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胡适: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做我的孝顺儿子

胡适: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做我的孝顺儿子

“站在瑞士山脊上的女孩” 摄影师:Daniel Ernst

文/大叔的思考(本文1600多字,阅读时间需5分钟)


“孝子贤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在中国,“孝顺”是衡量每个为人子女的人好坏的标准,一个人本身的好坏是其次,只要你是个“孝子”就算你是穷凶极恶的恶人,在人们心目中也会因为你的“孝顺”抵消你的罪恶,而心安理得的相信你骨子里还是好的。与之相反,不论你做过多少好事,如果人们得知你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反而会被人认为你是一个恶人。这种根深蒂固的对善与恶的衡量标准,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他们做着父母的“孝”子,为了这个“孝”子他们变得听话、顺从,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被加以“不孝”的帽子,好像喜欢“扣帽子”的做法在家庭内部就有了,父母评价为“不孝”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一旦“不孝”的帽子戴上每个孩子就会成为全世界的敌人,站在了所有孝子和父母的对立面,不论这个“父母”是否对错,总之孩子“不孝”就是罪大恶极,遭人唾弃。因为如此,很多人在父母面前变得唯唯诺诺,“愚孝”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在现代社会“不孝”这个说法家长不在经常挂在嘴边,因为他们可能意识到这个词太伤人,但"不听话"取而代之了“不孝”,“不听话”和“不孝”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而且更有点蛮不讲理的东西在里面。


其实早在胡适之前的几百年就有人提出“父母于子女无恩”的话,说这话的人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孔融,一千八百多年前孔融曾说过:“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其大概意思就是,父母生下孩子并非因为什么伟大的东西,而是出于本能的情欲发泄,就像瓶子里的东西,当东西离开瓶子就和瓶子没什么关系了。这是来自古人对“孝”这种文化最早的思辨,对错暂且不论,千百年来能发出这样声音的人敢发出这样的声音的人不多,很多现代人的思想比起这位千百年前的古人来说不知落后多少,当然很多人并不承认这一点。稍做说明,本人是很认同孔融的这种说法的。

胡适也是认同这些话的人,当他生下第一个儿子时就更加认同的了,他说:

孩子的出身都是身不由己的,孩子没有选择出生在什么家庭的自由,做父母的也不曾经过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了他一条生命 ,即使给了这条命也是出于无意,我们即无意又如何居功呢?又如何自以为有恩于他?孩子既无要求生,我们就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要求报恩了,我们糊里糊涂的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负一部分责任,说得偏激一点,我们生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这可以说是恩典吗?


胡适说,我要我儿子晓得我对他只有抱歉,决不居功,决不要求报恩。至于儿子以后怎么做,那是他自己事。此言论一出,立刻遭到别人的反对,有人说胡适把“做儿子”的抬举起来,把儿子看做一个“白吃不还账”的人,胡适说他的意思恰好相反,

胡适说他想把普通做父母的抬高起来,叫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做一种“放高利贷”的债主。


胡适说“孝子”两个字究竟还有什么意义?古书上称孝子就是居父母丧的儿子,无论多么不孝的人,一穿上麻衣,拿着哭丧棒,人家就称他做“孝子”。古人把一切做人的道理都包在孝字里,故战阵无勇、莅官不敬等等,都是不孝。这所以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我以为“一个堂堂的人”决不致于做打爹骂娘的事,决不致于对他的父母毫无感情。


“孝顺”是世人对孩子的要求,但如果孩子的爸妈如果是个恶人,孩子要不要“孝顺”他们的父母呢?比如有一个卖国贼父母,嗜赌如命输光家财的父母,我们遇上这样的父母该怎么办呢?古书圣人好像并没有教我们这些。

看了此话,有人可能会说:胡适是教我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万不可做父母孝顺的儿子。胡适也对此做了回答,他说:“如果有些人这样认为,那就是他自己的错了,我的所有感想都是写给自己的,并不是要教训别人家的儿子,他们如何想是他们的事,我不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