐羅天下奇珍異物,放到家裡的倉庫。那你費心傷神地去保護這些寶物。不過是替皇家省下了不少的保管費而已。皇帝那天看你不爽,一張聖旨就是一紙提貨單,人提到刑場去開刀問斬,貨提到皇家內倉去充實國庫。最終,87歲的嚴嵩貧病交加,死於廁身之墓舍。早知葬身於不如走卒販夫之死所,又何必去做這個被世人唾罵的“奸相貪吏”呢?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劍雄品評文史經濟”的頭條號,可以閱讀系列古典詩詞、現代詩歌、經濟、歷史等品評鑑賞文章。原創不易(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期待關注,謝絕盜載。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嚴嵩案能翻嗎?

有明一代,除胡惟庸以外,朱元璋再未設宰相一職,歷代明帝都遵從其訓,永樂設內閣,初為帝之秘書,宣德後卻因把內閣學士品階提高,致使閣臣從皇帝秘書變為朝廷重臣,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致使閣臣手握重權,為首者稱首輔,其以下稱次輔或者閣老。然能夠入閣拜相者雖多,但列為奸相者卻很少,而明史奸臣錄中也不能全信,如楊廷和,夏言等名臣都曾入奸臣錄,而平反後才未將其錄入。但有一位卻倍受大家認可,那就是嘉靖朝首輔嚴嵩。


一、首輔嚴嵩

嚴嵩少年時就有神童稱號,二十五歲中進士,官累升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六十二歲才入閣拜相。得嘉靖賞識入閣後,主持明朝政務二十餘年,權傾朝野。其子嚴世藩,官至尚寶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

二、明之奸臣,帝之股肱

嘉靖明世宗,是一位無比聰明的皇帝,他喜歡修道,常年不上朝,但是朝廷之政權卻能夠牢牢抓其手中,無他,因有嚴嵩爾。嚴嵩此人最會揣摩上意,因嘉靖不喜夏言,為了使帝心愉悅,嚴嵩多次彈劾夏言,不斷誣陷攻擊,致使夏言被罷官下獄。嘉靖聰明是聰明,但這樣的皇帝就比較有主見,有時還剛愎自用,許多臣子不能明其意致使嘉靖反感,而嚴嵩就不這樣,經常給皇帝打小報告,事事揣摩著皇帝心思來做,使得他很得嘉靖信賴,嘉靖為了修道於是就放權於嚴嵩,使的嚴嵩大權獨攬,嚴嵩主持政務後,一邊討好嘉靖為其鞏固權位,一邊大勢打擊異己,弄權貪腐。


到後期由於嚴嵩年事已高,於是乎他將許多事都交與其子嚴世藩處理,而嚴世藩也是個貪得無厭,奸滑機敏之人,他倚仗其父是當朝首輔,更是為所欲為。但其能力甚得其父心得,世宗多次讚賞,後來嚴嵩乾脆就讓其代他入直擬票。從此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不斷為其謀財,大勢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使的大臣不敢言其過,而且許多人還依附於他。可想而知嘉靖是如何寵幸其父子倆。

徐階為其扳到嚴嵩父子那都是忍辱負重幾十年,在嘉靖默許下才能一舉成功。其結果也只是讓嚴嵩致仕,其子嚴世蕃先是發戍,後才以通倭罪被殺。

其實嚴嵩有如此下場,嘉靖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難到嘉靖不曉得其父子倆的不法之舉,我看未必,他是明知,而故意許之。無非是嚴嵩弄權而不自立,事事忠心於他,用起得心應手,而其他人就未必如此了。只不過後來一是天怒人怨,二是年老體衰不能用事。從對嚴嵩的處罰可以看出嘉靖還是比較護其父子的,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所以說奸臣要看是對誰而已,對於明庭他是奸臣,而對於皇帝他卻是一忠臣也。

感謝支持


史話傳奇


明代歷史上賢相眾多,奠定了明代298年曆史(含南明)的基礎,但是與賢相伴生的是奸相,奸佞小人,弄權之人,禍國殃民,塗炭生靈,尤其是明中葉開始,奸人當道,宦官專權,對於大明江山的破壞非常嚴重,以致財政危機加重,朝野人心惶惶,邊患危機,災民釀成民變,最後幾百萬大軍,竟然敵不過靠十三副鎧甲起事的,兵力不過十萬的清兵。內有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外有清兵入侵,明軍一戰即崩,一敗塗地。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滿族人。

明代奸相首推大明初年的丞相胡惟庸,其他如嚴嵩等,都是十惡不赦的奸賊。

胡惟庸(?-1380),明太祖時期宰相,1373年拜為右丞相。獨攬朝政,專橫霸道,結黨營私,培植勢力。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胡惟庸案牽涉3萬餘人,包括宣國公李善長、吉安侯陸仲亨等開國功臣。

萬安(?-1488),明憲宗時期宰相。善於投機經營,見風使舵。任宰輔二十年,朝政昏暗,天下不寧。

焦芳(?-1517),明武宗時期宰相。投靠太監劉瑾,陷害忠良。行賄受賄,顛倒黑白。

張璁(1475-1539),明世宗時期宰相。品行不端,以權謀私,嫉賢妒能,報復、排斥其他官員。

嚴嵩(1480-1567),明世宗時期宰相。歷史上聲名昭著的一大奸相。善於見風使舵,阿諛奉承。當政時培植死黨,勾結太監東西廠、錦衣衛等特務組織,打擊忠良。巧取豪奪,侵佔土地、財產,魚肉百姓,禍國殃民。

方從哲(?-1628),明神宗、光宗時期宰相。善於媚上,趨炎附勢。面對外患,無能應對,致使遼陽守將熊廷弼去職,遼陽失守。

周延儒(1594-1644),明思宗時期宰相。生性貪婪貪贓枉法,任人唯親,爭權奪利。

溫體仁(?-1638),明思宗時期宰相。排除異己,網羅私黨。與周延儒爭鬥相位,排斥正直官員出朝,擾亂朝政。

賢相們嘔心瀝血,維護朝政,但是經不住一個奸相的破壞。大明王朝,除了政體上的問題,也由於這些奸相把持朝綱,結黨營私,打擊異己,坑害忠良,貪汙受賄,貪贓枉法,把好好的一個大明江山斷送了。


黃強黃不息


關於奸臣,唐代吳兢在所著的《貞觀政要·論擇官》中寫道:“內實險詖,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妬善嫉賢;所欲進,則明其美、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使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這樣的臣子做到宰相的位置,就是奸相。

明朝是個有些另類的朝代,開國初期還設有宰相,但因胡惟庸案,朱元璋便廢除了這一位置,及至最後也沒有復設。因此,明朝的宰相是非常少的,也就李善長、胡惟庸二人。李善長雖然最後也被朱元璋殺了,但並不是因為在相位上犯了過錯,多半是因為年老糊塗,受了胡惟庸的拖累,還算不上奸相。因此,有明一朝,名正言順的奸相也就胡惟庸一位。

胡惟庸與朱元璋同是濠州人,公元1355年,胡惟庸在和州投奔朱元璋。此時,元朝尚在,朱元璋才年僅27歲,也僅是紅巾軍的一個頭領,還沒有大大發跡。胡惟庸能在這時投奔他,說明還是有些眼光的。

公平地講,沒有誰從當官開始就立志做奸臣,大凡也都想做個好官,留名青史,光宗耀祖。但終因品質不純,當官越做越大、權越來越多之後,慢慢走上歪路,終至不可收拾。胡惟庸也是這樣。追隨朱元璋之後,開始還能老實當差,認直辦事,很得朱元璋的信任,加上確實有能力,官便越做越大,李善長之後,朱元璋便讓他當了宰相。果然小人得志便猖狂。胡惟庸拜相之後,本性暴露,欺上瞞下,貪汙受賄,殘害忠良,其中便毒死了揭露他惡行的劉伯溫。後來更是心懷異志,暗中培植勢力,圖謀大位,終於被朱元璋發覺,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誅。



但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到了洪武十九年,又逐漸暴露了胡惟庸通倭通元、以求外應的事情,朱元璋大怒,前後被誅殺者三萬餘人,釀成了驚天大案。從此以後,朱元璋便廢除了宰相一職。

但朱元璋在廢相之後,設立內閣,由內閣首輔行宰相之職。從這個角度講,後來嘉靖年間的嚴嵩、崇禎年間的溫體仁也算是奸相了。


不得不提的是,明朝宦官的權勢之大,為歷朝之最。很多宦官權傾朝野,本該由內閣管理的軍國大事,就由宦官代管了。由此,論述明代奸相,王振、劉謹、魏忠賢等大奸大惡之人,雖無相位相名,但也應提上一提。


一帆清風一江月


雖然問的是一些,但是論知名度我想到的只有一個,嚴嵩。

嚴嵩剛初為官也是一個好官,但是呢他遇到的皇帝是熱愛修仙的聰明皇帝嘉靖,皇帝都不作為了,官場嚴重腐敗,要想出淤泥而不染則是十分困難,所以他為了仕途淪陷了,加上有個壞的沒邊兒卻聰明的兒子,很多時候只能護短了。

嚴嵩是名副其實的奸相,但他有自己的堅持就是他一生只對自己的老婆好也只有一個老婆。其實像徐階、張居正等人有多善良也未必,在感情上至少比不上嚴嵩,只是他們想的是有所作為名留青史,而嚴嵩嚴嵩是更多的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對家人他護短,對不認識的人則冷漠,至於嘉靖這個熟人應該是有感情的吧,嘉靖最後只是將想謀反的嚴世蕃的爹貶為庶人,可見嘉靖是對這個懂他的老朋友有感情的,聰明如嘉靖對嚴嵩是否真心又怎會沒有感覺呢。所以嚴嵩並不是沒有感情,他只是感情只給了有限的人,如果他身邊人都是好的,他也許會是個良相呢,可是歷史沒有如果,而他活的也算精彩吧。

另外想吐槽一下張居正,太強勢,小皇帝是他徒弟,他一副是他所有物的嘴臉,且不說萬曆是皇帝,就是普通人也沒有人喜歡吧。


香初上舞95


準確的說明朝是沒有丞相這一官職的。也就無所謂的奸相,應該是權臣和姦臣的說法正確。明初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殺死當時丞相胡惟雍並誅連三萬多人殺頭,成為歷史上誅連人數最多的案件。

從此以後,朱家的天下再也沒有丞相這一官職,被朱元璋永久廢除!

沒有了丞相國家機器的運轉就要出現問題,後來就搞出來個內閣,相當於參謀處吧,由文武百官中學問好的資格老的稱為內閣大學土職權也就慢慢代替了丞相干的事。內閣大學土的第一名稱做首輔,相當於丞相。許多明朝的首輔權力大的很,有時皇上也得聽他的,如張居正。那麼明朝的首輔有多少奸臣呢?

第一名,嚴嵩歷經三朝,混跡官場四十多年,工於心計,城府極深。

在朝中樹犬根深,排除異已打壓忠臣良將,貪沒錢財富可敵國,最後餓死街頭,下場不如乞丐!

第二名胡惟雍,結黨營私秘謀造反是他死的最大原因,誅連人數也最多,奸相名副其實!

第三名溫體仁,為什麼把他列入奸相行列,沒有他的奸惡大明國就不一定滅亡!薩爾滸大戰的失敗就是用人不當,溫體仁任人唯親派親信楊鎬為主帥葬送了大明帝國的精銳,使明朝和清朝實力發生逆轉。從此大明朝只能被動防禦導致最後滅亡。溫體仁罪不可恕!

其實,明朝的權臣更出名,比奸相有的還要惡!如劉謹,魏忠賢,王振,曹吉祥等他們雖是太監,權勢大過丞相,把皇帝玩弄於股掌,更是臭名昭著,幹古罵名。
明朝的轟然倒塌與一代一代的昏君,和一批一批的奸相權臣有直接關係。清朝能成功大敗大明原因主要是大明內部腐爛所致!你說是嗎?


坐看雨收雲散


汪直――大明憲宗皇帝成化年間,建立了一個新的特務機構西廠,廠長兼黨汪直,無論當時還是現在,西廠都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

汪直利用手中的權利,交朋結黨,濫殺無辜,屢興大獄,他還利用西廠製造了一系列駭人聽聞的冤假錯案,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而他自己也落得一個一臭萬年的可恥下場……


--qin926


明代奸臣不少,但是奸相卻一個沒有,為什麼呢?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

古代篡奪皇位的人,基本是當朝的權臣,重臣,如王莽,司馬炎,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朱溫,趙匡胤等人。鑑於這些歷史教訓,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對功臣和權臣狠下毒手。在廢相問題上有兩次重要的行動,一次是誅殺胡惟庸案,另一次是誅殺李善長案。

自此之後,明朝皇帝之下的最高權力變成了以掌印太監為首的宦官集團與內閣首輔為首的文官集團。

明朝的奸臣,像魏忠賢、王振、嚴嵩之類遺臭萬年的也是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