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辅佐刘备争雄天下,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用户52858213124


第一,面子问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能人志士在这个时候才有了用武之地,放在过去,要不当个教书匠,要么当个县令啥的慢慢升,而现在,各路诸侯很多,需要大量的文臣武将,能人志士,少了,才珍贵,多了就成了大街上的菜没人么价值,你即便有才华也需要时间来证明,这个时候怎么办,怎么能又能达到目的,又不浪费时间呢,炒作,先放出风,让世人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反正才华行不行,谁也不知道,毕竟也没做过官,也没打过仗,生于盛世,活于当下,先放出风看看,有没有人来找我,这不,刘备就出现了,可在这期间,刘备是南征北战,是屡战屡败,诸葛亮也是抓住这个机会,赶忙放出更大的风,好让刘备知道自己,否则刘备走了,自己就还得等,所以,就一直关注刘备,那么多诸侯,有势力的太多,比刘备强的也太多,可偏偏看上刘备,第一主要是地位,皇叔足够高贵了,加上底下有三员虎将,就差军师了看到这,诸葛亮已经十拿九稳了,可自己不能就这么出去了,这让世人不是笑话我的才学是装的,这不就弄出了三顾茅庐的剧情,因为诸葛亮已经吃定刘备了,知道他一定会一直找他,所以,就搞出这么个剧情,让自己的名声可以更好一点,这个时候的有才学的人太多,而且都加入了各个诸侯,如果不搞剧情,自己就和他们一样了,怎么能镇住刘备手下的大将,所以出于面子才搞出了三顾茅庐。

第二就是诸葛亮确实看不上刘备,刘备一没城池,二没兵马,还屡战屡败,如果诸葛亮去,就会费很大的劲,弄不好还得丢性命,算起来,诸葛亮看上的诸侯刘备肯定都是最后一个,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选择他的,在古代,能人志士的愿望就是可以名留青史,而不是钱财,如果要钱,早当官了,何必隐居山林,而此时纵观各路诸侯,都没有合适自己的,后来刘备不知怎么地,又混了个皇叔,这才让诸葛亮有点动心,可刘备势力确实弱,而西川刘璋也是汉皇后裔,势力也不错,如果他来找我,或许诸葛亮也不会选刘备,就弄出个三顾茅庐,打发走刘备,可刘备的决心是坚定的,没办法,只能选个刘备了,然后再给刘备支招,攻打西川,其实就是让刘备代替刘璋,这样自己的愿望才能达成,而且如果当时诸葛亮再不选刘备,第一或许会让刘备的兄弟给打了或者灭了,第二可能自己的愿望达不成或者会推迟,所以综合考虑还是选刘备比较实在,否则这辈子就完了,所以选刘备真是万不得已。但凡有个好的绝不会选刘备。


不要怀疑我的未来


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1.古代人多是成名较晚。刘备是在28岁时和关羽、张飞相遇,随后有报效国家的意愿;曹操也是在35岁时才陈留起兵对抗黄巾之乱;黄忠60才跟的刘备。这也充分证明人要出名是非常困难的,不仅要有伯乐,自身也要强。诸葛亮出山时是27岁,也还算年轻点。

2.龙虎狗的说法。(个人觉得)刘备得龙(诸葛亮),孙权得虎(诸葛瑾),曹操得狗(诸葛诞)。这实际并不是在贬低诸葛诞。因为从个人实力和官职来看,诸葛诞的确不如大哥、二哥。所以这很有可能是诸葛家族下的一盘棋,认定了帝王会从他们三个出现,有押宝的嫌疑。

3.刘备的名分。刘备可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宗亲,所以诸葛亮跟他,可以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去挽救汉朝。而且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不会随便跟主子。

4.前途问题。首先诸葛亮是绝不可能去曹操阵营的。因为曹操手中已经集结了一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的人才,孔明去了极易被埋没,得不到重用。其次刘表也绝不会去。刘表没有雄心壮志,守得住荆州已实属不易,所以去了哪儿更没前途。最后是刘备不算差。虽然刘备屡战屡败,但是他好歹也屡败屡战。从精神就不服输,是值得辅佐的人。所以诸葛亮愿意帮助他。

5.也许是前两次真的没见到。演义那样写可以突出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深不可测。

所以真想到底是什么样,已没人知道。现在的人们的揣测无疑是一种好奇和想从中得到启示的意图吧。


文姬的焦尾


诸葛亮非要三顾茅庐,其实就是待价而沽的意思。

20多岁的诸葛亮,少不经事,年少轻狂,读了一些杂书,居然自比管仲、乐毅,不过进行自身价值管理的炒作。然后找几个颍川名门和出身豪门(崔州平)要好的朋友,流浪在外面,帮忙吹嘘自己的名声。

众所周知,东汉朝廷实行的是察举制,有本事的人都是精通儒家,才会举孝廉出身的。诸葛亮作为琅琊阳都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员家庭,父亲不过是区区的泰山郡丞而已。父亲死后,黄巾起义,灾祸满天下。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丰,逃到南阳躲避战乱。《出师表》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充分说明诸葛亮不是豪门世族的大家出身,他和刘备关羽张飞一样,出身于微末的寒门家庭。

东汉末年,一个人要扩大自己的名声,得到朝廷的征辟和公车的推荐,大都是需要参加月旦评的。得到了名士(许家、乔家)的推荐和评价,才能有入朝为官的推荐信。作为宦官出身、太尉子孙的曹操,同样是得到了许家的评论,才能被朝廷征为郎官,从而进入仕途。诸葛亮家道中落,文化不兴,研究法家和兵家等非主流的秦国哲学,同服膺儒家名教的世家大族和朝廷风范,其实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处于割据南阳的诸侯刘表的统治范围下,不能得到中央朝廷的有效赏识和简拔,甚至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因此,蜗居在草庐的诸葛亮,基本上没有途径闻达于诸侯的,不得已娶了襄阳大家的黄氏丑女为妻。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不愿或者不能进行工作,郁郁不得志的。明白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做好自己。读万卷书,努力学习知识。行万里路,游历山川地理,多读一些杂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深度。至于找工作的事情,只要自己胸中有沟壑,还怕不能遇见伯乐和明主。古人将诸葛亮比作姜子牙和张子房。古代的姜子牙,同样是很晚才得到了周文王的赏识,从而开拓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基础。

熬到了学识渊博,名满天下的诸葛亮明白,与其跟随一个明主,比如谋臣丰富的曹操集团和家底殷实的孙权集团,不如跟随拥有汉室之名的刘备集团。刘备作为天子的皇叔和汉景帝的后代,拥有士族大家的民心所向,或许可以拥有光武帝刘秀一样的光复之路。而且智谋不足,便于人格塑造和思想控制,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匡扶天下的伟大抱负。

因此,为了增加刘备的重视和信任,诸葛亮学习了皇帝三辞而进的策略。以退为进,把握了君臣关系主动节奏,成为君臣鱼水关系的主动方。感情这种东西,谁主动谁就输了。


竹亭说历史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择明君,考验自己未来的东家。

那为什么曹操请诸葛亮,他拒绝,也不去孙权那里么?

当时天下已经有两大势力,曹操和孙权。

曹操他一是名不正言不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与诸葛亮的儒家思想极为相冲;二是他的谋士太多,以至于不可能让他言听计从,而且曹操疑心病太重,太过聪明的人反而会造质疑。

另外一个是孙权,他的国家是属于家族模式管理,不可能容得下一个外人来做主,再说,那边的谋臣也不少,特别还有一个周瑜,所以诸葛亮知道自己去了也没用武之地。

而刘备,手头上就是张飞关羽,实力也是很烂,只是诸葛亮看见他们都是有勇无谋,而且刘备还算是比较求才若渴之人,手下没有什么谋臣。有一点也许大家关心,那个时候怎么就知道刘备将来能够争天下呢,因为诸葛亮充满自信,只要听他的,就能逐鹿中原,各个天下。这些话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了。

诸葛亮需要的是专权,不是听命于他人,他需要的是老大,全权管理,听命于他个人,不需要经过别人的指指点点。他这个而众多诸侯之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刘备了,所以需要三顾茅庐来考验刘备。

所以说,有时候态度很重要,建立一个国家都是有可能的~


是真的呀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辅助刘备争雄天下,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刘备请诸葛亮怎么头两次都不行?

诸葛亮在南阳,悠闲自己的田园生活,自己一生的才华和智谋,得不到施展,天下之局势纷争,自己到底是出山主动去自荐还是等有人前来请自己,这才是诸葛亮比较纠结的地方。


在刘备没有去请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对于天下的局势有自己的分析;北面曹操打败袁绍,有一统天下之态势,汉献帝又在曹操处,诸多利好在曹操哪里,一把双刃剑曹操把他用得纯火炉青(汉献帝在谁手里,其实都是一把双刃剑,一可成为挟天子令诸侯,二可让天下诸侯以汉献帝被困为由,共讨之)。

东吴经过孙坚,孙策的努力,在江东站稳了脚,长江天险可依;虽不如曹操,但其实力和根基已经稳扎江东。

刘备呢?现在只有一点兵将,地盘没有自己一块,虽为皇叔,但和曹操比,差距太大,多次被曹操打得东躲西藏;和东吴比,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说话都弱一大截。

诸葛亮到曹操哪里,人家已经很壮大了,谋臣又多,曹操本人智力上乘,诸葛亮去了最多加强了曹操的战略布局和早日一统,但自己能受到曹操何等的重用?曹操用人,是信三分疑五分,中间还有防二分。本事越大,危险越大,诸葛亮不可能不知。

诸葛亮到东吴,是自己看不起东吴的偏安一隅,江东名士虽多,但派系也多,自己过去无法施展才华不说,更多的是被派系所累。

刘备现在几乎一穷二白,要兵没有带甲数十万,要地盘没有一个真正的大本营;刘备不缺战将,就缺谋士。诸葛亮此去必定尽情发挥自己才华,建立一番功业,那才是真正的自己所想。

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并不是高估自己,而是看看大家说的刘皇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刘备的诚意如何?需求人才的迫切愿望是如何?

刘备第一次请诸葛亮,诸葛亮避而不见;这个时候诸葛亮想的是什么?刘备仁义之士,有匡扶汉室之心,几番失败后,来请自己;是被逼还是真正的礼贤下士?再者就这样出山,对于刘备来说是不是太容易了。这次不见,如果刘备以后都不来,那么诸葛亮没有必要出山,因为诸葛亮在看刘备的态度。

第二次还是避而不见,诸葛亮自己的想法;刘备如真正需要人才辅助,那么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大事之人,如果这点坚持都不能做到,帮他又有何益;这一次更看重刘备的诚意。

两次都不见刘备,那么第三次刘备来不来?诸葛亮也在斗争之中,如果刘备不来,自己也不可能去找刘备,这样的话诸葛亮前两次的做法,不但是白费,而且让刘备看来,不过如此。事不过三,诸葛亮明白,但刘备是否坚持再来,这才是说明刘备的心胸和大志。第三次刘备来了,诸葛亮认为刘备是诚意满满,渴求贤能真情意切,仁义的刘备,礼贤下士的举动,诸葛亮感动。

三次才出山,说明诸葛亮不是待价而沽,而是在看一个值得跟的明主而已。


历史戏语


一介布衣,躬耕于南阳,过着隐居生活的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而这位卧龙先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就结束了隐居生活,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


那么为什么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才选择了出山呢?

原因就是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诸葛亮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当时的乱世下,他对当时的天下局势有着很清晰的认识,但他个人选择了做一位“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隐士。如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到了哪儿都是能“发光”的,但他却做了隐士。

这么选择的原因,一个原因可能是诸葛亮本身就愿意在那个乱世之中做一个旁观者,不去参与,自己隐居在一个地方,安稳生活;还有更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还没有碰到一个能够让他出山,尽心尽力去辅佐的一个“贤主”。


而最后,诸葛亮选择了出山辅佐刘备,这个选择对诸葛亮来说不是脑子一热做出的决定,而且对刘备有了自己的判断之后所做的决定。

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最后一次还是等诸葛亮午睡醒了才见到,这对诸葛亮来说,就有了一个第一印象,就是刘备“求贤若渴”。

而诸葛亮在见到刘备之后,与刘备的谈话中,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局势,并且对未来局势的变化做出推测,这说明诸葛亮本身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是对当时天下形势有着很清楚的认识,所以说,诸葛亮对刘备这个人也是听说过的,是有着一定了解的。



诸葛亮对刘备的势力发展有着一定的了解,又见到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再加上二人相谈的愉快,使得诸葛亮选择出山辅佐刘备,而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說与山鬼聽


如果你给一个饥肠辘辘的乞丐一个馍,他会非常的渴望,并对你表示感谢。如果给你一个馍,可能你的肚子早已被酒肉填满,馍不过是你的一个负担,你会说拿下去,谁吃。功名在有的人眼中是非常需要的馍,而在有些人的眼中可能不过是一种负担,前提是境界必然要高出前者很多。


Tintin1203


做的一番霸业,主君齐力然可也。辅佐明主诚心通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