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小小棣


这个问题严格的说是军阀为什么抓着军权不放,倒不一定是师长的职务。

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后,曹锟为首的直系击败了奉系,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一时如日中天。然而直系的二号人物、曹锟的心腹吴佩孚却意识到此时的直系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就是随着直系势力的扩张,原来隶属于曹锟或者依附曹锟的一些军头也有了自己的地盘,隐隐成为一个个独立的新势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在北洋时期由于中央政府收入有限,各省的军队大多是自筹军饷,谁地盘大,能筹到钱,就能自己养更多的部队,对于北洋政府的依赖性不大。所以一旦那些军头有了自己的地盘,就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而脱离曹锟的掌控。

所以吴佩孚提出了一个方案,将军权上收,也就是各省的巡阅使、督军不再兼任军职,专心管理地方事务,并由北洋政府重新任命他们兼任的部队长官。然而谁都知道,军阀混战时期没有军权的督军和巡阅使就是个笑话,所以自然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

不过吴佩孚不为所动,先后解除了两湖巡阅使、湖北督军兼省长萧耀南、直鲁豫巡阅副使、直隶督军兼省长王承斌、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陆锦、河南督军张福来、安徽督军兼署省长马联甲、山东督军郑士琦所兼任的军职。

这几人中除马联甲兼任的是旅长外,其他兼任的都是师长。他们得知消息以后表示宁可保留军职,但是却遭到了吴佩孚的拒绝,并重新任命人员出任了他们所兼任的师长和旅长职务。

从表面来说,这些人确实是死抓着师长或是旅长的职位不放,但是其实质双方争夺的是对军队的控制权。吴佩孚不仅免去了他们兼任的军职,更重要的是不给他们重新任命部队长官的权力,而是由自己来任命。在这种情况下,萧耀南等于失去了对自己基本部队的控制权。

而曹锟、吴佩孚虽然也表面上辞去了兼任的军职,但是他们可以继续任命自己信的过的人来管理部队,这样他们不兼任师长职务,一样可以控制部队,所以就无所谓了。

所以吴佩孚和萧耀南等人争夺的,其实是部队的控制权,而不光光是一个师长的职务。


不沉的经远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因为师长这个职务,对一个军阀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很多军阀,宁可不当都督或督军,也要当师长,因为,丢了师长这个职位,基本上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件事,从北洋第三师的师长延续中可以看的很清楚。

北洋第三镇,肇始于清朝的北洋新军第三镇,是北洋六镇之一。第一任统制为段祺瑞,后来成了皖系军阀首领,他的势力就是在担任北洋第一镇统制期间建立起来的。

北洋第三镇的第二任统制是曹锟。1907年,曹锟带着第三镇出兵东北,支持徐世昌在东北搞官制改革,让东北成了北洋军队的大后方。东北剿匪过程中,吴佩孚担任管带(营长),功劳很大,被曹锟赏识,提拔为统带(团长)。

民国建立后,北洋第三镇改为第三师,曹锟继续担任师长,吴佩孚是炮兵第三团团长。袁世凯实行帝制时,吴佩孚就做到了旅长的位置上。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以皖系军阀掌握北洋政府,谋求武力统一。段祺瑞最聪明的一点是,自己不直接掌权,而是让自己的四大金刚徐树铮靳云鹏等人出面干预政治。1918年,段祺瑞扶持徐世昌当总统,让靳云鹏当总理,又让徐树铮组织安福系掌握议会,靠着老徐和小徐,段祺瑞就掌握了整个北洋政府。

1919年,围绕巴黎和会的讨论的山东问题,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并且迅速蔓延全国,皖系军阀统治面临最严峻的考验。段祺瑞让徐树铮联络张作霖阎锡山等人,并且专门告诉徐树铮,注意探听吴子玉的意见。

徐树铮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吴佩孚算个什么东西?能和一省督军相提并论?

吴佩孚确实资历太浅,从两年时间升了旅长又当了师长,对于徐树铮这样的北洋老人来说,实在太嫩,但是,徐树铮不知道,在北洋体系中,一个有分量的师长,能量绝对超过一个省的土皇帝都督。

可巧的是,吴佩孚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年后,就是吴佩孚带着第三师,以及王承斌、阎相文、肖耀南3个混成旅从湖广地区北上,彻底击溃了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徐树铮组织的安福系土崩瓦解,从此,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掌握北洋政权。

吴佩孚能力实在太强,利用直系军阀掌权的前两年时间,把河南、湖北和湖南收入囊中。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更是让吴佩孚成“中国最强者”,吴佩孚和曹锟的地位发生逆转,吴佩孚成了主角,曹锟成了配角。

段祺瑞、曹锟和吴佩孚都是北洋第三师的三任师长,而他们又存在着北洋政权的继承关系。不得不说,做师长,是北洋时期最为有前途的工作。

为什么北洋军队中的师长职位这样重要?笔者认为,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

1,师是北洋军队中最高一级的编制。清朝一开始筹划建立36镇,到灭亡时,也仅仅建立了26镇,形成了后来的26个师。这26个师,分别驻扎全国各地,互不统属,谁要是能把自己的师战斗力经营起来,就能称王称霸了。

2,一个师兵力达到一万二千多人,足以掌控一个省,拥有自己地盘,就能继续扩军成就霸业。比如张作霖的27师,虽然不是北洋嫡系,而且在民国时期才建立,可是张作霖就利用27师掌握奉天,进而控制东三省,成了东北王。较弱小的阎锡山和冯玉祥,都是民国初期的混成旅旅长,后来也又不错的发展。

3,作为一个师长,或者混成旅旅长,就有在政治舞台上发声的权力,在政客们的纵横捭阖中,攫取更大权力。典型例子就是1919年爆发的湖南驱张运动,湖南人除了搞轰轰烈烈的请愿运动,还请出了与张敬尧有矛盾的吴佩孚师长和冯玉祥旅长,这两人表示,给一笔开拔费,直接撤出湖南。张敬尧的湖南本来就是吴佩孚和冯玉祥打下来的,这两人一走,张敬尧自然就任人宰割了。

师长这个职位,在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中是高级将领,放在国民党时期的新军阀混战中,有是举足轻重的地位。

蒋冯战争前,韩复榘被冯玉祥免去师长职务,怀恨在心,中原大战中带着国民军第20师投靠老蒋,得到了山东省主席的职务。另一个师长石友三,带着24师投靠蒋介石,则得到了安徽省主席的职务。

蒋桂战争中,蒋介石重金收买了桂军的三个师长胡宗铎、陶钧、夏威,这三人表示通电下野,服从中央安排。于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都没咒念了,只好宣布失败。

不同的是,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新军阀混战,虽然每次兵力也就是十几二十万,并不比直皖战争直奉战争规模大多少,可是他们的编制明显高很多,上千人就能组成一个师,然后上面有军,军上面有路军、方面军、集团军等。所以这样看起来,师长这个官,好像并不大了。

军阀混战的年代,能掌握一万多人的一支军队,谁敢轻视?这就是民国师长职位被人们追捧的真正原因。


历史知事


北洋陆军的“师”是由清末新军的“镇”改称而来,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大清朝有多少新式陆军呢?不过14个镇以及18个混成协(混成旅),平均每个行省都摊不上一个师级建制。民国建立袁世凯1912年正式上台后,为了体现新旧军制的不同,才特别将镇、协、标三级军队编制改称为“师、旅、团”。

(张作霖剧照)

那么北洋军在鼎盛时期有又多少部队呢?大约有120万人马,编有陆军师33个、混成旅97个和其它杂七杂八的混成团等部队,其中有半数为北洋嫡系。你会发现两个重要问题,其一是并没有师级以上的建制,陆军师已经是最大编成;其二是陆军正规师的数量也不很多,远不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动不动就180个、200多个甚至到最后345个师的状态。

按照清朝所谓十八行省的行政区划,每个省民初其实还是摊不到两个陆军师的番号,既然暂时没有师以上的军、路军等建制,那么在有兵就有地盘的年代,师级部队就是最大的编制,师长职务当然性命攸关。袁世凯是依靠“北洋六镇”起家的,非常清楚军权的重要性,麾下几个后来的北洋军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也都是“统制”(师长)出身,也自然了解师长职务是为要害岗位。

(袁世凯)

同时有一点尤应注意,北洋早期虽然存在军阀混战,但全国却只有一个政权:即袁世凯任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看来,那属于“和平时期”。而袁世凯是个毫无争议的政治与军事强人,至少在他倒行逆施决定称帝之前,国内没有一个省的势力敢公开跟袁大头叫板,否则一准被团灭。既然是非战争状态下,为了防止各省督军拥兵自重,袁世凯规定师级番号为最大军队编制,那也就无人敢公然违抗。

根据北洋政府1912年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师一级为基本战略单位,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另附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可以发现,民国早期的军制是模仿日本军队的,平时只有“师团”建制,战争时期才有军、方面军甚至总军(总方面军)的编成。

(曹锟)

比如奉系军阀张作霖最重要的一个职务,就是袁世凯1912年任命其为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东三省另外一支师级部队,则是张作霖盟兄冯德麟统率的陆军第28师,在袁世凯死前只有这两个师,并且互相没有节制关系,张作霖怎么可能轻易放下师长一职?那是军事实权所在。偷偷摸摸扩军的事情虽然有,比如私建几个混成旅,但是公开建立新师完全没有可能,北洋政府的“陆军部”根本不给你番号。

《少帅》里其实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桥段,张作霖正跟日本顾问谈话间,副官来报段祺瑞政府“婉拒”了奉军新增混成旅的申请,那已经是袁世凯死后的20年代,北洋政府对各地军阀扩充部队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张作霖真正奠定“东北王”的地位已是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失败,遂夺其第28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冯德麟)

看见了吧?张大帅仅仅拥有两个师的陆军部队番号,就足可成为雄踞关外的霸主,足见北洋早期师长职务的重要性。奉军开始有“军”级建制已经是1922年,是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作霖将所部编成“镇威军”共六个军的番号,入关争夺北洋政府控制权,既然刀兵相见了,那么北洋政府的规矩和限制也就无所谓了。这一年其实也是个分水岭,各地区军阀纷纷大肆扩军,实乃中央政权衰弱所致。

直系军阀的重要一派曹锟和吴佩孚,起家部队就是北洋陆军第3师,吴佩孚直到第一次直奉大战前还兼着第3师师长职务。而西北军的冯玉祥,发家部队则为北洋陆军第16混成旅,到巅峰时期该旅已有兵力10000余人,但仍然顶着“混成旅”的番号,其一是皖系军阀掌握的“陆军部”严格控制着其他派系的师级番号,其二是小军阀们懂得隐藏实力,树大招风啊。

(段祺瑞)

补充一下,北洋军确实曾经组建过“军级”部队,但只发生在镇压武昌起义的大规模作战时期,比如段祺瑞就曾任第一军“统领”,南北议和之后最大编制又恢复成师。

北洋军1913年新建第7、8两个师(规模13个师)、1914年仅建了一个第10师(达到14个师)、1915年又裁撤了第23师(规模减至13个师)、1916年新建第11、第12、第13师(规模增至16个师),足见在袁世凯挂掉(1916年6月16日)之前,对师级编制看管之严,也说明师长职务的抢手不足为奇。

(吴佩孚)


度度狼gg


北洋军一开始的时候,被称为北洋六阵,当然这个镇,其实我之前也就分析过了,大概就1万多人,其实也就是师长的别称,满清的话,他称呼的时候想称呼的文雅一点,所以就叫作镇。

这都不碍事,关键问题就是北洋军一开始有六个师。

可能看了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大家觉得一个师能够干什么事情,在战场上面一个师都快成一个炮灰了,其实大家进入了一种误解,认为在当时尤其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一个师是一个临时编制的一支部队,这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低下,装备地下,所以不成气候,当一个师长有什么前途要当就当一个总司令。

对于当时的军阀来讲,能够掌握一个师,实际上,这就算是权势滔天了。

怎么说呢?可能是因为袁世凯对于北洋军的训练太过于深入骨髓了,所以在北洋军内部,最大的部队编制就是师,而北洋军掌握的资源又是全国顶尖,(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以北洋军内部的一个师,那当然是通过重金打造出来的一支精锐部队,掌握了1万装备精良的士兵,你在中国可以横着走了。

这不是吹牛,袁世凯为什么能够逼迫革命党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他?(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为什么能够逼迫清帝退位?不就是他手里掌握着6万多精锐的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吗?有着6万多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就能够称大总统,而当时掌握了一个精锐师的师长,就能够成为一个省的省长!

其实对于北洋军来讲,能够成为一个师的师长,总好过去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大总统,军队的兵权才是所有权利之中的重中之重,成为一个能够直接掌握一个师的师长,比起什么军队都没有的大总统,这当然高下立判,如果你这个师长的头衔被其他人给抹消掉了,那底下的士兵又不认识长官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只认谁是师长就听谁的命令,那这支军队自然就划拨给了其他的人。

而当时的北洋军对于更高级别编制的军队,又没有具体的代称和名称,所以一个师的师长那当然部队的编制算是最大的,掌握的军队算是最多的,所以当时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北洋军的大军阀都会挂着一个师长的头衔。

后来随着军队的扩建,以及对于军队编制的不负责任,几千多个拿着木棍的部队都能够自称自己为师长,那这师长头衔确实也烂大街了,再加上更高等级的编制开始出现儿师长自然也成为了大家眼中一个类似于炮灰一般的角色,一个高级炮灰。


漩涡鸣人yy



北洋时期的军阀并没有“抓住师长职务不放”。

或者说北洋军阀开始“抓住师长职务不放”的时期,北洋军阀作为一个团体都快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了。

北洋军阀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清末到袁世凯称帝失败:此时北洋军阀看重政治职务

这一时期唱主角的北洋军阀是段祺瑞、冯国璋和他们的上司袁世凯。

无论是段祺瑞、冯国璋,他们虽然是北洋军阀头面人物,但是他们并没有“抓住师长职务不放”;以段祺瑞为例,他先是担任北洋第三镇统制,之后又接连担任第四镇、第六镇统制;进入民国后,段祺瑞完全从军队第一线脱离,甚至从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开始算,段祺瑞甚至都再也没有担任过军事职务。

冯国璋虽然相比段祺瑞,在军事第一线时间长,但是他也没有“抓住师长职务不放”,虽然他一直把第十五师、十六师抓在手里,但是认真说他还真没有像一个军长一样管理这两个师的具体情况。

这一时期的北洋军阀更看重的是政治职务,他们也只是借助军队影响力来干涉政治,但是他们从没有想过像普鲁士一样,“军队拥有一个国家”。


段祺瑞执政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北洋军阀依然不够重视军队

从段祺瑞再造共和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战争,这一时期毫无疑问北洋军阀与军队的关系比之第一个时期要紧密的多,比如开始唱主角的曹锟、吴佩孚和张作霖,他们逐渐认识到军队职务比政治职务更重要,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想过以军队来指挥政治,当然,必须承认,这一时期北洋军阀们利用军队干涉政治情况越来越多,但是呢,还是没有到用军队取代政治的地步。

比如曹锟,他为了当大总统,采取的方式是贿赂,而没有说直接让军队用刺刀逼选;而且曹锟也很早就把北洋第三师职务让给了吴佩孚。

第二次直奉战争到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终于“牢牢抓住军队”了

从第二次直奉战争失败开始,这一时期北洋军阀终于名副其实了,尤其在段祺瑞为代表的“皖系”以及曹锟为代表的“直系”彻底失势,北洋旁支“奉系”崛起的情况下。其实这也是北洋军阀被历史扫入垃圾堆的时期。


坦白说,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北洋嫡系军人,他们其实并不以军人自居,或者说他们对待军队和政治的态度是更重视政治,或者说他们这些人身上保留了更多晚清官僚的特质。

但是张作霖不是这样的,张作霖严格来说和北洋系真没什么关系,他甚至不属于清末新军体系,他是旧式巡防营出身,只是因为他所处东三省在北洋看来属于“边疆“,而且又有俄国势力与日本势力,错综复杂,北洋才勉强接纳张作霖。

张作霖其实并没有沾染上太多晚清旧官僚的气质,张作霖与奉系更类似普鲁士“军队拥有了一个国家“,奉系是“军队拥有了三个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奉系从张作霖开始,每个奉系大佬最重要的职务始终和军事相关,王永江这样的内政达人在奉系远远不如郭松龄这样的军人受重视。

但是这恰好说明北洋军阀的衰弱,因为张作霖的奉系的崛起,其实就意味着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的那个真正的北洋系的衰弱。

综上所述,北洋嫡系军阀其实更像是晚清官僚集团,在他们的身上,在他们的统治里,看不到太多“军队拥有国家”的特质的,自然也就谈不上“抓着师长不放”了。


兰台


“死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题主所问好像有些内涵啊,话中有话的意思便是北洋军阀时期,70多个军阀头子都将自身的长远目光放在了“师长”这一职位之上了。但是师长以上还有军长或者司令呢,北洋军阀头子为何只将毕生心血付诸于谋求师长呢?但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上来了,看过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的影视剧作品的读者都几乎对这么一个镜头似曾相识吧?那就是北洋军阀当中,级别职位最高的就是师长了,当然,北洋军阀政府的总统和副总统除外。其实,题主发问还应该完善一下,那就是“北洋时期的军阀除了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还有就是北洋政府总统的职位了”。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张作霖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不假,但是他依旧是名副其实的第27师师长,直系首领吴佩孚则是名副其实的第3师师长,只不过后来张作霖坐到了大元帅、吴佩孚坐到了总司令的职位上。

在北洋军阀时期,师级是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也是一个政府最为基本也是必须要有的作战单位。因为北洋军阀时期,在其本质上虽然说政府只有一个,但是地方政权却数不胜数。再加上,混战时期,武力资本才是立足于世的首要因素。另外,北洋军阀时期,浮现出一个尤为明显的现象,那就是“重武轻文”,因为民国同宋朝不一样,宋朝的中央集权很紧缩,而民国前期军阀遍地都是,权力十分分散。故“重武轻文”现象比较严重,而“师长”一职又是当时军队中的最高编制单位,所以说,诸位军阀头子才死死地抓着师长的职位不放。有些官职较低、势力较小的地方军阀甚至将“升至师长”当做毕生梦想。(毕竟当时全国的师长也没几个,而北洋政府的最高军队编制也只有师长)


不知道大家可曾知道北洋官制是清朝新军官制的后来继承者,也就是之前新军官制的原封不动地继承。1912年8月,北洋政府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军衔制又重新编定了北洋政府军衔制,在此基础之上紧接着又颁布了《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因为当时主要以陆军为主,所以说陆军军官仍然分为三等九级,有上、中、下三等官衔之说,在其之内,还有更为细分的“九级”。当时陆军虽然也设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军衔制,但是主要有所侧重的便只是师长一职。当时的师部军官编制军衔:①师长-中将;②参谋长-上校;③副官、军法、军需、军医处长等官职,皆为中校。


综上所述,北洋时期的各地军阀头子之所以都紧紧抓着师长一职而不放,究其根本,还是当时在师长这一职务之上最有实权。因为处于当时军阀混战的情况之下,一方面各地军阀要接受北洋政府的军队编制,另一方面还要暗地里培养自己的实力,这样“两不耽误”才是生存的王道。


小镇月明


在经历了义和团这些乱子之后,清朝终于意识到了,他们一直仰仗的八旗军已经烂到家,继续依靠这些军队,根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国家,之前的洋务运动没有彻底改变国家的颓势,只是稍稍缓解了矛盾,对军队的改变也不是非常大。

在内忧外患中,清朝不得不放权给袁世凯,让他到小站操练新军,正是这个决定,直接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袁世凯操练出来的这些军队,也是当时中国最能打的军队之一,军队融入了西方的一些体制思想,他们被后世统称为北洋军。

正是靠着手里的北洋军,袁世凯带头推翻了清朝统治,他没想到自己也没能活多久,在他死之后,北洋军彻底崩溃,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像冯国璋,段祺瑞这些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拉帮结派,这就形成了北洋军不同的派系军阀,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出现一些自立的军阀,这些军阀没有能彻底摒弃旧时代的思想,他们也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他们开始主导中国的政坛。中国也进入到了长期的军阀混战中,那么很多军阀为了能扩张地盘,也是想要争夺政府的一些重要位置。

不过在这些军阀争夺的职务中,师长才是最吃香的,无论是刚刚崛起的军阀,还是已经成名的军阀,他们都死死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这是为什么呢?

师长并非是最高的军事领导人,在它上面还有很多的高官,可在北洋军里面,师长是最高一级的军衔,能得到师长的位置,自己就已经能成为一个军阀了。像张作霖,吴佩孚这些人,都是先紧紧抓住了师长的位置,打造自己的核心部队,然后才渐渐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北洋军与现代军队还是有一些特殊性的,袁世凯死了之后,北洋军就已经私有化了,底下的这些师长都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他们受到的限制非常小,军队就等于他们私人打工仔。这些师长,也是非常有希望成为军阀头目的,在当时的体制里面,师长的俸禄也是最高的,一个师的士兵数量非常多,能获得的军饷也是非常高,在乱世里面,有枪有钱就是老大,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像段祺瑞这些人为什么到了后期就不行了呢?

很多军阀晚年都失去了权势,像张作霖这种,到死都能掌握军队大权的人是少数。他对于自己骨干师的保护与建设是非常成功的,说到底,这些军阀还是体制较为落后,当初他们发展的时候,是借鉴了西方的军事体制,可中国的传统理念毕竟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很多军人,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改革体制,让自己的权力更加稳固,他们只是盲目争夺权力,在获得一些虚职的时候,还失去了自己起家的根本。

当然,这些军阀对于底下的掌控力并不是非常强,北洋军阀的派系太过复杂,内部斗争十分激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新的人物,单单看这些军阀掌握着师长的位置,就能看出他们对于自己的控制力没有太大的信心,正是这种落后的体制,再加上这些军阀愚昧的思想,让他们最终成为了历史,这些人注定是没有办法获得天下的,到死也只能是个军阀。


猫眼观史


北洋时期就是一个武夫乱政的时期。作为军人最看重的就是手底下的士兵,有的士兵他们就能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而最为有实权的就是师长,这种职位含金量相当高。因为当时军队最大的编制就是师了。

只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才会有军长司令等等头衔。这些都是临时性的,并不是常设性的。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指挥得动手下的师长。当时所有的官衔都是空头的,最主要的是手里要有军队。

正儿八经的师长。手下有万把人。的确是土皇帝的角色。完全可以发行货币甚至贩毒。

过得是非常的滋润。

真是给个司令都不换的官。

而吴佩孚则是当时非常出名的一个师长。

吴佩孚在当时就敢于和段祺瑞顶嘴。因为他的手下的第3师非常的善战。而且驻扎在南北交汇点。

吴佩孚也是非常聪明的。无论他当多大的官,但是他一直抓着师长,这个职位不放。毕竟有兵才能够做到说话算数


奇葩历史大观


北洋军阀,是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演绎而来,自然脱不了原清末军队的某些风格,因而其确立和沿用的军事制度,包括军衔制或多或少地沿袭继承了清末新军的制度。

北京政府陆军部,北洋军的最高统帅机关,实际上乃袁世凯一人掌控耳,军队的师和混成旅,均为独立单位,是从清末新军的“镇”和“混成协”演化而来的。

袁世凯在位时,担任师、旅一级的高级军官,皆为袁氏的心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维持其对北洋军的绝对控制,各级皆不设副职。

当时,军队中的师级编制,最初是由袁世凯借鉴日本部队编制组建的,师下辖旅,旅下辖团,每个师的编制有1.8-2.5万人,每个旅的编制有5000-8000人,旅长的基准军衔是少将,而师长的基准军衔则为中将。

当时,全国的军队编制和员额并不多,只不过14个师和18混成旅,被称为“东北王”北洋军奉系首领,日后成为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的大帅张作霖,在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命其为中华民国陆军第27师中将师长。

张作霖指挥的陆军第27师,下辖3旅9团,有兵力3万余人,居然能安排其他人担任东北数个省的省长了,绰号吴大舌头的吴俊生,尽管是个旅长,被张作霖安排当了黑龙江省长,巅峰状态时,其军队扩展到8个团将近2万人的特大旅,已经是一个师的兵力了。

北洋军阀时期的师,不能与此后的师相比较,那时的一个中将师长已经非常牛逼了,整个北洋初期,也只不过封了24位上将而已,基本上都是从此前的中将师长晋升上去的。

能成为领军的中将师长,可谓凤毛麟角了,基本上都能够雄霸一个或多个省了,14个师长加上18个混成旅长,基本上都能当省长了。

绝大多数的中将师长自兼省长,在一个或两个省,都是中将师长军政大权在握的背景下,有权有兵有地位有女人,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知道有多么威风和显赫。

在北洋时期,能当上一名中将师长(全国只有14个师),土鸡都能成金凤凰,自然都对中将师长的宝座虎视眈眈了,争权夺利大有人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此美事,是男人有能力自然会去一搏。


国平军史


编制搞不好,打仗很烦恼。

中国近代以来在军事上无疑是落后的,这一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都能看出来,但是本文想表达的那种落后,不是武器装备上的,而是组织形式上的。

中国古代兵法讲究出奇制胜,一般都推崇“分进合击”,也就是几路兵马分兵来袭,最终的结果就是,部队容易分散,往往几百人就形成一个战术单位,一直到湘淮军时,还是这样。

比如淮军,一个营只有五六百人,在1864年打败太平天国后,经过裁撤的淮军还有五万人,一百多个营。

到三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时期,还是这种军事组织形式,几十万清兵在朝鲜战场上形成几百个营,因为军队是临时成军,指挥起来难度是相当的大,结果就是各自为战,稍微有点状况就变成了溃败。

到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的时候,按照西方组织形式进行编排,才逐渐将淮军那种勇营制度逐渐废弃。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清政府将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变成武卫前后左右中五个军,每个军都在一万人之上,聂士成的武卫前军(1.3万人),曾在天津强烈抵抗八国联军侵华,展现了当时中国最高军事水平。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痛定思痛,进行深度改革,命袁世凯全面主持编练新军,袁世凯因此创办了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前期打算编练六镇,后期推广到全国,建立三十六镇,每一镇辖1.25万人,具体编制上就是每镇辖步兵两协,每协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基本完全和西方师一级的编制接轨。

如果全国建立36镇之后,那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跟当时的西方强国相对比。但是直到清朝灭亡前,也没有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据资料显示,清政府倒台前,一共编练了14个镇。

1912年民国建立后,军队就换了个名字,以前的镇就成了师,以前的协成了旅,以前的标成了团。

到这里估计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北洋时期的一个师长这么牛叉了,在全国拥有的师比省份还少,拥有一个师,那可是比省级行政官员还牛叉的存在。北洋六镇就影响了近代几十年的历史,你说一个师长得多牛叉。

在整个袁世凯当政的北洋时期,迫于当时全国混乱的局面,袁世凯对军队进行了扩编,巅峰时期大概形成了33个师。

当时的一个师长有多难得呢?冯玉祥部下好几万人,费尽心血才混了个师长的职务,辛亥革命爆发前,老冯就已经是营长级别,到1914年因为镇压白朗起义有功,被任命为混成旅旅长。

这个混成旅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师,因为师一级的作战单位要求有点高,够万人才能上编,因此在当时一直有一种混成旅的编制,人数从三千到七八千不等。

有意思的老冯当时兵力已经过万,因为不是直系嫡系,而且与直系大佬吴佩孚有矛盾,遭受吴佩孚的各种打压,就不给你师长的职务,一直到1921年,直系因为用人,冯玉祥的部队才被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担任师长,然后接任陕西督军。

老冯后来的事,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短短几年发育成一股连整个北洋军阀都忌惮的“西北军”,1924年发动北京事变,让直系直接败家,1927年老冯响应北伐,直接导致北洋政府的败北,在当时,老蒋都以兄弟相称,在中原大战时,也打得老蒋极为头疼,虽然最终战败,但是老冯的历史还是很光辉的。

可以说,在当时的北洋大佬中,几乎没有没当过师长的,段祺瑞和曹锟都是北洋六镇时期的统制(相当于师长),吴佩孚早期追随曹锟,1918年取得陆军第三师(前身为北洋第三镇)的指挥权,以此为根本,使得吴佩孚在后期比曹锟还有影响力。

当时美国时代杂志称吴佩孚是“中国最强人”,是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人,只不过被老冯在北京事变的时候倒戈那么一下子有点伤,后来很难再起来了,但是吴佩孚在民国时期也是相当传奇性的人物。

当然,也不是哪一个师长都有这样的辉煌历程,比较窝囊的是一个师长应该算是张宗昌了,很多人都知道张宗昌是张作霖手下的五虎将,其实并不知道,张宗昌早年的“光辉”经历,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张宗昌在陈其美部下担任光复军的团长,1913年担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只不过他这个师长并不是北洋系统的,而是南方革命军序列的,水分比较大,在二次革命的时候,压根无法抵抗北洋军,张宗昌随即在前线倒戈冯国璋,成为北洋直系一部。

说起来,张宗昌是成也冯国璋,败也冯国璋,冯国璋担任代理总统后,张宗昌曾担任江苏暂编第一师师长,结果1921年的时候,被打成了光杆司令,这个时候冯国璋已经挂了,张宗昌只能拿着所有的身家去投靠直系新大佬曹锟,本来收礼的曹锟要给他安排个职务,结果吴佩孚看不惯张宗昌的出身,就不给他职务。

张宗昌是一个师长的职务,因为手里没有兵,竟然成了光杆司令,连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最后只能投靠奉系,从营长开始做起。很多人都认为张宗昌不能打仗,其实,也是一种蔑视,能那么早当上师长的人,也不可能是饭桶,肯定是有点绝活。

在奉系的阵营中,张宗昌如鱼得水,兵力不久就上万,后来成为张作霖手下五虎将之一,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不少战功。

那么,民国的师长是从什么时候不值钱的呢?是从奉系当政期间,在皖系和直系当政期间,对于师一级的编制有着较为严格的控制,很多队伍是够了师一级的实力,但是没有师一级的番号,比如冯玉祥就在此列。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为了压制地方的势力膨胀。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混成旅遍地都是,有的混成旅俨然比师的建制还要大,尤其在两次直奉大战中,北洋军阀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编制必须重新调整。

1925年奉系彻底掌握北洋政府后,因为奉系本身的混成旅就很多,所以就着手将混成旅改编为师,大大小小的混成旅一下子改编为师,也导致一个问题,就是不满万的混成旅有时候也能成为一个师,后期在抗战的时候也有弊端。

到这个时候的师长,应该是遍地都是了,但是师毕竟是最大的常规战术单位,在任何时期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般来说,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规模较小,只有两次直奉大战,作战规模较大,这就导致军事组织也停留到师一级,等到具体作战的时候,设个剿匪总司令或者总指挥,就可以了,结果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因为缺乏大兵团作战时的组织机构,又吃了大亏。

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已经是师团编制,一个甲级师团人数接近三万,到全面抗战的时候,我国的万人编的师压根无法对抗日军的一个师团,在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国军是投入兵力总数不下六十万,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以及各种兵团,而日军则是5个师团外加一个1个旅团,在指挥协调性上,日军是完胜国军。

结果国军是一边开向战场,一边进行军队改编,将两到三个师凑成军,来对抗日军,淞沪会战打到最后十分惨烈,最后的“转进”,也变成了“溃逃”,淞沪战场上国军伤亡18.7万人,结果“转进”的时候也损失了10万人左右,说到底就是建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军队就是吃了没有大规模兵团作战经验的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