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印度当时不在元朝的领土内?

敢去诠释


铁木真进军印度

但答主说的是元朝对印度从来没有过兴趣,不是蒙古帝国对印度从来没有过兴趣。元朝和蒙古帝国根本不是一回事,具体差别答主最近已经在很多回答里说过了,这里不多重复,只说明一点。元朝是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王朝,它的诞生就宣告了蒙古帝国的解体,所以其实元朝是终结了蒙古帝国的国家。

至于蒙古帝国对印度的兴趣,其实也不算太大。蒙古入侵印度最早发生在成吉思汗铁木真时期,但其实蒙古人不是为了占领印度而入侵印度,而是因为蒙古1220年西征灭亡花刺子模之后,为了追击逃到了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的花刺子模王子札兰丁。札兰丁曾试图和当时统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结盟,一同对抗铁木真。但德里苏丹认识到了蒙古人当时的彪悍,所以不但拒绝和札兰丁结盟,还亲率大军将其驱逐,所以没有和蒙古人发生正面对抗

铁木真进军印度,其实只是为了追击花刺子模王子札兰丁

汉文史料里说是因为成吉思汗远征印度时在河中遇到怪兽,所以铁木真听从耶律楚才的建议,班师回朝,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铁木真对印度本身没有兴趣,他向印度进军只是为了追击札兰丁,而札兰丁自己被印度人赶走之后,铁木真对进军印度就更没兴趣了,所以直接撤军。

铁木真死后,蒙军在窝阔台和蒙哥两朝曾经占领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和当地部落发生过很多战争,蒙哥甚至还派出一些军队帮助过一个德里苏丹国的王子争夺王位。后来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西征时也曾经进入印度一些地区,但整个蒙古帝国时期,蒙军始终没有主动去入侵过印度的核心区域

而这个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蒙古人来自寒带,到热带之后就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战斗力大打折扣,征服热带地区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得不偿失,所以对于基本完全位于热带的印度,蒙古人始终没有太大兴趣。

印度最终还是落入蒙古后裔之手

蒙古帝国虽然对印度一直没有兴趣,但在蒙古帝国解体之后,位于中亚地区的察合台汗国却对印度产生了兴趣。察合台汗国曾经五次入侵印度,但都被德里苏丹国击败,而且遭受惨重伤亡。

察合台汗国后来分裂东西两个汗国,西察合台汗国的末代驸马帖木儿曾经试图复兴蒙古帝国。他在灭亡西察合台汗国之后,曾经连续多年四面征服扩张,不但曾试图东征明朝,还曾在西线击败奥斯曼帝国。公元1398年,帖木儿也曾入侵印度,占领印度首都德里,大肆烧杀抢掠,几乎将德里夷为平地。据史料记载,在帖木儿从德里撤军后三个月后,德里城内都还没有活物

(被称为“世界征服者”的帖木儿曾经占领印度首都德里

后来帖木儿帝国也宣告解体,但其一个后裔巴布尔依靠从奥斯曼帝国借来的大炮,再次杀入印度。这次入侵最终在公元1526年取得成功,巴布尔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尔王朝,最为了英国殖民之前印度最后一个本土王朝。而莫卧尔这个名字的意思其实就是蒙古,也就是说在印度被英国殖民之前,其本土最后一个王朝其实是蒙古王朝。

最后的印度王朝:“蒙古王朝”

当然这个蒙古王朝是早已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蒙古后裔建立,其实和铁木真时代已经间隔了300多年,这时中亚和南亚的蒙古后裔和铁木真时代的蒙古人已经沧海桑田了。


桃花石杂谈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蒙古铁骑的足迹几乎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甚至还曾跨海远征日本,但是却放弃征讨身边的一片富饶的土地印度。

根据历史记载,蒙古军队曾经进入过印度境内,但是主要目的不是征讨,而是为了追一个人,札兰丁·明布尔努,此人是花剌子模王朝的末代国王,蒙古灭亡花剌子模王朝之后,一路追击札兰丁·明布尔努至印度境内,但是一无所获。

成吉思汗也想过征服这片土地,但是由于蒙古士兵和马匹不适应印度炎热的天气,被疾病困扰,不得已撤军。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地人骁勇善战,利用地形优势以及“战象”击退了蒙古军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成吉思汗的部队在攻到印度河时,河中突然出现巨兽,并且口出人生“汝主早还”,成吉思汗决定顺应天意带兵北还。

虽然成吉思汗并没有征服印度,但是两百多年后印度大陆上的莫卧儿帝国却与蒙古有着一丝联系,因为帝国的建立者巴布尔是帖木尔帝国的后裔,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属于突厥化的蒙古人,但是离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血统还是比较远。


一点点历史


最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大家看下面的地图。

这是印度的地形图,大家可以从地形图上看出来,印度也并不是都是平原。如果这张图还不够清楚,那么看下面的简略图。

看这个简略图,大家可以看到,印度与亚洲大陆交界的地方,全是高山。比如喜马拉雅山,还有兴都库什山,还有苏莱曼山。这几个山都是连绵的山脉,几乎将整个印度封了起来。这你让蒙古兵怎么打进去?

那么真的没有地方进印度吗?真的没有吗?

有的,这个地方叫开伯尔山口。不过,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做山口,是有道理的。。。不信看下图。。

这个山口是从阿富汗中亚通往南亚的唯一通道。别说蒙古人,就是现在的机动化部队,也必须沿着这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往里走。在古代,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啊!

那么真没有地方直接绕过去吗?真的没有吗?真的没有。。。所以,元朝打不下印度,不是蒙古人不厉害,是印度人够龟啊!


王斌兔斯基


大家好,这里是与日月争光,强哥聊历史,很高兴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为什么印度当时不在元朝的领土范围之内呢,今天主要从三个角度和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角度,印度地理位置优势

我们众所周知新疆和西藏都处于青藏高原的北半坡,但是印度相对来说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青藏高原的南半坡,就是这个地理位置的优势导致了我们元两朝时期的蒙古铁骑无法向南打通。


第二角度,兵力和精力有限

元朝当时也陷入了一个东征和西征的巨大的战略空荡。想必大家也比较清楚,元朝西征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亚,欧,非三大洲的阶段,那个时候很多的兵力和精力。无法继续向南延伸就到毕竟会导致有地方照顾不周。

第三角度,气候因素其实,印度的地理环境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了蒙古,元朝时期主要是蒙古人统治,蒙古铁骑统治的时期基本上都是自己在马背上生活温带或者哪位暖温带地区,但是印度属于是热带和亚热带,就会导致内蒙古蒙古铁骑的兵力无法适应和长驱直入。



谢谢关注,我会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向历史人物学智慧课堂



因为统一蒙古的铁木真(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孙如蒙哥、拖雷等人虽然继续一路向西,都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四大汗国,可是南亚次大陆被高山阻隔,未能大规模入侵。

在他们手上都未曾将南亚次大陆列入蒙古版图,那么到了忽必烈的时候,因为与阿里不哥争汗位,致使蒙古四大汗国已经分裂。这时作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也是元朝皇帝)虽然是蒙古共主,但是看到各兄弟不服他,那么他当然想干一番事业,所以就征日本、征东南亚,不过都失败了。这时,忽必烈肯定也没心情去征南亚次大陆了。因为请问怎么征服呢?

从中亚和波斯哪里过?当时是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都已经跟忽必烈闹矛盾了,会让你过吗?会听你命令去打吗?显然不可能。那么从西藏过,横旦在哪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就算蒙古铁骑闯过去了,估计也失去了不少战斗力,怎么打?忽必烈可能是想从东南亚过,关键是没能打下来。

综上,为什么印度不在元朝版图范围内?主要是因为铁木真时期未打下来,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实际性困难,如内部分裂、地理因素等,致使印度未能纳入元朝版图!


喜欢就请关注、点赞、评论吧!不喜欢也请评论吧,留下你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


雪峰居士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的铁骑骁勇善战,版图横跨亚欧大陆。怎么可能放弃征伐一个离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国呢?

既然不是自愿放弃,就说明是打不下来,搞不定了,又是为什么呢?答案要从天时地利人合方面寻找。

1.人合方面




蒙古骑兵依靠马匹和兽群补给。印度也有江河要塞,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显得毫无用武之地,为了克服这一弱点,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军。有相关史料记载,在西征时,蒙古军就曾在一个月内造船百艘、载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但是新建的水军战斗力可想而知。

2.地利不利



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 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季风的影响,为旱季。

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根据记载,当时正值盛夏,暑气逼人,蒙古军队只行进了数里路,就觉得气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还因中了暑不能行军作战。酷热的气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顿时丧失了斗志。而印度兵却对这种气候习以为常。迫于环境的限制,蒙古兵在这里完全失去了优势,他们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在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气势和战斗力了。真正促使元朝也可能是蒙古骑兵适应不了印度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3.天时不达



蒙古军队有骑兵,印度有战象、战马,战象个高体大,力大无穷,横冲直撞,冲杀践踏占据优势。战象和战马配合,优势更是明显,这一点蒙古军队也只能认了。

天时地利人合不占,大国初建百废待兴,成吉思汗及他的后代多次征伐未果,最终放弃了。


九九途鸭科普


当时,元朝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至于为何没有征服印度,有大致如下几个方面来说:

1.环境因素。印度常年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湿热长夏而无冬。这对从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北方寒冷地区而来的蒙古军团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挑战。历史上,蒙古人初到印度,就因天气炎热,蚊虫叮咬,毒虫疾病等,大大影响了军团战斗意志。很多人因中暑而不能战。

2.印度的大象军团。蒙古军团的利器就是以马而武装的骑兵,然而,当马儿遇到了高达粗壮的大象后,怎么抽鞭子也不前行,而且大象军团在象背上都有塔楼,在上面射箭,大象在脚下踩踏,在配合后面的骑兵冲锋,蒙古军团也瞬间懵逼了。

3.印度在经历过大力山大的远征后,虽没有强大统一的王朝在当时,但经过战争的锤炼,也走骁勇善战了。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Dieanotherd232117084


也许这是当时没有完全统计过来的吧。这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会有些用处。


小航天的记录生活


蒙古人意气风发饮!挥师直入!饮马恒河,然后战马被毒死一大半,士兵全部拉肚子,当场就回去了……大汗也因此落下慢毒,多年后毒复发身亡……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猫


成本!铁木真所走的路,正好是亚欧草原带,蒙古帝国也正好包括整个亚欧草原带。蒙古的补给就是胯下的骏马,马就是他们的力量源泉。越往南,离草原越远,补给成本也就越高。打南宋一本万利,瓶子,绸子,女子,票子,都有,而且打南宋用的是金兵,很大部分是汉打汉,蒙古兵少而且都是骑兵,不攻城。但打印度,利益不够。同理,蒙古迈过叙利亚后也不南下了,迈过多瑙河后,也不西进,就是这个道理。马失去草原就无法奔跑。蒙古人就是灵活,战争成本低廉,打就是赚,所以爱打好打。但后期大量其他民族加进蒙古大军后,打仗成本就提升了,越打越赔了,也就不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