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何没有射程超过1.6万公里的现役洲际导弹?

candy2004


▲俄罗斯陆基机动发射的“白杨”洲际核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来说,洲际核导弹始终是其战略威慑的重要底牌,然而,不管是何种平台发射的洲际核导弹,其射程似乎都没有达到1.6万公里这个级别。

▲洲际核导弹发射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要理解这个并不难,首先,当前的洲际核导弹的射程对于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的战略威慑目标来都是够的,且其实由于目前一些洲际导弹都是可以机动发射的,特别是装在弹道导弹核潜艇内的潜射洲际核导弹更是可以理论上在全球任何一个海域进行发射,从而打击任何一个目标,加上地球的半径也就1.6万公里多一些,通过选择合适的飞行导弹,也可以让现有射程达到10000公里以上的洲际核导弹打击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目标,故而,从这点来看,也就没必要让洲际核导弹的射程达到1.6万公里这个级别,其次,要想让洲际核导弹达到1.6万公里这个射程,其所要付出的技术难度是很大的,故而就目前来说,要想拥有这样射程的洲际核导弹,不管是技术还是成本还是比较困难,且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的。

▲美国“三叉戟”潜射洲际核导弹发射瞬间(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再简单罗列世界上那仅有的几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以及其假想敌,也不难理解这个射程。故而,目前地球上,几大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并没有研发射程达到1.6万公里的洲际核导弹也就没有啥不难理解的了。


军武次位面


虽然地球的绕赤道一圈长达4万公里的圆周,这样推算洲际弹道导弹需要2万公里才能保证达到地球任何一个地方,但是实际上目前射程最远的俄罗斯“撒旦”1.6万公里就已经超标了,完全没有必要。

目前除了性能保密的部分洲际导弹以外,射程最远的是俄罗斯的“撒旦”(SS-18)弹道导弹。

俄罗斯公布的最大射程为1.6万公里,苏/俄之后也发现这款导弹射程超标了,因此在后续发展型号最大也就控制在1.2~1.3万公里之间,这就已经足够了

而世界上大部分洲际导弹,射程是达不到1.6万公里的,比如我国最强的东风5洲际导弹,一般认为最大射程为1万5000公里,最新的东风31、东风41也都是在机动突防上做文章,之于普遍猜测也只有1.2~1.3万公里,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海上机动巨浪3,目前推测也就9000公里射程,最大也就10000公里射程,能够打击美国全境范围,也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很多人推测的1.2万公里

地球上最长的就是赤道,长度为4万公里,需要从全球的任何地点打到其他任何地方,理论上推论需要2万公里射程。

但是目前世界的主要强国都在北半球,南半球的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军事实力并不强,也没有核武器,对其他主要大国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洲际弹道导弹本来就是运送核弹的工具,是威慑性武器,主要也是未来威慑有核国家的,对于打击南半球国家根本用不上,只要能够有效覆盖北威慑北美、亚洲、欧洲国家即可

那么,也就是说,从北半球任意一点发射洲际导弹攻打北半球的敌人就可以了。

所以,目前各国普遍认为射程还要达到12000公里就够了,像俄罗斯的撒旦1.6万公里,我国的东风5B的15000公里没其实就已经有效超标了,1.5万公里可以满足中国境内的任何地点发射覆盖美国全境、以及欧洲地区,而1.3万公里就能满足从中国腹地发射覆盖美国全境的需求了,所以超过这个射程就没有这个必要,即使是094海基平台的巨浪2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同样能够覆盖大部分的美国国土,因此巨浪3更多的不是提高射程,而是提高机动突防能力,射程提高到9000~10000公里就足以,够用了!

这种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将洲际导弹的射程提高到2万公里,甚至16000公里射程的SS-18撒旦也会慢慢的被淘汰出局,毕竟越远的射程代表着导弹会越笨重,甚至会影响到重型载重车辆,还有核潜艇的个头问你题,成本会成倍的增长,特别是未来海基平台会被越来越重视,陆基的深井发射和移动平台的比重越越来越小。

所以说,洲际导弹的射程是够用就好,发展更大更笨重,射程更远已经超标了,浪费成本,浪费维护费用,还不如用这部分前来发展更强的突防能力来得实在一些!


狼烟火燎


洲际导弹射程16000公里,已经完全覆盖预想敌目标,不需要再增加射程(既费材料、又费燃料)。

洲际导弹是指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导弹,与核武器一样,只属于联合国“五常俱乐部”的标配。著名的有中国东风、俄罗斯白杨、美国民兵、法国M—51、英国三叉戟(潜射)导弹(美制)。

若按兵对兵、将对将范畴,洲际弹道导弹则只能用于“俱乐部成员”间相互瞄准或射击。

看世界地图,“五常俱乐部”国家地理位置主要在北纬40度区域(俄英法更偏北),沿北纬40度划一个圆,周长是2πRcos40=30611公里(R地球半径),“五常俱乐部”国家间要相互发射洲际导弹,射程16000x2=32000公里,完全够用。

印度试图加入“五常俱乐部”,但能力还不足,它的射程最远的导弹“烈火5”,也仅能达到5000公里,仍属于中程导弹范畴。

若印度搞出洲际导弹,不排除“五常”新研制的洲际导弹射程会酌情延伸(超过16000公里)。


谌人


为何现役洲际导弹没有射程超过1.6万公里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大部分有洲际导弹的强国都在北半球,他们之间从各自的陆地阵地攻击对手的国土最远的点,1.6万公里的射程就已经足够。已经完全覆盖预想敌目标,不需要再增加射程。

二、另外还有战略核潜艇可以携带洲际导弹在大洋中游动战备,往往只需要6千到8千公里的潜射射程就可以打击对方主要目标。

三、当洲际导弹一旦射程超过1.4万公里,精度就会下降很多。而且速度一旦超过7.9千米每秒,由于弹道跟入轨弹道很接近一旦掌握不好关机时间和矢量角度,就很可能把核弹头发射变成核弹头卫星。

鉴于以上几点原因现役洲际导弹射程一般都在1.6万公里以内。实际上,能打2万公里甚至3到4万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早就有,但是因为精度不可靠和暂时没有必要装备,而先后下马了而已,一旦有必要就会很快再次装备。





Hello妳好


目前没有,因为目前几个核大国都没有这种需求。

首先看美国,主要对手俄罗斯跟它隔着北极,如果经过北极发射战略导弹,根本不需要这么远射程就足以覆盖俄罗斯主要搭城市。中国这边,夏威夷离中国已经够近了,也用不上这么远的导弹。

然后是俄罗斯,覆盖美国也可以经过北极,同样不用这么远。跟中英法的距离就更近了。

接着是英法,这俩目前都以海基核力量为唯一核反击力量,导弹呢用的都是三叉戟,自己不想研发也无力研发。

最后再看中国,目前来看中国是最有意愿研制这种射程的导弹的。首先我们的远洋舰队还不够强大,也没有那么多海外基地,SSBN无法前出,如果想要在南海所谓“堡垒海域”发射导弹威慑美国全境,那就真得研制射程达到16000公里级别的洲际导弹了。即使是传言最近首飞的巨浪3达到13000公里,也只是能覆盖到美国西海岸。

综上所述,想看到这个级别的导弹,还是等待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吧


紫色破空间



春天来了7270


导弹的射程取决于导弹的引擎和燃料。从目前披露出的资料来看,美国俄罗斯最大的运载火箭应该可以做到。


楚天云平


如今的洲际导弹是实现核威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如今世界上有能力使用洲际导弹的国家也只有5个,可以实现自己设计生产的只有美俄和中国。但是即便是这样,这些国家所有的导弹加一起数量仍然不少,如果全部发射出去,足够将地球上的人类全毁灭了。不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如今所有导弹射程都没有超过2万公里。这是为什么呢?是目前的技术还不够吗?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类连太空都能够上的去,更别说导弹的射程了,只能说没有研制是因为根本没必要。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周长是4万千米,但是地球是球体,赤道附近略微鼓起,但是最长的周长也大概只有4万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导弹绕地球环绕一圈,也最多只需要4万千米,因此想要打击到目标的话,其实最多只要做到2万公里就足够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不需要射程更远的导弹了。如今拥有洲际导弹能力的国家都在北半球,其中两个离得最远的国家,距离也没有超过12,000公里。况且除了陆基导弹之外,还有海基可以装在核潜艇上,游到大洋中,进行秘密的发射。而这个时候潜射导弹甚至只需要6~8千千米就能够打击到预定的目标。

同时还有关于导弹技术的原因,核导弹可不是一个容易制造的东西,而且每一次发射都耗费巨大。同时对于设计者来说,越远的射程也就意味着难度越高。从目前只有三个国家有能力制造就可以看出其难度,而且射程远也就意味着要装载更多的燃料会提高导弹的重量,这样一来成本就会大幅上升,同时安全性也会降低。

而且导弹如今一般都没有超过16,000千米,因为射程够远的话,精度也会下降很多,超过14,000千米之后,这个时候末端速度就已经和人造卫星所需要的7.9千米每秒很接近了,一旦控制不好变量和时间,就很可能变成核弹卫星。

而且如今各国反导系统和核打击系统都已经非常完备,像美国来说,也可以使用B2轰炸机辅助,同时三位一体打击能力都随时在线,这并不需要使劲的往上堆射程。


紫龙防务观察


洲际导弹是一种射程超远的导弹,很多人可能以为弹道导弹就能算洲际导弹,但是实际上洲际导弹是专门指那些射程超过了八千千米的导弹,只有这些导弹才有资格被称为洲际导弹。而这些导弹的射程事实上很少有射程超过了16000千米的导弹,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导弹的射程无法超过16000千米这个距离呢?专家的一席话让人解开了疑问,原来虽然导弹的射程不变,但导弹的发射平台是可以跑的。

现代洲际导弹的射程大部分都不会超过16000千米,这是有一定依据的,首先是地球的周长在40076千米左右,但导弹发射后不需要飞这么远,因为周长是绕一圈的长度。

敌人的距离最远也只不过会在半径一半的位置,也就是两万千米左右,而导弹部队配置的导弹机动发射车完全可以将导弹机动运载到离敌人较近的方向进行导弹的发射,这样同样射程的导弹换个位置发射就能打到更远的地方。

或者这个国家完全可以将导弹发射井布置在靠近边境的区域,发射导弹时就能减少一定的导弹发射距离。但是如果有的地方真的很远,就算把导弹发射车开到国境线上也打不到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要请出核大国所有核打击平台当中最隐蔽的一种了,这就是战略导弹核潜艇,潜艇利用海水的掩护,可以在水下隐蔽潜航,悄悄地移动到海上的预设发射阵位,然后采用上浮发射或者是水下发射的方式将身上的导弹发射出去。打击敌人的大型城市。

虽然和陆基的各种导弹比起来,潜射导弹的射程反而更短,比如美军的三叉戟二仅仅具有七千余千米的射程,这是为了装进潜艇而削减长度导致的后果,但核潜艇长时间潜航的能力则补足了这个缺点,让射程比陆基导弹更近的潜射导弹反而能打击更大的范围,地球的海洋面积巨大,在海面之下移动的潜艇能轻松抵达打击任何一个国家的导弹发射阵位。这样一看却是没有什么必要研发射程过大的导弹了。


楠竹一


因为不告诉你,所以你才不知道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