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印度當時不在元朝的領土內?

敢去詮釋


鐵木真進軍印度

但答主說的是元朝對印度從來沒有過興趣,不是蒙古帝國對印度從來沒有過興趣。元朝和蒙古帝國根本不是一回事,具體差別答主最近已經在很多回答裡說過了,這裡不多重複,只說明一點。元朝是忽必烈在中原建立的王朝,它的誕生就宣告了蒙古帝國的解體,所以其實元朝是終結了蒙古帝國的國家。

至於蒙古帝國對印度的興趣,其實也不算太大。蒙古入侵印度最早發生在成吉思汗鐵木真時期,但其實蒙古人不是為了佔領印度而入侵印度,而是因為蒙古1220年西征滅亡花刺子模之後,為了追擊逃到了今天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的花刺子模王子札蘭丁。札蘭丁曾試圖和當時統治印度的德里蘇丹國結盟,一同對抗鐵木真。但德里蘇丹認識到了蒙古人當時的彪悍,所以不但拒絕和札蘭丁結盟,還親率大軍將其驅逐,所以沒有和蒙古人發生正面對抗

鐵木真進軍印度,其實只是為了追擊花刺子模王子札蘭丁

漢文史料裡說是因為成吉思汗遠征印度時在河中遇到怪獸,所以鐵木真聽從耶律楚才的建議,班師回朝,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鐵木真對印度本身沒有興趣,他向印度進軍只是為了追擊札蘭丁,而札蘭丁自己被印度人趕走之後,鐵木真對進軍印度就更沒興趣了,所以直接撤軍。

鐵木真死後,蒙軍在窩闊臺和蒙哥兩朝曾經佔領今天的克什米爾地區,和當地部落發生過很多戰爭,蒙哥甚至還派出一些軍隊幫助過一個德里蘇丹國的王子爭奪王位。後來蒙哥和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西征時也曾經進入印度一些地區,但整個蒙古帝國時期,蒙軍始終沒有主動去入侵過印度的核心區域

而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蒙古人來自寒帶,到熱帶之後就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戰鬥力大打折扣,征服熱帶地區需要付出的代價過大,得不償失,所以對於基本完全位於熱帶的印度,蒙古人始終沒有太大興趣。

印度最終還是落入蒙古後裔之手

蒙古帝國雖然對印度一直沒有興趣,但在蒙古帝國解體之後,位於中亞地區的察合臺汗國卻對印度產生了興趣。察合臺汗國曾經五次入侵印度,但都被德里蘇丹國擊敗,而且遭受慘重傷亡。

察合臺汗國後來分裂東西兩個汗國,西察合臺汗國的末代駙馬帖木兒曾經試圖復興蒙古帝國。他在滅亡西察合臺汗國之後,曾經連續多年四面征服擴張,不但曾試圖東征明朝,還曾在西線擊敗奧斯曼帝國。公元1398年,帖木兒也曾入侵印度,佔領印度首都德里,大肆燒殺搶掠,幾乎將德里夷為平地。據史料記載,在帖木兒從德里撤軍後三個月後,德里城內都還沒有活物

(被稱為“世界征服者”的帖木兒曾經佔領印度首都德里

後來帖木兒帝國也宣告解體,但其一個後裔巴布爾依靠從奧斯曼帝國借來的大炮,再次殺入印度。這次入侵最終在公元1526年取得成功,巴布爾在印度建立了莫臥爾王朝,最為了英國殖民之前印度最後一個本土王朝。而莫臥爾這個名字的意思其實就是蒙古,也就是說在印度被英國殖民之前,其本土最後一個王朝其實是蒙古王朝。

最後的印度王朝:“蒙古王朝”

當然這個蒙古王朝是早已突厥化和伊斯蘭化的蒙古後裔建立,其實和鐵木真時代已經間隔了300多年,這時中亞和南亞的蒙古後裔和鐵木真時代的蒙古人已經滄海桑田了。


桃花石雜談


成吉思汗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對外戰爭,蒙古鐵騎的足跡幾乎橫掃整個歐亞大陸,甚至還曾跨海遠征日本,但是卻放棄征討身邊的一片富饒的土地印度。

根據歷史記載,蒙古軍隊曾經進入過印度境內,但是主要目的不是征討,而是為了追一個人,札蘭丁·明布爾努,此人是花剌子模王朝的末代國王,蒙古滅亡花剌子模王朝之後,一路追擊札蘭丁·明布爾努至印度境內,但是一無所獲。

成吉思汗也想過征服這片土地,但是由於蒙古士兵和馬匹不適應印度炎熱的天氣,被疾病困擾,不得已撤軍。還有一種說法是當地人驍勇善戰,利用地形優勢以及“戰象”擊退了蒙古軍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傳說故事,成吉思汗的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河中突然出現巨獸,並且口出人生“汝主早還”,成吉思汗決定順應天意帶兵北還。

雖然成吉思汗並沒有征服印度,但是兩百多年後印度大陸上的莫臥兒帝國卻與蒙古有著一絲聯繫,因為帝國的建立者巴布爾是帖木爾帝國的後裔,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屬於突厥化的蒙古人,但是離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血統還是比較遠。


一點點歷史


最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大家看下面的地圖。

這是印度的地形圖,大家可以從地形圖上看出來,印度也並不是都是平原。如果這張圖還不夠清楚,那麼看下面的簡略圖。

看這個簡略圖,大家可以看到,印度與亞洲大陸交界的地方,全是高山。比如喜馬拉雅山,還有興都庫什山,還有蘇萊曼山。這幾個山都是連綿的山脈,幾乎將整個印度封了起來。這你讓蒙古兵怎麼打進去?

那麼真的沒有地方進印度嗎?真的沒有嗎?

有的,這個地方叫開伯爾山口。不過,這個地方之所以叫做山口,是有道理的。。。不信看下圖。。

這個山口是從阿富汗中亞通往南亞的唯一通道。別說蒙古人,就是現在的機動化部隊,也必須沿著這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往裡走。在古代,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隘啊!

那麼真沒有地方直接繞過去嗎?真的沒有嗎?真的沒有。。。所以,元朝打不下印度,不是蒙古人不厲害,是印度人夠龜啊!


王斌兔斯基


大家好,這裡是與日月爭光,強哥聊歷史,很高興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題是為什麼印度當時不在元朝的領土範圍之內呢,今天主要從三個角度和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角度,印度地理位置優勢

我們眾所周知新疆和西藏都處於青藏高原的北半坡,但是印度相對來說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青藏高原的南半坡,就是這個地理位置的優勢導致了我們元兩朝時期的蒙古鐵騎無法向南打通。


第二角度,兵力和精力有限

元朝當時也陷入了一個東征和西征的巨大的戰略空蕩。想必大家也比較清楚,元朝西征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亞,歐,非三大洲的階段,那個時候很多的兵力和精力。無法繼續向南延伸就到畢竟會導致有地方照顧不周。

第三角度,氣候因素其實,印度的地理環境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了蒙古,元朝時期主要是蒙古人統治,蒙古鐵騎統治的時期基本上都是自己在馬背上生活溫帶或者哪位暖溫帶地區,但是印度屬於是熱帶和亞熱帶,就會導致內蒙古蒙古鐵騎的兵力無法適應和長驅直入。



謝謝關注,我會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向歷史人物學智慧課堂



因為統一蒙古的鐵木真(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子孫如蒙哥、拖雷等人雖然繼續一路向西,都打到歐洲多瑙河流域,建立了四大汗國,可是南亞次大陸被高山阻隔,未能大規模入侵。

在他們手上都未曾將南亞次大陸列入蒙古版圖,那麼到了忽必烈的時候,因為與阿里不哥爭汗位,致使蒙古四大汗國已經分裂。這時作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也是元朝皇帝)雖然是蒙古共主,但是看到各兄弟不服他,那麼他當然想幹一番事業,所以就徵日本、徵東南亞,不過都失敗了。這時,忽必烈肯定也沒心情去徵南亞次大陸了。因為請問怎麼征服呢?

從中亞和波斯哪裡過?當時是察合臺汗國和伊爾汗國,都已經跟忽必烈鬧矛盾了,會讓你過嗎?會聽你命令去打嗎?顯然不可能。那麼從西藏過,橫旦在哪裡的喜馬拉雅山脈,就算蒙古鐵騎闖過去了,估計也失去了不少戰鬥力,怎麼打?忽必烈可能是想從東南亞過,關鍵是沒能打下來。

綜上,為什麼印度不在元朝版圖範圍內?主要是因為鐵木真時期未打下來,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時候,出現了很多實際性困難,如內部分裂、地理因素等,致使印度未能納入元朝版圖!


喜歡就請關注、點贊、評論吧!不喜歡也請評論吧,留下你的意見大家一起討論!


雪峰居士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蒙古的鐵騎驍勇善戰,版圖橫跨亞歐大陸。怎麼可能放棄征伐一個離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國呢?

既然不是自願放棄,就說明是打不下來,搞不定了,又是為什麼呢?答案要從天時地利人合方面尋找。

1.人合方面




蒙古騎兵依靠馬匹和獸群補給。印度也有江河要塞,善騎好射、策馬急襲的蒙古騎兵在江河湖泊面前便顯得毫無用武之地,為了克服這一弱點,1220年,成吉思汗就建立了水軍。有相關史料記載,在西征時,蒙古軍就曾在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騎兵渡過漠蘭河。但是新建的水軍戰鬥力可想而知。

2.地利不利



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雨、旱兩季。 印度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通常6—9月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為雨季;10月—次年5月受來自亞歐大陸的東北季風的影響,為旱季。

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幹寒地帶的蒙古人懼怕溼熱,不耐高溫。根據記載,當時正值盛夏,暑氣逼人,蒙古軍隊只行進了數里路,就覺得氣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還因中了暑不能行軍作戰。酷熱的氣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頓時喪失了鬥志。而印度兵卻對這種氣候習以為常。迫於環境的限制,蒙古兵在這裡完全失去了優勢,他們在印度這塊土地上再也沒有在高原草地上縱橫馳騁的氣勢和戰鬥力了。真正促使元朝也可能是蒙古騎兵適應不了印度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  

3.天時不達



蒙古軍隊有騎兵,印度有戰象、戰馬,戰象個高體大,力大無窮,橫衝直撞,衝殺踐踏佔據優勢。戰象和戰馬配合,優勢更是明顯,這一點蒙古軍隊也只能認了。

天時地利人合不佔,大國初建百廢待興,成吉思汗及他的後代多次征伐未果,最終放棄了。


九九途鴨科普


當時,元朝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了,至於為何沒有徵服印度,有大致如下幾個方面來說:

1.環境因素。印度常年受季風氣候影響,氣候溼熱長夏而無冬。這對從蒙古高原、西伯利亞北方寒冷地區而來的蒙古軍團來說,無疑是天大的挑戰。歷史上,蒙古人初到印度,就因天氣炎熱,蚊蟲叮咬,毒蟲疾病等,大大影響了軍團戰鬥意志。很多人因中暑而不能戰。

2.印度的大象軍團。蒙古軍團的利器就是以馬而武裝的騎兵,然而,當馬兒遇到了高達粗壯的大象後,怎麼抽鞭子也不前行,而且大象軍團在象背上都有塔樓,在上面射箭,大象在腳下踩踏,在配合後面的騎兵衝鋒,蒙古軍團也瞬間懵逼了。

3.印度在經歷過大力山大的遠征後,雖沒有強大統一的王朝在當時,但經過戰爭的錘鍊,也走驍勇善戰了。這也是一方面原因。


Dieanotherd232117084


也許這是當時沒有完全統計過來的吧。這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會有些用處。


小航天的記錄生活


蒙古人意氣風發飲!揮師直入!飲馬恆河,然後戰馬被毒死一大半,士兵全部拉肚子,當場就回去了……大汗也因此落下慢毒,多年後毒復發身亡……


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貓


成本!鐵木真所走的路,正好是亞歐草原帶,蒙古帝國也正好包括整個亞歐草原帶。蒙古的補給就是胯下的駿馬,馬就是他們的力量源泉。越往南,離草原越遠,補給成本也就越高。打南宋一本萬利,瓶子,綢子,女子,票子,都有,而且打南宋用的是金兵,很大部分是漢打漢,蒙古兵少而且都是騎兵,不攻城。但打印度,利益不夠。同理,蒙古邁過敘利亞後也不南下了,邁過多瑙河後,也不西進,就是這個道理。馬失去草原就無法奔跑。蒙古人就是靈活,戰爭成本低廉,打就是賺,所以愛打好打。但後期大量其他民族加進蒙古大軍後,打仗成本就提升了,越打越賠了,也就不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